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分层教学策略
2023-05-26蔺迎香
蔺迎香
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倒逼教师更新教学理念与教学策略,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引导每一个学生参与到课程活动中,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展开教学。然而,目前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学生学习兴趣低迷、学习质量与效率无法提高等问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教师也很难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在这种背景下,分层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如何将分层教学模式融入初中物理教学中,是本文探究的重点。
分层教学具体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与自身特点将学生科学合理地划分为不同层次,进而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策略、实施精准的针对性教学,从而帮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能学有所获,有效避免有的学生“学不够”、有的学生“学不饱”的尴尬局面。基于此,本文就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运用分层教学来帮助学生充分激发潜能,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起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体会到物理知识的魅力。
一、初中物理教学现状
(一)教师教学策略陈旧,忽视学生本位
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虽然已经推进很久,但仍有部分教师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依然保有“唯分数论”的陈旧理念,所应用的教学手段也倾向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单方面的知识传输忽略了学生本位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处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的地位。这种教学方式并没有使学生体会到物理学习的乐趣,反而抑制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无法使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抽象的物理知识;长期被动地接受知识也使部分学生产生了对物理的畏难心理,无法全身心地投入物理学习中。除此之外,这种单纯的一刀切的理论知识讲解也难以使学生在物理与其他学科之间以及物理与实际生活之间建立起联系,难以充分拓展学生的思维,难以满足新课程与素质教育对学生综合素养培养的要求。
(二)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学习积极性不足
相较于其他学科,初中物理大多基于实验开展教学,且知识点也比较抽象复杂,许多学生对基础的概念以及理论知识理解不够全面,自然也无法扎实地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再加上教师没办法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学好物理这门课程,学习信心严重不足,积极性大打折扣。长此以往,在积极性不足的基础上学生也很难真正建立起物理学习的兴趣,自然也就不会花时间与精力去探寻物理学习的技巧,没有学习技巧,学习成绩难以提升,看不到学习成果,更加挫伤学习积极性,这样的怪圈极大地制约着学生学习。
二、分层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尊重学生差异,促进学生发展
学生生长环境不同、智力水平不同、知识基础也不同,种种不同使得学生学习过程中必然会存在差异性,教师如果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很容易产生“顾中间,失两头”的问题,不利于全体学生学习质量与水平的提升。当学生的学习需求长期无法得到满足时,学习兴趣与积极性自然也无法有效激发,而分层教学应用于物理课堂教学中就能够充分考虑到学生差异化的学习需求,对学生实施精准的分层授课,能够尽可能地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学习能力的提高都有着重要帮助。
(二)突出学生主体,提高综合素质
新课程改革标准以及素质教育中都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将学习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秉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分层教学就充分契合了这一理念,其因材施教的本质能够做到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会到物理学习的魅力,能够在学习中有所收获,进而充分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综合素质,为学生多方面能力综合发展奠定基础。
(三)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能够作为内驱动力引导学生投入学习活动中。分层教学的方式能够充分集中不同层次學生的学习注意力,使学生能够明确自己在课堂学习中的任务以及学习的重点是什么。在此基础上,学生集中注意力解决物理问题后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有着重要影响。
(四)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教学效果
抽象的初中物理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往往是较为复杂的,尤其是对于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的学生。而分层教学就充分解决了这一问题,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相应的学习任务,能够使学生在符合自己能力的问题解决过程中全面把握相关的物理知识,对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帮助。
三、初中物理分层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层
分层教学的第一步自然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层,教师可以在充分了解本班学生学习情况与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将学习成绩较好、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划分为A组;将学习较为刻苦、基础知识掌握扎实,但是学习成绩始终无法提升的学生划分为B组;将基础知识把握不牢固且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划分为C组。教师在具体的分层过程中应遵循全体性、动态性、激励性三个原则。全体性原则是指在分层时应当尽可能地照顾到班级里的每一个学生,以同样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动态性原则是指教师在进行学生划分时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与学习水平,根据学生每个阶段的不同表现适时调整层次划分,保持一个动态的学生分层,保证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都能够被充分激发;激励性原则要求教师在层次划分完成之后制定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任务以便于精准展开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跳一跳,够得着”的感觉,都能学有所获,在学习成果的激励下充分建立起学习的兴趣,体会到物理知识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分层
每节课程讲解之前,教师都要设置相应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计划,以便充分把握课堂节奏,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因此,教学目标对整堂课的教学起一个统驭的作用。教师在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时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以便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对于A层次学生,教学目标可以定位在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能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对于B层次的学生,教学目标定位在能够掌握基础的物理知识,并能够用物理知识解释一些特定的物理现象;而对于C组的学生,教学目标定位在让学生能够充分把握基础知识、对知识进行融会贯通上即可。通过不同教学目标的制定使学生都能够学有所获。
例如,在教授“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这部分知识时,教学侧重点在于让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厘清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能够对这部分知识灵活应用。此时教师就可以据此来设置相应的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首先是知识与能力教学目标的设定。对于C组学生来说,本节课只需要让其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出电流与电阻和电压的关系,能够掌握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并用其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电流即可;而对于B组的学生,则要求其在C组学生的基础上还能够充分认识到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并能够学会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电压;对于A组学生则要求其在前面两组学生的基础上还能够灵活地分析滑动变阻器在不同物理实验当中的重要作用。根据学生们的学习情况与学习能力来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其次是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的制定。对于C组学生来说,本节课需要让其充分体会到利用科学方法探究物理问题的魅力与乐趣,帮助其先建立起对物理学习的热情;对于B组学生则要求其在C组学生的基础上能够掌握物理实验过程中应用到的“控制变量法”;对于A组学生要求其在前面两组学生的基础上还能够通过实验、分析和探索过程的实现培养其物理归纳能力。通过三层次的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制定全面提升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最后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制定。对于C组学生设定的目标是让学生建立起物理学习的信心和决心,有勇气去面对物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初步建立起对物理学习的热情;对于B组学生来说则要求其能够在实验过程中养成客观、实事求是以及尊重自然的科学态度;对于A組学生来说要求其能够充分体会到物理规律,并对物理规律有客观和科学的认识,养成科学的物理世界观。通过以上三个不同层次教学目标的设计来充分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将分层教学的优势落到实处。
(三)学习任务分层
在制定好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后,教师就需要有节奏地开展课堂教学。在课上与学生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不同层次的课堂任务让学生完成,还可以设置不同难度的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总而言之,在课堂教学进行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融合分层教学的理念,让每个学生都能投入到课堂探究活动中,体会物理学习的乐趣,进而全面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例如,在教授“电路的连接”这部分物理知识时,教师可以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实验用具:4节新的干电池、两个规格不一样的电灯泡、若干导线以及三个开关,让学生尝试自己设计题目中要求的电路。在学生实验进行的过程中为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任务,要求C组学生能够在实验过程中与教师和其他同学相互讨论,绘制出一个简易的电路图模拟来完成实验,这一任务的重点在于让这部分学习能够自主掌握基础的物理知识,培养起物理学习的兴趣;要求B组学生能够设计、连接出最少两种电路并将连接好的电路图画出来,在此基础上,能够以小组为单位总结归纳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路特点,这一任务的完成能够培养这部分学生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为其物理学习技能的提升提供帮助;对于A组学生,教师可以人为地为其实验的完成增添些阻碍,例如,给其提供有障碍的电线或者灯泡等,让这部分学生尝试用已经学过的物理知识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充分提高这部分学生物理知识灵活应用的能力,使这部分学生能够感受到物理在我们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设置这样不同层次的任务,让每一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课堂上收获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真正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为其物理成绩的提高打下基础。除此之外,教师在讲解“压强”“声音的传播”“二力平衡”等与实验相关的物理知识时,都可以设置一些相应的分层任务让学生来完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课后作业分层
课后作业的布置对于物理教学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科学合理的课后作业不仅能够使学生充分巩固课堂知识,做到课堂知识的有效拓展和延伸,教师也能够根据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掌握学生的学习成果如何,为后续教学方案的设计提供实践支撑,有助于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后作业设计时也可以进行分层设计,为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课后作业,以此来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够巩固课堂知识学习的成果。对于一些学困生来说,符合其难度需求的作业的布置能够使其在作业完成的过程中充分建立起物理学习的自信心,为其物理学习质量的提升提供帮助。
例如,“密度的应用”这部分知识教学完成之后,教师就可以相应地设置一些分层次的作业让学生来完成。
第一层次的作业题基础题:(1)有一个2.5L的塑料瓶,用这个塑料瓶来装水,最多能装多少?如果用这个塑料瓶来装酒精又能够装多少?(2)有一块1立方米的冰块,这个冰块化成水后质量是多少?体积是多少?
第二层次的作业题为拔高题:(1)有一个长方体的大石块,长10m,宽3m,高4m,在这个大石块上取下来一小块作为样品,经过测量可得这一小块样品的质量为140g,将这个小样品投入100ml的量筒的水中,石块被水淹没,水面上升到150ml的刻度处,那么能否据此推断出大石块的质量是多少?(2)有一个内部的面积为200平方米的圆柱形油桶,这个油桶油面距离底部的距离为5m,从这个油桶中取出30立方厘米的石油的质量是27g,那么能否据此推断出这个油桶当中有多少石油?
第三层次的课后作业为选做题:有一个质量为356g的铜球,体积为60立方米,能否推断出这个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如果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少?如果用铝来填满空心,需要多少?这三层次的课后作业难度逐步提升,让C组的学生在完成第一层次的基础上尝试完成第二层次,让B组学生在完成第一第二层次的基础上尝试完成第三层次,而对于A组学生则尽可能让其将三个层次的作业都理解透。通过这样不同难度的课后作业的布置来充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学生体会到物理学习的乐趣,建立起物理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为其物理学习综合能力与质量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四、结语
综上所述,分层教学灵活应用于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质量的提升,还是对教师教学目标的实现与教学效率的提升来说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应当积极探索将这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应用于物理教学的方法,为学生物理综合学习能力与素养的培养奠定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