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黔中屯堡典型传统民居立面的艺术特征

2023-05-30王孟飞葛璐龚鑘周慧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23年3期
关键词:传统民居屯堡艺术特征

王孟飞 葛璐 龚鑘 周慧

基金项目:贵州大学省级本科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项目编号:2021016);2019年国家自然学科基金“贵州省传统村落空间基因多样性及维持机理研究”(项目编号:51978187)。

作者简介:

王孟飞,贵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建筑设计及理论。

葛 璐,贵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建筑设计及理论。

龚 鑘(通讯作者),贵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建筑设计及理论。

周 慧,贵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建筑设计及理论。

摘 要:屯堡是黔中地区传统民居中最典型、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居住形式,其立面艺术形式是地域特色的重要体现,反映着黔中屯堡地区特有的建筑艺术特征和民族文化特点。通过实地调研、详细测绘、多元线性回归、计盒维数法等研究方法,可以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深入分析屯堡典型传统民居建筑立面在艺术样式、比例与尺度、分形维数值、色彩及装饰几个方面的内在关系,同时揭示屯堡典型传统民居艺术特征的形成机理和立面艺术的内在本质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传统民居;立面;屯堡;艺术特征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44X(2023)03-0107-11

国际DOI编码:10.15958/j.cnki.gdxbysb.2023.03.012

传统民居作为一种实用的艺术形式存在,其艺术性包含了美学和建筑学。黑格尔在《美学》中把建筑归为“象征型”艺术,并把它作为人类最早产生的一门艺术加以阐释,他指出:“它(建筑)由事物本身决定的艺术的开始,因为艺术在开始时,一般都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材料和形式去表现精神的内容意蕴,所以只能在摸索这种适合的材料和形式,满足于内容和表现方式的外在性”[1]。传统民居作为最基本的建筑形式之一,其立面造型反映出不同时期、不同类型、不同地区的艺术外在性特点,蕴含着丰富的艺术文化内涵。[2]

黔中屯堡传统民居艺术的形成源自于江南一带的母体文化,而后衍变成有着黔中独特个性的屯堡建筑艺术。在600余年的历史发展中,黔中屯堡建筑文化作为江南文化的遗存,更显其历史的凝重与珍贵。目前,学界对屯堡传统民居的研究多见于文化形成、建筑形式、空间形态等方面,对于其立面艺术特征的研究并不多见。本文以黔中屯堡典型传统民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立面造型的深入研究,解析黔中屯堡民居在贵州独特的人文环境背景下的立面艺术特征,为今后对传统民居的保护和活化提供相应的依据。

一、黔中屯堡典型传统民居概况

黔中屯堡起源于明朝初期的“调北征南”和“调北填南”,大量江南一带的官员、农民、工匠、商人等被征调至贵州中部地区定居生活。黔中地区作为“黔之腹、滇之喉、蜀粤之唇齿”,是平定云南拱卫边陲的重要地域,大量驿站卫所被布局在黔中腹地,并广泛推行“屯田驻军”制度,形成若干屯堡聚落。目前主要集中于黔中安顺西秀区、平坝县一带,包括云山屯、本寨、雷屯、小山寨、洞口寨、吴屯、章家庄与竹林村八个屯堡村寨组成的“云峰八寨”,以及鲍家屯、九溪村、旧州镇、天龙屯堡、水母村与水母新寨村等村寨[3] ,这些村寨开发强度较小,文化艺术特色保留相对完整。

黔中屯堡典型传统民居作为一种由军屯逐渐演变为民屯的特殊建筑艺术形式,在保留了江南汉族民居的元素及营造技艺特色的基础上,很好地适应了黔中地区地域环境特征,并利用当地原有的木材和石材进行建造,形成了外石内木的民居形式,呈现出外表敦实粗犷,内部温婉秀美的艺术形态。

二、黔中屯堡典型传统民居立面形象

(一)黔中屯堡典型传统民居的立面艺术样式

“石头的街面石头墙,石头的瓦盖石头房,石头的碾子石头的磨,石头的碓窝石头的缸”[4],生动地展现出黔中屯堡的石头世界。石头营造的屯堡民居具有强烈的军事建筑特征,村寨内部的巷子互相连接,纵横交错,形成“点、线、面”结合的防御体系。匠人们在营造过程中把石头工艺发挥到极至,民居犹如自然界的自身之物,从高向下放眼望去,错落有致,浑然天成。

屯堡典型传统民居在充分结合贵州独特地域环境和材料的基础上,较好地保留了明代江南民居艺术要素,反映出屯堡民居独特的营造方式和艺术形式。在立面样式上,黔中屯堡传统民居主要有八字槽门式、八字门罩式、一滴水门罩式、吊阁式、无门罩式等形式(表1)。

(二)黔中屯堡典型传统民居的立面比例与尺度

按照建筑美学中的“三分法”原则,黔中屯堡典型传统民居自下而上可依次分成石台基、建筑主体、屋顶三部分(图1)。通过对41户典型民居的台基高度、建筑主体高度、屋顶高度进行测量,得出其立面构成数据,整理如表2。

为了便于分析屯堡民居的立面构成数据的离散性,需要对立面构成数据的平均值进行方差的计算,如公式1所示(式中:s2为方差,X需为实数,X为平均值,n为样本数)。

代入数据可知屯堡民居的立面三分尺寸离散程度较小,故对41个屯堡民居立面形态尺寸数据进行量化研究,将各项尺寸比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如公式2所示(式中:x和y为加权平均数,xi代表自变量任意数,yi代表因变量任意数,n为样本数)。

根据对屯堡民居立面“三分法”的构成划分,选取三项尺寸比例进行多元线性回归研究。三项尺寸比例线性研究为:建筑高度h与台基高度h1,建筑高度h与建筑主体高度h2,建筑高度h与屋顶高度h3,结果整理見表3。

对屯堡立面三项形态石台基高h1、建筑主体高h2、屋顶高h3分别进行多元线性回归研究,得到立面比例h1:h2:h3=1.00:7.60:2.77,取整为1:8:3。通过量化数据可看出,屯堡传统民居的立面总体遵循着一定的尺度规律,尤其是石台基与屋顶高之和的两倍等于建筑主体高度,形成了非常明显的比例关系,从而使其立面造型能够保持稳定。

(三)黔中屯堡典型传统民居的立面分形维数值

分形维数是用来描述一个分形对空间填充程度的统计量,其值作为一个重要的特征量,可以用来描述图形的复杂程度,即分形维数值与图形复杂程度成正比。计盒维数法是一种常用的计算分形图形维数的实用方法,本文运用计盒维数法对黔中屯堡3个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传统民居立面空间形态进行量化分析和研究。

1.研究方法

(1)计算方法

计盒维数法的具体计算方式如下:采用一定量边长为r的正方形,将所要计算的图形覆盖起来,得到两种格子类型,一类为空白格子,另一类为非空白格子,统计得出非空白格子N的数量。通过观察得知,N的数值会跟随r的大小反向变化,将统计得到的数据在散点图上进行标记,并设置相关的趋势线,从而得到趋势线的斜率,进而计算得到传统民居单体建筑立面的分形维数值D。通过推导计算,分形维数的计算如公式3(N为所占用的单元数目,1/S为整体盒子单元数目)。

(2)单体建筑立面尺度层级选取

随着视距的不断变化,人对于民居的视觉体验也会随之变化。卡尔·鲍比尔(Carl Bobill)提出相应的计算公式:(视距)x[tan(视角)]=考察单位大小,通过人与民居建筑的距离和观察视角计算观察者的分辨尺度和范围,求得一系列的视觉识别尺度(表4)。

根据表4可知,人眼正对传统民居立面时视距接近20′(6.096m),此时最大观察尺度为2225m,本文选取2m-1m-0.5m-0.25m尺度层级。[5]这样划分的尺度层级既能兼顾屯堡民居整体空间尺度,也能很好地传递各类细节要素的信息,得到的分形值能够较为详实地表达分形特征以及各层级间视觉信息的连续性。

2.立面形态解析

下面以开发强度最弱且原始风貌保存较为完整的本寨的两处传统民居和云山屯的一处传统民居为例,通过计算传统民居立面的分形维数值,寻找屯堡典型传统民居立面的分形特征和各层级间的关联。

(1) BZ-010

如表 5及图 2所示,将立面分维数分为三个层级计算,其中2000mm-1000mm(区间1)的分维数为1.8745,1000mm-500mm(区间2)的分维数为1.6280,500mm-250mm(区间3)的分维数为1.4809,整体斜率b为1.6580。分析三个层级立面分形维数值可以得到,从区间1到区间2,分形维数值降低了0.2465,从区间2到区间3,分形维数值降低了0.1472。

(2) BZ-029

如表 6及图 3所示,将立面分维数分为三个层级计算,其中2000mm-1000mm(区间1)的分维数为1.8651,1000mm-500mm(区间2)的分维数为1.7992,500mm-250mm(区间3)的分维数为1.5741,整体斜率b为1.7510。分析三个层级立面分形维数值可以得到,从区间1到区间2,分形维数值降低了0.0659,从区间2到区间3,分形维数值降低了0.2251。

(3) YS-036

如表 7及图 4所示,将立面分维数分为三个层级计算,其中2000mm-1000mm(区间1)的分维数为1.7318,1000mm-500mm(区间2)的分维数为1.7229,500mm-250mm(区间3)的分维数为1.6358,整体斜率b为1.6990。分析三个层级立面分形维数值可以得到,从区间1到区间2,分形维数值降低了0.0089,从区间2到区间3,分形维数值降低了0.0871。

从上述3个典型传统民居建筑立面分形维数的计算结果来看,其立面各层级分形维数值持续降低且区间2到区间3数值相差较大。由此可见,黔中屯堡传统民居的立面整体普遍视觉复杂度较低,从而使其立面形象简洁有力,虚实关系明朗,这既符合防御性建筑的要求,又展示出独特的美学特征,表现出了强烈的雕塑感和敦实感。

三、黔中屯堡典型传统民居立面色彩及装饰分析

(一)材质与色彩

黔中安顺地区有着丰富且分布广泛的碳酸盐岩,并被广泛应用于民居的营建。岩石质地坚硬且耐久度高,重量较轻、岩层外露、天然分层,可以较为轻松地采集片石和块石。[6]石块常用于墙体和屋顶的建造,平整且富有韵律感,显得坚固而踏实。整体风貌色彩效果呈现天然的灰白色,但是白得又不尽相同,或深或浅(图5):有灰白、棉白、瓷白、莹白等石质颜色。墙面、屋面处的页岩石与屋脊处的黑色小青瓦相映成趣,构成以黑、灰色调为主,黑白相间、层次变化丰富的民居色调。

黔中一带木材资源较为丰富,屯堡传统民居广泛采用木材作为其结构构件。一方面木材的抗剪性能强,可以作为建筑的主体结构,另一方面木材轻便易于加工,也常作为建筑的装饰构件。朝门建于建筑物前或围墙前的门厅或入口,屯堡民居朝门立面由深棕色或原木色的木质隔墙及门窗构成,垂花门、木雕窗、腰门、木质栏杆等精细木构件为建筑增添了更多细节之美(图6)。[7]

屯堡民居通过石材的粗犷和木材的细腻的对比,强化了材质美学肌理,冷色调石材与暖色调木材搭配,极大地丰富了建筑色彩的空间层次。

(二)装饰

屯堡人根据传统民居中不同的功能和部位,将片石切割成为不同大小的形状与规格,广泛用于民居立面和内部隔墙间壁、屋面及地面铺装等。民居的“第五立面”——屋顶,按照菱形肌理的规则,采用规整大小的页岩石板瓦搭砌,呈现出自由、丰富、看似凌乱实则有序的冰纹景象,极具韵律感,当地俗称“白果花”(图 5)。外墙通常由块石、墩子石砌筑而成,石块经过一定的加工,较乱毛石墙而言,更加平整美观,在材料质感上,稳重且自然(图 7)。[8]外墙通常有少量通风瞭望的孔洞,以保证抵御性,孔洞的形式有方形、长条形、圆形或带花样图形,在封闭敦厚的石墙上营造出一种趣味性。

屯堡传统民居房屋结构的中柱、檩、梁、围壁、窗等构件均采用本地木材,比如杉木、楸木、樺木,不仅取材容易,而且纹理清晰,颜色光泽柔和、淳朴、自然。木材作为内部构架,不仅为冰冷而坚硬的石头世界注入了亲切和质朴的自然氛围,也为居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灵活的空间布局(图8、9)。民居门楼为二段式,二层是穿斗式小青瓦顶的垂花门楼,有4根垂花柱,半悬式柱头向下,头部雕饰出莲瓣、石榴头、花萼云等装饰图案。月梁、额坊之上雕刻着代表吉祥如意的纹饰(图6)。

屯堡傳统民居门窗纹样多采用冰裂纹、木雕梅、兰、竹、牡丹等纹饰(图10),寓意深刻。冰裂纹象征春回大地,牡丹象征高洁、端庄秀雅。[9]雕刻细腻精巧,体现了江南汉族人的精神文化追求。从外部看来,屯堡村落就是一个个银色的堡垒,而民居内部依旧保持木材本色,一个个村落隐现于山林之间,与周围的绿水青山形成了一幅美好画面。

结 语

传统民居立面造型丰富多样,各地区、各民族的民居都有其独特的风格。传统民居实际上就是传统风俗演变和人文历史的活化石。黔中屯堡典型传统民居艺术形式的形成离不开当地环境与民俗文化的共同作用,反映了屯堡人的主观情感与客观创造,承载了屯堡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深入分析了屯堡典型传统民居建筑立面在艺术样式、比例与尺度、分形维数值、色彩及装饰几个方面的内在关系,揭示了屯堡典型传统民居艺术特征的形成机理和立面艺术的内在本质。

黔中屯堡传统民居的艺术灵感来源于屯堡人的日常生活,他们的日常生活就是他们的审美活动,民族的世代延续慢慢铸就了一部宏大且鲜活的历史,黔中屯堡典型传统民居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深深的民族文化烙印,所以本文的研究对传统文化及艺术的挖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站在当下,用现代的艺术美学观念来审视,黔中屯堡是沧桑、古老且隽秀的。通过对黔中屯堡立面艺术特征的分析,我们能更好地挖掘民族文化瑰宝,传承发扬民族传统建筑文化。

参考文献:

[1] 潘闻丞. 屯堡民居石木结构建筑的艺术象征[J]. 贵州文史丛刊, 2009(03): 83-86.

[2] 刘伟淇,李诗娟,段亚鹏. 江西河口古镇传统建筑立面分析[J]. 江西科学, 2021(04): 690-697.

[3] 邵玮,李早,叶茂盛. 基于聚类分析的徽州传统民居庭院空间形态与要素研究[J]. 南方建筑, 2022(01): 76-84.

[4] 黄丹,戴颂华. 黔中岩石民居地域性与建造技艺研究[J]. 建筑学报, 2013(05): 105-110.

[5] 王辰晨. 基于分形理论的徽州传统民居空间形态研究[D]. 合肥:合肥工业大学, 2013.

[6] 徐晨慧. 安顺屯堡院落及其保护利用研究[D].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 2010.

[7] 郎维宏,黄榜泉. 垂花门·木雕窗·石地漏——屯堡民居装饰初探[J].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05):274-276.

[8] 沈逸菲. 黔中安顺屯堡民居研究[D]. 重庆:重庆大学, 2010.

[9] 林岩,阴澍雨. 简雅和润 诗意江南——杨曦谈玉石雕刻技艺[J]. 美术观察, 2022(02):110-115.

(责任编辑:杨 飞 涂 艳)

Abstract:Tunpu architecture is the most typical and representative residential form among traditional dwellings in the central Guizhou area. Its facade is an important manifestation of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reflecting the unique architectural art and ethnic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unpu region in central Guizhou. Through field investigation, detailed mapping, MLR, box counting method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the internal relationship of the facade can be deeply analyzed from th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perspectives in terms of artistic style, proportion and scale, fractal dimension, and color and decoration. And it also reveals its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internal essence and profound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the facade art in Tunpu architecture.

Key words:traditional residential buildings; facade; Tunpu architecture;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猜你喜欢

传统民居屯堡艺术特征
安顺屯堡地戏
屯堡人的春节
城镇化背景下“微山岛”传统民居保护研究探析
当下中国大陆喜剧电影的艺术特征与发展
汉语言文字的艺术特性与创新设计
传统民居装饰在现代环境艺术中的应用研究
电影《煎饼侠》的大众艺术美学特
屯堡遗风
屯堡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