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团队多途径健康教育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
2023-05-27张露阳宋盟
张露阳 宋盟
(河南省精神病医院精神三科,河南 新乡 453000)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类疾病中的一种重要的疾病类型,患者发病后需要长期接受抗精神病类药物的治疗,且由于病程长、短期效果见效慢,因此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较差,而治疗依从性会直接影响患者的临床疗效[1,2]。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差的原因是对精神分裂症疾病的相关知识缺乏足够的认识,并且对服药治疗的重要性认识较浅,而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3]。健康教育是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疾病健康知识相关教育的方式,能够提高患者对疾病的了解程度,且健康教育对于引导患者及其家属形成健康行为以及生活方式有重要的作用[4]。本次研究探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以及专业团队多途径健康教育模式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 年12 月到2021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184 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2 例。观察组男51 例,女41 例;年龄28~56 岁,平均年龄38.74±12.35 岁;病程3~24 m,平均病程15.84±3.10 m。对照组男49 例,女43 例;年龄27~57 岁,平均年龄39.07±13.14 岁;病程5~23 m,平均病程14.89±3.17 m。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性别、年龄比例、病程值等一般资料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患者符合精神分裂症疾病的临床诊断标准,病程在2 m及以上,经临床医师确诊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年龄在18 岁至65 岁的范围内,且语言交流清晰,能够与医护人员进行交流。排除标准:患者在入院前2 w 内接受过其他形式的健康教育模式干预;患者合并有其他类型的精神类疾病;患者合并有传染性疾病需要进行隔离治疗;患者不具备基本的读写能力。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患者及其家属对本次研究的方案知晓并且自愿选择和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干预,给予患者睡眠及饮食监测、复查、用药指导以及生活起居建议,叮嘱患者及其家属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服药治疗,若服用药物后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则及时停止用药,咨询医师意见后治疗。医护人员向患者派发健康知识宣传手册,患者通过宣传手册学习精神分裂症相关知识,医护人员通过电话的形式了解患者的知识知晓情况。
观察组患者采用专业团队多途径健康教育模式干预,该模式主要分为建立患者微信交流群、发放疾病相关健康知识手册、疾病健康知识教育讲座、出院后随访4 个方面的内容[5]。(1)建立患者微信交流群:建立微信交流群后邀请科室医师、护士以及确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加入到微信群中,在群中引导患者交流疾病的病情以及治疗的情况,患者遇到的问题或者疑问可以及时在群中进行提问,医护人员及时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2)发放疾病相关健康知识手册:通过查阅精神分裂症的相关知识并以文字、图片、短文的形式制作精神分裂症健康知识手册,将健康知识手册发放至患者的手中方便患者进行阅读,健康知识宣传手册中包括疾病知识介绍、饮食建议、药物知识以及居家治疗的建议。(3)疾病健康知识教育讲座:组织由营养科、精神科、消化内科、心理科、药学科等科室联合的专业团队多途径健康教育讲座,健康教育讲座每 m 进行1 次,每次由不同科室的护理人员进行讲解,讲座每次共持续40 min,讲座上通过短视频、文字、图片以及具体案例的形式向患者讲解精神分裂症患者迫切需要掌握的疾病相关知识以及治疗所需要的知识。(4)出院后随访:出院后通过电话随访的方式对患者进行随访调查,另外在电话随访中了解患者服药治疗的依从性,根据患者提出的意见适当调整用药方案。
1.3 观察指标
1.3.1 患者治疗依从性评价[6]
采用临床成人治疗依从性评价方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分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不依从3 个等级,计算治疗总依从率值。
1.3.2 患者疾病知识掌握情况[7]
采用中文版精神分裂症知识问卷对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评价,评价从药物知识、并发症知识、饮食知识3 个方面出发,每项共24 分,分数越高则患者对该项知识的掌握程度越好。
1.3.3 患者生活质量评价[8]
采用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生活质量报告评价量表(Self-life quality report evaluation scale,SQLS)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评价的时间点分别为干预前和干预后,并且包括运动精力、心理社会、不良反应3 个维度出发,每项共60 分,分数越高则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1.3.4 满意度评价
使用自制满意度量表进行调查,满意度结果分为很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分别统计患者例数以及百分比值。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19.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评分值、运动精力评分值、心理社会评分值、不良反应评分值等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治疗总依从率值等计数资料以例数(%)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医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评价结果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完全依从以及部分依从患者的占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医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评价结果对比(例(%),n=92)
2.2 两组医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对比
观察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药物知识、并发症知识、饮食知识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医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对比(,n=92)
表2 两组医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对比(,n=92)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两组医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SQLS 评分值对比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SQLS 评分值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运动精力、心理社会、不良反应评分值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3。
表3 两组医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SQLS 评分值对比(,n=92)
表3 两组医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SQLS 评分值对比(,n=92)
注:与干预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2.4 两组医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满意度评价
观察组精神分裂症患者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内容见表4。
表4 两组医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满意度评价(例(%),n=92)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属于严重的精神类疾病,药物治疗是目前较为有效的治疗方式,但是由于精神分裂症一般病程较长、短期疗效不显著,因此患者需要长期接受药物治疗,但是长期的药物治疗容易导致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特别是出院后由于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相关知识的缺乏,治疗依从性会有更为显著的降低。有学者认为健康教育能够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并且对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有直接的效果,但是常规健康教育的教育方式较为单一,导致教育效果一般,因此需要提高健康宣教的效率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9,10]。本研究治疗依从性评价中观察组患者的完全依从以及部分依从患者的占比均要高于对照组患者的完全依从占比以及部分依从占比,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依从率值和对照组治疗总依从率值相比较明显有较大程度的提升,依从性改善良好。可能原因是专业团队多途径健康教育模式通过微信群的方式增加了患者之间以及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并且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加知识宣传的途径,患者能够通过微信群及时的了解到精神分裂症的相关知识,形成的疑惑也能够得到及时的解答[11,12]。观察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药物知识、并发症知识、饮食知识掌握程度与对照组患者的药物知识、并发症知识、饮食知识掌握程度相比较有较大程度的提高,观察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程度要高于对照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可能原因是专业团队多途径健康教育模式通过讲座、宣传手册等方式提高患者对精神分裂症相关知识的认知,多形式的讲解方式使患者更容易理解相关知识,并且通过专业团队的讲解能够减少患者常规认知中疾病的相关误区,对于提高临床疗效以及治疗依从性有重要的作用[13,14]。生活质量SQLS 评价中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运动精力、心理社会、不良反应评分值均明显高于干预后对照组患者的运动精力、心理社会、不良反应评分值;另外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SQLS 评分值无明显差异。可能原因是专业团队多途径健康教育模式能够帮助患者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减少不良生活习惯对治疗的影响,出院后随访也能够提高医护人员对患者病情以及服药情况的了解,确保临床疗效的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5]。
综上所述,专业团队多途径健康教育模式应用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能够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同时还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对疾病相关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该模式适合临床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