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購物消費中心 增強城市發展後勁

2023-05-30長江整理

澳门月刊 2023年1期
关键词:優勢橫琴規劃

長江整理

注意到特區行政長官在11月中旬所做的“2023年財政年度施政報告”中提出“1+4”適度多元發展策略,這是個新提法,當然從多元化角度來講,也不算新的提法,只是在過去澳門產業多元發展方向上進行了一個優化。

“1+4”適度多元發展策略

契合澳門實際

我的理解有這麼幾個方面的因素,第一方面,首先是三年的疫情。因為這場疫情把澳門產業單一化弊端的風險全部暴露出來了,所以澳門要進行產業多元發展,已經是刻不容緩的事情,所以,實際是應對三年疫情的重大措施之一。

第二點,“1+4”中的四個重點產業,事實上也是呼應了2021年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發展規劃提出來的四大產業,因為橫琴深合区提出來的四大產業,和澳門2023年施政報告中提出來的四大產業實際有很高的產業銜接度。橫琴是要發展科技研發、高端製造;中醫藥;文旅會展;現代金融。施政報告中提的四大產業中兩三個產業都是差不多的,四大產業中大健康是包括中醫藥了,現代金融就和橫琴現代金融是一樣的,高新技術与科技產業差不多,會展商貿文化體育与綜合商貿差不多的。可见,澳門提出要發展的四大重點產業呼應了橫琴總體規劃提出來的四大產業方向。因為橫琴是澳門實現產業多元化的一個重要的新平台,所以,澳門要想實現新的產業多元化,是要與橫琴之間相互協作的,這反映了第二個方面的背景。

第三個背景就是四大產業事實上也是澳門多年在探索產業多元化基礎上提出來的,也就是說,澳門在這些產業都有一定的產業基礎。比如說,現代科技產業,澳門設立有幾個國家重點實驗室,有積成電路、物聯網、微電子等研究,所以,如能将研究成果進行轉化,實際上呼應了高新枝術產業。而文旅會展商貿產業是從澳門博彩產業延伸出來的,澳門的博彩業是通過一個長期的發展,延伸出比如酒店业、商業商貿、會展业等,實際上也是澳門的一個产业優勢。发展特色金融產業,是因為澳門和葡語國家有着廣泛聯繫,所以,在跨境人民幣結算、中葡金融服務平台建設、證券市場等方面,對澳門現代金融業發展都有促进作用的,所以,澳門提出四大產業實際在澳門是有一定發展基礎的,是多年多元化探索的結果。

第四個方面,應該說,澳門的四大產業和大灣區其他城市產業之間形成了一種錯位發展。按照2019年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大灣區内城市產業是有一定的佈局和分工的。比如,廣州以基礎工業和重工業為主,佛山主要發展輕工業,深圳主要培育信息技術、高端數字等新興戰略產業和金融、航運等現代服務業,東莞要發展先進製造業,肇慶要做傳統的優勢產業,中山、江門強化西部製造業,香港是金融、貿易、國際航運中心,澳門提出的四大產業實際上是跟粵港澳大灣區其他城市的產業形成錯位發展。因為澳門的商貿旅遊本來就是其優勢,也是它的一個特色產業,在商貿旅遊的基礎上提出現代金融業,而澳门的現代金融跟香港的金融以及深圳、廣州的金融也是有區別的,香港是國際性金融中心,澳門現代金融或者是現代特色金融,實際上不完全和香港等城市重複,是一種錯位發展的格局。

第五個方面,從世界範圍講,四大產業是未來有發展前景和潛力的產業。因為無論是高科技產業,如大數據、人工智能、大健康產業、生物醫藥產業、休閒健康等都是未來的朝陽產業。澳門提出的四大重點發展產業都是未來世界範圍有發展前景的产业。

2023年經濟形勢

值得审慎樂觀

提及近三年疫情對本澳旅遊博彩業的影響及對2023年特區發展形勢的認識,我認為三年來我們在應對疫情方面逐步積累了一些經驗,特別是最近大家都看到內地已經開始通過“新十條”,逐步對疫情管控實行放松政策,應該是2023年一個非常利好的消息,因為疫情對澳門的發展造成了很大的障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人流的障礙,疫情的影響造成旅客的不流動,給以旅遊業為主的澳門帶來很大的阻礙。所以,疫情發展三年後,國家終於改變防禦措施實施放寬政策,對以旅遊業為主導的澳門來說,無論如何都是一個利好的消息。

另外,內地已經恢復的電子簽注,還有旅行團業務,這對澳門來講也是一個非常利好的消息。再加上國際之間很多國家已經放開了防疫,我相信2023年海外的旅客應該也可以免隔離來澳門了。沒有旅客澳門經濟非常難以發展,所以,國家應對疫情的新措施對澳門2023年的經濟來講是一個非常利好的消息,這是第一個因素。

第二個因素,大家都已知道澳門新一期的博彩合約已完成簽約,六家公司的博彩經營都得到了延期。六家公司與特區政府簽訂的協議中承諾要增加1000多億投資,推動非博彩元素發展,吸引外國遊客等。因為這是通過合約來規範的,所以,新的博彩合約對澳門新一年來說應該是一個非常利好的消息。

此外,施政報告也提出,澳門本地2023年要增加更多的公共工程投資,希望通過公共工程投資降低澳門的失業率,使得澳門居民的收入有所增加,我認為,對2023年來說,也是一個好消息。特區政府作出明年博彩收入力爭達到一千三百億,如果按照目前疫情防控形勢,相關措施可能還會更加開放,因此,該目標是有可能會實現的。

當然發展中也会存在一些不確定因素,比如說,全球许多国家在金融方面出现加息现象。加息實質上意味著銀根收緊,流動性收緊,流動性收緊可能對經濟的發展相對來說沒有那麼寬鬆的貨幣流,可能會是一個影響經濟發展的因素。但是,從現在形勢看,总的来说,應該是利好大於弊,也就是说,影響因素中利好的因素比利空的因素要多,我相信2023年的經濟還是可以审慎樂觀的。

我認為,針對2023年新的影響因素,特區政府還可以做一些新政策動作,比如說,現在有橫琴深度合作區,其在旅遊方面應該和澳門是一種互補關係,怎麼樣使得澳門與橫琴在旅遊方面發揮一個互補和聯動的效應就显得非常重要。橫琴主要以自然風光、海洋樂園為特色,澳門主要是歷史文化、旅游博彩,兩地合作應該是旅遊的一個優勢,怎麼樣形成優勢疊加,做成一個優勢互補,和橫琴共同推動澳門商貿旅遊的發展,是特区未來可以考慮的一個重要方面。

在旅遊方面,澳門還有一些體育賽事的平臺,比如說像大賽車、女排精英賽、馬拉松等,澳門可以更多地把體育元素納入到旅遊的開發中,發展賽事旅遊或者叫體育旅遊。

第三個方面,旅遊怎麼樣形成一個產業的升級或者轉型,我認為,可以考慮提升旅遊產業科技元素的創新,比如說,怎麼樣利用短視頻來推廣旅遊,包括通過跨境電商来构建澳門作為一個購物消費城市形象,這個非常重要,因為對旅客來說,一個歷史文化旅遊景點,可能他來一次就差不多了,但是,如果你要發展成一個購物消費中心,他可能選擇數次來這個地方進行旅遊和消費。所以,我們要在旅遊轉型升級方面,引進新的元素,包括特區政府提出來的元宇宙,通過虛擬數字技術為旅遊賦能。

“1”是澳門存量

“4”是澳門增量

對於“1+4”多元發展策略中1與4之間的關係及如何相互促進,融合發展,我認為,這個“1”是澳門的主體或者基礎,也是澳門的主導產業,它是目前澳門的產業優勢所在,也是我們通常講的一種存量優勢、現有優勢,這個優勢是不能丟的。怎麼講未來、講發展,你可以想像的空間大一點,但是,作為澳門現有的產業優勢你不可能把它丟掉了去發展新的產業,只能在怎麼樣利用好現有的產業優勢基礎上來更好的發展未來產業。“1”是一個基本、一個存量。“4”是未來澳門多元產業發展的方向,應該是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是一個增量。所以,“1”和“4”的關係實際就是一個現在和未來的關係,是一個存量和增量的關係,是一個優勢和空間的關係。沒有“1”,澳門財政收入很難得到保證,民生開支也無法得到保證。所以,“1”是優勢,是必保的。但是,沒有“4”,澳門的經濟風險始終很難得到化解。就是單一產業遇到外圍像疫情這樣的風險,澳門的經濟應對起來就非常吃力和困難。你要不發展這個“4”,也就是我們講的未來重點發展的四大產業,你的經濟的風險始終是難以消除的。我個人認為,“1”是必保的,“4”也是需要的,它是要從根本上消除澳門的經濟風險。但是,“4”是一個長遠的目標,特區政府這次在施政報告中提出四大重點產業,且其產值要佔到未來GDP的六成比重,這個是一個很大的任務、很高的要求。因為四大產業從現在來看其占的比重是不太高的,要把它提到六成的這樣一個比重,需要下很大力气,恐怕也不是一年、兩年甚至不是本屆特區政府任內所能完成的一個任務,它應該是未來長遠的一個規劃。雖然這是在年度的施政報告裡提出來的,絕對不會是在2023年就能實現的,而是特區未來的一個方向和目標,是未來多元發展的一個空間所在。

“1+4”之間要做到相互協調發展,應該是以“1”為基礎,在“1”的基礎上,利用澳門現有的產業優勢,比如說,大健康、高新科技、文化體育產業潛在優勢,力爭把這個潛在優勢變成現實優勢,進行長期投資和環境營造,從而達到預期目標。例如,大健康產業,澳門中藥產業的法律制度還正在制定之中,相應的政府監管架構成立不久,也就是說,剛剛起步。對一個剛剛起步的產業提出過高的期望也是不現實的。所以,四大產業產值比重達到六成的預期,目前應該還是一個規劃,可能需要一個比較長的時間來實現。不太清楚報告中綜合旅遊業與四大產業的四六開的比例是怎麼得來的,總的來講,要達到這個目標的確是不太容易。要想實現這個目標,起碼要在幾個方面做出努力:一方面,僅僅有產業規劃是不行的,你需要有產業政策配套,比如說稅收的優惠、銀行貸款的傾斜、土地供應的優惠,一定要對產業規劃內的產業優勢形成配套,如果沒有配套政策,僅有規劃就是空的,沒辦法落地的。第二方面,必須要加快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因為發展一個新的產業沒有人才是不行的,必須要有相應的人才支撐,雖然從人才基礎上看澳門在會展商貿方面儲備了一些人才,但在其他產業方面人才還是比較缺乏的,對澳門來講,如何引進、如何培養,或者怎麼樣把引進和培養結合起來,都是一個課題。

第三個,澳門未來的四大產業特別是會展商貿之類的產業,是和博企有很大關係的,通過新一期博彩合約推動相關產業發展。如何嚴格要求博企在推動澳門會展商貿文化和體育產業的發展方面發揮帶動作用?例如,博企這些年支持了很多澳門的體育競賽項目,如大賽車、馬拉松等。在文化方面,搞一些文化表演性創作與演出,如過去新濠天地的"水舞間"都是很好的表演節目。

此外,內地城市實施的財政扶持辦法或者補貼辦法來推動產業發展也值得澳門思考。比如說,安徽省合肥市對看准的產業或企業,政府財政直接給予投資扶持補貼。對澳門來說,在高新科技產業方面如果每年能培育出一、兩個頭部企業就可以了。所以說,未來四大產業或者非博彩產業要達到佔特區總產值的六成目標,只有規劃沒有相應的政策配套措施,是難以實現的。

澳門在現代金融產業方面有比較大的發展空間和潛力,不是說澳門要發展成為國際金融中心,而是要大力發展特色金融。比如說,跨境人民幣結算,因為澳門有中葡平臺的優勢,中國和葡語系國家進行貿易,而貿易的結算地,也就是跨境人民幣清算中心可以放在澳門,這對澳門是一個發展方向。第二個就是發債,澳門這兩年在債市上面有很大的進步。當然澳門沒有二級債市市場,沒有像香港有一個二級市場,澳門的發債大部分都是機構認購,一般的中小投資者或者是居民實際投資的比較少。如何發展債市二級市場,增強債券的市場流通性,是未來澳門可以研究發展的方向。當然還有綠色債券等,未來都可能成為澳門產業發展的新方向。另外,像財富管理、跨境財富管理都可以發展。還比如說,澳門的保險相對比內地的保障力度要高,受到內地很多投資者的歡迎,怎麼樣通過跨境的投資來促進澳門保險的北上,對澳門同樣是有發展的空間的。從法律制度的配套來說,澳門還存在一些問題,但是,總的來講,空間與環境還是比較有利的。

鬆綁邊境政策 加強人才引進

近三年來,澳門的防疫政策一直與內地保持高度一致,但自12月初內地"新十條"出台,疫情防控政策明顯鬆綁,但是,澳門卻連續幾周在與內地通關方面還實行出示24小時核酸檢測證明措施。实际上,澳門回歸後,國家一直還把澳門當作境外來管理,這種管理方式不是很妥當的。既然回歸了,就應該融入內地一起來發展。內地各省之間往來都已取消查驗核酸證明甚至是健康碼查验,為什麼内地居民到澳門却必須要查验呢!要逐漸地做到澳門居民和內地居民在通關方面更加便利,破除這種用“關”來限制居民流動的思維。應促進澳門和內地居民相互的雙邊自由往來。

澳門要想促進經濟復甦,首先必須要有旅客過來,澳門要怎麼樣融入內地發展,一是必須要從思維上破除邊境管理思維,即用邊境來限制內地居民或澳門居民自由往來的規定。

第二,澳門不但要與內地暢順通關,還應與香港、台灣地區及與外國儘早實現通關。因為作為一個旅遊性城市,遊客不應該僅僅是來自內地,還要來自於世界各地。這次特區与博企签订的博彩合約提出要求博企必須要有引進外國遊客的條款規定,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向。但是,前提是你必須允許別人能進來,改變管控和相關隔離措施。

第三,可以把澳門打造成一個消費中心城市,這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澳門不但是一個旅遊城市還是一個消費中心城市,像新加坡、米蘭這樣的一個購物消費中心城市,以便吸引遊客來澳門購物。如果旅客来澳门僅僅是參觀景點,可能參觀一次就可以了,但是,購物可以無限次地來,澳門要發展成一種購物消費型中心。當然,要发挥購物消費中心的角色,還需要一些政策配套。現在内地居民前往海南购物的個人免稅額一年10萬元,而內地遊客來澳門一次性只能有5000元的免稅额,這就不太合理。澳門本身是個自由港,與世界各地聯通,世界各大品牌都可以在澳门買到,長期以來,澳门是貿易立市,這種税额限制連海南的優惠都達不到,希望能夠引起中央政府的重視。

此外,就是要与橫琴在商貿旅遊方面形成一種聯通互補式的發展,就是“一程兩站”式發展模式。橫琴深度合作區本來就是為澳門產業多元化提供發展平台的,所以,要利用總體規劃,進行旅遊互補式發展。

當然,在人才引進政策方面,因為現在要發展新的產業,新的產業需要新的人才,新的人才從哪來呢?可以內部培養,但是,如果能引進则是最快的。過去討論比較多的與澳門未來發展四大產業相關的高端人才,能不能出台一些更加优惠的政策呢?比如,澳门本地高校培养的身份为外地人的博士或者碩士等高端人才,如果又与澳門的四大產業發展方向相關的,是否可以制定一些特殊政策,讓他們為澳門所用呢!

猜你喜欢

優勢橫琴規劃
張維迎 城市應為人而建
如何構建企業的生態優勢?
台商優勢的「大」於「小」
張高麗「十三五」規劃 要加快經濟轉型
對人的狩獵:比較優勢視野下的內亞戰爭技術與軍事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