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话故事的价值阐释和教学实践
2023-05-26王振华
摘要:中国神话故事是中华民族美好向往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承载着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中国神话故事能发展学生言语能力、增强学生文化自信、促使学生感受民族精神。教学中,要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情感体验、思维发展,筑牢民族身份认同。
关键词:中国神话;民族精神;价值阐释;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3)08-0076-03
中国神话故事是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璀璨明珠,是人们对神秘未知世界的探索,也是人们丰富而美好的想象力的体现,寄托着中华民族向往美好生活的精神诉求。中国神话故事以“神奇”的特点成为儿童最喜爱的文学体裁,成为儿童生命成长最重要的“精神符号”。统编版语文教材中的中国神话故事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更具有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教学价值。教师在教学时要紧扣神话的内涵和特征,引导学生在中国神话故事情感的浸润中提升思维能力、引发情感共鸣,实现个体生命的成长。
一、中国神话故事的价值意义
中国神话故事具有极强的文学性,故事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活、语言表述通俗,其文学魅力深深影响着学生;还具有民族的特质,传播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品质,滋养着儿童的价值信念,引领着儿童的精神成长;更具有民族文化的特质,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集体记忆,是“过去”文化在当下和未来时空上的不断重构和丰富。
(一)在“语用”的环境下发展言语能力
神话的功能是多样化的,被选入教材的目的之一是发展学生的言语能力。神话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是学生创造创新故事、提升文本鉴赏、品味语言魅力、乐于分享表达的重要工具。教师通过中国神话故事教学丰富学生的词汇,促进学生语言的积累和运用。一是提升语言基础能力。积累字词音、形、义的知识,这是理解和运用语言的必要条件,也是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条件。二是提升语言体悟能力。神话与其他文学体裁相比,具有更加鲜明的情境特征,学生在文本中穿梭,能获得与作品对话、与作者对话、与自己对话的深刻体验,形成阅读文本的自觉行动和能力。三是提升语言建构能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学生在神话阅读中能提取主要信息,复述故事,与他人分享交流[1]。通过神话作品的言语表达,学生将文本解读和组织语言内化于心,从一个语文“学习者”成长为语言“传播者”。
(二)在审美的体验中增强文化自信
中国神话故事是语文教学审美体验的重要载体。为此,教学时要关注学生审美的认识和体验,引导学生具备审美的眼光,提升审美的能力。一是关注文本的语言美。中国神话故事语言优美、生动有趣,能深深吸引学生。教师要带领学生深入中国神话故事语言文字内部,去发现文本中的语言美,提高学生的语言审美和鉴赏能力。二是关注人物的情态美,神话人物虽然是虚构的,具有神奇的力量和神秘的本领,但更可贵的是被赋予了人的情感、心理等,这些情感使得这些人物的生命更鲜活、更具有感染力。三是关注人物的精神美。“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灵魂,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根本。”[2]中国神话故事塑造的人物都具有美好品行和卓越德行,所体现的坚持不懈、大公无私、刚毅进取的精神是激励每一个中华儿女勇毅前行的精神源泉和不竭动力。
(三)在身份的认同中感受民族精神
中国神话故事寄托着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美好愿望,也是民族认同和身份记忆的重要载体。中国神话故事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基因,是每一个中国人共同的文化记忆。被选入统编教材的中国神话故事是中华民族对于“过去”的记忆,是先祖们对混沌世界、天地模糊的想象。我们在中国神话教学时站在“现在”这个新时代背景下对“过去”进行审视。在“过去”和“现在”的不断变化中,在对“过去”的重构和“现在”的审视中,每一个中华儿女建立了超越时空的共同记忆,并从“我是谁”的自我身份认同扩展至在共同体中“我们是谁”的身份认同 [3]。最终形成“我是谁”的身份自觉认同,在共同的历史记忆、共同的精神文化、共同的前途命运中,自觉担当起民族复兴的责任使命。
二、中国神话故事的教学策略
在语文教学中,应体现中国神话故事对学生的强大感召力,带给学生无穷的想象和诗意享受。笔者以四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一文教学为例,建构读懂、读通、读宽“這一篇”的教学体系,实现“这一类”文本教学的经验积累。
(一)注重能力培养,读懂“这一篇”
“故事”是中国神话重要特征之一,学生首先要掌握故事情节,厘清叙事结构。但是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强,考虑问题的逻辑性还有待提高,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通过生字词抓住文本信息的“关键点”。《盘古开天地》一文想象奇特,学生容易产生阅读兴趣,同时也容易因为多处神奇的想象情节而忽视了故事主线,学生在复述故事的时候会偏向于某个神奇的情节。在教学时,要借助生字词的学习,给学生理解课文进行“预热”。为此,我出示了以下两组词语,请学生朗读:
第一组词语:混沌一片、一丝微光、缓缓上升、美丽世界
第二组词语:巍峨、翻身坐、劈过去、撑立、精疲力竭
看似不相关的两组词语,其实分别是描写“宇宙”和“盘古”的关键词,并且紧紧围绕了“神奇”的特点。学生在学习生字词中潜移默化地对情节进行梳理,初步感受了神话“神奇”的特点。学生在此基础上复述课文,基本可以理清情节。这时,学生对故事的复述虽然做到了“简洁”,却不够“完整”。可以运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在文本整体框架下,提取重点信息,丰富复述内容。教师可以先举例说明故事的起因是“盘古沉睡”“天地混沌一片”,这样能使学生对学习任务有更清晰的把握。神话故事常常有独特的表示时间的方式,比如:很久很久以前、十万八千年等时间词。请学生到课文中找一找,用上这些时间词,再根据思维导图,说说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这样就能表述得既简洁又完整。这种教学方式使得复述故事的方法变得有情有趣,富有实效,易于掌握。
(二)注重情感体验,读通“这一篇”
对中国神话人物形象的把握,必须以深研文本为落脚点,以课堂教学为立足点,以学生成长为根本点。要充分发挥语言的力量,让学生在对关键词句的理解和诵读中领悟人物的精神和品质。一是对关键动词的理解。盘古开天地的过程用了一系列的动词,学生在诵读中感受到了天地的变化过程,但对于“劈”“撑”等动作的理解仅仅通过读,体会并不深。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体验这些动作,帮助学生入情入境,在真实情境中感受盘古坚持不懈、为民造福的精神。二是对数量词的理解。文本中用到了“一丈”“一万八千年”等数量词,教师可以解释“丈”“尺”的概念和长度,并与“米”“厘米”进行比较。关于时间的词语从“一天又一天”到“一年又一年”,再到“一万八千年”。教师随即追问:“盘古撑得这么累,值得吗?”在反复诵读中引导学生更为直观地感受这些数量词的感染力,体悟盘古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开天辟地的英雄主义。三是对句子的理解。文中多次用到了结构相对的句子,特别是最后,作者运用一连串排比手法,一口气列举了多种变化,把世间万物和人的身体勾连起来,想象神奇而大胆,描写生动而优美,让学生顿生神奇感之时,更将无私奉献的精神内化成深沉而自觉的民族责任感。
(三)注重思维发展,读宽“这一篇”
在儿童的世界里,万物总是充满了神秘和幻想。教师应利用好这种天然的優势,借助神话这一支架,积极引导学生发展思维,实现“知识本位”向“素养本位”的发展。在《盘古开天地》中,作者将“混沌一片”的最初宇宙形态与大鸡蛋相比,这个比喻很简单,却又很形象。两者的共同点在于:鸡蛋有蛋清和蛋黄,而宇宙里有轻而清和重而浊的东西,而且都在孕育生命。在神话与现实之间架起连接的桥梁,这既引发了学生对文本的思考,又激发了学生的深度学习。文本还运用了联想的手法,将盘古与天地万物联系在一起,并提问道:“你能想象,盘古的身体还有哪些部分,可以幻化成天地中哪些事物?”学生会想象盘古的牙齿、鼻子、耳朵、头发、眉毛、骨骼、经脉等等会变成了天地万物。这不仅仅考查了学生的想象力,实现情境再现与信息交换,更促进了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提升。
中国神话故事教学除了指向知识、情感、素养发展,更体现了民族性,体现了民族的共同记忆。中华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着推动社会进步、在各个领域“开天辟地”的人物,这些人将中华民族串联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教学的最后可以让学生说说,“我们身边有哪些拥有盘古精神的人物?哪些人让你敬仰、爱戴?”学生们自然会联想到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水稻之父袁隆平等。教师还可以将盘古开天地和中国航天事业发展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关注科技进步发展的同时,更关注不断进取、勇于探索的“航天精神”。通过虚拟和现实的连接,既加深了学生对文本塑造的神话人物精神的理解,又在比较中提炼了中华民族精神。学生在深度思考和语言表达中自然产生身份认同。
中国神话故事的教学是多视野的,既有精彩的语言,又有情感的认同,还有深刻的思维,在教学时,应挖掘中国神话故事的内涵和意义,使学生在中国神话故事构建的美好世界里,筑牢民族身份认同,实现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39.
[2]万桂红.抓住民族神话特征 凸显中国文化价值[J].语文建设,2022(4):53.
[3]黄庆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公共精神的培育[J].江苏教育研究,2020(7A/8A):4.
责任编辑:赵赟
收稿日期:2023-01-26
作者简介:王振华,南通市海门区中小学教师研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