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可视化:以图示助力言思共生

2023-05-30赵娟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3年1期
关键词:流程图导图可视化

思维可视化是运用一定的图示工具,把原本不可见的思维展示出来,使其清晰可见的过程。这些图示是利用思维规律帮助人们建构知识体系,改善思维能力,促进语言运用的笔记方式。实现“思维可视化”的图示工具很多,常见的有:流程图、概念图、鱼骨图、思维导图、维恩图、模型图、表格等等。语文学习中,借助这些有形的思维可视化工具,可以有效搭建学习活动支架,帮助学生有效促进思维,发展语言。

一、梳理结构明线索

“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指出,阅读文本,首先要理清文路,唯有清晰地了解文本思路,才能准确感知作者的认识与感悟,才能体验作者内心的真实情感。思维可视化工具,可以帮助学生在初步接触一篇文本时,养成良好的逻辑思维习惯,让学生在纷繁复杂的语文学习中提高收集和筛选信息的能力,把握文章的立意与结构,深化学习认知,激起情感共鸣。

流程图是梳理文路时常用的思维可视化工具。例如,在学习《在牛肚子里旅行》这一课时,可以尝试让学生把“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过程用流程图绘制出来,形成这样的线型结构:“卷到大黄牛嘴里→吞到牛肚里→到牛的第一个胃→到牛的第二个胃→回到牛嘴里→被喷嚏喷出来”。这样的流程图,完整清楚地把“红头”从牛嘴里进去最后又回到牛嘴里逃出来这一经历罗列出来,使学生很容易从整体上了解事情经过,概括故事内容。学习《青蛙卖泥塘》一课时,也可以引导学生梳理青蛙为卖泥塘做的六件事:种些草→引些水→栽了树→种了花→修了路→盖了房,以此展现青蛙用自己的双手美化环境的前后过程。而《北京的春节》一文,则可运用双流程图,从时间与习俗两个角度梳理北京春节前后的习俗特点,帮助学生厘清文章脉络,发现作者在内容选择上的详略取舍。

当然,在梳理文本结构时,可用的思维可视化工具不只是流程图,概念图、思维导图、鱼骨图等思维可视化工具也同样可以帮助我们把握文本主线。运用这些图示前,首先要对小学课文中几种常见的文体结构有所认识。如叙事性文本,可以运用流程图厘清“起因→经过→结果”;说明性文本,可以运用思维导图梳理事物不同方面的特点;说理性文本则可以运用概念图梳理出作者为证明观点列举的事例。这样的梳理有利于学生在语言表达时做到思路清晰、表达有序、主次分明、详略得当。

二、聚焦典型析方法

语文教材中选入的文本不乏经典的“例文”和“样本”,这些文本是单元语文要素的训练载体,着重帮助学生获取知识、方法和策略,形成一定的语文技能。例如阅读叙事性作品时引导学生学习文章的立意、选材和表达,体会作品中生动有趣的语言;阅读科技说明文时,学习文章中基本的说明方法等等。教学时可以借助思维可视化工具聚焦文中的关键语段,引导学生去探究、习得典型的写作方法,达成语文要素。

例如六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语文要素是学习“点面结合”的方法。以《开国大典》一课为例,学生分别默读第5至10自然段以及第11至13自然段,边读边勾画批注,思考课文是怎样来描写“举行典礼”和“阅兵式”这两个场面的,尝试用思维导图来梳理其中“点”和“面”的描写。学生通过对比阅读,梳理出以下两幅思维导图(如下图)。阅兵式是以“多点罗列”的方法来叙述的,“点”的描写聚焦的是接受检阅的六个兵种,“面”的描写则是受检阅的部队,这样“多点罗列”的方法,让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整个阅兵式的庄严、隆重,突显了各兵种的鲜明特色,也表达了对人民军队的赞美和为之自豪之情。而举行典礼的场面则是“一点聚焦”的方法,聚焦的是典型人物毛主席,“面”的描写是参加典礼的群众,这样的选择不仅能让读者感受到领袖的伟大形象,也衬托出典礼热烈、喜庆的氛围和人们内心的激动自豪之情。在此基础上,学生进行仿写练笔,以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多彩的校园活动场面。学生借助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选材与构思,实现言思共生。

三、突显细节促感悟

“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语文学习,不仅要从整体把握文本内容,也要对文本细节进行深入探究。而学生的阅读常常抓不住文本的“细节”,忽略自己的阅读初感,更缺乏对文本的深刻体验。运用思维可视化技术有助于增强学生深度思考的意识,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细节,仔细品味文中的用词、用语和前后勾连,深化对文章主题内容以及人物形象的感悟。

譬如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常常如云遮雾罩般难以捉摸,运用思维可视化工具就可以细腻地展现心理细节,帮助学生走进人物内心,透析人物形象及其精神品质。以《穷人》一文的学习为例,教学中可以运用“鱼骨图”的形式,将目光聚焦于女主人公桑娜在“等待丈夫、抱回孩子、丈夫归来”时的心理发展过程,感受其“心惊肉跳、忐忑不安、平静下来”的心理变化,从而被其善良美好的心灵所感染,在此基础上续写小说的结尾。学习《一只窝囊的大老虎》一文时,可以运用“心电图”的图示工具,聚焦“我”在表演前的“羡慕”与“期待”、排练时的“充满自信”、正式表演时的“紧张”与“狼狈”以及表演结束后的“至今不明白”,再现“我”一波三折的心理变化,从中体会童真童趣。然后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有没有过类似的经历,再仿照文中心理描写的方法写下来和同学交流。不只是心理细节描写,动作、神态、语言等细节描写都可以运用思维可视化工具使之具象化。如学习《跳水》一课时,可以紧扣猴子与孩子的双线发展,抓住二者的动作表现,梳理思维导图,探究情况的紧急,体会船长的沉着果断。《军神》一课则可以围绕事情经过,以“表格图”梳理沃克医生和刘伯承的不同表现,在比照中突显人物形象。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关注一些特殊的词句,建构思维图示,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清晰地感知思维的路径,更能够在语言表达中放大阅读的体验效应。

总之,思維可视化工具可以调动全脑协作,不仅使学生的信息筛选、分析评价、文字表达等能力得到优化,还能更直观、清晰、有趣地呈现思维过程,使得思维的概括性、逻辑性、深刻性等品质得到提升。当然,阅读教学中对学生不同思维能力的分类训练方法各不相同,因而所适配的思维可视化工具也不尽相同。只有恰当地运用图示,才能有效促进思维与语言的不断建构,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人物名片]

赵娟,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洋口镇新林小学校长、书记,中小学高级教师,获评江苏省特级教师、南通市“江海英才”培养专项第二层次培养对象、南通市第一梯队名师培养对象、南通市学科带头人、南通市优秀教育工作者,领衔南通市“四有”好教师建设“海纳”团队,多次受到记功、嘉奖,并获评如东县首届园丁奖、如东县名教师。从教以来,一直坚守乡村教育一线,引领乡村儿童走上言思共生的语文学习之旅,数十篇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刊物,主持十多项省市级规划课题的研究。

猜你喜欢

流程图导图可视化
基于CiteSpace的足三里穴研究可视化分析
烃思维导图
基于Power BI的油田注水运行动态分析与可视化展示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基于CGAL和OpenGL的海底地形三维可视化
“融评”:党媒评论的可视化创新
专利申请审批流程图
专利申请审批流程图
宁海县村级权力清单3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