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班本课程的实施
2023-05-30瞿秋露
瞿秋露
在当前的学前教育中,实施游戏化教育能够基于对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考虑,为幼儿创设更加健康良好的成长环境和氛围,符合当前幼儿教育的方针要求,能够受到幼儿的欢迎和支持,让幼儿教育可以真正推动学生的健康发育和快乐学习。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加强对幼儿园班本课程构建和实施的研究探索,让幼儿园的课程资源和内容展现其应有的育人作用是广大幼儿园和教师的重要使命,可以提高幼儿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课程游戏化实质是对幼儿教育改革的深化,基于此背景,幼儿园构建更加完善的班本课程需要多方支持和参与,幼儿园和幼儿教师、幼儿家长以及全社会都应当对其加强关注,提起重视,发挥自己应有的力量,积极为广大幼儿创设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助力幼儿兴趣个性的发展,激发幼儿各方面的潜能。
一、幼儿园班本课程核心概念的理解
幼儿园班本化课程的本质,其实就将实践活动和园本课程结合,将班级作为基点,逐步推进课程建设和完善,以幼儿和教师实际情况为基础,以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在关注幼儿的生活环境、经验水平和发展需要为前提,充分整合和利用幼兒的课程资源,尽最大努力让幼儿在原有基础上提高并继续发展。它具备以下特征:第一,要充分体现出幼儿的主体作用。班本化课程的实施是为了切实满足幼儿的全面发展需求,因此不应当仅仅将幼儿教师作为课程设计的主体,还应当引领幼儿参与进来,让幼儿展现其主人翁的作用。第二,班本课程应当具备导向性。班本课程的资源的选择、开发和调整,源于幼儿的问题反馈,教师基于幼儿自身的观察,以问题为导向,从而构建起发现、解决问题的、具备可持续性的学习过程,使幼儿的学习逐步深入。第三,班本化课程不是幼儿教师的预先设计,而是在实践中持续追踪幼儿的兴趣、幼儿的认知经验、幼儿的发展需求等方面的变化而不断调整。第四,班本化课程具备适宜性,即课程的建设不能脱离幼儿发展规律和幼儿教育的发展规律。
二、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班本课程实施的不足
(一)幼儿教师的认识有待深化
对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的班本课程构建与实施,主要存在的问题在于幼儿教师对课程游戏化的认识和对班本课程重要性的理解不够深刻全面,教师对于幼儿的实际情况关注较少,往往会依靠自身的理解和经验来进行相关课程内容和实践活动的预设,教师缺乏自主创新设计,习惯于参考和借鉴其他已经存在的课程和活动内容,致使班本课程的审议浮于表面。即便一些幼儿教师会实施审议行为,但是并未形成系统的机制,缺乏明确的目标,未能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所提出的相关要求,因此难以保证课程内容的科学性。
(二)课程的审议实施缺乏交流
由于小部分幼儿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班本课程的审议工作对于整个课程建设的重要性,使得幼儿教师“各自为政”,相互之间不会主动交流,针对班本课程的实施提出自己的建议和问题,致使审议工作变成了简单的任务分配,各个教师只需要完成自己所获得的任务即可,整体课程缺乏关联性,课程教学和活动之间的配合和衔接不够紧密,因而无法展现其应有的价值。
三、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班本课程的实施路径
(一)加深认识,做好课程审议工作
面对当前课程游戏化的背景,幼儿园和教师在展开班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工作之前,必须要对幼儿、对所需要的资源、对具体的内容等方面做全面而深入的考虑,思考相关话题是否能够为幼儿个体和全体带来积极的价值和作用,所选择的话题资源是否符合幼儿的学习和发展目标,有哪些可以整合和利用的资源来支持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深化幼儿教师对课程游戏化和班本课程实施的认识,从而让教师树立正确的育人理念。
1.审议幼儿学情。
幼儿园各个班级必须要展开审议工作,各班先自主进行班级审议,对幼儿的学习有充分的把握,通过倾听和观察幼儿来了解幼儿的兴趣点和实际经验,由此为寻找相应的课程内容和资源提供依据。
2.审议课程内容。
在对幼儿学情进行了审议的基础之上,对课程的适应性、课程构建的可行性进行审议,从而选择合适的教育资源。
3.审议教育价值。
审议的对象即课程和活动的文化内涵及教育价值。例如,小班的“认识新朋友”,出于对幼儿刚刚进入幼儿园展开学习和生活,对于新的环境和集体的好奇所实施的活动。中班“漂亮的衣裳”,以当前中班幼儿的自理能力发展现状为出发点,让孩子学会观察日常生活,观察自己和他人的着装,了解服装的作用和种类,学会正确穿衣,整理好自己的仪表。大班预设开展“我是小小清洁员”的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大班的孩子对当前的环境现状和垃圾分类情况建立一定的认识,从而让孩子主动学习并践行良好行为习惯和垃圾分类方式。这样的审议流程可以帮助幼儿教师们对班本课程的意义和具体的开展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以及明确的方向。
(二)课程内容的班本化
课程内容的班本化,指的是基于幼儿已有的园本课程资源,教师广泛联系幼儿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结合对幼儿兴趣和需求的考虑而积极主动地开发和生成新的课程内容。
1.调整和完善基础性内容。
幼儿园原先的课程主题框架可以保留,将综合主题实践作为载体,切实做好课程审议工作的基础上,调整和完善课程内容。幼儿教师需要积极思考和探索哪些内容更适合不同班级、学段幼儿的需求,哪些课程可以被替代;哪些课程还需要进一步的补充;哪些课程的形式可以改进创新;哪些课程已无存在的必要,必须删除;哪些可以做进一步加强开发和利用,哪些可以做继续创造、设计和拓展等问题。针对综合主题活动的调整和完善,就需要幼儿教师根据活动的主题目标和幼儿已有的主题经验,适当的删减或者补充过去的集体活动内容,让游戏贯穿其中。根据活动主题的目标和本班幼儿的实际发展情况,幼儿教师还需要做好游戏环境的预设,投入相应的游戏材料,通过实践观察,实现环境的优化和材料的调整。
2.选择和开发生成性内容。
在活动主题背景之下,围绕着活动的发展线索和幼儿的主题活动经验,开发和生成新的主题,这些内容本身是在原本主题上衍生出来的。例如,“集体生活”主题背景下衍生的微主题“同伴之间的友谊”或者“处理同伴之间的矛盾”。另一个则是结合对幼儿兴趣特点的充分考虑所生成的主题活动。我国著名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中就提到生活即教育,无论哪一阶段的课程,皆源于生活,一切课程的开设都是为了服务生活,而生活就可以看作是课程的源头。幼儿园班本课程的课程来源必然应当和幼儿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可以是生活中的一些突发事件,也可以是游戏活动中的创造性提问,还可以是主题教育活动的延伸等等。
例如:孩子们在玩耍追逐中…
小明:老师,我的鞋带散掉了,可是我不会系。
娜娜:老师,我的绳子打结了,现在跳不了绳了。
幼儿教师就可以确定课程活动主题,引导孩子们展开系统的学习活动,建立对线的客观认识,观察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线及其特征,尝试分类,运用线展开创作,实现孩子们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有了明确的主题目标,教师随之可展开班本课程的設计和实施,融入游戏要素,教师基于对幼儿已有经验认知的调查把握明确班本化课程开展的方向。
(三)课程实施的班本化
课程实施的班本化也需要从幼儿的兴趣和需求角度出发,渗透游戏的基本理念,采取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比如直接引导幼儿感知、引导幼儿亲身体验,鼓励幼儿实际操作以及安排一些个性化的活动,充分营造出自主自由、创新愉悦的游戏氛围和精神。
1.班本化的活动形式。
幼儿教师必须要保证活动形式的多样性,灵活采用或者组合不同的活动形式,如小组合作、集体活动、个别参与,为幼儿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创造更多机会。首先,幼儿教师基于对本班幼儿的经验水平和发展水平实际的考虑和分析,在对区域游戏和集体活动的关系有了明确的认识后,整合梳理课程内容,比如哪些课程内容可以落实于区域游戏活动当中,哪些内容又需要在集体活动中落实,由此合理安排集体活动、小组合作和个别活动。其次,幼儿教师还需要对幼儿的个别活动的效果予以重点关注,在对本班幼儿情况的追踪和观察的基础上,不断调整和优化幼儿的学习活动环境,保证所投放的游戏材料的科学性、灵活性和有效性,进一步强化幼儿自主学习,引领幼儿展开深度学习。再者,幼儿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作用,广泛收集整理和利用周边的资源,走向社会实践,让幼儿的活动范围脱离空间限制,结合家园活动、参观访问、社会实践等形式,让幼儿获得更为丰富的体验,留下深刻的印象。
2.班本化的活动安排。
就目前多数幼儿的时间表来看,大多数幼儿园对于幼儿活动时间的安排集中在午餐、午睡和户外活动等时间段,幼儿教师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展开对幼儿个性活动的创新设计和灵活安排,对活动时间、活动内容、活动场地做科学设计和把控。虽然目前很多幼儿园开始实施弹性作息,但是鼓励并强化幼儿教师的创新意识,使其展开课程活动的创新设计,可以明显提高班本化课程的实施效益。
(四)课程资源开发的班本化
幼儿园的课程资源是丰富多样的,所有的资源最终都会落实到具体的教育实践当中,被幼儿教师应用于特定的教学,从而产生相应的教育效果,但是同样的资源如果在不同班级中进行应用,可能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对幼儿也会产生不一样的影响。课程游戏化的背景下,幼儿园教师在推动实施班本化课程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强对已有课程资源的整合利用,使已有课程资源能够充分展现其教育活力,另一方面也应当积极向外拓展更多优质的课程资源,从而使幼儿园现有的原本和班本课程资源库更加丰富。
1.加强教师理论学习。
鉴于目前很多幼儿教师对于班本化课程的理解不足,因此在具体的行动上也会表现不同,为了提升教师的认识和素养,幼儿园就有必要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使广大幼儿教师能够对课程游戏化和班本化课程的概念、特点、内涵、意义的理论性知识有深入的理解,能够在学习和积累的基础上,梳理五大领域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重要经验方法。教师在深刻把握理论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明确班本化课程的目标,不断优化和生成相应的课程内容,创新实施的方式与路径,使幼儿教师的专业性提升,由此保证班本化课程实施效果。
2.构建多元互动机制。
为了推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班本化课程的顺利实施,幼儿园有必要构建起多元互动平台,通过专家引领、教师参与和家园互动来进一步夯实幼儿教师的理论基础,幼儿园从自身角度出发能够为幼儿教师所提供的支持包括制定并落实科学的培训方案,组织专家讲座或者集体研讨活动等等,助力幼儿教师论证班本化课程计划或者方案实施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实现课程资源的整合,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而不同年级的教师则可以对幼儿教师所实施的班本化课程实践进行调研和观察,结合案例分析来评判幼儿教师班本化课程实施过程中,是否在方法和理念上存在偏差,关注各个班级班本化课程计划是否顺利落实,明确各个班级的班本化课程实施情况。班级教师则需要展开广泛的交流,相互分享,建立对幼儿需求的客观认识,加强对幼儿的了解,分析课程的价值意义,解决疑难问题。针对单独难以解决的问题,可以留到年级教研活动或者园级教研活动中解决。
3.构建课程管理机制。
为了进一步优化和完善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班本化课程的管理机制,使制度能够展现其应有的价值,幼儿园需要切实加强课程的管理平台建设,构建班本化课程开发小组、班本化课程实施小组、班本化课程监测评价小组、班本化课程的资源保障小组为一体的高效管理机制,总负责人为幼儿园的园长,领导各项活动开展,亲自参与课程审议和讨论,与教研人员加强互动,从而立足实际做好课程管理方向的调整。班本化课程开发小组的主要任务是制定班本化课程的方案、调整课程内容以及相关培训工作。班本化课程实施小组主要负责调研收集实施问题,统计调研结果,从结果中获取相应的反馈,提出下一阶段的实施建议。班本化课程评价小组主要起到评价和监督的作用,从而提出相应的建议。资源保障小组主要负责建设资源库,配备完善相应的资源。
四、结语
总之,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班本课程的建构与实施意义重大,对幼儿、对幼儿教师以及对幼儿园自身都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所以幼儿园及教师应当提高重视,加强建设,促进科学教育目标的达成,推动幼儿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