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此轮全球性通货膨胀的原因:从中央银行角度讨论(上)

2023-05-30肯尼斯·罗格夫王宇

金融发展研究 2023年4期
关键词:通货膨胀中央银行独立性

肯尼斯·罗格夫 王宇 译

摘   要:近期全球物价水平持续大幅上涨,许多国家面临严重的通货膨胀压力。有学者将其简单归因于政府的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或俄乌冲突、新冠肺炎疫情等国际政治经济因素,这样的观点并不完全令人信服。面对日益严峻的通货膨胀形势,各国中央银行未能及时调整货币政策,这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削弱不无关系。事实上,中央银行在进行货币政策操作时必须在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权衡,而经济状况又关乎选民的投票倾向,因而其往往承受着较大的国内政治压力。同时,凯恩斯经济学的广泛应用与供应经济学的式微也使各国中央银行低估了经济刺激计划可能带来的通货膨胀风险。引进负利率政策等创新性货币政策工具可能是中央银行对抗国内政治压力、保持物价稳定的有效手段,但无论如何,低通货膨胀时代已经结束,各国中央银行将面临比新冠肺炎疫情更加严峻的挑战。

关键词:通货膨胀;中央银行;独立性;货币政策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2265(2023)04-0039-04

DOI:10.19647/j.cnki.37-1462/f.2023.04.005

一、全球性通货膨胀比较:历史与现状

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各国经济严重衰退。2021年全球性通货膨胀震惊了整个世界。最近三十多年来,物价水平整体平稳、通货膨胀较为温和。但似乎是在一夜之间,这一切都发生了变化。许多发达经济体相继出现了接近或者超过两位数的通货膨胀,包括英国、美国和欧元区国家。一些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甚至出现了极端的通货膨胀,土耳其的通货膨胀率超过80%,阿根廷则接近100%。

从历史上看,20世纪80年代和20世纪90年代是全球通货膨胀最严重的时期,与20世纪相比,21世纪20年代的世界性通货膨胀压力还不是最大的。从发达国家来看,20世纪70年代美国通货膨胀平均涨幅为6%,20世纪80年代美国通货膨胀峰值达到14%,同期日本和英国通货膨胀率也高达20%左右。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来看,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通货膨胀形势最为严重,当时有40多个国家的通货膨胀率超过40%。一些国家甚至高达1000%以上。然而,从2021年到2022年,世界经济正在向着一个令人担忧的方向发展,在俄乌冲突的影响下,几乎整个世界的物价水平都在持续、大幅上涨。

所有的人都不喜欢通货膨胀,当然,人们也不喜欢经济衰退。2022年8月皮尤研究中心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有超过3/4的受访者表示,宏观经济是他们在总统选举投票中最为关心的问题。即使在2022年9月份,美国物价水平有所企稳时,玛丽斯特学院所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也发现,通货膨胀仍然是选民最为关心的问题,位居堕胎和医疗保健之前。美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可以用来预测选民的投票倾向,几乎每个政治家都知道这一点。

关于此轮全球性通货膨胀的成因,关注点大都集中在政治关系、国际事件和地缘冲突等问题上,还有各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立场及其调整方向。长期以来,许多经济学家都认为,在中央银行拥有独立性之后,通货膨胀问题已经基本不复存在,至少不那么严重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的中央银行都实行了通货膨胀目标制。2012年美联储将2%的通货膨胀率设定为货币政策目标。随后,其他一些发达经济体也先后实行了通货膨胀目标制,将通货膨胀率2%作为货币政策目标。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多数人都认为,通货膨胀正在成为历史,未来世界的物价水平将保持基本稳定,无论如何,各国的通货膨胀率都不会再次回到20世纪70年代。

二、为什么世界突然由通货紧缩走向通货膨胀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为了应对世界性的经济衰退,2021年各国政府和中央银行都将宏观政策的关注点转向国内经济增长。但他们都低估了此前在应对疫情过程中实施的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和超低利率政策,以及这些计划和政策可能带来的通货膨胀风险。

美国前任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和现任总统乔·拜登分别于2020年12月和2021年3月签署了经济刺激计划,向美国经济注入了数万亿美元的流动性。当时很少有经济学家意识到,这两轮经济刺激计划叠加在一起,将会给美国带来严重的通货膨胀风险。也没有经济学家预测到,新冠肺炎疫情之后出现的全球供应链重置问题,及其给世界经济带来的威胁。更没有经济学家说明,在俄乌冲突发生之后,世界经济是如何在一夜之间由通货紧缩走向通货膨胀。当时中央银行的行动相对滞后:在各国通货膨胀形势越来越严峻、世界性通货膨胀危机一触即发的情况下,中央银行才开始进行货币政策紧缩,启动加息缩表操作。从根本上讲,当时各国政府首先想到的是如何避免本国经济陷入衰退,然后才想到如何抑制国内通货膨胀。

中央银行要为政府的短视行为付出代价,同时还要承受国际政治经济大变革所带来的各种冲击。20世纪70年代世界各国都在努力应对欧佩克石油禁运及由此而带来的石油危机,努力应对布雷顿森林体系(固定汇率体系)崩溃及由此带来的通货膨胀。如果我们将20世纪70年代作为讨论此轮世界性通货膨胀问题的历史起点,那么,可以看到,在从20世纪70年代到今天为止的全部时间内,21世纪20年代是各国中央银行最为艰难的时刻。众所周知,2020年以来,地缘政治冲突、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全球气候变化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接踵而至。并且,在21世纪已经过去的20年中,那些有助于维持世界经济长期增长的全球化力量,有些已经不复存在,有些甚至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因素,比如老龄化趋势、中美经济摩擦等。这些变化不仅不利于提高劳动生产力,不利于促进经济增长,而且有利于推高通货膨胀水平,有利于強化通货膨胀预期。

三、中央银行面临挑战

从供求关系看,中央银行可以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节总需求水平,维护物价稳定。但是,中央银行是无法解决供给问题的,面对供给危机,中央银行的紧缩性货币政策操作在抑制总需求、降低通货膨胀率的同时,还有可能造成经济衰退和失业率上升。每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都正在面对这一难题。即使现在一些中央银行仍然可以通过货币政策操作,降低通货膨胀率,保持物价稳定,但是中央银行的独立决策能力也远远不如二十年前了。

是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削弱了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这次危机打破了“货币政策将有利于所有人”的幻觉。我们都看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是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金融危机,许多美国人因此而失去房子和工作,陷入贫困。现在,面对不断攀升的物价水平,当中央银行在考虑如何通过货币紧缩来抑制总需求、降低通货膨胀率时,也需要同时考虑,这样的紧缩性政策是否会引发另一次经济衰退。中央銀行还必须考虑政府的社会安全网是否会在经济衰退期间出现问题,从而影响到民生,尤其是贫困群体的生活。

目前各国中央银行都面临着众多长期性、根本性的挑战,一些国家的政府和政策决策者可能还没有意识到这些挑战的存在,更没有做好应对的准备。尽管那些引发2021年和2022年世界性通货膨胀的因素最终会消失,但是,无论如何,世界的超低通货膨胀时代已经结束。相反,由去全球化、地缘政治冲突、向绿色能源转型等引发的长期供给问题,可能将世界带入一个高通货膨胀时期。当然,未来的通货膨胀率不会总是两位数,但会明显高于2%的通货膨胀目标。

一些中央银行行长认为,他们最大的遗憾是让此轮通货膨胀持续了这么久,以至于通货膨胀预期已经形成并且固化。华尔街经济学家大都赞同这一看法,认为未来十年世界可能因此而面对更多的痛苦和艰难。有经济学家担心,目前各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紧缩立场和加息缩表操作可能引发世界经济深度衰退,如果这种情况真的出现的话,将会是继2008年和2020年两次最严重的世界经济衰退之后的第三次深度衰退。

四、此轮世界性通货膨胀的起因到底是什么

自2021年春天开始,美国物价水平逐月大幅上升,最后酿成通货膨胀。最近美国经济学界展开了关于此轮通货膨胀起因的讨论,但一直存在着不同看法。有人认为,这是由拜登政府推出的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造成的。还有人认为,这是由美国政府无法控制的国际政治经济因素共同造成的。

这两种观点都缺乏足够的说服力。经济刺激计划导致此轮通货膨胀的观点有夸大之嫌,因为现在世界各国都在经历着通货膨胀,但是,他们为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而推出的经济刺激计划各不相同。比如,英国和欧元区国家的经济刺激计划规模明显小于美国,但英国和欧元区国家的物价水平却明显高于美国。再比如,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新西兰在新冠肺炎疫情时期推出的经济刺激计划规模要更小一些,但目前这些国家的物价水平也只是比美国略低一点点。

将此轮世界性通货膨胀归咎于俄乌冲突或者新冠肺炎疫情中全球供应链受阻的观点,同样缺乏足够的说服力。因为早在2021年(俄乌冲突之前),美国的物价水平就开始较快上升了。尽管不同国家的通货膨胀是以不同形式表现出来的,但在世界大部分地区,食品和能源价格上涨是驱动此轮世界性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不同之处在于,美国的通货膨胀主要发生在房租、汽车、服装、旅游和休闲等方面。

不少经济学家认为,美联储是造成此轮世界性通货膨胀的罪魁祸首。因为美联储到2022年3月才开始加息,而那个时候美国的物价水平已经持续大幅上涨一年多了。尽管这种说法有“马后炮”之嫌,但是,美联储没有及时退出量化宽松政策,没有及时通过加息缩表操作来应对通货膨胀,显然是错误的。不过,错误不仅仅在于美联储及其工作人员,还在于当时经济学界的共识。当时经济学界流行着这样一种观点:在大多数情况下,实行经济刺激计划(高赤字、低利率)要比实行经济紧缩措施更好(低赤字、高利率),更能获得政治正确效应,短期内更受政府和民众欢迎。

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快速蔓延时,各国政府相继实施了经济刺激计划。这一点很少被经济学界质疑过。因为我们都知道,政府之所以拥有经济政策决策权,是为了可以随时采取行动,在发生经济衰退或各种灾难时保护国内弱势群体。这是没有问题的。问题是经济刺激计划什么时候启动,什么时候停止,是短期还是长期。有些经济刺激计划带有明显的政治性,那些推动相关经济刺激计划的人,往往是为了借此机会来推动那些在正常情况下不可能在国会获得通过的公共计划。这就是为什么在全球金融危机结束后,人们不愿意讨论经济刺激计划的退出问题。

拜登在竞选美国总统时,曾经向选民承诺,他当选之后将会进一步扩大政府支出,促进美国经济增长。其实,拜登政府的主要目的是重新分配经济成果,并且将大量资源用于应对气候变化。在担任美国总统时,特朗普的愿望之一是战胜竞争对手,获得连任。为此,在美国经济已经恢复的情况下,特朗普政府于2020年12月通过了9000亿美元的新冠肺炎疫情紧急救助计划。仅仅三个月之后,拜登总统又通过了新的1.9万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包括保罗·克鲁格曼在内的许多经济学家都在为这些经济刺激计划叫好,克鲁格曼表示,这些经济刺激计划将有利于促进美国经济更快复苏,使美国为下一波可能到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做好准备,并且,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这些经济刺激计划引发通货膨胀的可能性较小。

其实,早在2021年初,我们就应当质疑特朗普政府和拜登政府相继推出的经济刺激计划,也应当质疑其他国家的经济刺激计划。当时,哈佛大学经济学家、美国前财政部长劳伦斯·萨默斯曾经警告说,如此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很有可能引发严重的通货膨胀。尽管高通货膨胀已经在美国消失了几十年,萨默斯还是提出了一个很具说服力的观点。他认为,将数万亿美元投入到一个供给严重受限而需求稍有不足的经济体,其结果必然是通货膨胀。他举例说,如果有很多人都想购买汽车,并且他们还有足够的资金去实现购车计划,那么短期内汽车价格就会大幅上涨。

在萨默斯的逻辑里,有一个关键环节,即外国供应商无法满足美国由于经济刺激计划而引起的消费浪潮。通常当美国消费者疯狂消费时,美国贸易逆差就会进一步扩大,从而部分地缓解美国国内物价上涨的压力。一个意想不到的问题是,2021年春天美国比其他国家更快地摆脱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但由于当时全球供应链比美国国内供应链更混乱,美国能够进口到的外国商品的数量和品种都非常有限。尽管经济学家对于准确的数字还存在分歧,但一个合理的猜想是,在新冠肺炎疫情之后,过度需求是推动美国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的主要原因。

五、通货膨胀压力下,美联储为什么迟迟没有加息

面对需求与供给的巨大缺口,美联储本来可以及早介入并采取行动。固然美联储无法改变美国政府的经济刺激计划,也无法消除美国政府资金分配的低效率。但是,美联储掌握着一个强大的工具,可以用来防止由于过度需求而引发的通货膨胀。这个工具就是货币政策。美联储可以通过货币政策操作,调控短期利率,比如通过加息提高借贷成本,进而压低资产(无论是股票还是艺术品)价格。

以美国房地产市场为例来说明这一问题。房产是大多数美国人的主要财富。抵押贷款利率上升将提升购房成本,最终压低房价,由此而造成的财富缩水也会带来消费支出的减少。一般而言,加息会抑制借贷,鼓励储蓄,降低需求。加息还会使企业重新评估投资项目,降低企业的招聘意愿。

问题在于,在进行加息操作之前,美联储必须先确定,已经出现了物价水平的持续、普遍、大幅上涨。尽管萨默斯的学术威望极高,但其学术观点却使他成为经济学界的异类。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首席经济学家奥利维尔·布兰查德在内的经济学家都赞同他关于通货膨胀预警的理论,但华尔街和多数经济学家并不同意他的观点。毕竟,在过去几十年的时间里,美国通货膨胀率还从来没有超过4%,拜登经济团队的“进步主义经济学家”也认为,拜登政府的经济刺激计划不会引起通货膨胀。拜登在竞选时承诺,要帮助弱势群体渡过困难,拜登政府的政策措施也得到“进步主义经济学家”的支持。在这种情况下,美联储有什么权力来否定拜登政府的标志性政策呢?从现在情况看,如果美联储在2021年春天就开始加息后,美国经济增幅因为某种原因(比如新冠肺炎疫情加重)而放缓,那么美联储将会受到批评,其独立性也会受到损害。出于这些担忧,美联储未能在2021年春天加息。

一方面,是美国通货膨胀率持续上升,另一方面,是美联储迟迟没有采取行动。一直到2021年秋天,在拜登经济刺激计划实施六个月之后,美国经济已经出现较快恢复,美联储仍然没有退出量化宽松進程。这其中的原因很多,但有一个无可回避的事实是,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将于2022年年底结束此轮任期。在拜登总统尚未提名鲍威尔续任的情况下,如果鲍威尔启动了加息周期,那么拜登完全有可能用另外的人来替代他,这个人也许是莱尔·布雷纳德。布雷纳德是一位著名经济学家,曾经担任奥巴马政府的财政部官员,其货币政策立场更加“鸽派”。出于这一担忧,美联储推迟了加息时间。当然,拜登最终也再次提名了鲍威尔担任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进入新的任期之后,美联储才于2022年春天打开加息窗口,进入紧缩进程。实际上,如果美国政府真的希望美联储及时提高利率,抑制通货膨胀,正确做法是在2021年夏天就提名鲍威尔继续担任美联储主席,并给他明确的货币政策决策授权。

(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通货膨胀中央银行独立性
从纸币到虚拟货币的转变将增强中央银行的力量
培养幼儿独立性的有效策略
对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思考
理解现代中央银行制度
浅论我国非审计服务及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
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城乡差异分析
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城乡差异分析
通货膨胀与人民币升值长期并存现象的分析
我国国际收支对通货膨胀传导机制的经济计量性检验
考虑误差非独立性的电力系统参数辨识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