用好红色资源赋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吉林
2023-05-30史守林
史守林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红色资源见证着我们党波澜壮阔的革命史、艰苦卓绝的奋斗史、可歌可泣的英雄史,凝结着我们党百年奋斗历程中薪火相传的红色基因,这是我们增强文化自信自强的底气所在。吉林这片热土遍布红色资源、红色文化、红色风景,蕴含着深厚的革命情感和厚重的历史文化,集中体现了吉林在党的历史上创造的辉煌业绩,作出的巨大贡献。新时代新征程,我們要深入挖掘、用好吉林的红色资源,教育引导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增强正气和底气、信心和能量,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贡献吉林力量。
红色资源蕴含着我们党的政治信仰、思想智慧、价值追求,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吉林提供政治思想保证
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红色资源是以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为核心的重要历史教育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红色资源作为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的记录,承载着红色基因、红色传统和红色使命,涵括了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领导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历史价值、教育意义、纪念意义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红色资源不仅有物质形态的革命遗物、遗址、遗迹等,还有行为形态的革命历史、优良传统和作风等,更有精神形态的红色精神、价值观等,凝结着丰富的思想内核和时代价值。只有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内涵,把握好运用红色资源的方向和着力点,坚定政治信仰、把握思想内涵,增强历史主动和历史自觉,才能不断凝聚奋进力量。
红色资源蕴含着坚定的政治信仰、政治忠诚和政治担当,反映了我们党的政治锻造史。红色基因是共产党人永葆政治本色的生命密码,它根植于共产党人的血脉之中,成为共产党人的遗传因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每一个红色旅游景点都是一个常学常新的生动课堂,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智慧和道德滋养。”红色资源真实再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革命先烈的政治信仰、政治立场,无论经历多大风险和艰难险阻,都始终如一坚定理想信念、对党无限忠诚、顽强战斗作风、崇高精神风范和无私为民情怀。传承红色基因,就要传承革命先烈、英雄模范之“魂”,始终保持对党忠诚的坚定信念,感悟红色信仰,补足共产党人精神之“钙”。新时代新征程,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吉林精彩篇章。
红色资源闪烁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光芒,体现了我们党的理论探索史。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催生的红色资源,以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以及新时期新时代改革创新精神、奋斗精神最为典型,分别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伟大开端,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确立。一方面,红色资源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产物,同时又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发展。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为丰富红色资源提供了新的机遇。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吉林省第一位共产党员马骏在吉林各地传播马克思主义,点燃了红色火焰。1926年吉林省第一个党支部“中共长春支部”成立,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堡垒。1930年诞生了东北第一个人民政权“和龙县药水洞苏维埃政权”,涌现出一批革命先驱,党的影响力不断提升。传承红色基因,就要传承革命先烈、英雄模范的力量之“源”,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马克思主义在当今时代的大发展作出了开创性、全面性、历史性贡献。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在新时代新征程,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贯穿其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动吉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
红色资源凝结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彰显了我们党的初心使命史。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人坚守初心、履行使命的历史见证和历史遗存。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中国人民奋斗出来的。回望历史,大革命失败后,30多万牺牲的革命者中大部分是跟随我们党闹革命的人民群众;红军时期,人民群众就是党和人民军队的铜墙铁壁;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广泛发动群众,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淮海战役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渡江战役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就是人民群众干出来的;改革开放的历史伟剧是亿万人民群众主演的。实践充分证明,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党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就能够无往而不胜。新时代新征程,必须根植人民“沃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加快推进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从红色资源中领悟践行伟大建党精神,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吉林凝聚磅礴力量
红色资源是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依存和载体。伟大建党精神是红色资源的精神内核,构成了其深厚的内在底蕴。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立党、兴党、强党的精神原点和思想基点,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安身之魂、立命之本,具有永恒价值,它贯通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形成了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改革开放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这些都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不断激励中国共产党人砥砺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吉林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和传统,是东北抗日联军创建地、东北解放战争发起地、抗美援朝后援地、新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新中国电影事业的摇篮、中国人民航空事业的摇篮。这“三地三摇篮”就是吉林的红色文化符号和标识。百年来,吉林涌现出杨靖宇、魏拯民、童长荣、王德泰等抗联名将,蒋筑英、谭竹青、黄大年、南仁东等先进模范,形成了东北抗联精神、杨靖宇精神、东北老航校精神、红旗精神、谭竹青精神、黄大年精神等,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红色资源,我们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党的辉煌历史,重温党的历史和革命传统,感受革命先烈们的崇高风范,感悟其中所蕴含的伟大建党精神。必须以伟大建党精神凝神定向,用伟大建党精神武装全省人民,汲取思想之魂、精神之钙,把稳行为之舵,凝聚共同奋斗的力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吉林而不懈奋斗。
从红色资源中汲取奋进的力量。红色资源是红色基因的载体,真实记录了中国共产黨领导人民为争取民族解放和独立英勇奋斗的壮丽篇章和丰功伟绩。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全体中华儿女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考察时指出:“抗日战争时期,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杨靖宇将军领导抗日武装冒着零下四十摄氏度的严寒,同数倍于己的敌人浴血奋战,牺牲时胃里全是枯草、树皮、棉絮,没有一粒粮食,其事迹震撼人心。”无论是解放战争时期“三下江南”“四保临江”“四战四平”,还是抗美援朝战争,吉林人民都在物质条件和自然条件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克服重重困难,作出了历史性贡献。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汽、吉化、长客等“国”字号大型企业在主动服务全局中创造了以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等为精神内核的红色精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谭竹青、黄大年、郑德荣、吴亚琴、李万君等英模人物身上,都彰显着敬业奉献、矢志奋斗的不懈追求。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必然会有艰巨繁重的任务,必然会有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更需要我们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我们要善于从红色资源中汲取团结奋斗的精神力量,弘扬改革开放精神,推动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努力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
用好红色资源,增强斗争精神。红色资源凝聚着无数中国共产党人的鲜血和汗水,是我们党勇于斗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历史见证。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前赴后继的不懈奋斗,做出了巨大牺牲。据不完全统计,从1921年至1949年,全国牺牲的有名可查的革命烈士就有370多万人。在脱贫攻坚斗争中,1800多名同志将生命定格在了脱贫攻坚征程上。吉林也是英雄辈出的地方,在历次革命战争中,共有62300多名各族优秀儿女为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我们党依靠斗争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斗争赢得未来。今天,像战争年代那种血与火的生死考验少了,但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仍然在继续,我们正面临着一系列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重大矛盾的艰巨考验。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纷繁复杂环境,风险挑战更加复杂多样,解决问题的艰巨程度明显加大,会出现更多躲不开、绕不过的深层次矛盾,有许多“雪山”“草地”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要征服,这就要求必须勇于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敢于啃硬骨头,攻坚克难,不断取得斗争新胜利,不断打开事业新局面。
利用好红色资源推动高质量发展,构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吉林的新优势新动能
加强红色资源保护开发利用。革命遗址、革命纪念馆等红色资源,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阵地,也是发挥革命英烈、时代楷模示范引领作用的重要平台。吉林省红色资源丰厚,散落各地、星罗密布、串链成珠。东北抗联时期有杨靖宇将军殉国地、靖宇陵园、王德泰烈士墓、辽吉省委办公旧址、抗联一二军会师纪念地等遗址133处;解放战争时期有“四战四平”“四保临江”“三下江南”相关烈士陵园、会议旧址、陈云旧居等遗址遗迹30余处;抗美援朝时期有中朝铁路大桥桥头堡抗美援朝遗迹、国门红色教育点、鸭绿江国际大桥爱国主义教育点等。加强系统谋划文物保护,分类施策,有针对性地保护修缮,并坚持“修旧如旧”原则,保持和恢复旧址原有风貌。加强吉林党史研究,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党史研究人才,以传统历史研究和实地调查为基础,通过收集相关史料,加强纸质文献和口述史整理,客观还原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原貌,深化吉林党史研究工作。建立红色资源数据库,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以图片、文本及视频等形式转化并保存红色资源,充分挖掘红色资源遗产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教育价值和商业价值,充分挖掘其时代内涵,不断提升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附加值。
在文旅融合中推进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红色旅游已成为持久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抓手,成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展现文化自信自强的重要窗口。红色旅游不仅能让广大人民群众在有意思又有意义的体验中汲取思想、智慧和力量,还能在传承红色文化与获取经济效益间找到平衡点。发展红色旅游产业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内容,契合了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发展要求。切实把丰富的红色资源保护好、利用好,打造文旅融合的红色文化产业。整合市场资源,把革命遗址保护利用与山水、人文景观相结合,实现红色遗迹与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紧密结合以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等为代表的生态旅游,长影旧址博物馆、省博物馆、东北民族民俗博物馆等为代表的文化旅游,努力形成系列吉林特色的旅游产业项目,推动红色旅游与冰雪游、避暑游、生态游、乡村游等业态融合。促进东北抗联文物保护与生态保护、东北振兴、乡村振兴、全域旅游协调发展,延伸打造红色文化产业链,提升红色旅游品质。我省已经基本形成了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体系,涌现出了一批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红色旅游目的地。近年来,我省提供资金保障,支持通化市杨靖宇烈士陵园、四平战役纪念馆、四保临江战役烈士陵园等6个红色旅游项目,其基础设施建设、环境面貌得到明显改善,展陈水平和革命文物保护能力明显提高。长春市东北沦陷史陈列馆、长影旧址博物馆等7家景区入选全国A级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入选全国“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的23处红色资源,体现了吉林省在红色历史、大国重器、脱贫成就的红色旅游资源优势。推出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和100处红色旧址(旅游地)。我们要紧紧围绕红色主题,做足做好红色旅游文章,对接“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对接长通白延吉长避暑休闲冰雪旅游大环线和长松大白通长河湖草原湿地旅游大环线“双线”融合发展,从景点旅游模式向全域发展模式转型,推进红色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
推动红色旅游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红色旅游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引擎。充分发掘和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使之融入乡村建设各方面,聚焦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乡风文明、生活富裕,拉动乡村经济发展,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发挥红色旅游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的特殊作用。坚持把红色旅游的发展与乡村规划有机统一,结合乡村的地域特色、风土人情和当地的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生态特色来进行设计,进一步提升红色旅游产业。推动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与绿色发展融合,立足资源禀赋优势,把红色文化与地方建筑、风物和景观融合开发,让广大受众在独具魅力的旅游体验中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注重业态融合,发展红色旅游产业要与培育农业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相互协同,促进文化创意、红色教育、乡村民宿与传统观光游、生态休闲游、乡村民俗游等业态有机融合,在融合发展中同步受益,助推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乡村红色文化遗产既是重要的特色产业资源,也是塑形、铸魂的重要精神之源。用好当地红色历史活教材,通过图文、短视频、全景、航拍等新媒体手段,全景展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现象、新趋势、新作为、新成绩,以“红色风景”熏陶群众,以“红色文化”感染群众,以“红色品牌”造福群众,让红色成为美丽乡村最鲜艳底色,更好地引导群众从红色历史、红色文化、红色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赋能乡村社会治理,促进乡村文化振兴,提升乡风文明水平,激发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红色动能。
(本文系吉林省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项目编号:2023A5〕《文化自信自强的逻辑构架和支撑研究》阶段性成果)
(作者: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责任编辑/雷 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