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诗眼”,聚焦收拢
2023-05-30张梦瑶
张梦瑶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学习任务群”的提出,为诗歌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组织与呈现方式。它以驱动型的任务层层推进,逐步进阶,以促进学生主动探究。但新的教学模式又伴随着新的问题。
在实际教学中,采用学习任务群的方式会导致学生关注于任务的完成,他们的思维易随着一系列进阶式学习任务发散而不易收拢,落实到单元主题上。而且由于古诗的抽象性和复杂性,学生不容易抓住诗歌重点,古诗学习难度较大。对此问题,我们可以借鉴古代诗学中的丰富经验:诗人常常会将重点聚焦在某个字或某个词上,这个关键字或关键词被称为诗歌的“诗眼”。元人杨载在《诗法家数》中这样解释“诗眼”:“诗要炼字,字者,眼也。”清代刘熙载在《艺概》中总结得到“诗眼”的方法:“炼篇、炼章、炼句、炼字,总之所贵乎炼者,是往活处炼,非往死里炼。夫活,亦在乎认取诗眼而已。”可见,诗眼是诗人全神贯注处,是全诗精妙传神之处。由此得到启发,教师可以紧扣诗眼,以此为突破口帮助学生抓住诗歌重点,开展学习活动,在学生完成一系列学习任务后再次借助诗眼帮助学生整合思维,对所学内容聚焦收拢,最终落实到古诗单元主题上。下面对几种有助于教学的诗眼类型进行具体的阐述。
(一)作为主旨的诗眼
诗歌是用最精练的语言表达情感。有些诗歌的主旨聚焦在一个字词上,找到并且抓住这个诗眼,就可以把握住这首诗的关键。唐代孟浩然的《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诗人孤身一人漂泊在外,天地广阔何以为家,何以为亲,唯有大自然中的明月相伴左右,孤寂之情呼之欲出。“客愁”更是直接表达出作者漂泊羁旅内心的忧愁,所以这两字可以成为本诗的诗眼。
(二)作为线索的诗眼
有些诗眼能够构成全诗的线索,将诗中零散的意象串联在一起,抓住线索,我们就能够提纲挈领地把握整首古诗。《诗词例话·线索》中提到“诗眼贵亮而用线贵藏”,举例说明了线在结、线在起、线在起结这三种情况。
在唐代诗人王昌龄《从军行》这首诗中,意象颇多,这些独立的景物像散钱一样,要用線索将它们贯串起来,这里用“望”字做线索,将全篇贯穿起来:戍守边关的战士们站在孤城上往玉门关的方向望,望到了乌云漫卷、雪山绵延,在如此苍茫、如此肃穆的环境中,豪迈地发出“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呐喊。
(三)作为对象的诗眼
有些诗眼是古诗的描写对象,全诗围绕此对象展开,运用精练简洁的语言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紧扣此类诗眼,精读诗歌,通过一系列学习任务,学生思维得以发散,这就需要再次借助这类诗眼帮助学生聚拢,直接指向作者想要围绕这一对象表达的思想情感。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诗描写的是“西湖”这一对象,诗人杨万里抓住了西湖独特季节的特有景物,专注于盛夏时节莲叶无穷、荷花繁盛的独特风光,强化了西湖六月之美,表达了对西湖的赞美之情。
(一)凝练主题,创设情境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人文主题可凝练为“家国天下的责任担当”,本单元的《古诗三首》包括《从军行》《送元二使安西》《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我国处于和平盛世,战争对我们来说很遥远也很陌生,但放眼全球,战争与交锋时有发生。以俄乌战争为案例,学生从真实情境出发,借助课前收集的资料讨论战争导致的后果。
(二)设计任务,互助探究
任务一:反复诵读,发现三首诗中的战争元素
第一首诗中战争元素诸多,学生易形成对此诗的初步感知;学生较难发现第二首诗中的战争元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相关资料了解“阳关”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意义,从而理解这首诗的写作原因;结合课下注释,学生不难发现最后一首诗中的战争元素,再结合诗题,想象诗人创作这首诗的画面。在虚拟情境中,学生穿越时空,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
任务二:紧扣“诗眼”,精读诗歌,感受诗歌的不同情感,体会诗人的内心世界
1.《从军行》:茫茫苍穹,长云漠漠,“望”而生志。前文谈到,“孤城遥望玉门关”中的诗眼是“望”字,在诗中起到线索的作用,围绕“望”字,可以设置三个问题:诗中是谁在“望”?往哪儿“望”?“望”的是什么?将这些问题作为一个子任务,同学们自主探究,而后讨论完成。第一个问题指向“望”这个动作的发出者;第二个问题指向“望”的方向,是往玉门关的方向望,教师可以借助地图带领同学们了解“玉门关”这一意象;第三个问题指向望到的景象,教师带领学生感受并分析画面,体会环境描写在本诗中的作用。
2.《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故土不再,泪洒胡尘,“望”而生悲。这首诗中的诗眼也是起到线索作用的“望”字,围绕“望”字,同样设置三个问题:谁在“望”?往哪儿“望”?“望”的是什么?第二个子任务:思考“望”字的深刻含义。第三个子任务是思考辨析:前两句壮丽山河的描绘与后文遗民的悲苦心情是否相互矛盾?
通过出示北宋、南宋的疆域图,学生能够观察到北宋、南宋的疆域变化,从而完成第一个子任务。第二个子任务有一定难度,这个任务的完成需要教师搭建支架,提示抓住“泪尽”“又一年”,将同学们的思维引向深处,感受遗民们内心从盼望、期望到失望、绝望的变化。第三个子任务有一定的思辨性,可以让同学们在小组内相互讨论,解决问题。
3.《送元二使安西》:“柳”下送别,以酒饯别,期盼凯旋。这是一首送别诗,“柳”的谐音是“留”,古人会折柳送别,以柳寄托情感。所以可以把“柳”作为这首诗的诗眼,它起到揭示主旨情感的作用。教师引导学生紧扣“柳”字,想象作者与友人柳下送别,劝酒畅饮的画面。可以设计以下几个子任务:①充分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送别的画面;②这是一首送别诗,为什么出现在“爱国”这一主题单元呢?
有了以上两首诗的学习做基础,第一个子任务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可以从多角度进行描绘,从而提升学生的画面想象能力和语言组织、表达能力。第二个子任务的完成稍有难度,需要教师的点拨与引导。教师可以从环境描写入手,虽然离别是伤感的,但作者描写的是积极明朗的环境,说明作者心中充满希望,期待友人凯旋,期盼国家走向和平昌盛。
(三)“诗眼”收拢,升华主题
国家不安定因素的存在甚至是战争的爆发带来了种种后果,于是这三首诗歌应运而生。时代不同,处境不同,但流露出的都是诗人当仁不让的爱国情怀。教师借助“诗眼”对这三首诗收拢整合,并进一步升华主题,借机让学生思考生于和平盛世,如何做到爱国有担当,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诗眼可以是一字、两字,也可以是一句,是全诗的‘神光所聚’。”紧扣诗眼进行教学不仅能够起到提纲挈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而且能够帮助学生在完成一系列学习任务后整合思维,聚焦收拢,落实到单元主题上。当然,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每首诗都有诗眼,不能为了采用这种方法而牵强附会,还应根据诗歌的具体情况找到适合的教学方式。
作者简介: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小学教育系2021级在读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