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校两区”模式下学校优质均衡发展策略
2023-05-30林娜
林娜
“一校两区”办学模式囿于校区地域跨度,会打破单一校区教育教学工作的连贯性,对学校管理、校园建设、资源配置、活动开展等的实施要求更高。同时,义务教育就近入学原则易导致校区生源差异,增大办学难度。如何让两个校情各异的校区缩小差距、均衡发展呢?本文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奥林小学(包含弘雅和弘毅两个校区)为例,做具体阐述。
一、凝聚文化共识,形成价值认同
学校文化代表着全校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实现学校优质均衡发展目标的基础。在“一校两区”中,师生只有形成高度统一的文化共识,才能抓住同一个着力点,向着相同的目标前行。
基于以上思考,结合学校发展态势,笔者认识到学校原有文化中的“健康”二字已无法全面描绘当下学校师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在区域发展新态势下,学校需要探索凝聚师生的新的学校文化。经过广泛调研和对调研结果的研讨与论证,学校确立了“锦标教育”文化体系。“锦标”集团结、协作、竞争、向上等意蕴于一体,符合对学校内在发展样态的描述。同时,学校文化应一脉相承,在固本守正中寻求发展,所以学校保留了“让每个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办学理念及“培养健康体魄、健全人格、健雅心灵的‘奥林健儿’”育人目标,在此基础上融入“锦标”二字的内涵,确立了学校的校训、校风和班风、学风。2019年,学校全面完成了“健康”教育品牌向“锦标”教育品牌的迭代升级,破解了“一校两区”文化差异的痛点。
二、矩阵交叉式管理,优化管理组织架构
恰当的管理组织架构是优化管理、提升效率的有效途径。如何重建“一校两区”学校管理组织架构,以优化的管理促进学校发展呢?
在一种理念、两个校区的校园生态中,学校以内部管理优化作为学校优质均衡发展的立足点,构建优质的组织架构体系。在架构初期,学校以扁平化管理组织架构模式为基础,遵循SMART目标管理原则,以序列化问题破解为导向,突破管理瓶颈。经过一年多的探索与实践,学校尝试执行矩阵交叉式管理组织架构模式。矩阵交叉式管理即校长作为法人统管两个校区,各校区设立一名执行校长,并建设“六大中心”作为两个校区的中层组织机构;各校区的日常工作,执行校长是第一责任人,负责校区内各项工作的协调、监督与推进;各中心的日常工作由各中心负责人作为第一责任人,负责相应工作的研究策划与推进落实。
“横向统筹,纵向实施”的组织管理模式让各校区的发展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使教师团队更有凝聚力。
三、师资队伍双向流动,共创共享优质资源
无论是集团化办学、学区化办学,还是“一校两区”模式办学,都会遇到优质资源的合理配置与运用问题。只有让优质资源在校际间流动与分享的过程中增量、激活,才能使两校区在共同成长的前提下逐步缩小差距,最终共同实现优质均衡发展。
教师是十分重要的资源模块。学校每年按一定比例选拔骨干教师到新开设的弘毅校区教学。根据工作需要,两校区的教师经常互相流动,行政干部也定期在两校区轮岗,以了解两校区的全貌,因地制宜地施教或制订管理策略。
起初,教师担心换了校区就失去了团队,会面临孤军奋战的局面。为消除教师的顾虑,学校将两校区各年级组打通,由一名骨干教师担任年级组长,牵头管理两校区的年级内事务,保障两校区年级组统一工作步调、统一管理模式、实施资源共享、展开互帮互助。当然,以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学校优质均衡发展不是凭借简单的平均主义或教师流动机制,其根本目的是为教师的可持续发展续航。
四、教育教学同步规划,营造合作争先的氛围
“一校两区”办学模式首先强调的是“一校”,这揭示出两校区甚至多校区要始终站在一个学校整体发展的规划中,也就是校区与校区是一盘棋。在学校整体工作任务和发展目标确定上,两校区要做到集中、统一规划。
以促进学校教师专业成长的“三航工程”为例。“一校两区”办学模式带来了师资队伍的迅速扩张,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不以某个校区为样本,而是将两个校区的教师作为一个整体,综合分析教师的发展情况。通过调研,学校发现全体教师的平均年龄为32岁,呈现出年轻化状态;教师之间年龄差距大,骨干师资明显不足,人才断层严重。基于此,学校打通校区边界,打破年龄与年级组界限,按照专业能力将教师分为雏鹰、鸿鹄和鲲鹏三个梯队。三个教研梯队在层级式管理架构中采取一致的管理模式,但各梯队教研的主题、实施形式、评价方式都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自主调整。同时,三个教研梯队每年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的业绩,按照30%的比例执行淘汰制或晋级制,使教师形成既合作又争先的教研氛围,促进两校区的优质均衡发展。
五、各校区同而自主,推进个性化发展
从管理学的角度看,“一校两区”办学模式在实现紧密合作的同时,校区之间还应避免同质化,避免一系列“捆绑”管理所带来的“吃大鍋饭”的弊端。
两个校区虽然办学理念、文化体系相同,但由于办学空间不一样,师资队伍的特点有别,学生来源各不相同,是没有办法靠“简单复制”来实现同样优质的。基于此,学校鼓励两校区在教育教学举措的推进策略和实践方式上展开适度竞争,构建校区个性化发展路径,打造校区特色。
在学校整体育人目标一致的前提下,针对生源差异,两校区分别制定了学生培养策略。在教学方面,弘雅校区注重拓展与实践,强调提升学生思维;弘毅校区注重有效作业,强调夯实学生基础。在德育方面,弘雅校区注重学生文明礼仪培养;弘毅校区注重学生内在品质培育。在特色办学方面,弘雅校区发展篮球特色,弘毅校区发展足球特色。
六、建构增值评价体系,促进办学质量提升
教育评价是教育治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一校两区”办学模式下,两校区的整体办学生态呈现差异化,仅以校区的学业评价结果来评价校区发展成效的做法是片面的。在学生学业考试的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等传统评价指标影响下,校区的“马太效应”愈演愈烈,薄弱校区和薄弱班级教师的积极性越来越低。
为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学校基于两校区学情的不同,遵循成长型思维模式,对师生展开增值性评价,同时建构了“奥林小学增值评价体系”,设计了针对每一个评价要素的评价量表,对每一个评价要素进行量化。增值性评价旨在通过全方位、多角度地评价校区学生学业增值、专业发展增值情况,公平合理地评价师生发展成果,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激励和调控,以激发师生进一步发展的动力。
(作者单位: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奥林小学)
责任编辑 刘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