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背景下高校科学传播信息的路径创新

2023-05-30王潇婉

记者观察·下旬刊 2023年1期
关键词:科学传播路径创新媒体

王潇婉

关键词:信息疫情;高校;媒体;科学传播;路径创新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在互联网时代,重要事件特别是突发公共事件总能形成巨大的焦点“吸附力”,建构强大的舆论“磁场”。新冠肺炎疫情自2019年底爆发以来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网络成为公众居家生活中获取外部信息的主要途径,人际交往和信息传播方式由线下到线上的转移也为自媒体的飞速发展带来了契机。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21年6月,我国网民数量由2019年6月的8.54亿增长到10.3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了73%。与此同时,用户量剧增带来网络信息的鱼龙混杂,网络空间中一些伪科学信息和反科学信息伴随着相关热点事件的演进冲击着大众的眼球。

自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以来,社交媒体平台基于这一特殊时期呈现出信息纷繁复杂、可靠信源较少、专业指导不足、“信息过载”的传播格局,大量虚假信息充斥其中,用户难以及时获取专业性、权威性、指导性的科学信息,容易出现焦虑、恐慌等情绪性应激反应。疫情防控相关的高频词也在医学和舆论场域中持续发酵,时刻牵动着公众敏感的神经,进而在互联网空间中形成了“信息疫情”。如何在信息过载的自媒体平台进行信息的科学传播,引导网民及时获取专业性和权威性信息,逐渐成为当下社会尤为关注和研究的热点话题。

处于青年时期的大学生群体,俨然成为了媒介传播中的“中坚力量”,参与着媒介信息生产与传播的全过程,由于其三观尚处于培养形成的关键时期,其思维和情绪容易受到外部信息和舆论的影响。特别是在居家或者校园封闭式管理期间,学生群体信息获取途径单一,疫情信息却呈现“爆炸式”增长,由于缺乏一定的媒介素养,大学生群体不免会被信息谣言所影响。高校作为科学知识的集散地,不仅承载着教书育人的使命,也担负着传播科学知识的社会职责(如图1所示)。疫情因素为全媒体时代高校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带来了机遇、挑战,亟待高校管理人员及教师不断提升危机意识和应对能力,对舆情信息进行有效跟踪、反馈与处理,积极探索信息疫情下高校科学传播的创新路径。

科学传播的概念、表征以及困境

“科学传播”与“信息疫情”的概念界定

“科学传播”是从科学哲学和科学史领域之中新兴的一个学术领域,它关联传统科普和传播学领域,主要是指有关科学的信息依托大众媒体或者新媒体手段,在社会不同群体之间的发送、传播、接收与交流的全过程。科学传播的研究始于20世纪,以让“公众理解和参与科学”为核心理念,旨在不断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普及科学技术,并不断获取公众对科学事业的支持和帮助,甚至主动参与科学传播。

“信息疫情”是物理空间新冠疫情问题和次生问题在网络空间的投射。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阿达诺姆称:“我们抗击的不只是病毒疫情,还有信息疫情。”这一新兴概念是指在传染病引发大规模疫情后,网络空间中大量未经证实的信息形成过载效应,并与正确有效信息相互混杂,通过社交媒体大范围传播,干扰公众的判断能力,对疫情的有效防控造成较大影响,从而影响全球抗疫共识的形成。

科学传播的集中表征

传播内容呈现丰富性。信息疫情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受众对疫情相关的科学传播需求的激增。公众迫切需要丰富的科学信息及专业知识的指导与帮助,需要不断提升个人的科学知识水平和科学思想,以更为科学的方式方法面对后疫情时代的日常生活。

传播形式呈现多样性。互联网为科学传播的形式提供了多样性的传播渠道,其中“风头正盛”的便是短视频。短视频具有短小精悍、覆盖面广、传播效率高的优势,其依托数字化技术,能够及时将科學知识分众化、精准化地传递给受众。受到疫情因素的影响,短视频平台迅速进入爆发增长阶段,众多新用户被科学传播所吸引,纷纷涌入短视频,成为了科学传播的参与者与传播者,用户粘性进一步增强。

传播主体呈现多元性。受疫情因素影响,伴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科学家、专业医护人员、科普媒体成为科学传播的主体,他们拥有丰富的科学知识和实践经验,尊重科学、顺应时代,在面临疫情危机时勇于进行科学传播,对于提高公众科学素养与凝聚公众力量具有重要的舆论引导力。

科学传播的现实困境

传播科学、专业的指导性知识能够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与媒介水平,抵御信息疫情的干扰,使广大网民能积极参与、批判性地解构网络谣言和伪科学信息、抵制疫情次生问题带来的社会风险。但是互联网语境中的主体泛化,人人可以成为信源,导致传播内容鱼龙混杂,各类媒体的科学知识储备不足也时常会导致反转信息。与此同时,受众在科学传播中的非理性行为也加速了网络传播,未经核实和认证的信息得以再次传播,事实的真相被遮蔽。

高校科学传播的现状分析

高校课堂教育

高校课堂教育是在专业培养计划和教学计划的指导下,有针对、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校内学生所开展的专业化知识传授。社交媒体热潮席卷高校的传播生态,高校课堂教育的知识传授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媒介通道,亟待依托主流媒介创设多样的实践教育环境。大学生群体与媒介信息的传播息息相关,其在接受专业知识教育后,会迅速将信息内容再生产进行二次传播,并依托多元化的媒介平台提升传播效果,从而影响着社会公民科学素养的整体提升。

大学生活动

高校大学生活动是大学生培养过程中的必修科目,主要包括学术类活动,例如专业讲座、交流会议等;创新创业活动,例如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业社团、机器人大赛等;文体类活动,例如文艺汇演、话剧节、篮球联赛、运动会等。这些校园活动的开展一方面有助于完善大学生的知识体系,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同时为其提供展示自我才华的平台。高校大学生活动时常依托校园广播、电视台、高校公众号和门户网站等进行宣传报道,这些渠道成为社会公众了解高校动态的窗口,也是高校科学传播信息的主要形式。

科研项目

高校科研项目分为纵向项目和横向项目,纵向项目主要是指由国家各级政府、事业单位和基金会等组织的财政经费所支撑的课题,横向项目主要是指由企业拨款或自筹经费所支撑的课题。按照承担人群划分可以分为由教师群体承担的项目和由学生群体申报承担的项目。科研项目是高校群体在教学活动基础上所进行的继续学习与研究,是将科学知识投入应用产出的主要途径。

科研项目的实施与完成是科学知识积累储备和有效应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项目的阶段性成果和最终成果将形成文字资料或应用技术、设备投入市场应用。项目成果是项目评价中的重要指标,但项目成果的社会传播范围有限,且不易在短时间内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科学知识面向大众传播。

高校科学传播的路径创新

创建微信公众平台,激活科学信息的“内驱力”

在当下的全媒体语境下,微信公众平台成为高校科学传播的主要宣传窗口,其兼具发送即时讯息,发布通知和新闻消息等多元化功能,极大地满足了在校师生的工作学习需求。伴随着微信公众平台建设的完善和丰富,一些高校公众号立足本校优势,增添了创意推文板块或特色板块,如“青春寄语”“校园一角”等。北京化工大学作为科学传播的典型代表高校,其在公众号中基于疫情发展的实时动态开设了“同心战‘疫’”板块,以鲜活的语言讲述疫情中发生的各类感人故事,同时,向全校师生乃至广大受众普及防疫常识。由于高校公众号具有开放性、易接触性等特征,利用公众号进行科学传播可以进一步抢占舆论高地,拓展科学信息的社会接触面,在扩大高校影响力的同时传递科学知识。

开展科普日系列活动,推动科学信息的“影响力”

2022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颁布实施的20周年。该法规定高等院校应组织支持科研工作者和教师进行科普宣传,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面向公众开放实验室、科研场地、提供咨询等。纵观《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实施以来举行的历届全国科普活动日,多数新闻报道是与中小学相关,高校举办和参与的科普日活动并不多,新闻宣传往往传局限于校园媒体,尤其是在疫情环境下,部分活动通过线上开展,相对缺乏与广大参与者尤其是社会公众的互动。因此,高校應该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的相关规定,积极参与全国科普日活动,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学传播活动,不断拓展媒介渠道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宣传报道,进一步加大科学传播的覆盖面,为高校教育提供正向、积极的舆论导向。

鼓励专家开设自媒体账号,提升科学信息的“公信力”

在后疫情时代,涌现出众多的科学家和科研工作者,他们纷纷开设个人自媒体公众号,加入了科学传播和网络辟谣的队伍,为受众及时提供专业性、权威性的信息,进一步肃清了网络秩序。尤其是在短视频平台,部分高校教师在工作之余加入了短视频科学传播队伍,如长安大学的薛恒潇,在西瓜视频平台开设名为“三一博士”的个人账号,成为知识类视频创作者,短短半年时间便吸引了百万粉丝的关注。高校教师这一群体具备专业的思维方式、深厚的知识积淀和熟练的自媒体使用能力,具有较强的舆论号召力和影响力,如果可以形成专业的自媒体科学传播团队和宣传教育阵营,将会为广大网民提供优质的科普资源,有效避免网民在“信息过载”的网络空间迷失方向。

建设开放式图书馆,加大科学信息的“推动力”

公共图书馆承载着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资源、开展社会化教育的职责。由于电子阅读方式的普及,公共图书馆的藏书量锐减、利用率不高,尤其在科普类资源建设方面,图书资源与影音文献资料较为匮乏。高校图书馆设置和收藏了大量专业性文献资料,并配备内容齐全的电子图书馆资料库,具有强大的科普功能。但一些高校图书馆只针对本校学生开放,只有个别高校图书馆与定点单位签约有限开放,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图书馆科学传播功能的弱化。因此,高校图书馆向其他单位适量开放资源,与社会群体共享其电子图书馆功能是推动高校进行社会科普的有效途径。

优化科研项目评价体系,促进科学信息的“传播力”

高校科研项目的评价指标体系一般包括预算、决策、管理、产出和效果等指标。一些高校在绩效评价方面存在指标过于单调,对科研成果转化率、项目成果的社会效益和长远影响考虑不足等问题。尤其是知识的转化率和社会传播效果需要加以量化,结合项目进展和完成的实际情况,提高知识转化的可操作性和传播效果评价的可量化性;通过与其他高校、企事业单位合作,打通信息互通渠道,建立项目成果转化和传播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建设电子化和信息化平台,提高科研项目成果转化率和信息融合传播效果,才能不断提升科学信息的传播质效。

综上所述,疫情背景下高校科学传播信息尤为重要。高校作为专业知识的集散地,不仅承担着教书育人的使命,也肩负着社会科学传播的重任,高校要不断积累科学传播的经验,更好地满足大学生群体的信息需求,营造良好的舆论传播生态。

猜你喜欢

科学传播路径创新媒体
从“南海仲裁案”看我国对外传播的路径创新
大学的科学传播:瓶颈与路径初探
大学的科学传播:职责与优势
基于传播学五要素分析“互联网+科技馆”发展
精准扶贫创新路径研究
新媒体时代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创新路径研究
媒体服务大局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之我见
美丽乡村建设中“三农”媒体的使命与担当
如何通过媒体提高英语听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