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時政短評:琴澳深度合作,應避免“官熱民冷”

2020-06-21迅行

澳门月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橫琴大灣區空間

迅行

隨著行政長官施政報告發佈,以及全國兩會召開,橫琴作為粵澳深度合作區,再次掀起高度關注。行政長官賀一誠的橫琴“第二個澳門”論,引起資本界的一陣躁動。行政長官指出橫琴是澳門未來發展新的出路、新的機遇、新的希望,並且希望橫琴有一日引進澳門制度,共用發展。在5月下旬召開的全國兩會,澳區代表、委員幾乎言不離“琴”,多聚焦於琴澳合作,期間政策東風頻吹,粵港澳大灣區之下,橫琴粵澳深度合作發展如箭在弦。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構思和規劃體現出粵澳合作的深度和廣度進一步拓展,充分結合澳門和橫琴的優勢,通過頂層設計,建立起粵澳雙方共商共建共用的體制機制,成為“一國兩制”下,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先行示範區。對澳門來說,外延發展需求如饑似渴,眾所周知,澳門腹地小,發展受土地限制,且產業單一。橫琴全面開發後,面積是澳門的三倍。兩地實現深度合作,資源要素互通互融,全面提升兩地通關便利化水準,加強市場規劃與標準銜接,必將充分發揮兩地的綜合效益和融合效應。橫琴可以提高綜合服務品質,帶動經濟社會各方面發展;澳門可以獲得更多空間,進一步挖掘旅遊業的潛力,緩解甚至突破土地、人力、產業單一等瓶頸問題,真正為經濟適度多元打開空間,這正是澳門開發橫琴的初心。

早在2018年10月,習近平主席第四次視察橫琴時指出:“建設橫琴新區的初心就是為澳門產業多元發展創造條件。橫琴有粵澳合作的先天優勢,要加強政策扶持,豐富合作內涵,拓展合作空間,發展新興產業,促進澳門經濟發展更具活力。”習近平主席的講話明確了橫琴的發展內涵和方向,為橫琴開發提出了根本遵循。

時光流轉,歲月更迭。曾經“蕉林綠野”的橫琴,如今已然大廈林立,在橫琴環島路,兩旁寫字樓依次排開,橫琴總部大廈、橫琴國際商務中心大廈、富力中心等一大批寫字樓投入運行,為承接高端產業、新興科技業態做好準備。從“硬件”的互聯到“軟件”的互通,從單一項目到行業的深度整合,兩地透過不同領域積極拓展粵澳合作空間,促進合作。“硬件”基礎設施的互聯是珠海與澳門合作的第一步。早在2014年,橫琴港就實現了24小時通關; 2016年,澳門汽車正式進入橫琴新政,車輛總配額已提升至2500輛;2020年3月,連接澳門的橫琴新口岸澳方口岸區已經移交澳門,有望年內通關;2020年4月,琴澳兩地簽署橫琴“澳門新街坊”項目土地出讓合同;此外,澳門輕軌橫琴線工程亦將加速推進,建成後與內地高鐵網銜接。

除了“硬件”互連之外,“軟件”服務亦不斷取得新進展。自2019年7月1日起,常住橫琴並辦理了居住證的澳門居民,可以參加珠海基本醫療保險。這被視為澳門居民與內地居民的同等待遇。對於企業的商業服務,包括申請澳門汽車進入橫琴、申請跨境辦公、商業登記電子登記、自助稅務平臺、跨境消費者權益保護等,都實現了覆蓋。今年兩會期間,銀保監會亦透露已制定2020年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工作計畫,包括支持粵港澳保險機構合作開發創新型跨境機動車保險、跨境醫療保險產品,支持符合條件的港澳銀行保險機構在大灣區設立經營機構,支持粵港澳發展特色金融業,研究在大灣區設立保險服務中心,加強三地金融監管合作等15項工作。通過中央的支持,及兩地政府的大力推進,這篇琴澳共同發展的文章脈絡已經越來越清晰。

然而,數年來,邁向橫琴發展對於澳門社會來說,始終還是處於“官熱民淡”的氛圍和現象,給人感覺總少了些“煙火味”。在特區政府和資本看來,橫琴猶如一塊“肥豬肉”,但是在普通市民眼裏卻形同“雞肋”,對於跨境橫琴置業也好、創業也罷,熱情度都不高。這個背後存在著對於政策理解不到位,也存在著橫琴民生設施薄弱的先天不足。由此看來,“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試驗建設首先一個問題是怎麼樣聚集人氣,歸根結底在於解決人心的融合問題。為此,需要進一步推動澳門教育、醫療、就業等社會福利措施延伸到橫琴,出臺更多讓澳門居民看得見、摸得著的具體措施,讓澳門市民有更多的參與感和獲得感,而不是資本一翻熱炒,到頭來反而讓市民覺得自己去橫琴只不過是當個“接盤俠”。

猜你喜欢

橫琴大灣區空間
创享空间
创享空间
港人開啓「大灣區」生活
港人開啓「大灣區」生活
《网络空间安全》订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