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分层教学的实践
2023-05-25吾金罗布
吾金罗布
摘 要:当今,我国小学教学发展的十分迅速,分层教学法是指先按照学生的学习基础、技能等,将学生适当地分为各个阶段,然后对各个阶段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育,这里面涉及到:教育对象的差异、课堂问题的差异、课堂老师的差异等。分层教学法的终极目的是让每个阶段的学习者都可以跟上学习进程,并在自身可以接受的情况下获取更多的知识。有关研究证实,各个学习者受到内部因素的影响,其学习水平、知识水平及发展情况等也具有一定差别,所以,老师不要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策略强求一致,更不要用唯一的指标去评价每个学习者。只有通过采用分层教学法来实施课程,才可以适应每个阶段学习者的认知需求。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分层教学;实践
引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难发现同一阶段的学生在学习层次和认知能力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果仅仅采用“照本宣科”的方式,很容易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调整教学方案,因材施教,通过分层教学的方式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全面提高学生教学质量。
1分层教学模式要遵循适时动态优化的原则
分层教学的动态优化是指分层教学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学情适时调整。这种动态变化,学生的层次也能不断被调整,以更好地学习。有的A组的优等生会有优越感,在学习的舒适圈里不注重提升自我。另外C组学生长期不被重视,容易产生自暴自弃的不良情绪,出现学习不求上进,导致更加落后的现象。分层规则实行滚动制,使每个学生都有升级的机会,当然也有降级的可能。比如,A组优等生中有些学生学习下降了,B组中的一些学生成绩上升了,这时就要将优等生中成绩下滑的学生调换到B组,而将中等生中成绩进步明显的学生调换到A组;同样的方法,C组的后进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学习,成绩提升了,也有机会调换到中等生的B组,相应的中等生成绩下降的就要降至C组。这样循环动态变化,不同的综合评价,使成绩进步的学生更上一层楼,更有学习的动力。成绩退步的学生也要受到警示,自然降到下一层次,这样在班级中形成良性竞争,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学习上全力以赴。
2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分层教学的运用实践
2.1加强沟通,合理分组
要科学合理的展开分层教学,教师必须了解班级内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直接的卷面测验可以检测出学生的真实基础和学习状况。但是这样的方式比较单一,并不全面。所以,数学教师也可以与其他科目的教师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在不同学科的表现,分析和判断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态度和能力,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例如,在小学部编版中高年级的教学中,教师通过与其他科目的老师进行沟通之后,判断学生的数学学习态度是否端正。然后根据学生的成绩来进行分组,对于一些成绩较为优秀的学生,可以多些重视;而对于学习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则应该给予更多的交流,及时调整教学方案,激励他们的学习信心。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数学情况将学生分为A,B,C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A层次的学生是一些成绩优异、思维活跃的学生,B层次则是成绩普通的学生,C层次则是一些成绩靠后、学习态度消极的学生。通过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开展针对性的分层教学,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提升教学的效果。
2.2细化分层教学目标,降低数学学习难度
例如:学习组合图形面积求解时,首先制定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C层次的学生必须完成组合图形分解,把组合图形分解为基本图形,利用面积公式求出每一个图形的面积再进行相加;B层次的学生需要了解分割法和補全法,运用这两种方法进行计算;A层次的学生需要探索二维图形和三维图形转化,可以根据平面图推理出组合图形的立体图形,画出三视图。然后,数学老师要采取由易到难的原则开展分层教学,先带领学生观察组合图形,可以设计启发性问题,例如:可以把组合图形分割为几个图形?组合图形在生活中有哪些运用?这一环节可以尽量让C层次学生来回答,让其能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让他们更加积极发言。老师可以鼓励B层次学生讲述自己分割组合图形的方法,讲解自己运用到的计算公式,让学生快速掌握分割法和补全法;老师可以抽出5分钟左右时间引导A层次学生思考如何构建组合图形立体图形,每一个面都是什么图形,进一步启发优胜生创新思维,指引他们进行拓展性学习。
2.3组织有效的分层教学活动
分层教学活动的开展,也可以通过分层活动的有效组织进行,分层活动的设置要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引导作用和组织作用,此外,分层教学活动也应该突出分层教学的针对性,以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在小学数学“小数”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本教学内容,遵照教学大纲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进行合理的分层活动设置。例如,对于优等生而言,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各种单位以及单位之间换算的规律,来帮助他们认识小数,掌握小数知识点,并要求他们自主探索,发现生活中有哪些是用小数进行表示的?在此之后,教师再让学生通过除法去联系小数和分数之间的关系。而对于中等生而言,教师就可以通过设计认识小数的活动,例如,教师可以将一元的人民币和五角的人民币进行单位换算,从而形成小数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例子来加深学生对于小数的理解。而对于困难生而言,教师要侧重于小数概念的分析讲解,结合生活中的实例来加深学士对于小数概念的理解,从而达到帮助学生认识小数的目的。
结语
综上所述,分层互动的教学模式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的策略,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和成员之间的互帮互学,充分发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本互动的综合作用,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充分发展自我的机会。尤其是通过层次学习的交流合作,使学生获得了创造性的思维成果,同时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化发展,也增强了集体荣誉感。分层式教学模式可以大幅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探讨求知的独立性,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官晓花.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实施分层教学[J].读天下(综合),2019(9):41.
[2] 李中六.小学六年级数学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J].好日子,20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