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父母是儿童最好的老师

2023-05-30李镇西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23年1期
关键词:富兰克林陶行知出版社

李镇西

陶行知专门论述家庭教育的文章并不多,也没有写过有关家庭教育的专著,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不重视家庭教育。实际上,陶行知是把家庭教育放在整个生活教育的框架里思考的,是站在整个中国走向民主社会、创造时代的高度看待的。所以,他是结合平民教育、乡村教育、国难教育等一起论述的,這些散见于他演讲和文章中的家庭教育思想,今天依然闪烁着真理的光芒。

说起家庭教育,与其说陶行知在谈如何在家庭对孩子进行教育,不如说他在谈怎样的父母才有资格进行良好的家庭教育。也就是说,陶行知的家庭教育观其实是父母教育观,即告诉中国的父母应该怎样当父母。

在陶行知看来,父母是孩子最早的也是最好的教师。因为“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须顺着他继长增高的培养上去,自然成为社会优良的分子;倘使培养得不好,那末,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决了不易变。这些儿童升到学校里来,教师需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去纠正他们已成的坏习惯、坏倾向、坏态度,真可算为事倍功半”。(《陶行知全集》第1卷,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第2版,第70页)在那个年代,绝大多数儿童是不能上幼儿园的,那么孩子“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就是和父母一起度过的,这段时期孩子受的“人格熏陶”自然来自父母。

为此,陶行知特别指出:“且孩童最易受影响人者也,父母之言行举动,子女多于不知不觉中被其激触,效而尤之。”(《陶行知全集》第1卷,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第2版,第157页)

直到今天,也并不是所有父母都能意识到这一点。你要孩子语言文明,你说脏话吗?你要孩子早起,你睡懒觉吗?你要孩子努力,你有上进心吗?你要孩子不迟到,你守时吗?这些都是“不知不觉”的家庭教育啊!

而这种家庭教育,六岁之前尤为关键:“六岁以前的教育是多么的重要啊!所以要培养小学生,先须培养幼稚生,更须培养婴儿,即须培养婴儿的母亲,那才是根本的办法咧。不注重母教要想把小学办好,比如是水中捞月,如何可能!”(《陶行知全集》第3卷,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第2版,第40~41页)我曾对教师说:“最好的教育莫过于感染,最好的管理莫过于示范。”这句话同样适用于父母。

陶行知还主张父母应该宽容对待儿童的兴趣爱好,不要轻易地扼杀儿童的天性,因为说不定这些兴趣爱好里面便蕴含着创造的萌芽。他说:“我希望中国的父亲,都学做富兰克林的父亲;中国的母亲,都学做爱迪生的母亲。”(《陶行知教育名篇》,陶行知著,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年11月第1版,第133页)

富兰克林的父亲是做肥皂和洋烛的,他让小富兰克林在自己的工坊里随意看、随意摸,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这使富兰克林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从事科学发明的富兰克林回忆道,他非常感谢父亲在自己很小的时候便培养了自己的科学兴趣。而爱迪生从小很调皮,入学3个月便被开除。但他母亲并不因此认为他是坏孩子,反而给他创造条件满足他的爱好,后来爱迪生成了伟大的发明家。陶行知要中国的父亲都像富兰克林的父亲一样,中国的母亲都像爱迪生的母亲一样,就是希望所有的儿童能够保持儿童特有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能够在玩中学会创造。

陶行知在评论好友陈鹤琴先生的《家庭教育》时,同意陈先生的一个一贯主张:“这个主张就是做父母的对于子女的教育应有一致的措施。中国家庭教育素主刚柔并济。父亲往往失之过严;母亲往往失之过宽。父母所用的方法是不一致的。虽然有时相成,但流弊未免太大。因为父母所施方法之宽严不同,子女竟至无所适从,不能了解事理之当然。并且方法过严则易失子女之爱心;过宽则易失子女之敬意。这都是父母主张不一致的弊病。”(《陶行知教育名篇》,陶行知著,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年11月第1版,第133页)

中国人爱说“严父慈母”,一般来说,父亲比较严厉而母亲较为温和,这是没问题的。陶行知批评的是父母的教育观念不同,教育方式有异。当前,许多家庭教育的问题是由于父母对孩子的要求不一所致,这如同父母有两个时间不同的手表,都要孩子遵守自己的时间,孩子必然无所适从。因此,对于宽严的标准,父母应该一致。

需要注意的是,许多父母在溺爱孩子这一点上倒是高度统一:不要孩子做家务事,上学路上帮孩子背书包,孩子参加学校军训时开车接送,大学报到父母送到学校并且帮着办入学手续……如此教育,孩子将永远长不大。而孩子自立、自强的品质不仅关系着孩子自己的人生,还决定着国家的未来。

为此,陶行知专门为儿童写过一首特别的诗:“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陶行知全集》第7卷,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第2版,第51页)这首诗应该成为中国每一个家庭的家训。

没有合格的父母,就没有合格的孩子,也就没有合格的公民。但不合格的父母太多,怎么办?陶行知主张:“我们需要新的普通学校、新的师范学校和新的父母学校,来培养后一代之新教师与新父母,这是过渡时代之儿童福利之泉源。”(《陶行知教育文集》,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年1月第2版,第525页)

如果说在当时,办更多的父母学校是不现实的,那么今天,我国几乎所有学校都有各种形式的家长学校,这是一个进步。但我觉得,培养新父母不仅要靠学校,还得全社会重视起来。作为成都市人大代表,我曾经建议:“除了各学校要建立面向全体家长的培训制度,对家长进行系统的培训,更重要的是整个成都市要建立家长教育培训的机制,从公共服务的层面为尽可能多的家长进行专业的培训。比如,每个周末在成都图书馆或更大的报告厅里举行面向所有市民的家庭教育公益讲座。这种培训应该是传授系统的家庭教育理论和方法,而不是零散的、碎片化的,彼此没有联系的讲座。”

我想,陶行知如果健在,会同意我这个建议的。

(责编 韩玉兵 侯心雨)

猜你喜欢

富兰克林陶行知出版社
我等待……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陶行知教育名录
灵魂歌后艾瑞莎·富兰克林离世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美国富兰克林兵工厂F17—L半自动步枪
本杰明·富兰克林的《自传》
印刷工富兰克林
石油工业出版社
陶行知生活力专题研究的形成及其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