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通与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系统性发展
2023-05-30侯志江刘斌
侯志江 刘斌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党在复杂变幻的经济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习近平经济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准确把握这一思想的精髓,亟需以结构化的视角解析这一经济思想的时代内涵,提炼其中的理论结构和战略举措,挖掘原创性贡献。习近平经济思想紧密联系世界发展形势,立足国家发展现实,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守人民主体立场,形成了立足战略全局把握时代变局的认识论,形成了领导驾驭经济工作的方法论,形成了制度与战略协同牵引的体系创新实践论。通过对国内外局势的精准判断、党领导经济工作的原则概括、制度设计和重大战略的宏观谋划,从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论的不同维度,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贯通和提升。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习近平经济思想
[中图分类号]F092.7;F1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274(2023)01—0123—12
[作者简介]侯志江,男,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刘斌,男,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南昌理工学院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特聘研究员,研究方向:中国共产党科技与经济战略理论与实践研究。
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编写了《习近平经济思想学习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全面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原创性贡献,系统阐释习近平经济思想的中心主线、基本内容、基本特征。深入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亟须深刻领会《纲要》内容,努力掌握蕴含其中的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论,从时代、理论和现实结合的高度深刻领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理论成果。
一、立足战略全局把握时代变局的认识论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实践中科学理论的形成以对时代特征的准确把握为依据。习近平经济思想站到时代前沿、洞察时代风云,首先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明确提出了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重大论断,明确了新发展阶段“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阶段。”[1]5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当前复杂变化的整体发展环境进行敏锐洞察和严谨判断,在此基础上准确把握时代大势,从历史视角出发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理论上提出一系列关于我国发展方位、发展主题、发展原则、发展路径的新认识。
(一)民族复兴战略全局与世界大变局的统筹把握
唯物主义历史观要求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新阶段。明确新的阶段任务,制定符合中国复兴发展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就必须正确认识党和人民事业所处历史方位,必须紧紧把握这个确保工作正确开展的根本依据。近年来,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深刻调整,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大国博弈日益激烈,民粹主义、排外主义、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抬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激烈竞争,国际力量对比发生革命性变化,全球治理体系的不适应、不对称对我国发展的内外环境构成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样的大变局不是一时一事、一域一国之变,是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1]17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面对经济工作要有系统性,指出“经济工作从来都不是抽象的、孤立的,而是具体的、联系的,必须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来思考和谋划。”[1]488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全局和变局的总体出发,认识到中华民族与世界局势的联动性变化,深入把握民族复兴与世界百年变局之间的深层次联动关系。“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跃上了新的大台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0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城镇化率超过60%,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 [1]472。打赢脱贫攻坚战解决几千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世界大变局中,中国持续快速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前进成为世界格局演变背后的主要推动力量,构成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原因之一。
习近平经济思想在深刻认识中国发展和世界之变的联动关系中,透视国内外复杂现象下的时代本质,认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认识复杂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全党从理论、历史和现实全方位地深刻认识到进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认识到新发展阶段是站到新的历史方位和新的起点上的一个阶段,充分认识到新发展阶段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关系,充分把握新发展阶段的动态前进、不斷演化和阶梯递进的特点,认识到进入新发展阶段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大跨越、由富到强的历史性跨越阶段,是加速现代化发展进程、冲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发展阶段。
(二)抓好用好战略机遇期的系统化理念
面对新的形势和条件,新发展理念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如何实现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理念来源于实践也指引实践,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面对经济形势的复杂变幻,习近平经济思想依据时代主题、国际合作方式、全球化时代潮流、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成果、我国强大市场资源,进一步对我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作出研判。深刻挖掘战略机遇期的新内涵,形成了全面用好战略机遇期,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的意识、思想和工作准备。
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二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新时代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变化,指出“战略机遇期这个概念,当时提出来时指的是21世纪头二十年。”[1]4“过去我们是顺势而上,机遇比较好把握;现在要顶风而上,把握机遇的难度就不一样了。”“过去我们发展水平低,同别人的互补性就多一些;现在我们发展水平提高了,同别人的竞争性就多起来了。”[1]5在竞争性大于互补性的条件下,就需要切实增强斗争意识、忧患意识,守住底线原则,树立起总体国家安全观,随时准备应对更加复杂困难的局面,把安全贯彻到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
新发展理念坚持与时俱进、尊重实践规律、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系统完整地谋划了新时代关于发展及其相关的重大问题。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发展理念是一个整体”“使之协同发力、形成合力,不能畸轻畸重不能以偏概全。”各部门“也要综合考虑本部门工作对全党全国贯彻新发展理念的作用和影响,不能单打一,只管自己的一亩三分地。”[1]501习近平总书记对共同富裕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系也进行了进一步论述,他指出“共同富裕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我们不能等实现了现代化再来解决共同富裕问题,而是始终要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不断地、逐步地解决好这个问题。”[1]50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系论述,深刻把握住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精髓,从根本意义上凸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特点。在探讨新发展理念与深化改革开放的关系上,提出二者是方向和保障的关系。新发展理念指导引领全面深化改革各项工作的开展,又通过深化改革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提供体制机制保障。关于系统观念与新发展理念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统筹两个大局和两个布局,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在政治与经济的关系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对‘国之大者’了然于胸,把贯彻党中央精神体现到谋划重大战略、制定重大政策、部署重大任务、推进重大工作的实践中去。”[1]505深刻阐明了新发展理念贯彻中易被忽略的问题、易被轻视的困难,为从政治高度全局视角系统化地贯彻新发展理念提供了量时度力的依据。
新发展理念的产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与发展理论的互动提升。充分用好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把握发展机遇、厚植发展优势、灵活化危为机的战略抉择,是全党关于发展理论认识深化的一次重大升华。作为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最重要、最主要的理论内容,新发展理念是全党关于发展新阶段的系统认识和科学总结。在接下来的全党工作中,能否贯彻好新发展理念,能否保持问题和目标的有机结合,在实践中确立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能否增强创新能力、推动平衡发展、转向绿色发展、提高开放水平和质量、促进共享发展,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工作的目标和战略谋划的基点。这需要党在实践中形成更为精准的改革方案,建立更加全面的制度体系,向着更高水平发展迈进。
(三)把握战略主动与历史主动的发展路径
在分析我国发展的比较优势和自身特征的基础上,基于我国“经济优势就是内部可循环。我国有十四亿人口,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突破一万美元,是全球最大最有潜力的消费市场。居民消费优化升级,同现代科技和生产方式相结合,蕴含着巨大增长空间。”[1]343习近平總书记提出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此化解外部冲击和外需下降带来的影响,克服逆全球化趋势加剧下“两头在外”国际大循环的弊端,保证经济正常运行和社会大局稳定。
习近平经济思想以系统观念来把握新发展格局的构建,提出一系列创造性的战略举措和思想观点。以全国统一大市场为基础来构建新发展格局,进而对新发展格局构建实践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倾向做出了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预判提醒。强调“以国内大循环所针对的是全国而言,……“不能搞小而全”,更不能以“内循环”的名义搞地区封锁”“低层次物流循环”“高大上的烂尾循环”“高能耗、高排放的低端循环”[1]13等等。习近平经济思想强调构建新发展格局要同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等相互衔接,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
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是新发展格局构建最本质的特征。这就需要对自身发展相对优势有着深刻和正确的认识。一方面,认识到经济发展环境带来的生产要素的变化,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约束趋紧、旧的生产方式已不具备发展优势,科技创新引领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另一方面,认识到我国发展的强大生产和消费优势,我国具备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市场主体总数已达到一亿多。人才方面,在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正确指引下,现已有一亿七千多万有着高学历或拥有各类专业技能的人才。同时,我国有十四亿多人口的超大规模内需市场,其中中等收入群体就有四亿人。如此规模巨大的生产和消费市场,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这是我国经济优势所在。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畅通经济循环,畅通经济循环的主要任务是供给侧有效畅通。在立足国内需求基本盘的前提下,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促进经济循环各个环节更多依靠内需实现畅通。习近平经济思想进一步明确了有效供给是穿透循环堵点、消除瓶颈制约、创造就业形成需求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也要同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和质量,以中国强大的国内经济循环体系和稳固的基本盘,形成对全球要素资源的强大吸引力、影响力,以更强的实力参与到世界资源的配置当中。
新发展格局的构建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国内省域、市域之间的区域发展经济循环,涉及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构建,涉及对外开放的高水平升级,涉及国内外经济循环关系的重塑,涉及新发展理念的贯彻。对此,习近平经济思想一方面强调新发展格局是把握战略主动的自我调整,符合大国经济发展趋势的客观要求,并非被迫和权宜之计,具有长期性;另一方面强调新发展格局的双循环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并非自我封闭。习近平经济思想注重系统工程的顶层设计,深刻阐述了把握新发展格局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系、与科技自立自强、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安全发展底线、人民美好生活追求之间的关系,为新发展格局的构建提供了深刻的理论指导。
(四)贯穿两个大局与两个布局的发展主题
发展主题的确定来自对发展阶段、发展理念和发展格局的清醒认识。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党着眼于我国发展环境、条件和阶段的变化,针对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的问题,作出了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判断,充分认识到“三期叠加”的复杂局面。习近平经济思想深刻认识到我国发展中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约束加大、粗放发展方式难以为继,把握经济发展的质量互变过程,围绕高质量发展提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确立了我国在新发展格局中的发展主题,体现了认识论上能动性与创造性的高度统一。习近平经济思想深刻阐释了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指出“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1]215深刻论述了高质量发展与新发展理念之间的逻辑关系,进一步从供给、需求、绩效和分配来把握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经济思想确立了高质量发展的主线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供给和需求的辩证统一中来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时代主题。深刻认识需求侧管理和供给侧管理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协同作用。明确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矛盾集中在供给侧的结构性问题,提出了“三大失衡”(实体经济结构性供需失衡、金融和实体经济失衡、房地产和实体经济失衡)。深刻总结了简单扩大需求的刺激政策带来的产能过剩、抬高杠杆率和企业成本的负面作用。
习近平经济思想深刻阐述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本质,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说到底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1]137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的“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和减少无效供给的“三去一降一补”政策,强调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和组合,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扩大有效供给,紧密联系新发展格局,将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起来,实现需求和供给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强调注重抓住经济调整的重要窗口期,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高质量取胜,找到了产业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化的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路径。
习近平经济思想明确了高质量发展的最终指向,突出强化民生改善的指标体系,在形成确立高质量发展具体路径的过程中,紧密联系发展的目的,强调要进一步突出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就业、教育、社保、住房、医疗等民生指标,把保障人民健康和改善环境质量作为更具约束性的硬指标。形成了经济成效考核体系由单纯经济数据向实际民生改善的转变,摆正了一个时期以来发展思路、经济政策和宏观调控的最终目的,对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形成了从宏观政策方针到微观路径举措的系统性认识。
二、领导驾驭经济工作的战略性方法论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过程中,习近平经济思想牢牢把握提高全党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认识到经济总量与增长速度相关规律。”依据此规律,“提出了新常态、新发展理念、新发展阶段、新发展格局、高质量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代化经济体系、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等。”[13]集中提炼了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推进经济建设的战略性方法,形成了党集中统一领导经济工作的思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问题与目标相互结合为导向的战略部署、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等内容,实现了全党经济指导理论的战略性提升。
(一)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集中统一领导
坚持无产阶级政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确保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守社会主义方向的保证。实行集中统一的领导原则,从根本上说是由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和使命所决定的。《共产党宣言》指出“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2]52。中国共产党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復兴以及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历史使命。实现这一历史使命,保障最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必须“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3]250,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重申了党的领导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地位和作用。2017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若干规定》指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从根本上关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根本利益。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全党共同的政治责任”[4]28,确立了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地位、效力和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在领导经济实际中形成了一系列系统化的制度体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在总结经验时指出“党加强对经济工作的战略谋划和统一领导,完善党领导经济工作体制机制。”[4]34形成了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财经委员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对经济形势、经济事项、重大问题的研究、决策和部署的制度。形成了党领导经济工作的方法论原则,“领导并不是包办一切,管大事、议大事,做好经济领域重大工作的顶层设计”[5]16“将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体现在党领导经济工作之中”[5]17,形成了领导经济工作的重要方略,切实把党领导经济工作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集中力量办大事成就事业,更好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从讲政治的高度做经济工作,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的科学化、法治化和专业化水平。
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应对和抵御国内外各种风险考验的根本途径。1997年我国能够成功规避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最根本原因,就在于牢牢把握住了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这一举措,事关党和国家根本性质,事关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统领全局作用,全面提高党的领导水平,确保党的核心和引领作用,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人民导向和社会主义属性,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党推进经济工作的重要经验。
(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2]42自党成立以来,历届领导集体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不断领导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胜利走向胜利。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尤其重视人民的重要作用,牢牢坚持人民中心论,坚守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围绕人民需要推动以人民为主体的理论和实践创新,实现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突破性发展。
2012年11月习近平《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要突出抓好六个方面工作》中提出“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6]28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从改革开放成功经验层面突出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6]97;2015年11月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为了人民,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1]61。2016年7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就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行论述,指出“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7]40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8]16-17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党各方面工作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改革、扩大开放,人民在收入、社保、教育、医疗等民生治理和公共服务领域的福利普遍得到提升,群众获得感显著增强,居民收入增速快于经济增速。“城镇化率由53.1%上升到64.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由2.88∶1降至2.5∶1。居民收入基尼系数由0.474降至0.466。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扎实推进,区域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优势互补性持续增强”[9]。在脱贫攻坚方面,“我们历史性地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为世界减贫事业作出巨大贡献。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人均预期寿命由75.4岁提高到77.9岁,中等收入群体比重从1/4左右提高到1/3左右,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9]。
我国以社会保险为主体,建立了包括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制度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覆盖十三亿六千万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十亿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1]526教育、医疗方面,深化医改全面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开始建立,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持续深化,全民医保体系加快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逐步完善,综合监管制度加快建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扎实推进,重大疾病防控与卫生应急工作成效显著。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党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深化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认识,将人民中心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拓展完善了党解决人民群众教育、医疗、就业、养老、托幼、住房等多个层面急难愁盼问题的方法和制度。坚守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本思路,既不吊高胃口,又着眼实际,特别注重关注困难群众的问题,强调“少做锦上添花、花上垒花的虚功,多做雪中送炭、急人之困的工作”[5]27。让人民群众在不断增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中,切身体会到党坚持人民中心的具体实践。
(三)以目标与问题为导向的经济社会战略部署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既根据时代形势、发展条件、具体国情、发展水平、人民意愿、事业需要,设立目标任务,同时又从具体实践中升华问题,立足问题进行经济社会战略部署。将发展规划与破解的问题有机融合起来,将目标与问题深刻结合起来,实现经济社会体制改革实践到经济社会战略谋划再到经济社会问题破解的一体化贯通。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之后,为破解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全党在长期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中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弱项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引领性的发展战略。一方面破解问题,另一方面设立目标引领发展。针对城乡发展差距的问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面对区域板块分化重组、人口跨区域转移加快、农民落户城市意愿下降等问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合理确定城市规模、人口密度、空间结构,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10]等战略举措。面对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特别是涉及孩子教育、就业、完善的社会保障、生命健康方面的基础性问题,提出“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专门教育保障机制,鼓励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10]就业问题上,强调“更加注重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加快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扩大公益性岗位安置,帮扶残疾人、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在社会保障方面强调“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推进社保转移接续。”在生命健康方面提出了“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深入实施健康中国行动,完善国民健康促进政策,织牢国家公共卫生防护网,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10]
问题是时代的回响,目标是时代的追求,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这个时代特点的社会问题同样也有这个时代所追求的目标。只有问题或者只看到问题,并不能全面系统地解决问题,而只有充分结合目标追求,才能从根本上彻底地解决问题。目标导向是我们党团结回应人民群众诉求和期盼,实现长远战略与短期目标结合的重要方法。习近平總书记强调“既从既定目标倒退,理清到时间节点必须完成的任务,又从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顺推,明确破解难题的途径和办法”[5]166。 唯有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坚定的目标导向,聚焦时代特征,才能实事求是地在回应期待破解问题进程中推进各方面工作。以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互结合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部署,充分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透过现象抓本质。从复杂问题中把握事物规律性,从苗头问题中觉察事物发展的倾向性,从偶然问题中探索事物发展的必然性,为聚焦问题产生根源,进一步推动破解事关全局、着眼长远、紧密联系人民福祉的重大问题提供了战略性方法。
(四)以“稳中求进”为原则的工作基调
“稳中求进”是我国经济工作中一项重要的方法论原则,是宏观调控政策调整的重要尺度。坚持稳中求进是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的重要经验,以稳求进,以进固稳,摸着石头过河,坚持试点先行,获得可靠经验之后再全面推开成为我国进行政策探索的基本程序。稳的关键是保持经济社会大局稳定。重点在经济运行、增长、就业、物价、金融保持相对稳定,不出现大的波动。稳住基本盘,兜住民生底线。进的重点在经济结构调整和深化改革,提高经济治理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壮大新的经济增长点增长极,把握发展主动权,提升创新驱动发展的水平。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党坚持稳中求进保持战略定力,正确处理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关系。稳的重点放在经济运行的基本面,就业、物价、金融、增长相对稳定,不出现系统性、波动性的风险。进的重点在结构调整,着力点放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全面深化改革上,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在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不断适时调整并完善宏观调控,经济发展实现了质和量的同步提升。从经济总量来看,“2012年到2021年这9年的时间突破了三位数,由53.9万亿元上升到114.4万亿元,占世界经济比重超过1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有显著的提升,从6300美元上升到超过1.2万美元。同时,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成绩也十分可观,在世界的排名上,2021年我国创新指数升至世界第12位”[9],在一些高精尖的领域也能拔得头筹,引领发展。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9],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中国也给世界人民摆脱贫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经验。2020年新冠疫情给世界各国发起挑战,中国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强化“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全链条精准防控“动态清零”,切实保障我国人民的生命安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就业方面,城镇新增就业年均1300万人以上,质量也得到加强。教育水平由广度向深度发展,在进一步确保全民受教育后,“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9年”[9],高质量的人才为人才强国战略提供强大的支撑,我国也逐步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城乡基本医疗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人均预期寿命居于中高收入国家前列,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社会保障惠及全体人民,民生兜底保障网进一步加固。
我国经济建设的稳中有进、稳中向好,进一步说明了坚持战略定力把握稳中求进辩证关系的意义所在。全党必须以强大的战略定力继续坚持稳中求进,从整体上把握稳与进的联系,以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结构调整政策、社会政策、开放政策为抓手,统筹政策举措,推动政策协同,在稳与进的互动中推动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整体改善。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突出政策的稳定性、延续性,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不为各种错误观点所左右,不为各种干扰所迷惑,牢牢把握改革的领导权和主动权,为党创造性地驾驭经济工作进行更加富有意义的探索。
三、制度与战略协同牵引的体系创新实践论
习近平经济思想内涵丰富,在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结构中以制度和战略为重要抓手,既涵盖了产业、市场、分配、城乡区域发展、绿色发展、全面开放的细分,又从发展关系方面对发展主体、发展手段结合的关系作出了阐述,明确了立足资源优化平衡配置,准确把握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理论。实现了中长期发展规划与重点问题破解相统一、动态系统规划与核心理念贯穿的统一。
(一)创新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夯实经济发展的制度基础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体现。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明确了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人们在生产中地位和相互关系、分配方式的生产关系。全党在立足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理论逻辑基础上,紧密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实践,確立了包括所有制结构、分配方式和资源配置方式在内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作为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原创性贡献,一方面为社会生产力发展提供有效空间,又充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促进了市场主体的自由发展。实现了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统一,效率和公平的统一。
关于不同所有制形式的社会主义属性以及两者之间关系问题一直以来存在一些理论争议,如何看待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属性,实践中如何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成为一个重要课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直面理论课题,一方面明确提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1]63,强调“任何想把公有制经济否定掉或者想把非公有制经济否定掉的观点,都是不符合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都是不符合我国改革发展要求的,都是错误的。”[11]249明确对民营经济的地位作用作出定位,“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我国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而且要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11]482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11]367团结好、引导好民营经济人士。另一方面,从国家基础的高度重新认知公有制经济,提出“公有制经济是全体人民的宝贵财富,公有制主体地位不能动摇,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能动摇,这是保证我国各族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制度运行保证,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保证。”[1]63在实践中强调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提出判断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三个有利于的标准,“要坚持有利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的方针”[11]291。
在分配方式方面,习近平经济思想坚持守正创新,在继续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分配制度的基础上,强调“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并提高精准性。”[3]144依据我国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水平,在党领导经济工作的过程中确立了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一制度在纵向上划分为三种分配层次。初次分配强调“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推动更多低收入群体进入中等收入行列”[5]76,将按要素分配纳入初次分配,健全要素市场运行机制,探索通过土地、资本等要素使用权、收益权增加中低收入群体要素收入。再分配注重强化政府职能,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进行再分配调节,协调处理好政府、企业、居民三者分配关系,提高居民收入比重,合理降低政府和企业收入比重。三次分配着重突出公益性,加强公益慈善事业的规范管理,完善税收优惠政策,维护公益事业公信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所有制和分配方式方面的继续探索,进一步创新完善了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确保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方向的基础上,理顺了所有制、分配方式上的一系列重大争议性问题,确立了清晰的结构和制度框架,为构建更加成熟、定型的制度体系贡献了重要的制度创新。
(二)立足资源优化平衡配置,理清政府和市场关系边界
市场和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各有利弊,为了最大程度发挥各自优势,克服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党准确把握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实现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认识的深化。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6]116阐明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阐明了新一届领导集体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思路。习近平就《决定》的相关问题作了说明,指出“我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存在的障碍,市场秩序不规范、不当获取利益现象广泛、要素闲置和有效需求无法满足等问题”[6]76。通过此次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边界,确立了处理好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之间的边界关系。
围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经济体制核心问题,市场与政府关系的论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领导集体进行深入的探索,围绕市场和政府关系边界的把握提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在经济工作中准确领会政府和市场的辩证统一关系,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权责边界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在2014年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习近平就市场和政府的边界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市场起决定性作用,是从总体上讲的”[12]57,明确了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范畴和领域,强调在国防建设、战略资源、金融市场等涉及国家安全方面是由政府牢牢掌握决定性作用,部分领域可以运用市场机制开展,但不能否定政府的决定性作用。同时,在2014年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再次从市场和政府的边界方面阐述了两者的辩证统一关系,提出了“两个不能否定”的思想,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从资源配置的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出发,提出“让市场在所有能够发挥作用的领域都充分发挥作用”“让企业和个人有更多活力和更大空间去发展经济、创造财富。”[12]60
确立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调控边界,全党深刻认识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统一性。坚持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的辩证统一。一方面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富创造水平为突破,充分体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另一方面以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坚持党的领导,防范市场经济弊端为底线,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改革进程中,既要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现代化的市场体系,又要通过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和改善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围绕政府和市场两个方面推动经济体制更加符合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需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逐步构建起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系。
习近平经济思想对市场与政府关系的探讨,深刻体现了全党对我国经济体制调整的深刻认识。科学把握市场与政府关系边界,是我国经济保持活力、守住底线、把稳方向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探索,在经济体制改革中理清了市场和政府的边界,为充分提升资源的优化平衡配置、统筹贯彻新发展理念提供了重要依托。只有将新发展理念融入经济体制改革中,才能更好地把握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才能更充分的保证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和更好突出政府作用的优势。
(三)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施国家重大发展战略
习近平经济思想立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纳入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中来考察,基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资源配置框架,开展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部署。以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等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的谋划和部署,一方面在宏观层面上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整体调控资源,平衡发展差距;另一方面通过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在微观层面以市场作为抓手,发挥资源配置中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既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凸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从战略上深化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践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所采用的组织结构和形式,国民经济的管理制度及运行方式,是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下国家组织生产、流通和分配的具体形式。自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以后,党的十四大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目标。新时代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入到系统集成、协同推进的阶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实践和重要原则,从市场体系、要素配置、产权激励、宏观调控、发展规划、数据统计、营商环境、资本管控的各方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制度分割单元更为细化的条件下,将市场、要素、产权、调控、规划、统计、环境和资本等多重要素进行体制建构,其中既融入调控、规划、统计、环境等外部性的社会主义因素,又体现了要素、产权、资本等市场的自主规律,成为协同社会主义目标与市场经济方式的重要融合节点,成为兼容计划和市场两种资源配置方式的制度依托,成为协调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运行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针对关系全局、事关长远的问题作出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突出表现在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等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上。乡村振兴战略上,全党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总抓手,统筹产业、人才、精神、生态、组织等各要素,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上,习近平经济思想以流域、湾区的空间架构为基础,以经济的客观联系构建发展区块,形成了区域重大战略的经济支撑。构建起主体功能明显、各方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上,确立了新型城镇化的方向是“坚持以人为本、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的基本原则”,明确“解决好人的问题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12]161-162从城市化战略、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治理、城市文化对城市发展作出系统化战略部署,坚定不移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进城镇化发展。
习近平经济思想关于乡村、区域和城镇发展的战略是建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础上的空间发展布局,以县城为重要载体进行城镇化建设,锚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础上空间科学发展的蓝图和系统要素结构,为持续健康的空间互动关系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引和原则要领。基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结构和形式布局国家发展战略可以将国家宏观调控有机融入市场资源配置中,将社会主义的计划性、稳定性与市场经济的灵活性、时效性统一起来,将国家发展布局的战略性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性结合起来,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生产、消费、流通和分配中人与人之间更为合理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转型
面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高质量需求以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需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大战略部署。将现代化经济体系提高到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战略目标的高度来认识,以此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提高经济整体竞争力。
围绕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题,顺应现代化发展潮流和赢得国际竞争的趋势,按照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部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逐步形成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理论框架,实现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理论创新,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发展结构的理论。习近平经济思想强调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一个有机整体,“具体内容涉及社会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层面、领域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1]238,从理论上概括了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在结构包括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以市场为核心、“两只手”相互配合的现代市场经济体系;兼顾效率和公平、具有多层次分配结构,体现社会主义性质的收入分配体系;优势互补、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空间体系;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生态体系;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贸易合作体系;划清市场与政府边界,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方面内容,强调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统一性和系统性。
现代化经济体系从产业、市场、分配、区域、生态、开放、体制的多个维度系统化阐述了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框架,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过程中经济体系的建设提出了明确的结构,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做好未来或者更长一段时间经济工作的重要遵循。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构建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是单一的而是系统的。现代化经济体系不只是理论上的阐述,更有具体实践举措的加持。在实践上,习近平经济思想进一步概括了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政策举措和行动,提出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强调创新引领,强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大力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城乡生产要素平等互动自由流通,拓展现代化经济体系空间布局。进一步提高开放水平,增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国际竞争力。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制度上保障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平稳运行,为经济基本盘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注入战略定力。
对现代化经济体系结构要素进行分析整合,是习近平经济思想在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循序渐进中探索的重大创新,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基本的体系架构,为中国式现代化中经济现代化的构成概括了系统的经验指南。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了目标与问题的相互结合,抽象理论与现实政策的有机统一,不仅仅是单纯的理论概括,更有充分的政策依据和实践体现。既注重破解发展中的困境和难题,又充分融合经济现代化的目标,立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经济循环、经济阶段性和经济发展整体性的认识,实事求是地面对我国经济发展现实,构建起引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经济现代化基础。
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理论提出与战略政策探索,是从增强经济发展韧性、独立性和可持续性出发,建构的系统性、完整性、动态性多重优势组合的战略性经济政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大棋局中基础性、架构性的内容,为进一步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结构支撑。
结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发展的进程中,产生了诸多创造性、体系化、突破性的成果,贯通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结构,凝练了党驾驭经济工作的指导性原则,提升了经济工作实践的战略性举措,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结构调整的新台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经过党的十六大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在理论层面进一步得到提升。通过对我国政治经济学历史发展重大理论原则和实践经验的总结、提炼、创新,习近平经济思想应时代需要产生。在延续以往经济改革有益经验基础上实现了体制完善到体系提升的转变,形成了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体系,实现了思想統一到规律凝练的升华。
在经济理论的探索中形成了立足全局把握变局的认识论,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认识前提,形成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民族复兴战略全局的认识基础上,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发展阶段,形成了新发展格局,明确了高质量发展的主题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线。
在经济理论与实践的贯通中,形成了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战略方法,原创性地提出了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互结合的战略方法,以稳中求进为原则的战略性思路和指导性方法,实现了原则性指导向系统化战略的提升,构建了经济现代化过程中的方法论基础。
在经济现实的履践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实践经验,在经济工作的战略部署中,创新完善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理清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边界,有机统筹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与政府调控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础上实施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转型,在经济实体、发展战略和制度举措上,开启了从经济体制完善到经济体系构建的新阶段。
党的十八大以来,无论是在认识前提、方法基础还是实践经验,习近平经济思想实现了多重创造性提升,有从一到多的发展创新,由表及里的升级创新,也有从无到有的原始创新,更有正本清源的守正创新。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同改革开放新的实践结合起来,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许多重要理论成果。”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习近平经济思想充分体现了新时代经济运行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总结了我国经济实践中党领导经济的重要经验和理论原则,进行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性探索,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的新境界。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
[4]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5]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习近平经济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9]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经济和生态文明领域建设与改革情况发布会[EB/OL].http://www.scio.gov.cn/xwfbh/xwbfbh/wqfbh/47673/48260/index.htm.
[10]新华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EB/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4070586590764765&wfr=spider&for=pc.
[11]习近平.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
[1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13]中国经济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引领世界的科学指南[EB/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45517128234332985&wfr=spider&for=pc.
责任编辑:彭银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