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身麻醉维持期全凭七氟烷吸入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早期睡眠质量的影响分析

2023-05-25巫艳青夏向锋

贵州医药 2023年4期
关键词:氟烷血气麻醉

巫艳青 夏向锋

(上海市金山区亭林医院麻醉科,上海 201505)

手术患者由于手术创伤应激反应、麻醉、术后谵妄、术后疼痛、环境心理因素等诸多因素[1],术后普遍存在睡眠质量问题,部分患者甚至失眠,对患者术后康复造成严重影响[2]。老年手术患者叠加年龄因素,其术后睡眠质量普遍下降[3]。本文旨在对比分析全身麻醉维持期持续静脉泵入丙泊酚和全凭七氟烷吸入麻醉对老年手术患者术后早期睡眠质量的影响,以期为老年手术患者麻醉方案的优选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5月至2021年3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71.47±5.54)岁;体质量指数(24.12±3.27)kg/m2;ASA分级构成:ASAⅠ级5例,ASAⅡ级23例,ASAⅢ级12例;身高(168.27±6.63)cm;预估手术时间(121.47±12.48)min;手术类型构成:胃肠道手术19例,骨科手术21例。观察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71.38±5.62)岁;体质量指数(24.08±3.23)kg/m2;ASA分级构成:ASAⅠ级6例,ASAⅡ级23例,ASAⅢ级13例,身高(168.35±6.58)cm;预估手术时间(121.28±12.69)min;手术类型构成:胃肠道手术20例,骨科手术20例。纳入标准[4]:年龄≥65岁,均符合全麻手术指征ASA分级III级及以下;认知功能正常,能配合医护人员的相关测试及医嘱护嘱;自愿参加本方案,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体质量指数超过30 kg/m2者;合并严重心、肺系统疾病者;既往有神经系统疾病后精神疾病史者;围麻醉期及术后许需入住重症监护室者;临床资料收集不完整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由同一组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及手术护士实施手术治疗护理方案,术前禁食8 h,禁饮6 h,均行全身麻醉方案。患者入室后连接手术麻醉监测设备,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血气指标、心电等进行监测,开放静脉通道,推注苏芬太尼0.5 mg/kg、丙泊2.0 mg/kg、罗库溴铵0.8 mg/kg行麻醉诱导,再行气管插管。全麻维持期对照组采用静脉泵入丙泊酚维持麻醉,观察组采用全凭七氟烷吸入维持麻醉。维持麻醉期间根据患者BIS值(40~60)波动情况决定是否追加罗库溴铵、舒芬太尼量,根据患者平均动脉压波动情况给予降压药物乌拉地尔或升压药物去甲肾上腺素或麻黄碱。手术完毕后时停用所有麻醉药物,苏醒、拔管后返回病房。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术前1 d、术后1 d的睡眠时间、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评分、血清褪黑素水平;两组患者术后不同阶段的血气指标,包括MAP、HR、SpO2、RR;两组患者在术中、术后苏醒期间、术后3 d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如术中血压异常变化、术中知晓、术后躁动、中重度疼痛、失眠等。

2 结 果

2.1睡眠质量相关指标水平 术后1 d,两组患者睡眠时间、褪黑素水平均较术前1 d下降,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AIS评分均较术前上升,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t=4.502、5.571、8.517,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睡眠质量相关指标水平比较

2.2血气指标水平 两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6 h、术后12 h的MAP、HR、SpO2、R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围术期血气指标水平比较

2.3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对照组患者术后出现谵妄2例、躁狂1例、中重度疼痛1例、失眠1例,发生率为12.50%;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谵妄1例、躁狂1例、中重度疼痛1例,发生率为7.50%。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3.028,P<0.05)。

3 讨 论

现有临床研究[5]显示,影响老年患者术后睡眠状态的因素较多,如患者年龄、麻醉、手术创伤、疼痛、环境及心理因素等。年龄、手术创伤等因素难以通过医疗手段加以避免[6]。但麻醉方案及环境心理因素等可通过医疗的手段加以优化完善。全身麻醉是老年手术患者最为常用的麻醉方案之一,在全麻过程中,麻醉诱导的方法大同小异,影响麻醉效果、手术效果及术后苏醒等麻醉质量效果及安全性指标的阶段为麻醉维持阶段的麻醉方案。目前临床常用的全麻手术麻醉维持方案最为常见的两种方案为静滴或者泵注丙泊酚和吸入七氟烷[7]。

本方案采用泵注丙泊酚和吸入七氟烷对老年手术患者行术中麻醉维持期麻醉,结果显示,采用全凭吸入丙泊酚行麻醉维持的患者在术后睡眠时间、AIS评分、褪黑素水平方面下降幅度更低 ,说明全凭吸入七氟烷作为麻醉维持期麻醉方案,对患者的睡眠质量影响更小;在患者围麻醉期血气指标如MAP、HR、SpO2、RR影响方面,两者上述指标在不同阶段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说明两种麻醉维持方案均可获得较好的麻醉效果,且全凭吸入七氟烷维持麻醉的患者术后发生与麻醉相关的并发症的几率更低。七氟烷通过吸入发挥麻醉效果时,其在体内基本不产生代谢,而通过肺内排出,对患者神经系统的影响较小。因此,其术后麻醉相关的并发症率更低、对患者认知功能影响更小。从对患者血清褪黑色影响来看,全凭吸入七氟烷对患者褪黑色水平的影响相比泵注丙泊酚更小,而褪黑色为机体影响睡眠的重要物质[8]。

综上所述,全身麻醉维持期采用全凭七氟烷吸入麻醉在保持老年手术患者有效麻醉的情况下,可降低术后并发症率,降低对患者术后睡眠的影响,是更适合老年手术患者的维持麻醉方案。

猜你喜欢

氟烷血气麻醉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会
地氟烷与七氟烷用于儿科麻醉的术后恢复效果分析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氟烷红外光谱的研究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衰血气分析与预后探讨
徒手和心肺复苏机用于心肺复苏对血气分析的影响对比研究
七氟烷对幼鼠MAC的测定及不同脑区PARP-1的影响
骶管麻醉复合丙泊酚全身麻醉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