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项目式学习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2023-05-30刘敏
刘敏
大庆路小学开展的“数学+”项目式学习,是以数学知识为主、其他学科知识为辅、问题解决为目标而进行的学习活动。该学习活动建立起数学与其他学科的关联,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整合“数学+”项目式学习目标。“数学+”项目式学习强调幼小衔接、学段衔接,注重学习的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
组拼七巧板是一种益智游戏,幼儿园的学习目标是认识七巧板,学习简单的拼图,旨在激发幼儿对拼图游戏的兴趣,体验游戏的乐趣。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材中《七巧板》的学习目标是用七巧板拼摆三角形,让学生通过拼摆活动建立空间观念,体会图形之间的关系。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小衔接,学校整合两个学段的学习目标,探索出“七巧板+绘本”项目式学习目标,让幼儿和小学生同上一节课。
在“七巧板+绘本”项目式学习中,数学教师以绘本故事《七个好朋友》为蓝本,设计出生动有趣的数学课。教师先指导学生摆拼七巧板,再指导学生利用七巧板拼成的多彩图案编出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让学生感受七巧板的魅力,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把故事串联在一起,形成独具班级特色的绘本故事。
整合“数学+”项目式学习内容。项目式学习内容不是多个学科知识的简单相加,而是多个学科知识的融合。
项目式学习研究团队在选择学习内容时,发现音乐中的音符时值与数学知识息息相关,便从这一知识点出发,整合出一节集歌曲《欢乐颂》和六年级《分數》的学习于一体的综合与实践活动课。
音乐教师结合“葫芦丝进课堂”活动,将《欢乐颂》二声部旋律简化,每小节基本采用一个主音,只用全音符。学生在吹奏过程中轻松掌握了《欢乐颂》的音符变化,增强了学习音乐的信心。数学教师充分利用音符时值关系图沟通数学和音乐的联系,要求学生从音乐中发现数学问题,利用音符时值关系图直观理解数学问题和分数的基本性质。最后,数学和音乐教师合作,将音乐和数学有机结合,创作出一段拍号为4/4、长度为4小节、音高选取do、mi、sol的旋律,让学生直观认识到音乐中的数学因素、数学中的音乐意义。
整合“数学+”项目式学习过程。项目式学习中的驱动性问题承载了学科核心知识。学生探索和解决内含核心知识的驱动性问题,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学科本质,而且能将学生思维引向真实世界。项目课题组以体育课中的跳绳为载体,设计了“数学+语文+体育”项目式学习。
“语文+体育”。在《记一次跳绳活动》小练笔中,语文教师先对学生进行习作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明确观察对象及重点,再由体育教师组织学生开展10分钟的跳绳比赛,引导学生在真实情景中体验自己的身体变化和心理过程,观察同伴的动作、神态等。学生有了切身体验,很快完成了练笔任务。
“数学+体育”。教学《平均数》时,数学教师将体育课上全班八个小组跳绳比赛的数据巧妙地迁移、运用到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用什么方法判断哪个组的成绩最好”。学生通过切身体验,得出两种方法:一是比较总数,二是比较平均数。通过比较总数,学生发现人数不一样,比较总数不公平,进一步明确了平均数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好方法。
(作者单位:襄阳市大庆路小学教育集团)
责任编辑 吴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