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所有制改革下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新内涵、新要求与突破路径
2023-05-26明明孙昇云邓晓军王海英
明明 孙昇云 邓晓军 王海英
【摘 要】顺应时代变迁,响应国家政策,国资国企深化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论文首先归纳整理了国企三项制度改革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沿革,其次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完成的基础上,以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指导,分析了国企“混改”背景下三项制度改革的新内涵和新要求,进而从加强国企党建工作、加强人才组织建设、推动国企整合重组等方面提出建议,为新发展格局下三项制度改革赋能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思路。
【关键词】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混合所有制
【中图分类号】F271;F27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編号】1673-1069(2023)04-0058-03
1 引言
从党的十八大至今,我国积极推进国有企业制度改革,主要改革目标实现高质量圆满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以来,公司制改制基本完成,董事会制度体系更加完善,资产重组效果显著。尽管国企改革已经取得显著成效,但一些制约国企发展的深层次体制障碍仍然存在,“改革永远在路上,优化服务无止境”,面对新形势,重新思考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总结新时期三改工作的新内涵、新要求,注意典型事例中的改革突破点,在做好三年行动总结的基础上,要坚持聚焦三项制度改革中的重难点问题,攻坚克难,以开拓的精神深入推进国企三项制度改革,做大做强做优国有企业,推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2 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产生的时代背景与历史沿革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居于核心地位,在推动社会发展、提升经济增长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时期不断探索、深化国有企业劳动、人事和分配三项制度改革,是全方位、无死角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举措,有益于充分调动企业职工的内在主动性、积极性,引进人才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发展动力。
2001年,《关于深化国有企业内部人事、劳动、分配制度改革的意见》颁发,深化国企三项制度改革作为一个具体的改革任务正式提出。
2015年,《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发〔2015〕22号)公开发布,提出要划分国有资产类别,根据实际情况分别推进各类国有资产改革,通过企业多种监督途径,加大力度监管国有资产,规避国有资产出现流失,深入改革企业用人制度,拓宽公开选人渠道,选拔高质量人才,改善领导层配置,实现有进有退,规范晋升降职制度,优化薪酬分配制度,推进企业业绩考查评定,做到业绩与工资相挂钩,依据员工绩效合理规划员工收入,对于屡次不合格的问题员工实施惩罚机制,依照规定处理,坚定不移地推进三项制度改革。
2018年,《中央企业工资总额管理办法》审议通过,提出采用备案制或核准制对企业工资总额进行统一管理,以市场作为指引,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水平为决定性要素,做好成本管理工作,合理确定不同岗位工资待遇水平,依据效益不断改良企业职工工资管理制度,调动人员内在潜力。
2019年,《关于开展2019年中央企业三项制度改革专项行动的通知》(国资考分〔2019〕232 号)发表,指出进一步对经济业绩考核制度进行完善,加快构建市场化选人用人和激励约束机制,要求各企业树立改革楷模,凝聚典型力量,立足企业整体,分析企业发展的实际困难,精准制定改革方案,逐步优化,全面落实改革举措,解决根源问题。
2020年,《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颁布实施,深入落实国有企业改革“1+N”政策体系,坚持“谁失误谁负责”,观察各地方成功的改革方法,集体学习,如南方电网制定了一份重大决策的权责清单,涵盖其公司的25个业务领域,145个具体权责事项,将所有权利纳入范本,每年对范本进行调整,多进少补,有效规范行权主体的权利,找好负责人,增强国有企业抗风险能力。发布《贯彻落实〈三年行动方案〉改革举措工作台账》,将29个部门的工作事务进行分化整合,化作337项详细行动举措,每项举措明确了具体实施措施、责任部门、时间期限,做到有制度可依,明确工作职责,找准重点、补齐弱项、破解难题,扎实促成国企改革任务顺利实施。
2022年,《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印发,进一步规范化干部能上能下的用人制度,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对不符合职务要求的干部按程序予以调整,重视干部的日常工作细节,严格监督。《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实施,健全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培养路径,加大培养力度,完善技能等级评价,营造崇尚人才热爱劳动的社会环境。
3 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国企三项制度改革的新内涵与新要求
3.1 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国企三项制度改革的新内涵
从1990年的“破三铁”运动到如今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圆满完成,改革一直在路上,国有企业对存在的各种问题逐层递进,逐个击破。党和政府颁布了“1+N”项政策体系,地方国企因地制宜,纷纷根据自身具体问题制定一系列改革举措,各地区协同创新,在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健全国有资产监察管理制度、完善职工奖惩机制、解决内部人员分配问题等方面改革创新。国企人员薪金制度基本建立,更加关注分配的公平性、合规性,一系列有力举措落地有效,国有企业改革工作行之有效。迈向新征程,国有企业仍要坚持对一些亟待解决的难点、重点问题死磕到底,通过市场完善三项制度,更关注人才价值和奖惩制度,“三改”从“被动推进任务清单”走向“进一步提能增效”,坚定不移地促进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3.2 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國企三项制度改革的新要求
3.2.1 三项制度改革走向对标提升
根据企业自身的行业性质、经营特点和发展状况,选择合适的对标对象,以有代表性的优秀企业为模范,学习改革经验,了解选人用人制度、薪金制度、晋升降职体系,分情况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做到有制度一一对应。运用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决断性作用,选择真实的数据计算获得薪金指标、绩效信息,量化考核指标,建立模型,判断自身人工成本产出投入比率,保障考核的公平性,进而分析明确制定薪酬制度,合理安排员工薪金,优化设计用人薪酬体系。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调整薪酬分配,分层次设置不同的福利待遇,针对核心人才采取中长期激励制度,管理培训各岗位职工,帮助制定长期发展规划,满足员工多方面发展需求。
3.2.2 三项制度改革愈发精细化
随着国企国资改革,尤其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层层推进,三项制度改革不再只规范大体框架,而追求改革细节,精益求精。在人员晋升方面不光看员工的贡献、工龄,更重视员工的整体素质,从业务水平、管理能力、业绩条件和风评等众多方面综合评价,合理设计晋升前提,科学规划员工职业生涯。健全人才选拔制度,重视管理层人才选拔工作,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好的领导者才能带领全公司蓬勃发展,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重视员工的实际贡献,给优秀员工发展空间,促进人才市场化。针对我国在国际市场处于劣势地位的科学技术,引入相关高科技人才,投入更多资金培养前沿热门技术人才,重点奖励对国家薄弱技术作出突出贡献的研发科技人员。完善人才体系,重视高质量人才培养,组织培训技能,从学校入手,鼓励高职学校开展更多技能培训,提高学生技能水平,奖励有突出贡献的专门人才,调动人才科研动力,推动我国科技自立自强。
3.2.3 三项制度改革抓实干,加大改革力度
随着改革的持续推进,“三改”任务要更加重视改革后的效益,让改革成果实实在在体现在企业的利润表上。重视期末绩效考核,调整优化薪金考核指标,改良内部绩效考核制度,将员工的职位与绩效、薪金严格挂钩,严厉打击偷奸耍滑、上班浑水摸鱼之辈,对于任职期内连续考核评价不良、不积极整改的员工,给予降职、免职、公开批评等惩罚措施。积极开展分配监督管理工作,打通人力资源考核官与普通员工之间的沟通交流平台,发挥群众的力量,从细微处入手,紧盯薄弱环节,发现分配中存在的死角问题,有效管理员工薪酬分配不合理现象,建立长期监管制度,加大整改举措的力度,推动分配体系进一步完善。
4 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的突破路径
4.1 加强国企党建工作
党是领导一切的,进行国企改革同样要坚持党的领导。在改革过程中,管理层将工作重心放在经济效益的提高方面,轻视党建工作背后的发展潜力,没有充分认识到党建工作对企业发展的强大优势,基层党组织建设较为薄弱,很多党建工作难以实现。领导班子要转变思想观念,充分重视党建工作,将党组织建设与企业发展深度融合,进到基层了解企业发展进程,统筹兼顾各职能单位,将党建成果转化为企业的发展效能,推动各项工作协调共进。国有企业改制后,企业重组内部资源整合,部分员工的观念尚未转变,政治立场不够坚定,被经济利益所诱导,贪污腐化现象频出,侧面说明党组织的监督力度不够,要拓宽监督范围,将思想政治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与群众面对面交流,了解员工的想法,开展思想政治辅导活动,逐一施策,通过新政策宣讲会、宣讲团等宣传党的思想观念,鼓励大家使用学习强国,了解祖国建设的发展方向,在“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中转变思想观念,完善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在二十大精神指导下逐步推动国企党组织规范化建设,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党的建设与公司治理深度结合,在党的领导下推动企业迈进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4.2 突出人才队伍建设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突出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做强做优做大国资国企,人才是关键,人才是核心,人才是动力。重视人才,构造科学的培养体系,关注整体素养,选拔时不光把眼光放到员工业绩上,更要注重员工的价值观与潜力。员工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讲究团队配合,服从公司规章制度,规范完成任务,不做违背职业道德的事,注重自身长期发展方向。对于价值观不合的问题员工,要积极引导到正确方向,取舍得当,避免造成更严重的后果。树立终身学习的企业文化,连续性培养自己的人才,定期送员工进修,有的放矢与实际工作相联系,解决员工工作时存在的问题,将培训的知识技能充分应用到日常工作中,提高员工自身能力,从而更好地服务企业,提高员工黏性。加大交流合作,管理层学习其他企业的优秀管理经验,提高管理技能,将管理权限适当下放,给下层管理者充分的实践机会,培养后备管理团队,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引进人才,完善人才培养结构,健全高质量人才培养引进工作机制,引进来与国外优秀企业展开交流合作,扩大企业的国际影响力,吸引国外有能力的优秀人才参与到自身公司建设,为国外友人提供充分的就业条件,从薪酬、住房、探亲假、食宿、交通等各方面提供便利,将福利惠及其家庭,减少后顾之忧,从语言环境和价值观念等方面创造适宜的工作环境,关注他们的工作状态,留住国际人才,实现国际人才的本土化目标。在招人的同时要注重管人,开展业绩考核制度,加强对员工日常工作的监督管理工作,客观评价员工年度工作表现,将考核结果作为评奖评优的重要参考数据,除单一的货币性薪酬作为奖励外,丰富奖励种类,想员工所需,给员工一定假期、荣誉称号、职业发展机会等,减轻压力,降低职业疲倦,满足精神需求,提高员工工作效能。对于重要岗位的支柱员工,给予一定的股权激励,实现利润共享,让人才转变思想观念,为企业增收即为个人增收,成为企业的主人公,从上到下,领导带头认真工作,适时关心职员工作、生活情况,营造积极、轻松的工作氛围,提高员工归属感。观察员工在各项工作中的能力表现,立足于其自身需求,择优放在更适合的位置。
4.3 推動国企整合重组
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推进,企业并购整合的方向从战略性重组逐渐转向专业化重组与产业链整合,注重企业合并后带来的协同效应,避免没必要的同业内部竞争,减少多余的形象工程建设,提升国有企业资源配置效力。要更加重视国有企业的发展路径,发挥国有企业的模范带头作用,引导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向绿色新兴产业发展,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有效监督企业国有资产交易情况,大踏步推进国有资本市场化流动,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整合国有资源,解决重复投资和同类化无序竞争问题。深化关键领域和重点区域改革,加大对关乎民生福祉的行业投入,聚焦高新信息技术、新能源、芯片等高端领域,优化发展薄弱产业,提高我国科技核心竞争力,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发展,将数字化技术和传统产业相结合,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力度,创造性实现新旧动能成功转换,适合科技时代发展要求,减少纯体力工作,增加群众幸福感。国企改革仍然存在同类元素过多、企业内业务关联性差,涉猎范围广而不精的特点,要加强资源整合,专攻细分主业,清退非主业、非优势业务,清理无效资产、低效资产,推动国企间与企业内部同一板块合并,整合同类资源,推动整体资源优化配置,集成发展新业态,优化空间布局,推动制造业集成化产业链发展,建造全球领先的、竞争力强、专业化的龙头企业,培育有影响力的国际品牌,壮大企业整体的行业影响力,激发行业动力,带动其他相关企业发展。
5 结语
新时期,继续推进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要贯彻二十大报告精神,围绕政策取向,充分把握“三改”的新内涵、新要求,牵住改革中的“牛鼻子”,推进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大党对国有企业各领域的监察力度,提高员工的思想觉悟,加大人才组织建设,在重点薄弱领域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注入更多资源,提高科技发展水平,促进国企专业化重组和产业链整合,提高国有资本资源配置效率,改变不合理结构体系,推动国有企业改革纵深化发展,实现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锦.国资国企改革的新部署、新提法、新特点[J].现代国企研究,2022(11):32-36.
【2】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的突出矛盾与对策研究”课题组,马骏,张文魁,等.深化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的思考[J].发展研究,2015,351(11):9-12.
【3】刘湘丽.竞争中性视角下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的症结与对策[J].经济体制改革,2019,218(05):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