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内部控制减少企业坏账风险

2023-05-26董妍

中国商界 2023年5期
关键词:资信合作方信息沟通

董妍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内部控制环境有效性不足 在实践中,部分企业关于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环境有效性较差。部分企业的领导者急于迅速扩张业务,忽略对合作方质量的筛查和应收账款的管理,存在“重业务、轻回款”的意识。财务部门缺乏关联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机会成本和时间价值的观念,忽视欠款增加会导致关联企业应收账款回收周期变长,降低变现速度。

资信评估能力薄弱 部分企业在应收账款风险评估方面还存在一系列问题,这突出体现在资信评估方面。一方面,部分企业尚未建立完整的资信评估体系。企业虽然对以往的交易状况、合作方信用记录和财务材料进行了充分收集,但是却并未对合作方当前面临的行业环境和竞争对手状况做信息搜集;另一方面,企业对关联企业过分信任,缺乏评估环节,认为有母公司作信用背书就盲目放松审批,导致关联企业之间的应收账款数额不断提高。

组织机构建设滞后 应收账款的管理涉及多个环节,需要各个部门共同发力。在实践中,部分企业应收账款的组织机构建设严重滞后。部分企业仍然将应收账款的管理和催收工作看作是财务部门的责任。财务部门可以实现对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和坏账计提,但对具体的经济业务和合同内容了解不够深入,导致财务部门在应收账款的催收方面比较乏力。有些企业的各个部门存在职责权限不明晰,尤其是在涉及关联企业应收账款催收方面,存在各个部门推诿扯皮的现象。

信息沟通不畅 部分企业信息沟通机制不顺畅。很多企业部门内部沟通效率较高,扁平化的组织结构降低了上下级之间的沟通成本。然而,各个部门之间的横向沟通较少,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较少能对合作方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的变动进行讨论,无法就应收账款的催收政策达成一致意见。

监督考核制度不完善 完善的内部监督体系应对应收账款的各个环节进行审计和监控,督促各个部门落实责任,加快应收贷款的周转。而实际上,部分企业的内部监督力度不足。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缺乏足够的独立性和专业性,无法对应收账款管理质量给出公允意见;在对各个部门的业绩进行考核时,企业习惯从业务、收入和利润的角度设计相关指标,缺少应收账款管理方面的指标设计。

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对策

提高风险管理意识 增加企业的风险管理意识可以加强企业对应收账款管理的重视程度。首先,企业应该加强管理层的风险管理意识。企业管理层应该认识到内部控制能对应收账款管理产生重要影响,如果内部控制制度设计不科学、不能有效执行,那么应收账款的源头控制、事中控制就会失控,应收账款回收困难,甚至发生资金链断裂的情况。其次,企业还应该提高基层员工的风险管理意识。针对销售人员要加强合作方信用风险意识培训,及时识别不良合作方,调整销售策略。最后,针对企业全体员工,企业要加强职业道德培训,组织员工学习有关的法律文件,加强日常防控,将应收账款指标控制在警戒线以下。

加强组织机构建设 针对应收账款管理,企业应该加强组织机构建设,明确职责分工。首先,企业可以在财务部门下设应收账款管理小组。小组成员由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的人员兼任。在合同签订阶段,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要同合作方详细探讨付款的条件、时间和违约责任,做好应收账款的源头控制。其次,还应该建立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信用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是对合作方的信用水平、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资料进行收集和分析,建立合作方资信档案库。最后,企业还应该加强组织机构的人员建设,建立长效培訓机制,提高相关人员的资信评估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和职业责任感。

完善资信评估制度 企业的信用管理部门应该完善合作方资信评估制度,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源头控制。首先,信用管理部门应该对目标合作方近期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行业状况和竞争对手状况信息进行搜集。其次,企业在完成资信评估活动之后,还应该确定与之对应的信用标准:一是要了解竞争对手提供的信用标准,并以此为依据对信用标准进行调整;二是要考虑到自身承担坏账风险的能力,如果能力较强,可以提供较低的信用标准;最后,企业还应该确定合理的信用期限,信用期限也就是合作方需要付款的最长期限。举例来说,企业约定合作方付款“N+1”的方式就比较合理。

完善信息沟通机制 针对应收账款,企业还应该加强过程管理,而完善信息沟通机制需要得到重点关注。企业应该加强同外部合作方的友好沟通。一旦合作方发生回款困难的情况,应收账款回收小组或者业务部门都应该及时与合作方交流,了解合作方回款困难的原因,并作出相应的措施调整,以实现和合作方的“双赢”。对于一些非财务原因造成的回款困难,应收账款管理小组应时常催促,必要时可以采取法律措施维护权益。企业还应该完善信息沟通机制,打造业财一体化的信息系统,业务部门在将合作方的信用信息上传信息系统之后,财务部门可以从合作方信用数据库中调取相应的数据,在功能模块中增设合作方信息、经济业务信息、信用期限信息模块。

完善监督考核制度 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需要完善的监督考核制度。首先,企业应强化审计部门的能力,提高其独立性和专业性,能实现对应收账款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审计部门要加强对合同签订和履行情况的监督,严格审核合同中关于付款条件、付款期限的条款。其次,企业应积极发挥外部监督的作用。外部监督和审计机构在应收账款风险管理方面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因此,企业可以引入外部监督机构,参与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堵塞管理漏洞。最后,企业应该完善应收账款的考核制度。针对业务人员,要扭转“只看业绩,不看风险”的考核机制,将应收账款逾期天数和回收比例纳入考核。

应收账款金额的扩大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而内部控制与应收账款具有较强的联系。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评估制度、信息和沟通机制都能对应收账款的管理产生重要影响。如果企业不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那么就会增加应收账款的管理成本和坏账风险。因此,企业应该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加强合作方资信评估,加强组织机构建设,完善信息沟通机制,加强监督考核,加强金融手段的运用。只有这样,才能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将风险控制在企业可接受的范围内。

作者单位:长白山开发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猜你喜欢

资信合作方信息沟通
成长相册
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风险管理研究
共建“一带一路”需要正视居间合作方风险
生鲜品销售网络合作方优选方法研究
浅谈特高压输电工程铁塔物资供应管理新模式
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谣言的现状及问题反思
企业管理协同变革
空中管制中信息沟通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方法
企业资信评估在企业中的作用
怎样让班级管理更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