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立医院如何优化内部审计

2023-05-26孙建文

中国商界 2023年5期
关键词:审计工作公立医院架构

◎文 孙建文

在公立医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内部审计工作的有序开展对于公立医院优化改革、经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内部审计成为推动公立医院改革活动有序开展、巩固改革成果的重要手段,而且随着公立医院的持续发展,有必要进一步重视内部审计工作,并推动内部审计和医院的经营管理深度融合,切实提升公立医院的发展效益。

公立医院内部审计的重要性

从公立医院的发展情况来看,内部审计的重要价值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提升公立医院管理活动的精细化水平。做好内部审计可以推动公立医院从传统的粗放管理转为精细化管理,尤其是在财务管理方面,内部审计可以对财务人员的管理活动形成有效监督,确保财务管理措施落实到位,切实提升财务管理的效果。二是规避风险因素。公立医院在开展经济活动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一系列风险,而内部审计可以帮助医院及时发现这些风险因素和环节,并通过内部控制和工作流程的优化规避风险因素,对于医院自身的风险防控具有关键作用。三是提升医院决策管理的科学性。审计结果可以为医院管理者的管理活动、决策行为提供一定参考,帮助医院领导和管理人员发现医院在开展经济活动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采取措施加以优化,保障医院的持续稳定发展。

公立医院内部审计现存问题分析

组织架构有待优化结合公立医院的内部审计情况来看,绝大多数三级公立医院均设置了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或机构,可以保障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但部分二级医院或基层卫生院由于人员配置等因素影响,并未设置独立的审计机构,内部审计工作一般由医院党委、纪检部门负责开展,甚至部分医院将内部审计划归为财务工作,导致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不足。这是内部审计组织架构不合理的重要体现。与此同时,组织架构不合理导致内部审计职能模糊,使得内部审计难以发挥应有价值。此外,组织架构不合理还导致内部审计出现追责难的问题。

审计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具体由审计人员负责开展,然而,部分公立医院存在审计队伍建设不到位的问题,审计人员的理论水平、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未能达到审计工作需求。究其原因,部分医院领导存在重业务、轻管理的思想观念,忽视审计工作,没有针对内部审计投入足够的资源,也没有做好审计人员的培训和引进工作。同时,在部分二级公立医院和基层卫生院中,审计人员由医生或其他人员兼任,导致审计人员缺乏专业的理论知识,无法推动内部审计的有序开展,甚至成为阻碍审计工作优化的重要因素。此外,现阶段公立医院开展内部审计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才能确保内部审计的有效性,但部分审计人员的素养不足。这既是审计队伍建设不足的重要表现,也是阻碍审计工作开展的重要因素。

审计形式单一部分公立医院存在审计形式、审计手段单一的问题,而且更加重视事后审计,未能做好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没有通过内部审计活动实现“防患于未然”。同时,部分审计人员在工作期间更多依赖传统的审计经验,对于新手段、新方法了解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内部审计的有效性。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部分公立医院存在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不足的问题,并未推动信息技术与内部审计相融合,审计人员在面对海量的经济数据时显得有心无力,不仅降低内部审计的效果,而且给审计人员带来较大的工作压力。因此,如何推动审计形式与手段的多样化、推进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应当是公立医院所关注的重点内容。

公立医院内部审计优化对策

优化内部审计组织结构组织结构对于内部审计的效果具有直接影响,合理的组织结构可以明显提升内部审计的有效性。基于此,公立医院应当结合自身的人员配置情况和内部审计需求优化组织结构,调整内部审计流程,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保障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同时,医院党委应当意识到内部审计对于医院经营发展的重要性,建立由党委直接领导的内部审计部门或相应岗位,避免内部审计工作受到其他部门、其他人员的影响。

在优化组织结构的基础上,应当推动内部审计职能优化,不仅要对医院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更要对医院的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等活动进行审计,推动内部审计的全面渗透与覆盖,切实发挥内部审计在监督、评价、反馈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推动内部审计由财务型审计向管理型审计转变,主动探索内部审计工作开展的新思路,明确内部审计工作的具体执行标准和总体目标,为审计工作的开展和医院的经营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推动内部审计队伍建设前文提及,部分公立医院存在审计队伍建设不足影响了内部审计的有效性。鉴于此,医院可以从审计人员培养和引进等方面入手,采取多种措施推动审计队伍建设。一是组织院内审计人员定期参与学习培训,使其掌握内部审计方面的前沿理论知识,能够与医院的审计工作现状相结合,积极主动投身于内部审计活动,推动内部审计优化开展;二是做好信息化培训,提升审计人员的信息素养,使其可以意识到信息化工具的重要价值,掌握信息化工具的功能,推动信息技术与内部审计融合,切实提升内部审计的有效性;三是做好审计人员的引进,尤其是针对二级医院、基层卫生院而言,可以通过合同聘任制的方式引进相应的审计人员,充实院内审计队伍,为审计的开展提供人员保障。

丰富审计工作形式医院需要推动内部审计由事后审计向事前、事中两个阶段延伸,打造一体化、系统化的审计流程,切实发挥内部审计在预防、反馈方面的作用。与此同时,审计人员需要积极主动学习先进的审计手段、审计方法,将其与工作实践相结合,从而提升审计有效性。公立医院可以通过大数据审计的方式提升内部审计的信息化水平,将审计人员从机械性的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工作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两方面的审计工作中,这也是推动内部审计由财务型审计转向管理型审计的重要手段。

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对自身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针对现阶段内部审计方面存在的问题,医院需要重视内部审计工作并主动优化组织架构,明确内部审计职能,做好审计人员的培养和引进,强化内部审计队伍建设和审计信息化建设,多措并举推动医院内部审计的有序开展。

猜你喜欢

审计工作公立医院架构
基于FPGA的RNN硬件加速架构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功能架构在电子电气架构开发中的应用和实践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LSN DCI EVPN VxLAN组网架构研究及实现
公立医院改制有攻略
公立医院的管与放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一种基于FPGA+ARM架构的μPMU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