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庭参与式护理对直肠癌造口患者知觉压力和病耻感的影响分析

2023-05-25刘圆圆李瑞华

贵州医药 2023年4期
关键词:病耻造口直肠癌

刘圆圆 李瑞华

(宝鸡市中心医院肿瘤外科,陕西 宝鸡 721000)

直肠癌造口患者因排泄的不可控性、造口的外观、声响和排泄物的气味等不同于常人,易产生强烈的病耻感,担心造口被发现,会出现故意回避和疏远他人的情形[1]。除此之外,其他人的恐惧、歧视和躲避也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被孤立感[2]。家庭参与式护理是指给予家庭照顾者专业的技能培训和知识强化,促使其主动参与患者的管理疾病,充分发挥家庭支持作用,帮助患者改善身心状况[3]。基于此,本方案以改善直肠癌造口患者预后为宗旨,对患者实施家庭参与式护理,帮助家庭主要照顾者掌握肠造口知识以及护理技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直肠癌造口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40~75岁,平均(63.61±8.12)岁;体质量指数19~25 kg/m2,平均(23.55±3.21)kg/m2。研究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40~75岁,平均(62.98±8.32)岁;体质量指数19~25 kg/m2,平均(23.62±3.15)kg/m2。纳入标准:符合直肠癌病理学相关诊断标准;临床资料完整,可积极配合;术后病情稳定者;患者及家属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意识不清无法配合者;合并肾、脑、肝、心、肺等其他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临床资料不全者;合并其他部位恶性肿瘤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家庭参与式护理:(1)增强信心。根据患者及家属的文化程度,对其进行疾病知识介绍,帮助其建立正确的疾病认知,加强患者的沟通交流,针对治疗时间较长、护理能力比较高的患者,可以为新患者和家属传授经验,使其增强疾病治疗的信心。(2)家属参与。鼓励患者家属参与护理方案的制定,告知家属护理要点的相关治疗方法、目的,使其了解护理流程,对护理方案进行优化;造口师在造口模型上进行演示指导,家属与患者一同参与训练,直至掌握该项技能,并多次强化此技能;之后给患者和家属下载肠造口护理视频,保存至手机,便于观看学习。(3)强化心理干预。通过沟通交流,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鼓励患者勇敢表达真实想法,为其制定个性化心理护理方案,对其进行心理疏导。指导家属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和陪伴,并鼓励患者,增强患者家庭归属感。(4)造口护理指导。造口师对患者实施造口护理过程中,家属全程观看,之后患者和家属参与造口护理,由造口师进行辅助,直至患者和家属能够独立完成造口护理,提高患者和家属造口护理能力。(5)出院后指导。患者因疾病困扰,内心压力较大,指导家属帮助其通过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适时鼓励患者做力所能及的事情,适当参加户外运动;造口师通过发送小视频、微信等方式掌握家属对造口护理的基本情况,针对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家属的疑问,进行及时的解决和解答。

1.3观察指标 采用家属照顾能力测量表(FCTI)评估两组家属照顾能力,家属的照顾能力与得分呈反比[4]。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知觉心理压力量表(CPSS)评分、贬低-歧视感知自评量表评分评估两组患者抑郁、焦虑、知觉压力以及病耻感情况[5]。采用中文版QLQ-C30生活质量量表评估两组生活质量[6]。

2 结 果

2.1两组家属照顾能力比较 研究组家属照顾能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家属照顾能力评分比较分,n=40]

2.2两组SDS、SAS、CPSS以及病耻感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SDS、SAS、CPSS以及病耻感评分比较(t=0.455、0.042、1.399、0.828,P>0.05),护理后两组上述评分均有所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t=5.091、6.125、5.294、2.752,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SDS、SAS、CPSS以及病耻感评分比较分,n=40]

2.3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躯体功能及总体健康评分比较(t=0.579、0.167、0.241、0.556、0.032、0.306,P>0.05),护理后,两组上述评分均有所提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t=4.169、5.615、11.068、8.787、7.357、8.486,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3 讨 论

家庭参与式护理是一种比较新型的护理模式,是令患者家属参与治疗、护理的过程中,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使其生活质量提高,该护理模式更加具有人性化和全面性[7]。

本文结果显示,研究组家属照顾能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SDS、SAS、CPSS以及病耻感评分均有所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家庭参与式护理可明显提高直肠癌造口患者家属的照顾能力,对直肠癌造口患者的心理状态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可减轻其知觉压力,有效消除病耻感。家庭参与式护理是对家属进行适当的指导,督促家属认真观看造口护理视频,并对其实施一对一技能指导,不断强化训练,反复灌输造口知识和强化护理技能,促使家属正确认知造口管理的重要性,加强对患者造口的护理;帮助患者及家属正确认识疾病,提高治疗的信心,减轻病耻感;指导患者及家属掌握造口相关知识以及护理技能,可减缓患者的恐惧感和不安感;鼓励家属给予患者关怀和鼓励,可使患者感受到温暖,知道自己被理解、被认同,实现心理的回归,充分的爱和陪伴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心理压力;对患者实施心理疏导,可消除其焦虑、抑郁情绪。另外,结果还显示,护理后两组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躯体功能及总体健康评分均有所提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家庭参与式护理对直肠癌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明显的提升作用,该护理模式帮助患者家属提升照顾能力,促使患者得到更加专业的照顾,有利于患者获得良好的预后,除此之外,有效减轻患者的知觉压力和病耻感,改善其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进而提升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家庭参与式护理应用于直肠癌造口患者,可使患者家属的照顾能力明显提升,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的情绪,减轻知觉压力,消除病耻感,促使患者生活质量提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病耻造口直肠癌
2型糖尿病患者病耻感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
泌尿外科门诊早泄患者的病耻感调查研究
帕金森病患者病耻感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皮桥造口在预防性回肠造口临床中的应用及观察
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观察
直肠癌术前放疗的研究进展
COXⅠ和COX Ⅲ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与人格的相关分析
GRP及GRPR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结肠造口并发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