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下的农业保险发展

2023-05-30曹春雨

当代农村财经 2023年1期
关键词:农业保险乡村振兴山东省

曹春雨

摘要:本文基于乡村振兴背景,分析研究山东省目前农业保险发展的现状及问题,并提出意见与建议,旨在为促进山东省乃至全国范围内的农业保险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农业 农业保险 乡村振兴 山东省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国计民生,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实行乡村振兴战略。为响应国家实现乡村振兴以及提高农民幸福感的号召,近年来,山东省从保障农业增产增收方面入手,持续推进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加大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提升农业保险的创新水平,切实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大对农业以及农产品的风险保障水平,进而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一)农业保险的覆盖面不断扩大,险种不断丰富

2021年山东省的农业保险的覆盖面不断扩大已覆盖全省的所有农业縣,年农险保费收入首次突破50亿元,风险保障超过1200亿元,主要粮食作物承保覆盖率连续3年保持75%。险种不断丰富,省级以上农业保险政策险种23个,奖补险种60个,其中70%是种植业险种。财政对市县补贴保费总额补贴50%-60%,大量特色经济作物、园艺作物、水产品纳入保障。例如三面环海的威海荣成地区,各种海洋资源十分丰富,2021年山东省有关部门为当地的海藻养殖企业创建了“藻类养殖风力指数保险”。同样的还有枣庄薛城的石榴种植保险以及菏泽-城的肉鸭保险等。

(二)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不断探索农业保险新试点

2021年山东省有关部门将小麦和玉米保险金额分别提高到了500元每亩和450元每亩,在商河、惠民两县开展的玉米收入保险,保险金额更是达到了 1000元每亩。此外山东省政府还在56个产量大县推行三大粮食作物的完全成本保险,其中玉米完全成本保险投保面积超过了1000万亩。

此外山东省政府还在济南市济阳区和临沂市兰陵县等5个县(区)进行玉米整建制“保险+期货”项目的试点,预计保费总规模达1.2亿元,投保总面积177万亩。在烟台的蓬莱区和栖霞市以及威海的文登区等7个县(区)进行苹果的“保险+期货”试点,投保总面积达3.2万亩,投入总保费共计1900余万。在临沂市的罗庄区以及兰陵县等51个县区启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保险,在惠民县探索农业保险精准投保和精准理赔试点。在东营市的垦利区有很多的农户从事大闸蟹的养殖工作,养殖面积达到了6万余亩,为降低农户养殖风险,当地有关部门联合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东营市支公司开展了大闸蟹气象指数保险的试点工作,作为一项减轻农户风险、增加农户收入的政策性保险,其缴费方式按照“个人缴费+财政补贴”的方式,养殖户自己只需承担20%,缴费14元/亩;其他部分由政府财政补贴,完成承保面积10354亩,这切切实实使养殖户从中感受到益处。

(三)“农业保险贷”,助力乡村振兴

为响应乡村振兴的号召,2021年山东省财政联合24家农商银行推出了“农业保险贷”,并选取14个县进行试点工作,还在临沂市成立了改革试验区。

已经参加农业保险的农户可向当地的农商银行申请“农业保险贷”,贷款资金可用于进行保险范围内的生产活动。不仅农商银行会给予办理农业保险贷款的农户以较低的优惠利率,财政部门也会根据不同的贷款额度的给予一定的补贴。“农业保险贷”将农业保险作为质押,能够降低农户经营风险,有效提升其货代能力,缓解担保难题。

各试点农商银行还开展“便捷获得信贷”,推行“无纸化”办贷活动,精简办贷繁杂程序和琐碎资料,对于“农业保险贷”小额线上贷款做到“见单即贷”。大大缩短了农户贷款审批时间的同时切实让农户感受到政策带来的便利。同时山东省政府还指导农商银行与保险公司共同开展金融知识下乡等活动等,做好金融宣传工作,让农户更好地了解农业生产的相关政策。

(四)农业保险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山东省政府聚焦保粮食安全和促农民增收,政府组织领导,使农民深入了解农业保险与其他保险品种的差别,为农户提供有关农业保险的知识,使农户形成保险意识。

政府也引导保险公司不断研发新保险产品,更加符合农户的需求,扩大宣传力度。同时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深化科学管理,明晰政府与市场职责,保护农业保险机构的经营自主权,规范农业保险的业务开展流程,并建立动态考评机制规范农业保险市场的发展。

强化政策引导机制,推动产品创新升级,优化财政补贴机制,实施创新保护机制,推动特色农产品创新型发展,鼓励有关机构加快保险科技赋能,推动农业保险产品转型升级。加大各部门协同配合,建立农业保险的信息数据库,依托大数据实现农业保险的信息共享,同时加大对农业保险领域的监督检查力度,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发展目标更加明确。山东省政府从实际出发,出台《关于加快山东省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力争到2022年实现三大粮食作物覆盖率达到80%、保险密度达到500元/人、保险深度达到1%的目标,到 2030年,基本建成“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业保险保障体系。

(五)农业保险潜在需求巨大

山东省属于自然灾害频发的省份,干旱、雪灾、雹灾、洪涝等都是常见灾害。如2018年进入盛果期的烟台樱桃遭受了冰雹。根据数据统计,果实受害率高达75%左右,造成残次果4500吨。2018年的台风“温比亚”给山东各地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暴雨灾害,此次暴雨造成农作物受灾面积达3万公顷。

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单一,承担风险的能力小,主要就是其种植的作物或者养殖的海产品。一旦发生自然灾害给农户的造成的经济损失不可估量。如果参加了保险,虽然不能对农户的损失进行全额补偿,但是可以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失弥补,从而减轻农户生产中的后顾之忧,增加农户对风险的承受能力。

(一)高风险与低收入之间存在着矛盾

农作物种植的高风险性与低收入两者之间的矛盾是导致农户参保意愿不强的根本性原因,山东省自然灾害频发且一旦发生造成的的损害也是巨大的,这不仅制约了农户参保意愿不强而且也使得保险公司的承保意愿也不高。由于农业具有准公共产品的属性且事关国计民生,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如果没有国家或地方政府的财政的支持,农户参加农业保险的意愿将会非常低,保险公司也不会参与到其中来。

而且农户文化程度有限,对农业保险的认识不足或者是存在偏差,使其投保意识淡薄,积极性不高。有的农户甚至认为保险是“骗钱”行为,交钱容易理赔难,对保险极为不信任。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我省目前还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小户经营进行农业生产,小农觉得可以经过家庭和自身的努力,可以承担自然灾害。

山东省作为全国产粮大省,三大粮食作物保险覆盖率在2018年以来达到了75%,农业的保险深度为0.53%,保险密度为153.71元/人,虽然相比以前有了很大进步,但保险密度及保险深度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保险密度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32.29元/人。保险深度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35%。

(二)缺乏完善的农业保险法律体系

农业保险发展还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作为支撑。目前关于农业保险的法规《农业保险条例》虽然已经颁布,但其涉及到的主要是政策性农业保险,商业性农业保险涉及内容较少,还没有一部完整的、包含各的方面法律对农业生产发展进行规范和扶持,目前有关农业生产发展的文件都还是一些政策性条文,还没有达到国家法律层面的高度。所以政府在引领农民在进行农业保险是也只是从自身所处的地域和自身的农业保险发展现状情况及国家发布的政策性文件进行的,并没有一个严格的标准,而且目前政府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还远远不够,财政投入不足,农业保险还处在一种在政府呼吁下自行发展的行为,农业保险对自然灾害防御力还远达不到要求,它还需要与商业性农业保险、巨灾保险相结合。

(三)农业保险产品的供需不匹配

山东省各市因为地理位置不同,环境差异也巨大。比如临海的威海、烟台等地,多种植苹果、樱桃,海产品养殖业也非常发达;日照地区适合茶树种植,当地的茶叶也是闻名全国;菏泽地区适合牡丹生长,当地很多农户从事牡丹种植,还存在大量牧民养羊。农业保险的需求是复杂的,但是目前农业保险产品的供给是相对单一的,这就造成了供需之间的不匹配。

自然灾害多样且频发使得农业风险具有复杂性,这就使得农户对农业保险的需求是多样的。但目前来看,我省主要有种植业保险和养殖业保险,保险产品相对单一。另有多种保险产品处在试点当中,尚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农产品的高风险性、低收入性、保险公司的高赔付率三者共同造成了农业保险覆盖率偏低,使得全省农业保险供需不匹配。

(四)保险公司自身存在问题

一是保险公司长久以来给农户留下的不好印象,在农民投保时花言巧语吸引农户投保,出现灾害时却不承担赔偿责任,或者是核实损失时拖沓导致理赔时间很长,这些都给农户留下了很不好的印象。这也是目前我国很多保险公司都面临的一种情况,保险公司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来发挥完善自己以提升农户对自身的信任程度。

二是保险公司愿意经营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可以得到政府补贴,对保险公司来说是一种稳赚不赔的买卖,随意大多数的保险公司都想进行政策性农业保险而不愿意进行商业性农业保险,保险公司必须要改变这种长久以来的想法,不断提高自己,而不是固步自封。

三是保险公司目前还缺乏专业性的农业保险人才,农业保险与其他保险不同,农业保险本身的复杂程度以及保费和赔付率的难以核定问题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保险公司农业保险产品的发展速度。

四是由于二、三产业的突飞猛进,对经济贡献程度越来越高,财政向农业倾斜的力度变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保险行业的人才流失。

(一)农户自身要积极转变

从农户自身而言,农业生产是农民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农业发生灾害切实关系到农民的生活,而我省又是自然灾害常发的省份,比如2019年的台风利奇马经过我省时,带来了长时间的、大范围的,高强度的降雨天气,全省21个县市降水量打破多年的降水极值,给我省的鲁中、鲁南及鲁西北东部等地带来了非常严重的洪涝灾害,一些地区的粮食作物被洪水完全淹没,很多地区的农作物大幅减产甚至是完全绝产,全省农作物受灾面积46.3千公顷,农业经济损失达到4.04亿元,可见自然灾害带给我们的经济损失程度是远远预想不到的。

灾害不能完全被时时能预测,所以农户必须加强自身风险防范意识,增强风险防范能力,根据自身经济水平,购买相应的农业保险产品以应对灾害的发生,要将以往的思想进行转变,紧跟时代发展要求,多多根据国家政策去了解相关保险产品,对于经济条件较差的农户可以购买政策性农业保险,因为政策性农业保险是由政府引导给予财政补贴,农户只需缴纳很少的钱就可以购买保险,对于经济条件较好或者是拥有土地较多进行大规模机械化农业生产以及专门进行特色农业产品生产的农户而言,可以在购买政策性保险的基础上再购买商业性保险,加大保障力度。

(二)发挥政府导向作用

一是农户自身生还存在的缺陷在短时间内是很难进行改变的,这就要当地政府必须发挥作用,不断向农户宣传关于农业保险,改变保险公司在农户心中的固有印象,让农户切实体会到农业保险能为他们带来益处,农户只有了解农业保险的好处才会参与到其中来。目前我省的农业保险多为政府牵头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农户实际缴纳的保费很少,政府可以多举办农业保险下乡活动,带领专业保险人员到村、镇上进行宣讲,这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农户的参保积极性。

二是政府还可以组织农户建立农业保险合作,农户以自身土地参与入股经营,不愿从事农业活动但是却又有土地的农户可以参股分红,这样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小面积农作物农户可能觉得购买保险并不划算,但是大面积的农作物农户就会觉得购买农业保险是划算的,因为一旦发生灾害,就会给农户造成无法弥补的经济损失,同时大规模经营也有利于保险公司进行承保,保费和损失赔付就会更方便厘定,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避免道德风险和逆向選择。所以政府发挥牵线带头作用。如昌邑宏丰农机专业合作社采用“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走出了一条合作社参与农业生产、服务乡村的振兴之路,带动农民年增收3000多万元。

三是政府还需要制定一系列保障农业保险发展的文件措施,完善再保险与巨灾风险机制给予农业保险发展以坚强的后盾,光有政策也不行,政府的财政支持必须要到位。农业具有特殊性,一方面它既是准公共物品,另一方面它又是个人财产,农业发展事关民生大计,政府必须加强扶持,不仅要发展农业保险,还要建立巨灾风险保障机制以及巨灾风险准备金,因为一旦农业发生巨灾所造成的损失仅仅靠财政补贴是远远不够的。完善农业保险制度,更好支持农业发展。

四是政府还可以制定农业保险的税收优惠政策,尤其是对开展商业性农业保险的公司而言,大多数的保险公司是不愿意开展商业保险业务的,因为承担的风险是巨大的,政府可以对这些保险公司进行税收优惠来吸引以保险公司开展商业性农业保险业务。

(三)保险公司自身需改进

保险公司必须改变过去以往的不好形象,重宣传的同时,最应注重的还是自身产品的设计,要创新农业保险产品,没有好的产品就无法长久地吸引农户参加保险;还要合理划分风险区域,提高农业保险的覆盖面,不仅仅是种植业,保险公司还可以大力研发海水养殖业和畜牧业保险产品,创新农业保险产品,形成全方位覆盖,让想参加保险的人都有保险可参加;培养专业性人才,提高保险公司保费的计算和理赔核算的能力;保险公司还需要提升自身的风险防范能力,完善自身管理机制和合规机制,按照国家法律和银保监会的要求开展保险业务,建立一整套完善的服务标准。

保险公司还要提高自身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建立起一整完整的考核机制和专门的人才培养团队。开展线上线下全流程服务体系,让农户从入保险到获得理赔这一段期间都能随时跟保险人进行沟通、交流,而不是说入保险是说得很好,理赔时没人管。

保险公司还应该加强同当地农业发展部门以及金融机构的联系,保险公司自己进村宣传农户可能不会相信,宣传力度就会大打折扣,所以和当地政府的合作就很重要,而且政府作为国家的执行机关,会比保险公司更早的知道国家发布的农业保险政策,和政府合作就能更好的知道最新信息,确定新的研发方向和开展新的保险产品制定。例如中国人保财险是兰陵县支公司在当地积极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积极参与发展改革部门推动的蒜薹、大蒜、辣椒的目标价格保险,致力于推进特色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高质量发展,为促进当地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林森,陈盛伟.精准扶贫背景下山东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路径探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4):146

[2]许睿智.我国保险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以农业保险为例[J].中國商论,2016(33):64-65

[3]岳琳琳,刘翔.农业保险需求影响因素分析:以山东省为列[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32(11): 110-112.

[4]初文丽,崔果.农户农业保险需求影响因素分析:基于16省农户的调研[J].农业展望,2017,13(10):113-116

[5]陈同富.推进山东省农业保险发展的对策[J].金融发展研究,2015(5):49-53

[6]魏超,陈盛伟.山东省农业保险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河北农业科学,2021,25(1): 9-12+39

(作者单位:新疆财经大学)

责任编辑:李政

猜你喜欢

农业保险乡村振兴山东省
山东省交通运输研究会正式成立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眷 恋
——山东省济宁市老年大学之歌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农业保险效率的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山东省即墨市
盐城市农业保险发展现状遇到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农业保险正外部性的经济法激励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