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学角度提升班级管理水平
2023-05-30麻真
麻真
班级管理的心理学意义主要在于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学生的个体心理发展。笔者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谈起。
一、从学习需要促进班级管理
(一)创造条件,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教师要创造条件了解學生的情况,掌握学生的学习需要。比如,课间有些学生喜欢和教师分享自己的事情,从中我们可以知道他们的学习需要。我们还可以通过和同事的沟通掌握学生的学习需要。
(二)正确对待学生需要的差异
基于学生的个体学习差异,我们有针对性地实施方案,提升班级整体管理水平。比如,小晨的父母离异,是姥姥姥爷带着她长大。她在学习上有强烈的需求,看重教师的夸奖。于是,我和任课教师多次夸赞她,她也非常努力地听课、写作业等。小旭在学习上粗心大意,听课状态不佳。于是,我给他分析父母工作养家的艰辛,让他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从而产生提升自己、回报父母的学习需要。我还经常开展班会,在班会上巩固学生学习需要,提升学生学习的欲望,为班级管理打下基石。
(三)恰当处理学生的现实需要和非现实需要
对于现实需要,我们要尽量让孩子满足;对于目前不能满足的需要,我们要给学生描绘美好未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小聪长大后想做一名科学家。老师告诉他科学家的数学计算能力是最厉害的,这就把小聪成为科学家的遥远的非现实学习需要转变成学好数学的现实需要。
二、发挥期望的激励作用,促进班级管理
在班级管理中,怎样运用期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呢?
(一)发挥教师期望的激励作用
罗森塔尔效应表明,教师期望对于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要注意,教师期望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内的期望最能促进学生的成长。当然,激励的产生不是一劳永逸的,教师要不断向学生传递积极的期望,强化激励。
(二)发挥学生自我期望的激励作用
发挥学生自我期望的激励作用,关键在于提高期望值。一是让学生的努力有收获,这样学生会更有动力。但要注意引导学生不盲目定过高的目标,避免过高的自我期望。二是让学生的努力有奖励,这里的奖励相当于一种强化作用。比如,默写完词语、做完手抄报后,我及时表扬学生。表扬得越及时,对学生的强化作用越大。
三、社会助长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社会助长是因他人在场而提高活动效率的一种现象。班集体作为一个小群体,班级学生的行为常会受他人在场的影响。在班级管理中,怎样应用社会助长效应呢?
一是发挥社会助长的积极作用。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遵循社会助长效应的规律,提高学生活动的效率,促进学生的成长。比如,在一次语文公开课上,教师利用学生爱表现、爱发言的特点,让他们进行角色扮演,朗读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对话,学生读得非常投入。
二是避免社会助长的消极作用。社会助长在某些情况下会助长错误的反应。比如,有一次我问小嘉:“你的数学很厉害,但上课时很少举手,是我问的问题你不会吗?”小嘉说:“我会,但是我担心回答错了。”这体现了他的认识方式——将他人的目光视为指责、批判,因此他不敢举手,哪怕渴望尝试也会逃避。我引导小嘉观察,对于勇敢举手的学生,教师是充满包容和肯定的,就算回答不对也没问题。放下心理包袱后,社会助长效应对于小嘉来说不再是负面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