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欣赏暮江之景 品味自然之趣

2023-05-30钱春华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23年3期
关键词:半江残阳晚霞

钱春华

【教学目标】

1.认识“暮”“瑟”2个生字,会写“暮”“吟”2个生字。

2.能借助注释、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能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绘的景象。

3.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

【教学重点】

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过程】

一、单元导入,揭示课题

1.单元整体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将一起进行“处处留心皆学问”这一主题单元的学习。读读课本第33页的单元导语,说说看,你读出了什么。

2.明确学习任务: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刚才你们都提到了“观察”这个词,在三年级时,我们已经学习了“留心生活,细致观察事物”这个单元。今天,让我们跟随诗人白居易,去欣赏暮江美景,感受秋夜的可爱,去看看诗人的观察与思考吧!

3.板书《暮江吟》。

【设计意图:由单元导语切入,明确学习目标和任务。】

二、解诗题

1.生齐读诗题,给“吟”字正音。引发思考:从题目猜猜看,这首诗可能写些什么?

预设:我知道“暮”是傍晚的意思,这首诗可能写的是傍晚的美景。

预设:从诗题中的“江”,我猜诗人是在江边。

预设:从注释中,我知道了“吟”是古代诗歌体裁中的一种。

小结:从诗题我们可以知道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傍晚时分在江边所看到的景象。

2.指导书写“暮”和“吟”。

“暮”有两个“日”,中间的“日”写得扁平一些,下边的“日”瘦长一些,两个“日”中间像个“大”,撇与捺不要交汇,要写得舒展,罩住下面的“日”,中间的横要比“艹”的横略长。

“吟”的右边是“今”,不能写成“令”。

【设计意图:随文识字并指导书写,将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融入到每一课的教学中。】

三、知诗人

《暮江吟》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说说你对白居易的了解。

预设:我们以前学过他的词《忆江南》,我给大家背一背。

预设:我查阅过白居易的资料,他号称香山居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教师相机补充。

四、明诗意

1.初读古诗,初步理解诗意。

(1)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画出诗中描写景物的词语,边朗读边想象画面。

(2)划分节奏,同桌互读。

(3)指名读诗。相机指导“瑟”是平舌音,“降”是多音字。

(4)结合注释与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大意。

预设:一缕夕阳照射在江面上,江水一半呈现出青绿色,一半呈现出红色。九月初三的夜晚,多么叫人喜爱呀,那露珠像珍珠一样闪闪发光,那一弯新月就像是一张精巧的弓。

(5)生齐读古诗。

【设计意图:通过自由朗读、指名读和齐读等多种形式的反复读,让学生扫清古诗中的字词障碍,把课文读通读懂,初步了解古诗的意思。】

2.再读古诗,再现诗中画面。

(1)通过刚才的读,同学们对《暮江吟》这首诗已经有了自己的初步感知,现在请同学们再次自由地大声朗读古诗,说一说,你从诗中看到了什么。对不懂的字、词做上记号。

(2)生自由朗读古诗,想象画面。

(3)全班交流。

出示诗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①学生交流对这句诗的感悟。

预设:我认为“残阳”指快落山的太阳,因为太阳快落山了,有一部分被山遮住了,看不全了。

预设:我觉得“残阳”指夕阳的光,也就是晚霞。因为“一道残阳铺水中”的“铺”指的是阳光洒在江面上。

预设:我从注释中知道了“瑟瑟”就是未受到残阳照射的江水所呈现的青绿色。

②点拨:诗人描写了傍晚的残阳和江水,江水的特点是半江瑟瑟半江红。(板书:傍晚 瑟瑟 红)

③启发引导:太美了!谁来说说,你从哪些字、词中看到了怎样的美景?

预设:读到“残阳”,我仿佛看到了夕阳发出红彤彤的光,把天边都映得通红,就像以前学过的《火烧云》里的画面一样。

预设:读到“半江瑟瑟”,我的脑海中浮现出江面所呈现的颜色和我们平时看到的是一样的青绿色。

预设:读到“半江红”,我看到的画面是晚霞洒满了江面,此时的江水呈现出和晚霞一样的红色。

(4)同学们再次一边朗读一边想象画面。

师小结:好美的一道残阳,它就像一位画家一样,用浓墨重彩为我们绘出了这“晚霞映江”的美丽景象。诗人此时伫立江边,看到这美景,情不自禁地吟诵出诗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生再次诵读诗句)

(5)你怎么理解“铺”?能用动作演示一下什么是“铺”吗?(学生做“铺”的动作体会字义)

教师追问:这里的“铺”可以换成“照”或“射”吗?

预设:不可以。“射”给人的感觉是光线很强烈,而此时傍晚的阳光比较柔和,而“铺”比“照”更具有动态感和画面感,所以我觉得这里的“铺”不能换成“照”或“射”。

感情朗读:怪不得古人会“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古詩中的每个字都是一幅美丽的景象。我们带着眼前的画面,再美美地读读这句诗。

(6)诗句中描绘了哪两种色彩?从中你看到了怎样的景象?作者为什么说“半江瑟瑟半江红”?

预设:诗中描绘了“瑟瑟”和“红”这两种色彩。因为太阳接近地平线,江面有一半已经照不到阳光,所以这半个江面是青绿色的,而夕阳映照的半个江面是红色的。“瑟瑟”和“红”,写出了夕阳斜照在江面上的色彩美。

感情朗读:这样一红一绿强烈的色彩对比,使得画面更鲜艳、更明快。让我们用自己的朗读,读出此时的色彩美。

(7)全班继续交流。

出示诗句: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8)学生交流对这句诗的理解。

预设:我从注释中知道了“可怜”就是可爱的意思。“可怜九月初三夜”可理解为“九月初三的夜晚是多么可爱呀”。

预设:“露似真珠月似弓”中的“似”是“好像”的意思。诗人运用了比喻,把露珠比作珍珠,把月亮比作弓。

点拨:这两句诗描写了夜晚的明月和露珠。(板书:夜晚)

教师相机出示露珠和珍珠、新月和弯弓的对比图。(略)

(9)引导想象画面:诗人抓住了景物的特点,连用了两个比喻描写了江边夜晚迷人的景色.露珠是地上的景物,月亮是天上的景物,天上、地上的景物相融合,构成了一幅宁静、祥和的月夜图。想象一下露珠和月亮还像什么?

预设:露似(宝石、水晶……)月似(镰刀、小船……)

教师追问:此情此景,诗人无比的喜爱。诗句中哪个词表现了诗人对这个夜晚的喜爱,你找到了吗?

预设:可怜。

感情朗读:读出月夜的可爱,读出诗人对月夜的喜爱。

(10)思考:诗的前后两句分别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预设:前两句描绘了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后两句描绘了露珠晶莹、弯月如弓的月夜美景。(板书:夕阳西沉、晚霞映江、露珠晶莹、弯月如弓)

(11)有感情朗读:多么美丽的月夜江景图啊,让我们一边想象画面一边用情朗读吧。

3.指导朗读整首诗。

读第一句诗时,可以边读边做“铺”的动作,把“铺”读得长一些,读得舒展些。读第二句诗时,“瑟瑟”读得轻而短。后两句要读得轻松愉悦,读出夜的可爱。

(生有节奏地朗读古诗)

【设计意图:通过借助注释、抓住描写景物的词语、想象画面等方法理解诗意,采用多种形式的诵读,进一步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五、悟诗情

我们理解了古诗,也通过诗句看到了诗人所看到的景象。你从中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预设:我体会到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板书:热爱大自然)

六、课堂总结

1.这节课,我们随着诗人对景物的细致观察,运用借助注释、抓住诗中描写景物的词语、想象画面等多种方法理解古诗,采用多种形式反复诵读,领略了夕阳西沉、晚霞映江、露珠晶莹、弯月如弓的自然之趣,体会到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随堂练习。

【板书设计】

暮江吟

傍晚    夕阳西沉   晚霞映江

夜晚    露珠晶瑩   弯月如弓

(热爱大自然)

(作者单位:重庆市奉节县诗城路小学)

责任编辑 田 晟

猜你喜欢

半江残阳晚霞
晚霞
与女友牵手二月有感
晚霞真美
仙人台醒梦亭
说泾渭
瑟瑟的梦
怪你过分美丽,让我一见钟情!
半江美
朱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