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域下的内蒙古沿黄区域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研究
2023-05-30王兰赵昕
王兰 赵昕
内蒙古自治区沿黄区域传统村落是当地人们生产生活和精神寄托的重要场所,更是自治区内黄河流域独特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黄河文化语境下,结合地理学、生态学、景观设计学等学科,利用田野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案例研究法,找到新时代乡村振兴建设背景下传承与更新沿黄区域传统村落的文化基因,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景观,以促进传统村落实现乡村振兴,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研究背景
沿黄区域的范围界定
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是流经中国境内的第二大河。1991年,孙学力等发表在人民黄河上的《内蒙古沿黄地带的开发与建设》,首次使用内蒙古沿黄地带这一区域的划分,并对内蒙古沿黄区域的概况、开发建设都做了讨论[1]。黄河流经内蒙古自治区的6个盟市,分别是呼和浩特市、鄂尔多斯市、包头市、乌海市、巴彦淖尔市和阿拉善盟[2]。黄河流经内蒙古,孕育出富饶的河套平原,成就了独具内蒙古特色的地域文化。截至目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国家六批传统村落名录里,内蒙古有62个村落榜上有名。此次研究对象选取分布在沿黄区域的28个传统村落(见表)。
内蒙古沿黄区域传统村落分布影响因素
1.自然地理条件
影响黄河流域传统村落分布最大因素是河网密度和年降水量,其次是社会经济因素[3]。内蒙古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周围有高山和高原的阻挡,水循环不活跃,降水量少于同纬度的其他地区,属气候干旱地区[4]。
人类的生活离不开水,西北区域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聚落形成晚,也是受到水资源匮乏的限制。土默川平原位于黄河几字湾右隅,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气候适宜,有利于农作物灌溉,沿黄区域传统村落分布较集中。
2.文化地理影响
从文化地理学的角度出发,可以将内蒙古传统村落分为六大亚区[5]。分别为:草甸草原亚区、典型草原亚区、农牧交错带亚区、荒漠草原亚区、沙化荒漠草原亚区、荒漠亚区。
其中,呼和浩特市全部、包头市南部以及鄂尔多斯市东部属于典型草原亚区[6]。此区域的主要山脉为阴山山脉,主要平原为土默川平原。气候土壤为典型草原片区,年降雨量达200—400mm,湿润度为0.2—0.4,土壤以栗钙土、栗褐土为主。人文环境是以蒙古族人口为主体,汉族人口占大部分、多个民族聚居的地区。代表性的畜牧品种为鄂尔多斯细毛羊。巴彦淖尔市大部以及鄂尔多斯市西部属于荒漠草原亚区,主要山脉为阴山山脉,平原为河套平原,黄河贯穿其中,整体地形南北高中间低。降雨量150—280mm,湿润度0.12~0.2,土壤以棕钙土为主,植被覆盖率低但牧草质量高。以养殖绵羊、山羊和骆驼,白绒山羊为主。巴彦淖尔市西部属于沙化荒漠草原亚区,年降雨量100—200mm,湿润度0.09—0.12,是草原中最旱的类型,土壤为灰漠土、风成沙土和部分棕钙土。
3.堪舆营造角度
沿黄区域传统村落的选址是聚落区位的环境选择,先人们相地选址,顺应自然,以此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7]。传统村落集中在沿黄区域两处平原区,这里北面靠山,可以阻挡冬日寒潮,南面临水,可以迎接夏日凉风,朝阳的位置方便日常生活与生产。这种村落选址可谓是“藏风聚气”,是上等的风水格局。
4.社会经济因素
首先是交通区位条件的影响。传统村落的生态环境较为脆弱,交通的便利会给传统村落带来很大的冲击,所以传统村落多分布在交通密度中下水平的区域;其次,传统村落的分布与经济发展程度呈现负相关。受自然条件和地理交通的影响,传统村落经济发展水平低,大部分地区都未被开发,再加上稳定的地缘、血缘关系,这些因素都为传统村落风貌的维护提供了基础。
经过对沿黄区域传统村落四个影响因素的分析,内蒙古境內沿黄河流域的传统村落分布呈现出“大聚集、小分散”空间布局。这是地理环境和人文社会共同影响的结果。
内蒙古沿黄区域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特征
沿黄区域传统村落布局
“村落”的聚居形态就和文化景观一同形成各具空间特色、地域特征明显、建筑景观风貌显著的传统村落空间。
传统村落的规划选址更加注重与周边自然环境的关系[8]。村落布局的选址和中国传统思想价值观中“和”的概念不谋而合[9]。传统村落的营建选址,有古人的生存智慧。内蒙古地区的传统村落也是受到自然环境、风水观念、宗教信仰、防御意识等因素的影响。
沿黄区域传统村落传统建筑
内蒙古沿黄区域的建筑受到自然条件、空间布局、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形成了迥异于其他地区的建筑形制和类型,其体现了所在村落的空间结构和聚合特征,所以村落里的建筑同样是自然和人文的结合体。
沿黄区域的居民建筑不仅有传统的生土民居和夯土特色乡建,也有下沉式窑洞和独立式锢窑。民居围合院落的设计不仅可以起到秋收晾晒、收置农用器具的作用,还可以种植果树、蔬菜等可供食用的景观,是一个居住与生产相结合的院落空间。
沿黄区域传统村落景观
村落景观是“可游可居”的生活环境,是天人合一哲学思想指导下的聚集空间。传统村落的文化景观在分类上可分为自然景观、物质文化景观、非物质文化景观三类[10]。文化景观兼具自然和人文的景观类型,强调的是人在自然环境发展的过程中充满了生存的智慧。
在沿黄传统村落中,古村入口处的牌坊是进出村口的标志。有古树形成的聊天空间,村落中心有小型广场、村委会前广场或戏台也可形成聚集空间。这些都成为沿黄区域传统村落的景观节点,是村民娱乐、休闲、交谈及打发时间的场所。在村落的整体规划中,街巷、民居、商铺和庙宇形成了多样化的景观结构。景观节点做中景或端景,使得村落具有景观层次丰富、结构布局灵活等特点。
乡村振兴视域下的传统村落景观存在问题
村落环境遭到破坏
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使内蒙古自治区沿黄区域的传统村落在文化传承与更新方面的压力和挑战越来越大[11]。整齐划一的建设规划,很容易造成传统村落的“千村一面”。传统村落的老龄化、空心化现象导致劳动力水平下降,很多民居年久失修。要推动当地产业发展,用文化、艺术赋能,盘活传统村落经济发展,还需要相关部门重视传统村落的保护更新,才能改善现有的村落环境。
地域文化建设不足
受到定式思维的影响,内蒙古地区对传统村落进行复建的时候,很容易出现千篇一律的民居样式,导致新建民居与旧有民居之间的脱节。或者用统一的颜色粉刷所有民居,导致建筑风貌失去特色。这些都导致了地域文化建设的不足,使村容村貌具有趋同性,凸显不出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更失去了文化传承价值。
文化价值归属感弱化
城镇快速建设给传统村落带来的文化冲击,对传统村落村民的文化价值观造成影响。没有统一的管理规划,新式建筑随意且盲从,经常可以从一些翻新或新建的民居住宅中看见其他的建筑形式,或者是混搭了其他设计元素的建筑或景观。这样就使原本的空间形态看起来不伦不类,村民也感受不到归属感。
乡村振兴的传统村落景观保护与更新策略
对于沿黄区域传统村落的文化景观空间的保护与更新,需要从地域文化、村民和村落景观环境三者联合的角度来考虑。
立足文化传承,进行活化保护和可持续性发展
沿黄区域传统村落的地域文化内涵有黄河文化、蒙元文化、西口文化和草原文化,在当前乡村振兴建设背景下,要牢牢把握其文化内涵和文化属性,在保护沿黄区域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创新设计。
毛岱桥村位于土默特右旗苏波盖乡,南迎土默川平原,背靠九峰山,美岱河從村前流过,具有得天独厚的山水格局空间关系。归萨北官道的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古戏台展示了村民的民俗活动场景,生土民居代表了当地人民的生存智慧。在对毛岱桥村进行乡村振兴建设时,要对其中的古建遗址进行活化保护,以取得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
立足地域文化,打造宜居乐活的空间环境
在进行传统村落建设前,首先要梳理文化、村落景观和人的关系。村落是文化的载体,景观是文化的体现,最终都要落到为人服务上面。用文化进行赋能,用艺术进行驱动,用设计进行发展,做好沿黄区域传统村落的乡村振兴。
毛岱村位于土默川地区,曾是土默特旗与准格尔旗蒙古族的游牧地。这里南临黄河,地理环境优越,形成“毛岱”之名。公元1696年,康熙御驾亲临归化,途经黄河,于是在这里下旨设立官渡,毛岱渡就是毛岱村的所在地。毛岱村沿黄河选址,水源充足,村落因河而生;由于沿黄河良好的自然地理环境,农业发展条件优渥,聚落安稳,其因河而长;康熙年间政策支持,毛岱村成为当时当地最具规模的水旱码头,经济迅速发展,其因河而兴;同治年间黄河改道,该村转而以农业为生,发展受限,又因河而衰。那么在对毛岱村进行乡村振兴建设时可以立足官渡文化,并结合蒙古族刺绣传统技艺、羊肉奶食饮食文化、晋风民居的建筑文化、垒旺火民风民俗等内容,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基础上发展第三产业,使村民回归,由此打造宜居乐活的村落环境。
立足理念更新,新技术与原生态的结合
原生态材料与传统村落的自然结合,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居住和生产需求,更符合人们的精神需求和审美需求。受到环境的影响,很多原生材料出现短板。只有改良原生材料,对传统工艺进行创新,在原来的审美需求和文化需求的基础上,使之更符合人们的生活需求。
立足合作协同,多元参与共享共治
沿黄区域传统村落的文化景观更新不仅涉及物质文化的传承,还有非物质文化的创新。村民是村落景观环境更新、合作协同中重要的一环,要听取村民意见,发挥群众作用,让传统村落焕发活力。
充分使用“互联网+”平台,打造数字化博物馆,并通过移动端的数字化平台获取相应的服务[12]。利用网络直播增加售卖渠道,提高村民生活水平,激发村民的文化认同感。
村落和文化,从其词源词义上可以看出,两者都属于农耕文明的产物,两者之间关联密切。村落是基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内涵,是村落的传承和再现。传统村落拥有丰富的自然文化资源,体现着当地的民风民俗、建筑艺术、景观文化和村落的空间格局,体现的是人、地、自然和谐共生。先要了解传统村落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特征,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村落的更新。
内蒙古沿黄区域的传统村落文化景观具有强烈的地域性,黄河文化、草原文化、蒙元文化、西口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前提下,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更新要充分利用好黄河流域这一纽带作用,在反映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前提下,进行保护性、动态性、完整性、可持续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学力,阿岩,姜月忠.内蒙古沿黄地带的开发与建设[J].人民黄河,1991(03):13-15+43.
[2]张慧玲,康宇飞,梁永.沿黄地区:经济发展合理布局进行时[N].内蒙古日报,2014-08-26(001).
[3]薛明月,王成新,窦旺胜,等.黄河流域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0,34(04):94-99.
[4]宁志中.中国乡村地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9.
[5][6]马明.内蒙古传统村落分类及特征研究[R/OL].(2021-04-27)[2023-02-21].http://chla.com.cn/htm/2021/0427/277238.html.
[7]孙天胜,徐登祥.风水——中国古代的聚落区位理论[J].人文地理,1996(S2):60-62.
[8][9]胡彬彬.中国村落史(上)[M].北京:中信出版社,2021.
[10]郭林娜,吴文治,赵斌,等.中国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类型学研究[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2(02):72-80.
[11][12]李建建,魏攀.文化传承与发展驱动的闽北传统村落景观设计创新研究[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21,29(07):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