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孟郊诗中的苦闷情绪
2023-05-30岳思洋
岳思洋
【摘要】 走过盛唐的辉煌,中唐在各种社会矛盾与冲突中寻找国家的振兴与文人的出路。朝政的混乱,战争的频起,社会动荡不安,孟郊等中唐诗人既无法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也不能用自身所学拯救百姓拯救社会,他们的内心充斥着伤感、愤恨和无奈之感。寒门庶族的孟郊,面对如此乌烟瘴气的社会和自己人生路上的一次次失败,变得苦闷起来,苦是生活上的凄苦贫苦,闷则指的是心灵和精神上的郁结烦闷。
【关键词】中唐;孟郊;苦闷
【中图分类号】I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06-0033-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06.010
一、社会转折与韩孟诗派
中唐時期,李唐王朝正经历着由盛而衰的转折。“安史之乱”使得繁荣昌盛的大唐帝国元气大伤,社会各阶级的矛盾激化,百姓家破人亡。朝廷统治者内部意见不一致,结党营私,削弱了唐王朝的凝聚力。与此同时,各地藩镇纷纷想要起兵造反。当时的唐朝看似是一个整体,实际上已经被藩镇分割成一盘散沙。由于“安史之乱”对统治阶级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打击,统治阶级的军队没有足够的实力去平定藩镇,只能求助于回纥、吐蕃等少数民族来镇压。回纥、吐蕃虽然答应出兵帮助唐廷渡过难关,但他们却在中原地区烧伤抢掠,加重了人民的生存压力。由于德宗、宪宗两朝统治者重用宦官,导致宦官完全凌驾于王权之上,在朝廷上打击和自己意见不合的人来为自己谋求私利,滥用职权,腐败至极。[1]这对于本就贫苦凄惨的人民来说更是雪上加霜,激化了阶级矛盾,以至于百姓发动农民起义来反抗种种压迫。虽然当时少数有识之士采取了一些措施来缓解阶级矛盾,如两税法和永贞革新的实施,但是正义与邪恶之间力量悬殊过大,最终以失败而告终。随之而来的是社会的颓靡衰败,人民的失意绝望,就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韩孟诗派应运而生。
韩孟诗派是中唐时期一个重要的诗歌创作流派,这是一群有着相似人生经历、政治抱负和诗歌创作风格的诗人。他们都出身寒门且都曾困守科场,他们在精神上产生共鸣,诗歌创作思想也反映了这种精神上的共鸣。由于他们所处的时代原因,他们反对大历时期那种娴雅清淡、纤巧宁静的带有盛唐气息的诗歌创作方式,而转向怪奇艰涩、瘦硬诡谲。在他们的诗歌中,时常可以看见一反常态的意象和意境,他们选用狠重瘦硬的字词,描写丑陋奇怪的事物,构建萧索荒凉的场面,营造阴森恐怖的意境,形成奇崛硬险的诗歌风格。他们崇尚怪奇,打破常规,在创作中重视主观感受的抒发,从自己的内心感受出发,自然界的事物都随着自己心情的变化而变化,他们失意的时候,就认为周围的事物也和他们一样感到悲伤挫败,把自己的主观感情赋予客观事物。[2]170如孟郊落第后写道:“江蓠伴我泣,海月投人惊……时闻丧侣猿,一叫千愁生。”[3]76李贺写道:“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这些都是诗人的主观感情。这种理论主张和审美倾向突破了诗歌创作的传统,拓宽了诗歌创作的范围,给诗歌注入了新的内涵,是诗歌史上的一次创新,推动了后代诗歌创作的发展。
二、寒门士子与孟郊的苦闷
唐初,庶族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4]。这样无疑极大地限制了庶族的发展空间,阻塞了他们的仕进之路,对于像孟郊这样的贫寒庶族知识分子来说,内心的落差感和苦闷感就不由得加深。
(一)寒门士子的文化追求
安史之乱后,社会遭受重大创伤,藩镇割据、战火连绵,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看不见希望,找不到出路,精神上产生绝望之感,于是纷纷走进佛教来寻求精神的慰藉;另一方面,到了中唐时期,佛教渐渐的注入了世俗化的内容,越来越接近人民的普通生活,这就适应了诗人们的意趣。[5]30
孟郊早年秉承儒教,有着积极向上的入世心态,但在他仕途蹭蹬、屡屡碰壁、看清社会现实之后,便转向佛家寻求精神慰藉,正如《自惜》:
倾尽眼中力,抄诗过与人。自悲风雅老,恐被巴竹嗔。零落雪文字,分明镜精神。坐甘冰抱晚,永谢酒怀春。徒有言言旧,惭无默默新。始惊儒教误,渐与佛乘亲。[3]109
这首诗是孟郊思想转变、放弃儒教转向佛教的一个标志。他说自己倾尽全力写诗抄诗,但最后却发现儒家所倡导的“风雅”已经不合时宜,如果在继续秉承儒教,恐怕会被嗔怪。在经历了生活现实的重击之后,他才猛然觉醒自己前半生被儒教误导,从此以后渐渐地和佛教相亲。诗人在现实生活中遭受的种种不如意都给他的精神造成了巨大震撼,他在现实中找不到合适的排解办法,只能带着深重的精神创伤走进佛教去寻求麻醉和慰藉。
孟郊还把自己与家人读佛经的情状和读后感悟写进诗歌里,如《读经》:
垂老抱佛脚,教妻读黄经。经黄名小品,一纸千明星。曾读大般若,细感肸蠁听。当时把斋中,方寸抱万灵。忽复入长安,蹴踏日月宁。老方却归来,收拾可丁丁。拂拭尘几案,开函就孤亭。儒书难借索,僧签饶芳馨。驿驿不开手,铿铿闻异铃。得善如焚香,去恶如脱腥。安得颜子耳,曾未如此听。听之何有言,德教贵有形。何言中国外,有国如海萍。海萍国教异,天声各泠泠。安排未定时,心火竞荧荧。将如庶几者,声尽形元冥。[3]203
受佛教的影响,孟郊诗歌创作中出现了很多诡异的意象,即打破常规,选取一些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事物对象入诗,在语言上“务去陈言”,寻求新意。还把自己的内心当作创作的源泉,常常把自己生活中的真实感受与虚幻的想象结合在一起,构成一种虚无缥缈的诗歌意境,让人感到离奇荒诞、难以确指。这首诗描绘了孟郊年老的时候在家里教妻子读佛经,自己述感想的画面。诗人老年信奉佛教,学习《般若经》,读经的时候仿佛和神灵进行精神对话,吃斋念佛,内心祥静,寻求一种精神上得解脱。“安得颜子耳,曾未如此听。听之何有言,德教贵有形。”是诗人对儒教的摒弃,揭示佛教对人生活和精神上升华的实质。
(二)孟郊诗文创作的寒士情结
孟郊家境贫寒,社会地位低下,长期屈居下僚不得志,所以他以“寒士”自居,在诗文创作中也就不可避免地流露出寒士情结。所谓寒士情结,就是诗人对自己社会身份和地位的一种自卑感。
孟郊三次参加科举终得一第,这对于长期居于下层诗人来说是一项极大的荣耀,于是他写下了《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3]59这是一位寒士科举及第后内心喜悦之情的真实显现。在中国古代,科举考试是唯一可以提高自己乃至家族地位的方法,孟郊三试而第,这突如其来的惊喜让他一下子忘掉了以往艰辛卑微的庶族生涯,沉浸于即将摆脱庶族地位的欣喜之中。当他被任为溧阳县尉之时,写下了朴实真挚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3]74诗句语言通俗易懂,感情真挚深沉,是孟郊仅有的几首自然朴素的诗歌之一。这首诗歌所描绘的画面是老母亲在为自己即将远行的孩子缝衣服,充满母亲温暖的爱,针线密密缝,但是却害怕孩子迟迟不归来。这种画面只在贫穷的家庭中才会见到,虽然孟郊当时已经做了官,但只是小小的县尉,这样微小的官职并不能使他实现自己的宏图大志,也不能使他摆脱内心的寒士情结,所以依然能够看见他对自己地位身份的不自信之感。
三、科举考试与孟郊的苦闷
唐代科举项目众多,每年秋冬,各地举子们陆续到达京都,在京都进行各种各样的社交活动,结交达官贵人,向他们投献自己的诗文作品,这叫作行卷;在考试前需要向礼部交纳习作,称为纳卷[6]72;举子们之间还有许多丰富的活动。
孟郊的苦闷绝大部分来自困守科场。在他现存诗歌中,有关科举考试的诗占比很大,他每下第一次,就会作诗抒愤,如《落第》云:“弃置复弃置,情如刀刃伤”[3]129,《下第东归留别长安知己》云:“弃置复何道,楚情吟白蘋”[3]133,《下第东南行》云:“失意容貌改,畏途性命轻”[3]136,这些诗句无不透露出一种飘零无所依的悲凉之感,科场的失意给诗人心灵造成了重大伤害,字字滴血。但一次次的落第并没有削减诗人的志向,他还是精心准备,把自己的诗歌献给考官以求赏识。孟郊寒士身份带来的拘束之感自始至终都是孟郊心头挥之不去的阴影[4],加上自己履试不进的遭遇,在诗歌中自称“贱子”“孤鸿”“孤士”,如《长安道》云:“胡风激秦树,贱子风中泣”[3]4,《离思》云:“孤鸿忆霜群,独鹤叫云侣”[3]111,《长安旅情》云:“下有千朱门,何门荐孤士”[3]140,这些诗歌表现了诗人极其卑微的姿态,为了得人赏识、为了科举中第,用这样卑微低贱的语词写诗行卷,反映了诗人内心对中第的万分渴望,同时也可以看出当时科举制度对人性的摧残,这是导致诗人苦闷的一大重要原因。
且看如《楚怨》:“秋入楚江水,独照汨罗魂。手把绿荷泣,意愁珠泪翻。九门不可入,一犬吠千门。”[3]37这首诗作于詩人下第后南游楚湘之时。秋天里的太阳照着屈原的魂魄,“汨罗魂”借指屈原,诗人手中拿着绿荷哭泣,表明诗人把屈原作为自己的知己,哭泣的原因有两个,一方面是哀叹屈原被人诽谤被君主抛弃,另一方面借此抒发自己科考命运坎坷的愁绪。“九门不可入”中的“九门”既指天子,又指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九道天门。借助屈原进献忠言却遭遇谗言诽谤,不被君主所信任的事情来抒发自己参加科举考试落第的愤慨之情。孟郊下第后来到汨罗河边,想起了屈原,认为自己应试不第的遭遇和屈原当时的遭遇很相似。屈原虽然已经死去,但是他的魂魄仍然在汨罗河之中,也就是说屈原的精神还存在,他借助这种不存在的虚幻的魂魄来和自己产生精神上的共鸣,表达自己下第后的苦闷。
四、贫病交加的生活与孟郊的苦闷
孟郊的诗歌以苦吟著称,所谓苦吟就是吟苦,即在诗歌中吟唱生活和心灵上的贫苦和苦闷。孟郊苦吟的独特之处在于他善于选取一些超现实意象来描写生活中的贫病,仿佛只有这些超现实意象才能将生活的贫苦和诗人内心的苦闷表现得淋漓尽致。且看组诗《秋怀十五首·其五》:
竹风相戛语,幽闺暗中闻。鬼神满衰听,恍愡难自分。商叶堕干雨,秋衣卧单云。病骨可剸物,酸呻亦成文。瘦攒如此枯,壮落随西曛。袅袅一线命,徒言系絪缊。[3]148
这首诗写孟郊失去母亲,在家里服丧。当时的孟郊生活上极其贫苦,外面风声鹤唳,诗人在深暗的房间中独自听着风声,神情恍惚,听力衰退,整个人恍恍惚惚;秋天的叶子被风吹落掉在地上就像天降干雨,诗人穿着单薄的衣服卧在床板之上;瘦骨嶙峋的身体上突出来的骨头似乎都可以用来割东西,口中发出的呻吟可以写成文章。诗人是那样的憔悴瘦弱,犹如西落的太阳,仅有一线生机存活于世间。诗歌的后两句表达诗人内心的悲凉绝望之感。此时的诗人身患重病,失去亲人,内心孤独悲凉,身心俱疲,种种辛酸悲苦没有可以倾诉的对象。“鬼神满哀听”中的“鬼神”这一超现实意象说明诗人处于身心俱疲的状态下精神恍惚之态,听见外面秋风瑟瑟的声音,由于听力渐渐衰弱,分不清外面的声音到底是妖魔鬼怪的嘶吼还是风吹打竹子的声音。只有当一个人麻木之时才会出现幻觉,诗人当时已经被生活的贫穷和身体上的病痛折磨到了麻木的地步,内心极度苦闷郁结才会想到“鬼神”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又如《秋怀十五首·其六》云:
老骨惧秋月,秋月刀剑棱。纤威不可干,冷魂坐自凝。羁雌巢空镜,仙飙荡浮冰。惊步恐自翻,病大不敢凌。单床寤皎皎,瘦卧心兢兢。洗河不见水,透浊为清澄。诗壮昔空说,诗哀今何凭?[3]148
这首诗主要写诗人失去母亲后,在凄凉的秋天身心都受到了巨大伤痛的情状。诗人害怕秋月的寒冷,那种寒气就好像刀剑一样锋利刺骨。诗人不敢冲犯月亮,被秋夜月亮的寒气之光所震慑,仿佛魂魄都被寒气凝结在了一起。他看见月亮周围飞翔着的孤独无偶的雌鸟和远处冰面上被秋风吹起随意漂浮的冰屑,不禁联想到自己就像那雌鸟和冰屑,孤苦无依,由于被月亮的寒光和秋风的寒冷所震慑,诗人便不敢抬头望月或者移步冰面上。瘦弱的诗人卧在单薄的床上,月光照在他身上,不仅身体上感到寒冷,内心也感到战战兢兢。“老骨惧秋月”中的“老骨”是诗人自喻,“纤威不可干,冷魄坐自凝”中的“纤威”指秋月,“冷魄”是诗人自喻。我们知道,魂魄是飘摇无所依的,但是秋月的寒光却能把它凝结,让它不再飘摇,侧面写出月光的寒冷,同时也是诗人内心绝望之感的表现。贫病交加的诗人当时在家中服母丧,母亲的离世对诗人来说是一种沉重打击。“仙飙荡浮冰”中的“仙飚”就是仙风,在诗中用来借指秋风,诗人通过外界环境的恶劣来烘托自己心灵上的苦闷和生活上的贫病。
五、结语
孟郊生活在大唐由巅峰的盛唐陡然跌落到谷底的中唐时期,巨大的反差,既让社会迷失了方向,也让寒门知识分子的仕进之途戛然收窄;他们最先感受到了社会巨变的冲击波,成为下层民众中苦苦挣扎的一个特殊群体。社会的动荡、政治的黑暗与生活的艰辛、思想的苦闷,迫使以孟郊等人为代表的中唐诗人,既要思考“兼济天下”的途径,又要探索走出盛唐巨大文学阴影的路径。于是他们在三教融合的壮美历程中找到了新的思想启迪。孟子“存心养性”、禅宗的“明心见性”、老子的“见素抱朴”等等,让他们摆脱世俗的羁绊,高扬主体精神,强化内心修养,“儒书难借索,僧签饶芳馨。”“始惊儒教误,渐与佛乘亲。”追求社会的本真、追求自然的本真、追求文学的本真、追求人性的本真。在文学上、创作方法上 “重视主观感受”,从自己的内心感受出发,把自己的主观感情赋予客观事物。刘大杰先生指出:“孟郊的诗,倾心于艺术的技巧。对于用字造句,费尽苦心。他要务去陈言,立奇惊俗。”“唐诗的发展,专从艺术的技巧上讲,到了孟郊,是呈现一种明显的转变。”[7]266孟郊在苦闷中探索前进的方向,在迷茫中追寻未来的光明。这种开拓者踽踽独行的苦闷,非一般人所能想象,只有韩愈等人击节称叹。
孟郊作为一名庶族知识分子,既有普通知识分子那种博学多识、忧国忧民的共性,又有庶族阶级卑微不自信特点,导致他内心时时刻刻都在做斗争,在中唐那一个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下,诗人既想要通过科举跻身于官场来展现自己的宏图大志,济世救民,又碍于自己低微的庶族身份而沒有进阶的途径。如此这般,诗人内心就不得不产生一种苦闷情怀,只能借诗歌来抒发心中块垒。
参考文献:
[1]王仲荦.隋唐五代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7:345-400.
[2]刘丽华.贞元诗坛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65-87.
[3]华忱之,喻学才.孟郊诗集校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4-229.
[4]贾瑞芬.中唐士人心态视阈下的孟郊诗歌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9.
[5]肖占鹏.韩孟诗派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105-110.
[6]傅璇琮.唐代科举与文学[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82-95.
[7]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