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练—评”一致性的体育大单元教学探讨

2023-05-30蒋新成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23年1期
关键词:中小学体育大单元教学

【摘 要】体育课程大单元教学的理念及策略对深化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针对当前体育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教师应基于大单元教学理念开展“学—练—评”一致的教学策略,通过统整、聚焦、拓展教学内容,设置进阶学习的“大计划”、设计技能学习“大迁移”、设立学练过程“大评价”,通过构建系统连贯、逻辑清晰、横向一致、纵向衔接的大单元教学体系,实现中小学体育教学模式的有效优化。

【关键词】中小学体育;大单元教学;学、练、评;课程一体化

【作者简介】蒋新成,高级教师,浙派名师培养对象,宁波市体育学科骨干教师,九江学院教育学院特聘研究员,宁波市象山县教育局教科研中心兼职教科员。

【立项课题】浙江省2023年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基于大单元的体育‘学、练、评’一致性教学的实践研究”(DT2023023)

随着《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公布(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下简称体育课程)教学又有了新的要求:“保证学生学习和掌握结构化的基本运动技能、体能、专项运动技能和健康技能等,为学生参与运动和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奠定基础。”[1]当前的中小学体育教学,还存在一些教学方式浅陋、教学内容分散、学段间教学脱节的情况。这可能导致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出现“蜻蜓点水”的现象,虽然接受了教师的技能教学但却不会在日常运动中加以应用,掌握一至二项运动技能的要求难以落实,更谈不上运动兴趣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课程标准》的理念深化了中小學体育课程的教学改革,强调系统化地教学运动技能,促进中小学体育课程一体化教学的落地,提升不同水平段教学内容的逻辑性、系统性和衔接性。因此,教师应“构建一个内在统一、横向一致、纵向衔接、课堂内外联动的课程体系”[2]。

一、体育大单元的定义及意义

如果教学上还存在内容重复、碎片化、断层化的现象,其根源在于教师缺乏整体教学的意识。不少教师认为,体育课只是让学生在校园学习中保证一定运动量,顺便学习一些基本技能的课程。在这一教学观念下,一个个独立的体育项目就是课程教学内容,不必顾及教学内容间的联系。推广体育大单元教学便能打破上述困境。

体育大单元指从优化体育教学与教材结构入手,遵循体育课程一体化的教学思路,以整体性思维重新编排教学内容,将各水平段的学科知识,系统统筹而成的递进式学习体系。体育大单元下,不同的教学内容经过重新整理,合理设置在不同水平段的教学计划上,犹如一颗颗“珍珠”(单个学习内容)依照逻辑整合成“珍珠链”,合理“镶嵌”在相应的水平段的学年、学期,乃至具体的教学单元中,进而形成进阶式的学习,打破传统的小单元教学思维。构建体育大单元,就是“整合体育课堂内外学练形式与内容,形成一个相互协进的有机系统”[3],以“乐学、勤练、巧评”的理念实现“学—练—评”一致的教学模式,达成体育课程教学的提质增效。

二、体育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现阶段的体育教学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优化,只有看清问题所在才能尽可能地向《课程标准》的要求靠齐。当前体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只管教不管会

由于教学认知上还存在一定偏差,部分体育教师依旧停留在“教教材”“教技术”的层面,没能认真思考学生是否能综合运用所学,这使得学生在几年的学习后未能形成整体的体育知识结构,也未能熟练掌握一门以上的体育运动技能,更谈不上体育兴趣的唤醒及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2.课程缺乏统整和衔接

当前的体育课堂一般涵盖两个教学内容,即新授课内容和复习以往授课内容。有些教师虽然会在课上搭配一些“课课练”的内容,但没有提供充裕的时间和有层次性的进阶学习保障学生确实掌握技能,更没有将新内容与旧内容衔接起来。还有一部分教师未能全面解读《课程标准》,也没厘清教材的编排体系,如此便不能明确究竟应该教什么、如何教、教到什么程度,以及教学内容间如何衔接。当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缺乏整体观念,其教学内容必然割裂。

3.课内课外缺少联动

大单元教学还要求体育课程重视课内与课外活动的联动。有些体育课还存在课内外“两张皮”的现象,即体能与技能学练未能形成一个整体。例如,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与上报及体育运动技能的教学,是每个学校最重要的两项体育工作。很多地区在评价一个学校的体育工作时,都是以这两项作为检测该校体育课程质量的依据。这就导致一些学校出现课内单一教技能,“大课间”专一练体能的情况,课内与课外教学是断节的状态。体育大单元教学强调技能、体能、应用三者合一的教学理念。在这一理念下,课内教学、“大课间”活动、校内小竞赛、运动会等体育活动都会融入到大单元教学策略中,学生的体能与技能就能得到协同发展。

三、大单元理念下构建“学—练—评”一致的策略

大单元教学是针对学习者在传统教学下难以形成完整、系统性的学习而提出的教学理念,具体操作方式就是从“学—练—评”三个角度提高教学质量,达到三方的高度一致。

(一)统筹教材——设置进阶学习“大计划”

大单元教学强调中小学体育课程一体化的教学思路。从优化知识结构的角度出发,大单元教学实施的是“学—练—评”一致的教学模式,设置技能、体能、应用三合一的教学内容,安排科学进阶和有序递进的教学活动,以完整的体育学科思维与学习链搭建体育课程学习模式的“金字塔”(如图1)。“金字塔”从学生的认知特点、生活经验、结构化知识出发,设置进阶式学段“大计划”。通过课程一体化的视角重新审视教材知识,梳理教材之间、不同水平段间教学内容与能力的递进关系,形成进阶式的学习内容,使体育课程不仅有教学目标“点”的计划,还有教学关键内容“面”的计划,更有贯穿学期、年级、水平或学段的大单元“线”的计划。在这个“大计划”中,每个学生都要掌握一至二项运动技能,通过高度集中的技能教学增强技能熟练度,达成“学—练—评”一致。

例如,篮球是中小学体育课程中最常见的教学内容,这是一项开放性运动项目,根据大单元教学理念对其进行教学设计,可以得到表1这样的篮球大单元教学“进阶”学习表。由表1可见,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会学习简单的拍球、抛球等内容,每年级递进,到了九年级时学生就可以展开多人对抗赛。且每个年级都有十分明确的教学、练习和评价内容,做到“学—练—评”高度一致。围绕“乐学、勤练、巧评”的理念,表1统筹各学段的体育课程,构建“进阶式”学习目标,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篮球技能。

(二)拓展学练空间——设计技能学习“大迁移”

对体育课程而言,简单的知识堆砌无法达成学生能力素养的提升,需要基于大概念精心设计技能学习,实现学习的迁移。大单元教学不仅指在一个集中且相对较短的时空内,对一个技能项目进行系统化的进阶学习,也包含在分散且相对较长的时期内,嵌入迁移性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

例如,某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是“递进式投掷单元教学”。在规定的6个课时的教学设计中,教师要设计层层递进的教学流程,内容包括投掷物的持物手型与准备姿势、挥臂速度与角度、投掷时蹬地的力量与速度等技术要点。许多教师都使用了实心球作为器材进行教学,有位教师却大胆创新地使用了足球进行教学。足球的轻便使学生更易掌握投掷的标准动作,双手头上抛球、对墙自抛自接球、对地快速砸球接反弹球等多样的练习方式让学生快速上手,提升熟练度,其学练空间得到极大拓展,也为学生投掷技能的“大迁移”提供了帮助。又如,我们在教学滚翻类技能时,可以根据动作的“相近原理”,将翻滚与其他动作进行组合教学,实现各种运动技能的迁移学习,就如下面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到,在滚翻类技能“大迁移”教学中,前滚翻与其他技能的组合为主要教学内容,一年级到六年级共安排了15项技能学习,每项技能都针对项目间某方面的“相近”特征组合而成。在设计“大迁移”时,教师要注意根据运动项目的特征围绕某个动作、练习方法、组合(运用)方法进行设计,形成一体化的进阶式运动技能“学习链”。

以“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运动技术”为例,投掷类技能属于封闭式运动技能,着重教学投掷动作,并提升相关的力量与协调能力。而技能的运用方面则相对没有那么重要,因为投掷类技能不像篮球、足球等开放式运动技能一样,涵盖大量的技战术。但我们可以从发展投掷所需的体能、球类,以及其他生活中有關的应用来进行拓展学习。也可以把单纯的投掷技术与走、跑、跳进行组合,拓展学生的学练空间,发展学生在类似运动项目中需要的爆发力、上肢力量、上下肢及全身的协调用力等(如图2)。

(三)聚焦核心素养——设立过程学习“大评价”

对于教学,美国课程论专家泰勒提出了经典的四个“什么”(“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怎么评价”),这四个“什么”是制订与实施课程计划时必然思考的基本问题。[4]2同理,设计体育课程的大单元教学时也要思考同样的问题,教师应先考虑学习目标,再考虑学习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步骤、学习评价、教学反思等内容,[5]同时设立针对过程学习的“大评价”。这个评价应该注重评价内容的多维、评价方法的多样、评价主体的多元[4]3,突出“能力为先、学以致用”的理念,特别是要积极运用每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数据,强化增值性评价,结合校内的各种数据进行“大评价”。还可以根据当地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指导文件的精神,强化多维度评价。对于无法量化的运动技术,教师可以采用模糊量化法,表现标准采用同类技术集合呈现,进而规定其中某几种作为量化标准的方法。达成某一项技能目标,可以通过一种技术、一类技术或多种技术来实现[4]6。例如,当我们想评价学生的平衡能力时,可以结合翻滚形成“滚翻+平衡”运动项目评价表(见表3)。由于平衡能力不易量化,教师借翻滚打破人体平衡后动作的完成情况,可以间接评价学生的平衡水平。如表3所示,“滚翻+平衡”从三个维度进行评价,教师要留意学生是否能在动作中保持平衡,如是否能静止而不晃动,是否能快速衔接下一个滚翻等。

总之,核心素养导向下的体育大单元教学势在必行,它有助于教师从教材内容结构化视角设计教学,改变传统单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模式,破解技能教学碎片化与教学低水平重复现象[6],是对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二度开发与系统性的整体设计。从宏观层面看,它为实现中国体育强国梦提供了保障;从中观层面看,它为实现体育课程的质量提升提供了可行的模式;从微观层面看,它是“乐学、勤练、巧评”达到一致的教学模式。对体育与健康学科的发展、教学质量的提升,乃至全面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都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蒋新成.课程一体化视域下“学—练—赛—评”课程体系的建构[J].体育师友,2020(6):7-9.

[3]蒋新成.“学练赛”一体化实施策略[J].中国学校体育,2020(7):68.

[4]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浙江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9.

[5]谭步军.深入学习《课程标准(2022年版)》精神积极探究体育大单元教学内涵[J].中国学校体育,2022(8):21-24.

[6]董翠香,刘昕,邵伟德,等.“体育与健康课程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设计”专题讨论六人谈(三):指向核心素养的体育大单元教学设计[J].体育教学,2022(6):12-15.

(责任编辑:朱晓灿)

猜你喜欢

中小学体育大单元教学
指向认知结构生长的大单元教学
学科融合,采用大单元教学模式,加强对智障学生语言沟通能力的培养
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浅谈以“类化”思维改进中职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
基于大单元教学的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有效策略
试论农村中小学体育课融入健美操教学的可行性
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意志力培养策略探析
新时期中小学体育教学的思考
立足自身优势 打造特色品牌
研究性学习大单元教学中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