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子宫内膜癌腹腔镜手术患者预后不良的因素研究

2023-05-27邱亚文梁丽赵卫伟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3年5期
关键词:癌栓脉管肌层

邱亚文 梁丽 赵卫伟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西区医院妇产科,河南 南阳 473000)

子宫内膜癌是发生在子宫内膜的一种上皮性恶性肿瘤,确切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激素和遗传因素有关。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阴道出血、阴道排液异常、下腹部疼痛等。若治疗不及时,可引起宫腔积液、恶病质等并发症,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腹腔镜手术是临床治疗子宫内膜癌常用术式之一,相较传统开腹手术,术中视野清晰,可清除病灶组织,临床疗效备受医患认可[1-2]。但腹腔镜手术治疗后仍有部分患者存在癌细胞清除不彻底的情况,肿瘤于短期内再次复发,导致预后较差[3]。子宫内膜癌复发,不仅会对治疗效果造成影响,少数患者还需进行二次手术,增加患者生理及经济方面的负担,进而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危害患者生命健康[4]。可见,改善患者预后情况,对提高子宫内膜癌患者治疗效果有着积极作用。

因此,需了解腹腔镜术后预后不良的相关危险因素,以提前制定干预措施,改善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鉴于此,本研究选择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子宫内膜癌患者腹腔镜术后预后不良的高危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已获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且患者及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回顾性分析2019 年1 月-2021 年1 月本院收治的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08 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①符合《子宫内膜癌诊断与治疗指南(第四版)》[5]中子宫内膜癌标准;②预计生存期≥6 m;③均接受腹腔镜手术;④均具备的完整临床资料。排除标准:①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患者;②存在慢、急性感染性疾病者;③合并心、肺功能障碍患者;④合并妊娠、哺乳期妇女。

1.2 方法

1.2.1 子宫内膜癌患者腹腔镜手术治疗后预后不良的判定方法及分组

所有患者于腹腔镜手术治疗后随访6 m,经超声检查发现患者宫腔内部存在多与生物,子宫内膜厚度>5 mm,且经子宫内膜活检确诊可判定为子宫内膜癌复发。将子宫内膜癌复发的患者纳入不良组,未复发患者纳入良好组。

1.2.2 基线资料收集

自主拟定基线资料表,查阅患者有关资料并进行详细记录,包括:年龄、病程、肌层浸润深度,肿瘤直径、子宫切除范围、术后辅助治疗、淋巴结转移、脉管癌栓、术前均采用全数字彩色多普勒超声机(大为医疗(江苏)有限公司,型号:DW-F3)检查评估患者肌层浸润深度、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脉管癌栓情况;实验室资料:采集静脉血3 mL,以3000 rpm 速率离心15 min,分离血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中生(苏州)医疗仪器有限公司,型号:ZS-820),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γ 干扰素(Interferon game,IFN γ)、脂联素(Adiponectin,APN),试剂盒均选自上海江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3 观察指标

(1)子宫内膜癌患者腹腔镜手术治疗后的预后情况;(2)不良组与良好组的基线资料比较;(3)子宫内膜癌患者腹腔镜手术治疗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子宫内膜癌患者腹腔镜手术治疗后的预后情况

本次研究共收集纳入128 例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病例资料,其中21 例患者预后不良,占比16.41%(21/128),107 例患者预后良好,占比83.59%(107/128)。

2.2 不良组与良好组的基线资料比较

不良组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脉管癌栓与良好组(P<0.05);组间其他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基线资料比较

2.3 子宫内膜癌患者腹腔镜手术治疗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将子宫内膜癌患者腹腔镜手术治疗后预后不良情况作为因变量,不良赋值为“1”,良好赋值为“0”,将基线资料中P 值条件放宽至<0.2,纳入符合条件的变量(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脉管癌栓)作为自变量(变量赋值说明见表2-1),建立回归模型,结果显示,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脉管癌栓可能是子宫内膜癌患者腹腔镜手术治疗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OR>1,P<0.05)。见表2-2。

表2-1 自变量赋值情况

表2-2 子宫内膜癌患者腹腔镜手术治疗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3 讨论

子宫内膜癌是临床常见妇科肿瘤,既往治疗主要以药物、手术等综合措施为主,其中以手术治疗应用最为广泛。如腹腔镜手术,可有效切除患者病灶组织,在治疗子宫内膜癌患者发挥重要作用,多数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可以治愈,预后情况良好,但临床仍存在部分患者术后子宫内膜癌再次复发,预后情况不佳。因此,探析子宫内膜癌患者腹腔镜手术治疗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并及早制定干预措施,对改善患者预后有着积极作用。

本研究经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脉管癌栓可能是子宫内膜癌患者腹腔镜手术治疗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逐个分析原因:①肌层侵润深度:肌层浸润程度更深的患者,其癌细胞增殖更为严重,更容易发生淋巴结转移,导致患者的组织分化程度和病理分期发生恶性变化,增加术后预后不良风险[7-8]。对此建议,临床应通过辅助手段来明确患者的子宫肌层受侵程度,根据患者浸润情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在手术治疗基础上联合药物治疗,降低预后不良发生风险。②淋巴结转移: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腹腔镜手术对其淋巴结清除效率不高,可能会导致手术时遗留肉眼不可见的转移病变组织,导致术后复发,影响患者预后。对此建议,临床据患者病情制定淋巴结切除术,确定患者癌变范围,以彻底清除病灶组织,改善患者预后。③脉管癌栓:脉管癌栓主要因患者机体内淋巴管以及血管管腔内间隙被肿瘤细胞侵袭所致,一旦形成癌栓可将淋巴液隔断在淋巴结内部,阻碍淋巴结正常活动,肿瘤细胞则进入患者脉管。而腹腔镜子宫内膜癌根治术不能灭杀脉管内肿瘤,病灶组织残留与脉管中,增加术后预后不良的风险[9]。对此建议:临床可于腹腔镜子宫内膜癌根治术后联合放化疗措施进行联合治疗,最大限度灭杀患者脉管内残留肿瘤细胞[10]。

本研究也存在不足之处,如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且研究对象均来自本院,选取对象可能存在区域性,造成研究结果可能不适用于其他地区医院。其次,本研究选取样本量相对较少,得到的统计学结果可能存在偏倚,未来可考虑采用多中心、前瞻性研究以进一步证实子宫内膜癌患者腹腔镜手术治疗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综上所述,肌层浸润更深、淋巴结转移、脉管癌栓可能是子宫内膜癌患者腹腔镜手术治疗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临床可基于危险因素,及早制定对应干预措施,以改善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

猜你喜欢

癌栓脉管肌层
《中国肿瘤临床》文章推荐:对门静脉癌栓的新认识与新实践
对门静脉癌栓的新认识与新实践
18F-FDG PET/CT预测肾细胞癌伴下腔静脉癌栓侵及下腔静脉壁
右蝶窦脉管瘤一例并文献复习
乙型肝炎相关肝癌合并门静脉左支与右支癌栓患者根治术后预后研究
脉管复康片联合复方甘草酸苷和米诺地尔外用治疗斑秃疗效观察
TURBT治疗早期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效果分析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诊治现状及进展
非肌层浸润膀胱肿瘤灌注治疗研究进展
高频电凝与非手术治疗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