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竞技企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
2023-05-30张圣岭陈颇
张圣岭 陈颇
摘 要:在体育运动高速发展的今天,电子竞技运动备受关注。本文基于企查查平台数据,通过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中国电子竞技企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研究得出:中国电子竞技发展至今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从挫折到重生历经多个标志性事件;现阶段电子竞技企业数量规模持续扩张;电子竞技企业各省市分布不均衡、呈东南强西北弱的分布格局;电子竞技企业以微小型企业为主、中大型企业匮乏;电子竞技企业催生新职业、人才缺口巨大。针对我国电子竞技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强化顶层设计,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扩大西北部地区电子竞技市场,因地制宜,融合当地民族特色;扩大电子竞技企业规模,加强企业兼并重组,提升行业集中度;优化教育方案,校企联合培养电子竞技专业人才。
关键词:电子竞技;电子竞技企业;发展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23)03-0057-07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ports today, Esports are in the spotlight. Based on the data of the enterprise investigation platform,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e-sports enterprises in China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through literature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The study concludes that e-sports in China has a history of several decades, and there have been many landmark events from setbacks to rebirths; At this stage, the number and scale of e-sports enterprises continue to expand; The distribution of e-sports enterprises in various provinces and cities is uneven, showing a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strong southeast and weak northwest; E-sports enterprises are mainly micro and small enterprises, and there is a shortage of medium and large enterprises; Esports companies are giving rise to new careers and a huge talent gap. Propos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sports enterprises: strengthen the top-level design and improv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Expand the e-sports market in the northwest region, adapt measures to local conditions, and integrate local ethnic characteristics; Expand the scale of e-sports enterprises, strengthen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and increase industry concentration; Optimize education programs, and jointly cultivate e-sports professionals between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Key words:Esports; Esports businesses; Development status; Countermeasures
电子竞技作为现代社会一个新兴体育运动项目,以独特的娱乐性和竞技性,受到了广大年轻人的青睐,在我国快速发展并且已经形成新职业。电子竞技的雏形早在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就已出现,20世纪90年代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电子竞技在韩国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得以发展;我国直到21世纪初,国家体育总局才将电子竞技列为第 99个体育项目,同时标志着电子竞技运动在中国实现了“合法化”[1]。近年来,电子竞技吸引大量的爱好者和职业选手参与其中,其崛起已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体育文化现象,对于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我国体育、文化和科技等主管部门均颁布相关政策措施,鼓励电子竞技企业及相关行业的发展,电子竞技商业化逐渐走上发展的快车道,企业规模得到大幅度增加,并带来相当大的经济效益。目前,电子竞技的发展正处在我国体育经济向市场化转变的新阶段,多元化的市场主体给电子竞技企业带来了更多竞争,电子竞技企业能否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在转型升级中孕育新机,是一次全新考验。对中国电子竞技企业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剖析其存在问题,有利于推动电子竞技企业和整个电竞产业链的发展。
聚焦电子竞技发展势态,其已展现出巨大的发展前景和潜力,已逐渐成为学术界的活跃议题之一。当前,国内外学者对电子竞技进行了一系列的讨论,研究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1)电子竞技的概念界定与起源。电子竞技兴起和网络游戏密切相关,其内涵是信息技术和竞技游戏快速发展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兴体育运动[2-3]。(2)電子竞技人才培养分析。电子竞技运动在“体育、德育、智育、美育、技术教育”等层面具有教育价值,健康安全的电子竞技活动可成为信息时代推动青少年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4-5]。(3)电子竞技产业的发展状况和问题的分析。电子竞技市场迅猛发展,产业规模不断地扩大[6],并形成了完整的电子竞技产业链[7];但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赛事资源体系不够成熟[8]、运营机制不健全[9]等问题。综上所述,现有研究虽有一定进展,但主要集中在电子竞技概念界定,电子竞技产业发展模式、现状、对策等方面,缺少基于微观视角对电子竞技企业的研究。在我国大力布局数字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背景下[10],电子竞技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电子竞技企业大力支持,同时电子竞技企业作为新兴体育产业的相关领域,可推动体育产业的转型和升级。鉴于此,本文基于电子竞技企业的微观视角,通过企查查平台获取中国电子竞技企业的数据并进行分析,深入研究我国电子竞技企业发展的基本现状及其对策,以推动其实现可持续性发展,为体育产业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1 概念界定与数据来源
1.1 概念界定
电子竞技起始于网络游戏,是游戏比赛达到竞技的层面体育项目。其内涵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软硬件设备作为器械,在体育规则下进行人与人之间的对抗性运动。通过电子竞技,可以锻炼和提高参与者的思维能力、四肢协调能力和意志力,培养团队精神。与电子竞技概念不同的是,电子竞技企业是有经济目的,是具有企业文化的组织。电子竞技企业是依法成立的,以盈利为目的,为了满足社会需求而主要从事与电子竞技相关的服务性经济活动,实施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契约性组织[11]。2019年3月13日,国家体育总局印发的《体育产业统计分类(2019)》中,电子竞技被归纳为体育竞赛表演活动这一大类,地位上升到与其他传统运动项目属同类型[12]。可见,电子竞技已成为体育产业发展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以后的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2 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来源于企查查(https://www.qcc.com/)数据库。根据国家统计局印发的《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统计分类(2018)》(http://www.stats.gov.cn/tjsj/tjbz/201808/t20180827_1619266.html)中对电子竞技的分类和詹绍文等研究[13],在企查查平台上依次设置关键词为“电子竞技”“电子竞技游戏”“电竞赛事” “电竞直播”“电竞培训”“电竞媒体” “游戏赛事”,收集和整理该网站全国范围内电子竞技企业数据,包括企业名称、登记状态、成立时间、企业注册地址、经营范围等属性信息。综合考虑企业与电竞行业的相关性及研究数据的数量与质量,在进行关键词搜索时,行业分类设置为体育;数据查询时间为2023年2月15日。为保证数据的有效性,去除重复数据、吊销注销、撤销及信息不完整、属性不相关等无效企业,最终获得电子竞技企业21 362家。
2 中国电子竞技的发展简述
2003年,国家体育总局将电子竞技列为第99个正式体育运动项目,标志着电子竞技从民间走向官方,但随后广电总局禁播电脑网络游戏类节目,电竞行业遭受打击。2006年,国家体育总局出台《电子竞技运动项目的管理规定》,对电子竞技按照新兴体育运动项目进行规范化管理;2008年国家体育总局将电竞重新定义为第78号体育运动项目,电子竞技开始复苏。2014年,世界电竞大赛(WCA)落户中国银川市[14],地方政府参与赛事举办,极大刺激了电竞产业的发展热情。2016年8月,内蒙古锡林郭勒学院成立了国内首个电子竞技专业,标志着电竞运动正式进入中国教育界,电子竞技发展迎来了快速成长期。随着中国电子竞技战队在世界大赛中屡摘桂冠,电竞产业被纳入《“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电子竞技在我国的社会认可度和影响力大幅度提高,2017—2022年我国电子竞技产业进入政策爆发期,北京、海南、上海、广州、江苏、山东等地区政府陆续出台了各种政策及举措(见表1),多项政策利好电竞产业发展,电子竞技行业呈现爆发式增长。总体而言,中国电子竞技发展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从挫折到重生经历了多个标志性事件。
3 中国电子竞技企业的发展现状
3.1 电子竞技企业数量规模持续扩张
目前,世界电子竞技产业已发展到了第二轮产业高潮,全球电子竞技中心也随之转移到中国,电子竞技产业的大规模增长给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15]。随着网络人口数量的不断扩张,催生出大量的消费群体和新的消费需要,使电子竞技行业的商机愈加明显。从近十年的发展状况来看,中国电子竞技企业数量持续扩张,呈现出几何式增长;由图1可知,2013—2022年我国电子竞技企业的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13—2018年,这个阶段电竞企业数量逐年上升,增长趋势平缓,由2013年的61家增至2018年的910家,2013年LPL《英雄联盟》职业联赛成立,加上直播平台异军突起,两者良性结合出了一套新的电竞商业模式,让电子竞技企业得到一定成长。第二阶段为2019—2022年,该阶段电竞企业迅猛增长,每一年的注册量都超过千家,2022年电竞企业注册量首次突破万家,从2019年注册1 151家,到2022年注册10 843家,4年时间内电竞企业新增量疯涨了近10倍。主要是因为2019年3月,在国家统计局第4次常务会议上,电子竞技被正式归为体育竞赛项目,同年4月“电子竞技员”“电子竞技运营师”两个和电竞相关的职业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正式列为新职业[16],电子竞技进入繁荣发展阶段,并逐渐辐射到相关行业、文化等之外区域,获得国际和国内体育组织的认可和重视,人们对电子竞技运动的科学认识进一步加深。2020年,文化部和旅游部印发《“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提出要促进电子竞技与游戏行业融合发展。电子竞技被纳入杭州第19届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更为我国各地方电竞产业发展释放出积极信号。随着电子竞技运动的逐渐普及、电竞赛事平台的不断完善和商业模式的日趋成熟,我国电子竞技行业规模急剧上涨,到2022年我国电子竞技企业新增数量高达10 843家,同比增长137%。
3.2 电子竞技企业各省市分布不均衡、呈东南强西北弱格局 根据统计结果显示(见表2),电子竞技企业在中国大陆31个省級行政区均有不同程度分布,各省市(自治区)的电竞企业发展具有一定差异性,总体呈东南强西北弱分布格局。
目前,电子竞技企业数量超过千家的有9个省市,其中海南的数量最多,达到了1 964家,占全国电竞企业数量的9.20%,2019年6月海南省在全球电竞峰会上发布的“海南国际电竞港专项政策”中,明确要求在“建基金、引人才、低税率、简审批、免签证、建窗口”方面鼓励电子竞技企业的快速发展,并致力于打造“亚太电竞中心”。其次,电竞企业超过千家的还有江苏、安徽、湖北、广东、河南等,合计超过全国电竞企业的一半之多,占比高达65.30%,以上省市主要集中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而其余22省市(自治区)累计仅占34.70%,内蒙古、新疆、西藏、浙江、青海、天津等9个省市(自治区)占比均不超过1.00%,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尤其是青海和天津数量最少,与排名前3位的省市差别巨大。
可见我国电子竞技企业省市分布极不均衡,呈现出东南强西北弱的分布格局。另外,我国电竞企业的发展早先以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为主,如今上海、北京的电子竞技企业却不是全国之最,号称“电竞之都”的上海不超过一千家,在全国电竞企业地域分布上都没有进入前十的位置。由此可知,我国的电竞城市版图已经从少数中心城市,逐步向周围方向扩散,如三亚、成都等均是电竞游戏和电竞用户活跃城市。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民众需求日趋多元化,未来更多的电竞圣地将在中国诞生。
3.3 电子竞技企业以微小型企业为主,中大型企业匮乏 2018年1月,国家统计局印发了《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2017)》的通知,其中对企业的大中小微划分进行了界定,标准是依据从业人员的多少来衡量,300人以上属于大型企业,100人(包含100)到300人为中型企业,10人(包含10)到100人为小型企业,小于10人为微型企业。从图2可知,微小型企业占据整个行业的98%,中大型企业极其匮乏。
如此可知,近年来电子竞技企业的数量虽呈大幅度上升的趋势,但增长最为明显的还是以微小型的企业为主,比如一些网吧网咖、游戏俱乐部等,公司类型多为个人独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独资)或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中大型规模的企业增长相对匮乏。可见,电子竞技企业整体规模呈现出“金字塔”结构,即存在大量微小型电子竞技企业,而中大型企业数量很少。
3.4 电子竞技企业催生新职业,人才缺口巨大
电子竞技行业的迅速扩张,对于从业者的数量和素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只有不到15%的电子竞技岗位能满足专业人员需求,人才缺口巨大。2019年4月,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统计局于正式将电子竞技员、电子竞技运营师认定为新职业,这为电子竞技行业正名奠定了顶层设计的基础,电子竞技运营师指的是在电竞行业从事组织活动及内容运营的人员,电子竞技员是指从事不同类型电子竞技项目比赛、陪练、体验及活动表演的人员[17]。同年6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职业——电子竞技员就业景气现状分析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只有不到15%的电子竞技岗位处于人力饱和状态,整个电竞行业现有从业人员仅32 946人[18]。未来五年,我国电子竞技员有近200万的人才缺口,而电子竞技运营师则有近150万的人才缺口。电子竞技企业至少拥有8个就业方向,其职位类型达到了35个左右,例如电竞技术、赛事活动、体育医疗、内容制作、游戏陪玩等职业;随着电子竞技的产业链越来越健全,企业亟须具备高学历层次、高专业水平和高职业素质的电子竞技专业人员[19]。
4 中国电子竞技企业的发展对策
虽然我国电子竞技企业数量规模持续扩张,但电子竞技企业多以微小型企业为主、中大型企业匮乏,企业人才缺口较大,电竞企业在各省市(自治区)分布差异较为明显,为促进其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应做好如下几方面工作。
4.1 强化顶层设计,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我国电子竞技企业数量规模持续扩张,体育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不断完善,但具体涉足电子竞技方面的还很少,且内容不够细化和全面,进一步制定针對我国电子竞技行业发展的顶层设计迫在眉睫。如借助财税杠杆,增加对电子竞技企业的支持力度,根据发展改革委修订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对国家(地区)重点支持的企业实施税收优惠,政府为电子竞技企业提供多渠道的融资服务,建立我国电竞产业发展基金、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市科委、区政府专项资金、风险投资等多种融资渠道。同时加大对电子竞技场地配套服务的基础建设,优化大型体育场馆资源,搭建产业平台引进企业,建立孵化体系等,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融资服务、公共技术、联合营销等综合服务,如近几年较为火热的“电竞小镇”模式,这种模式覆盖电竞产业及上下游产业链,面向全国吸引游戏开发商、电竞运营商、硬件设备供货商等企业加入,帮助企业落地孵化,迅速成长[20]。另一方面,企业可以把传统文化元素添加到电子竞技运动当中,比如将武术、太极、龙舟等加入其中,建设属于自己本土文化的电竞产品;其次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电子竞技企业及其相关单位、人员进行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登记,每获一项新的授权,可获得相应的奖励,进而提升电子竞技企业核心竞争力。
4.2 扩大西北部地区电子竞技市场,因地制宜,融合当地民族特色 扩大西北部的电子竞技市场,是改善我国电子竞技发展“东南沿海强、西北内陆弱”的重要举措,也是一项长期战略任务。现阶段我国电子竞技企业各区域发展趋势不平衡,东南沿海地区电竞发展显有成效,西北部地区电竞发展滞后。因此,政府要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制订适合当地发展的措施,不能采取“一刀切”。进一步加大对西北部地区电子竞技产业资金的投入力度,包括中央财政对电子竞技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项目,以及电子竞技企业专项补助资金的分配,向西部地区倾斜,改善西北部地区电竞产业发展投资的软硬件环境;增加科技“基金”等专项经费用于西北部地区电竞人才培养,为西北部地区电子竞技企业的发展奠定夯实的人才基础。另一方面,应采取“因地制宜”的发展战略,西北部地区天然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摔跤、赛马、民族舞蹈等体育运动项目,可以把这些有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与电子竞技运动相融合,鼓励企业研发带有民族特色的电子竞技项目,树立品牌文化,推进电子竞技产品二次开发,缩小西北部地区电子竞技发展的差距。
4.3 扩大电子竞技企业规模,加强企业兼并重组,提升行业集中度 当前,我国电子竞技企业的数量增长多以微小型为主,小规模的企业无法形成较大规模的产业链,使得我国与美国、韩国等电子竞技产业发达国家仍存在一定差距[21],政府应按照市场规律,积极引导电子竞技企业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拓展电竞企业融资渠道,降低融资门槛,实现规模经济,为企业发展引入资金支持,整合资源,使资金充足,扩大企业规模。电子竞技企业应努力开拓国内市场需求,提高行业集中度,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其次,塑造电竞龙头企业引领作用,比如发挥腾讯、完美世界等企业领头羊的效果,使这些电竞龙头引领联合,整合资金、技术、销售、品牌等资源,实现资源的共享或互补,减少市场恶性竞争,提高行业自身的竞争能力。企业之间合法兼并重组或者打造企业集群、建立电竞基地都是扩大企业规模的有效途径[22],提高产业集中度,以大集团带动和促进微、小型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形成大型集团为主导,大、中、小型企业协调发展的格局,优化企业组织结构。
4.4 优化教育方案,校企联合培养电子竞技专业人才 电子竞技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大量人才需求,教育部门应优化教育培养方案,高校设立电子竞技专业不能只为了培养高水平竞技运动员,应该更多地培养实用型人才,弥补电竞企业或电竞衍生业的就业缺口。相对于学校,电子竞技企业更清晰地了解行业发展的人才需求特征,在人才培养方面能够提出指导性、建设性意见。企业引进电子竞技人才促进自身发展的同时,应该走产教融合发展之路,积极与本专科院校对接,深层次培养电子竞技人才[23]。因此,加强学校与企业合作和共建,建立“学校与企业对接”“专业与产业对接”“理论与实践对接”。在办学上,高校在结合行业实际与学科理论的基础上,细化专业设置,编写统一教材,研发优质课程,拓展实践资源,保证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与时俱进,这样不仅可以满足企业自身的用人需求,而且能够培养出真正贴合产业差异化发展所需的专业人才,其次,企业要勇于探索新的工作模式,提供更多机会与挑战给电子竞技专业学生,使高校培养出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过硬的人才[24],进而不断为电子竞技行业注入新动能。
5 结 语
2003年国家体育总局正式将电子竞技列为体育运动项目,随后电子竞技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崭新动力,这期间我国电子竞技从不被重视到逐渐认可,历经了几十年的发展。现如今,我国电竞企业数量规模持续扩张,并且对人才需求量不断加大,发展态势逐渐向好。但中国电子竞技的快速发展,也暴露出很多不足的地方,巨大的网民数量和受众群体预示着我国电子竞技等新兴行业仍有潜力值得发掘。电子竞技想要取得良好的发展同样离不开政府的认可和支持,加强电子竞技发展的顶层设计,扩大电竞企业规模,加强企业兼并重组,提升行业集中度,优化教育方案,校企联合培养电子竞技专业人才等。不可否认,电子竞技行业的发展以及衍生出来的周边产业都产生了较大的经济价值,协同国家、地方、及行业协会等多方的力量,才能使其得到良性的持续发展,并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郭赟程, 鲁长芬. 推动电子竞技运动在大学体育训练中的应用[J]. 中国高等教育, 2018(23):53-55.
[2] 耿梅凤. 电子竞技归属论[J]. 体育文化导刊, 2013(12): 145-148.
[3] 冯宇超. 对电子竞技发展的初步探讨[J]. 浙江体育科学, 2003(5): 49-52.
[4] 齐宝, 赵文. 电子竞技运动发展现状与教育价值探析[J]. 商洛学院学报, 2008(5): 99.
[5] 石晋阳, 张义兵. 论电子竞技的教育价值——兼为被“妖魔化”的电子游戏正名[J]. 学科教育, 2004(12): 1-5.
[6] 鲍文轩, 李凤新. 我国电子竞技市场发展因素分析[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1, 29(8):140-141,144.
[7] 方润. 电子竞技产业发展探讨[J]. 当代体育科技, 2019, 9(4): 230-231,235.
[8] 康益豪, 王相飞, 王真真. 我国电子竞技赛事新媒体传播的现状、问题及优化策略[J].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21, 39(6): 52-57.
[9] 铁钰, 赵传飞. 中国电子竞技产业研究[J]. 体育文化导刊, 2017(7): 100-104.
[10] 马广坤, 胡帅. 电子竞技对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 2021, 11(31):223-226.
[11] 楊静. 武汉市休闲体育企业竞争力的研究[D]. 武汉:武汉体育学院,2020.
[12] 国家统计局.《体育产业统计分类(2019)》[EB/OL]. (2019-04-09)[2022-08-09]. http://wwwstats.gov.cn/tjgz/tzgb/201904/t20190409_1658556.html.
[13] 詹绍文, 朱一鑫, 程哲, 等. 电竞产业空间格局演化及其影响因素——以上海市为例[J]. 热带地理, 2021, 41(2):303-314.
[14] 姬恒飞. WCA2015全球总决赛在银开锣[N]. 银川日报, 2015-12-18(001).
[15] 杨越. 新时代电子竞技和电子竞技产业研究[J]. 体育科学, 2018, 38(4):8-21.
[16] 马中红, 刘泽宇. “玩”出来的新职业——国内电子竞技职业发展考察[J]. 中国青年研究, 2020(11):20-28.
[17] 石晶, 张凡. 作为新兴职业的电子竞技:公众的认知与期待[J] .国家治理, 2021(21):43-48.
[18] 许鑫. 电子竞技人才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 人民论坛, 2022(8):76-79.
[19] 于文谦, 谭利. 中国16所学校“电子竞技专业”建设的困境及路径[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20, 32(5):439-444.
[20] 甄梦晨, 姜昂, 宋宇虹. 大学生冬季体育赛事产业发展:价值追求、审视与困境突破[J].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22, 40(2):45-50.
[21] 张顺哲. 国内外电子竞技发展状况分析[J]. 当代体育科技, 2022, 12(15):186-189.
[22] 张银平. 以市场化为原则开展多种方式的兼并重组[J]. 现代国企研究, 2022(8):24-29
[23] 孙超. 校企融合模式下电子竞技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 职业, 2020(20):41-42.
[24] 刘建华, 马小棠. 我国电子竞技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以MOBA类游戏为例[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9, 35(10):31-37.
[25] 鲍明晓. 新发展格局下体育发展的新理念、新动能、新模式、新机制研究[J]. 体育科学, 2022, 42(1):3-14.
[26] 马宏智, 钟业喜, 张艺迪. 中国电子竞技产业地理集聚特征及影响因素[J]. 地理科学, 2021, 41(6):989-997.
[27] 国家统计局.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2017)[EB/OL].(2018-01-03)[2022-09-18] http://www.stats.gov.cn/sj/tjbz/gjtjbz/202302/t20230213_1902763.html.
[28] 娄高阳, 陈刚. 基于CiteSpace V的国内电子竞技研究可视化分析[J]. 湖北体育科技, 2022, 41(1):15-22,54.
[29] 张丽琳, 芦雅茜, 徐成龙. 上海电子竞技赛事的发展困境与对策研究[J]. 辽宁体育科技, 2020, 42(3):39-43.
[30] 邹月辉, 田思. 我国电子竞技产业发展风险与规避研究[J].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19, 35(3):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