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疫情防控工作中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

2023-05-25李冠文黄婉宜杨英

关键词:培育途径志愿服务大学生

李冠文 黄婉宜 杨英

摘  要:在新冠疫情防控工作背景下,大学生志愿服务彰显了青年的力量,为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的高效开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文章结合新冠疫情防控工作背景,解析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动力内涵,总结新冠疫情防控工作背景下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动力培育的时代价值,针对大学生在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志愿服务中的精神动力现状,探讨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动力培育途径与措施。提出要通过充实志愿服务的价值内涵来培育理智动力,通过强化志愿服务宣传与激励来培育情感动力,通过优化志愿服务培训与管理来培育意志动力,从而全面培育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精神动力。

关键词: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动力;培育途径

在新冠疫情的防控过程中,有众多的大学生志愿者为疫情防控工作贡献力量,志愿者人数规模越来越大,覆盖领域和社会影响力也日渐增长,成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重要力量,展示了时代青年不畏艰险、无私奉献的精神面貌。为了更好地发挥大学生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作用,需要培育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精神动力,强化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理智动力、情感动力和意志动力的培育,使更多大学生认可志愿服务、愿意参加志愿服务、有能力做好志愿服务。因此,研究新冠疫情防控工作背景下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动力培育问题,对于大学生个人成长与社会和谐稳定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精神动力内涵解析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大学生自愿、无偿服务大众的公益性服务行为,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贡献自己的精力体力,为促进社会进步而作出自己的贡献。志愿服务与志愿精神如影随形,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开展离不开志愿精神动力的支撑,志愿精神是大学生自愿、无偿参与社会公益服务所体现出的人道精神、社会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精神[1]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精神动力分为理智动力、情感动力、意志动力三个方面,其中理智动力是基于理性认识基础上的精神动力,表现为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和理想信念,需要引导大学生坚持正确的思想引领,对国家体制、制度、文化等有高度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并成为之奋斗的精神动力;情感动力是基于情感体验基础上的精神动力,表现为大学生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形成的积极情感,需要通过情感教育和熏陶引导产生悲悯苦难、友爱奉献的道德情感体验,并逐渐形成深沉、持久的精神动力;意志动力是基于理论认知与经验总结基础上的精神动力,表现为大学生在志愿服务活动中的持续激励和自我调节,需要通过加强志愿服务管理等途径来强化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意志,避免错误观念的干扰,提升大学生的志愿服务能力,形成坚韧不拔的精神动力[2]

二、新冠疫情防控工作背景下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动力培育的时代价值

在新冠疫情防控工作背景下,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动力培育不仅实现个人发展的需要,更在于培育抗击新冠疫情中“众人拾柴”的民族力量。通过培育大学生志愿服務精神动力,可以充分发挥大学生志愿者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缓解疫情形势,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实现全社会的抗疫合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疫情防控会议讲话中指出,广大志愿者真诚奉献、不辞辛苦,为疫情防控作出了重大贡献。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政府及相关部门长时间处于高压态势,一时难以应对繁重的抗疫任务,大学生志愿者的参与为疫情防控工作补充了有生力量,帮助人们解决了很多疫情环境下的生活困难,提高了疫情防控工作的成效,维护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以往很多城市受疫情影响而处于封控状态,市内交通停止运转,居民群众困在家中无法外出工作、买菜,物资供应成为关乎人民群众生活的重要问题,而核酸检测、小区封控等工作又需要大量的人手。在疫情的压力下,包括大学生在内的众多志愿者成为疫情防控的中坚力量,不顾被感染的风险,不怕条件的艰苦,志愿报名参加各种疫情防控志愿服务。

大学生志愿者的加入,为疫情防控工作注入有生力量,积极配合社区工作人员宣传疫情防控政策,开展社区居民体温监测、核酸检测、社区消毒等工作,为社区居民代购、分发各种生活物资,保证社区的正常运转。大量志愿者通过网络报名等方式,不仅参与新冠疫苗实验和研制工作,还积极辟除谣言,做好舆论引导,为人民群众提供榜样力量,提供心理援助,舒缓紧张情绪,形成抗击疫情的强大舆论力量。很多大学生志愿者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宣传疫情防控政策和知识,解答群众关于疫情防控的疑难困惑,通过线上沟通、援助热线等方式及时辟谣并提供心理援助,提升民众的安全防范能力,为疫情防控下的舆论安全发挥积极作用,为维护社会秩序和谐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大学生在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志愿服务中的精神动力现状分析

笔者对我校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回收200份,有效192份,有效率为96%。本次调查严格界定调查对象的范围,192份有效问卷中,男生101人,女生91人;一年级44人,二年级39人,三年级41人,四年级32人,研究生36人;中共党员19人,共青团员167人,群众6人。调查问卷除个人基本信息外,主要考察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认知和践行情况,具体分析如下:

(一)新冠疫情防控工作背景下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动力现状

第一,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认同度与参与度较高。本次调查中,对于“志愿服务精神是否应成为大学生必备素质”,91.67%的学生表示“应该”,仅有4.69%的学生表示“不应该”,其余学生表示“不清楚”,这表明绝大多数大学生对于志愿服务持支持态度。而在实践层面,对于“你是否参加过志愿服务活动”,75.5%的学生选择“是”,24.5%的学生选择“否”,表明大多数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践行了志愿服务精神。其中,党员对志愿服务持支持态度并践行的比例最高,其次是共青团员群体,“群众”最低。

第二,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具有明显的为己倾向。调查中对于“你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是”(可多选),81.3%的学生选择“锻炼自己”,29.2%的学生选择“帮助他人/为社会做贡献”,11.5%的学生选择“学校安排”,9.4%的学生选择“为了评优争先”,6.3%的学生选择“随大流”。从中可以看出,锻炼自己、帮助他人是主要的志愿服务动机,尤其锻炼自己占比很高,表明学生在志愿服务中有明显的为己倾向。而对于“参加志愿服务应以保障自身利益为前提”,53.1%的学生选择“基本同意”,29.2%的学生选择“完全同意”,仅有17.7%的学生选择“不同意”。这表明学生在志愿服务实践中的首要动机是为己,在奉献行为中掺杂私欲成分。

第三,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道德情感较为淡薄。对于“遇到他人需要帮助时,你是否愿意提供帮助”,24.0%的学生表示会“挺身而出”,58.3%的学生表示会“视情况而定”,17.7%的学生选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部分学生对于帮助他人的事不热心,既有怕麻烦的原因,更有怕承担责任的心理。其中,随着年龄增长道德情感出现逐渐淡化的趋势,低年级学生愿意“挺身而出”的比例高,而四年级学生、研究生群体的比例低,对于陌生人的态度更为谨慎和淡漠。

第四,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坚定性不强。对于“志愿服务中遇到困难会怎么做”,34.9%的学生选择“继续坚持”,54.2%的学生选择“视情况而定”,10.9%的学生选择“找机会离开”。这表明部分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意志不够坚定,实践中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频率和时间也呈现下降趋势,87.5%的学生每学期参与志愿服务“1-3次”,68.8%的学生每次志愿服务时间“小于4小时”,缺乏持久性和坚定性。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动力培育问题

从调查结果来看,疫情激发了大学生群体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得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意愿有了明显提高。而在志愿服务的实践过程中,依然有不少大学生不愿参与志愿服务,或是认为参与的志愿服务质量很差,没有真正发挥志愿者的作用。志愿者在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志愿服务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大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同情心,具备扶危济困的志愿情感,有一定的乐于奉献精神,对志愿服务的参与度逐渐提高,尤其是大学生党员的服务意识更加强烈,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3]。然而,依然有部分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功利性较强,这暴露出对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精神动力培育存在不足,未能在理智动力、情感动力和意志动力层面坚定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意愿、强化参与志愿服务的情感、提升参与志愿服务的能力,影响了志愿服务精神的内化发展。

1.理智动力缺失

理智动力是志愿服务精神动力的重要基础,决定大学生要不要参与志愿服务的问题。理智动力不足会导致精神动力的弱化,表现为马克思主义信仰、理想信念的缺失,不少学生受到唯我主义价值观的侵蚀,从而对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志愿服务不关心、不支持[4]

信仰是个人的基本态度,能够使人毫无幻想地面对现实。然而在信仰多元的大环境下,有些大学生缺失马克思主义信仰,理想信念动摇,意志消沉,缺乏积极的精神力量。从调查结果来看,不少大学生存在严重的利己主义倾向,沉迷于狭小的自我空间,有强烈而狭隘的自我意识,个人私欲无限制地膨胀,而缺乏坚定的理想信念支持。这些学生或是对于志愿服务的认知带有盲目性,表现得漠不关心,或是片面为了追求个人发展而参与志愿服务,将志愿服务作为晋升的跳板。

2.情感动力不足

情感動力是志愿服务精神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大学生愿不愿参与志愿服务的问题。情感动力不足会使得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缺乏内心的真正认同,存在围观看客心理,对志愿服务对象很难有同理心,情感冷漠,对志愿服务漠不关心[5]

从调查结果来看,有些大学生存在围观看客的心理,对于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志愿服务对象或是毫无怜悯,或是明哲保身,甚至怀有幸灾乐祸的心态。这些学生与利他主义背道而驰,缺乏积极的情感,对志愿服务不关心,对人际关系不热情,消极心理情绪爆棚,无法进行积极、有效的情感互动。有些学生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错误理解为竞争关系,无法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生活学习压力越来越大,在情感上变得愈加冷漠麻木,对志愿服务怀有怀疑、逃避的心理,将自身与集体切割开来。

3.意志动力薄弱

意志动力是志愿服务精神动力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决定大学生能不能完成志愿服务的问题。意志动力不足会使得大学生无法应对志愿服务过程中的困难与挑战,影响志愿服务的最终效果,表现为意志力薄弱,缺乏做好志愿服务的能力[6]

不少大学生由于从小生活条件优渥,对他人的依赖性较强,缺乏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和执行力,存在“想做到”但“做不到”的情况。由于意志力不强,学生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和个人情绪的影响,一旦遇到突发事件和复杂难题容易萌生退意,滋生不良的心理情绪。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往往对于志愿服务的相关知识学习比较松懈,对于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志愿服务的艰辛与危险缺乏深刻认识,吃不了苦,受不了累,承担不了压力,害怕感染的风险,在遇到难题时很容易挫伤志愿服务的信心和热情,缺乏坚持完成志愿服务的坚韧意志与素质能力,使得志愿服务的成效不够理想。

(三)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动力培育问题的原因

新冠疫情防控工作背景下,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动力不足既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外部环境和学校教育的问题。在学生自身层面,当代部分大学生自我意识强、实践能力弱、自律能力差,缺乏吃苦耐劳、团结友爱等精神品质。而社会转型、国际局势变化带来的思想冲击,多元价值观的渗透侵蚀,网络不良环境生态的严重污染,使得大学生群体的理想信念缺失,唯我主义价值观盛行。

在学校教育方面,教育模式单一,功利化倾向严重,盲目追求学习成绩,而忽略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导致大学生群体综合素质不高,志愿服务精神动力不足[7]。近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招生门槛不断降低,教师片面重视专业教学而忽略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效,对于大学生的理想信念、道德素质教育缺乏足够重视,从高校管理层到专业教师、辅导员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动力培育的投入不够,在很大程度上进一步恶化了大学生的“物化”“异化”程度,没有真正有效地发挥高等教育的育人功效。高校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精神动力培育不足,导致不少学生参与志愿活动的功利性很强。在实际工作中,不少大学生志愿者的志愿服务质量低、效果差,学生不愿参加志愿服务培训,没有主动去学习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志愿服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在提供志愿服务过程中以“志愿者”的姿态去“管理”而非服务。这暴露出部分大学生志愿者的功利心理,这些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根本目的在于满足入党、出国等个人利益,在活动中口号喊得响,但服务内容假、大、空,浪费了时间精力,却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甚至对被服务者造成了很大的困扰,脱离了帮助人、服务人的初衷。

四、新冠疫情防控工作背景下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动力培育途径

从上文可知,高校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精神动力不足,这既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成长环境的影响,还有高等教育的缺失和不足。针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理智动力、情感动力和意志动力不足的问题,应积极采取针对性的培育措施,推动大学生个人健康成长与大学生志愿服务向纵深发展。

(一)充实价值内涵,培育理智动力

新冠疫情防控工作背景下,大学生志愿服务理智动力的培育离不开志愿服务制度化保障,也离不开高校志愿服务精神的培育。增强大学生志愿服务理智动力,核心在于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念,需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和理想信念教育,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帮助学生正确看待世界、人生,坚持将个人发展与人民事业联系起来,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增强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理智动力,将学生引入正确的道路上。

为此,高校应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理智精神的培育工作,吸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精神,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在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的大背景下,要着重培育抗疫精神,将抗疫精神与志愿服务精神紧密结合在一起,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引导大学生深刻认识志愿服务的内涵与价值,将志愿服务精神与爱国主义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等内容结合起来。要组织学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文化自信,弘扬家国情怀,领悟抗疫服务精神,将志愿服务作为历练自身、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使志愿者自觉自愿参加志愿服务,不盲目追求名利荣誉。在疫情期间,可以通过网络思想政治理论课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利用短视频、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做好舆论宣传工作,并通过实践课程培育志愿服务精神,鼓励并倡导学生积极投身疫情防控的志愿服务活动,全身心投入到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测体温、物资分发、舆论引导、心理援助等工作之中,带动和影响民众配合疫情防控工作。

同时,应加快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做好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管理工作,为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排除后顾之忧。在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志愿服务中暴露出许多问题,志愿服务无序化、短视化、随意性大,缺乏科学的组织管理,志愿者的权益得不到保障,志愿服务的空间受限。为此,应做好志愿服务的制度建设,为大学生志愿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提供有力保障。在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志愿服务过程中,要建立专门的公益资金制度,确保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志愿服务活动正常开展,为大学生志愿者准备充足、可靠的防疫物资,提供必备的防护装备,在缺乏防护物资的情况下不能安排志愿者上岗服务。对于不同服务岗位的大学生志愿者,尽量保证各项合理需求得到满足。比如在交通站点服务的志愿者,要做好饮食、保暖等后勤保障工作,对于防疫一线志愿者要制定保险计划,解除志愿者参与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志愿服务的后顾之忧。

(二)强化宣传激励,培育情感动力

情感动力与理智动力相比更具能动性,要使大学生热爱志愿服务,主动参与志愿服务,就必须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情感,使学生对抗击疫情志愿服务产生情感共鸣。

高校要加强抗疫志愿服务精神的宣传力度,通过宣传教育调动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心理情绪,激发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情感动力。要关注在疫情防控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志愿者尤其是大学生志愿者,通过党支部、团委、班级、社团等单位宣传抗疫志愿服务的榜样模范事迹,开展专题学习讲座,使抗疫精神深入学生内心。要挖掘大学生身边的模范人物和优秀事迹,用他们的精神去感染和打动学生,拉近大学生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之间的距离,促进大学生与志愿者、志愿服务对象之间的情感共鸣。在网络时代背景下,還要做好网络方面的宣传工作,通过学校官网、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报道志愿者事迹,发布学生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的实际情况,发布志愿者采访、最新政策精神等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相关内容。还可以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活动交流讨论,鼓励学生为志愿者加油喝彩,在网络上传播正能量,及时辟除虚假谣言,为新冠疫情防控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同时,高校要对志愿者给予适当的表彰和奖励,营造具有学校特色的志愿服务文化氛围。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大学生志愿者给予适当的奖励和帮助,提高疫情防控工作志愿者的社会地位。可以颁发相关纪念证书,授予志愿勋章,撰写新闻宣传稿,发挥志愿者榜样的示范带头作用,在校园内对志愿服务文化形成强烈认同。要为遇到困难的志愿者及时提供所需的救助服务,促进志愿者与志愿者、志愿者与被服务者的交流互动,加深情感联系,提升大学生群体对志愿者身份的认同感。需要注意的是,要把握好表彰奖励的度,避免陷入形式化、功利化的误区,以营造奉献、友爱、互助的志愿服务氛围,凝聚人心,培育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情感动力。

(三)优化培训管理,培育意志动力

意志动力是志愿者持久参与并高质量完成志愿服务的精神动力,只有具备强大的意志力,才能付之于行动,并取得理想的效果。在新冠疫情防控工作背景下,高校要积极搭建志愿服务平台,开展多样化的志愿活动,加强志愿服务培训,构建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下的志愿服务模式,以引导和督促大学生志愿者加强志愿服务知识和技能学习,努力克服艰难险阻,调动学生积极的情绪和情感,培育求真、向善、爱美的人格修养,满足大学生志愿者的生存需要与发展需要,依托本能欲望、兴趣爱好、理想信念等促进志愿服务行为的持续。

高校要加强志愿服务的专项培训,使大学生掌握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的综合素质。高校应强化志愿者教育培训的规章制度,邀请志愿者分享经验体会,确保大学生群体对抗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的困难有深刻的认识,提升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熟练掌握志愿服务工作的相关技能,有能力做好自我心理状态的调适。高校可以编写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的培训教材,根据不同服务岗位的要求编写相应的培训内容,通过线上教学、现场演示、以会代训等方式由专业医护人员演示如何正确戴口罩、医护手套等个人防护技能,在安全防护到位的前提下开展实地演练,提升志愿者的应急能力。

同时,高校应完善志愿服务管理体系,以健全的管理来持续强化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意志动力。高校志愿服务组织管理不当影响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其中安全防护是关系到大学生能否参与志愿服务的重要因素。在疫情背景下,高校可能因缺乏经验或后勤物资不充足等原因出现各种管理乱象,志愿活动往往出现人多事少、无组织无纪律等情况,学生难以体会到回馈社会的乐趣和成就。同时,志愿活动安排时间容易与学生学习相冲突,或是在寒暑假期间学生无法参与,或是交通条件不够便利,也会影响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不少学生之所以不愿参与志愿活动,根本原因在于担心个人健康安全。高校应联合学工部、校团委等部门力量,搭建志愿服务平台,成立志愿者协会,根据专业、班级、特长等建立各种志愿者队伍,学校食堂、图书馆等开辟更多的志愿服务岗位,并与医院、公益组织、社区等机构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提升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动员能力。在组织开展志愿服务过程中,要对志愿服务内容进行公开,确保大学生对志愿服务内容、难度有清晰认知,不会错误评估志愿活动的艰辛和危险程度,尤其要在个人防护物资、健康安全保障、制度建设等方面为大学生志愿者提供全面、可靠的保护,避免参与志愿活动后产生后悔、害怕、焦虑等负面情绪。

在此基础上,要探索适合大学生的志愿活动形式,将志愿服务与社团建设、社会实践相联系,根据学生专业、年级、能力、兴趣等情况开展多样化的志愿活动,使学生可以根据个人能力和兴趣自由选择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医药科普、心理咨询、网格调查等志愿活动,让学生在参与志愿活动期间可以更好地锻炼自己,为大学生的个人发展夯实基础。

五、结语

综上所述,新冠疫情防控工作背景下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动力培育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可以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充分发挥大学生志愿者的作用,为抗击新冠疫情贡献重要力量。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面临理智动力、情感动力和意志动力不足的问题,应建立健全志愿者保障体系,营造志愿服务精神培育的良好环境,拓展精神动力培育途径,落实有效的培育措施,使大学生志愿者在新冠疫情防控和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泽飞,孙亚兰.基于新时代公民意识的志愿者精神培养赋能大学生人格塑造提升作用探析[J].大学,2022(09):61-64.

[2]張洁.“三全育人”视域下志愿服务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21(05):161-163.

[3]王万奇.新时代志愿精神的内涵、特征及弘扬路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2,38(01):160-163.

[4]周满英,陆雯源,李宇涵,金梦霞,刘晶.疫情背景下大学生志愿服务育人功能和实践路径探索[J].科教导刊,2022(01):136-138.

[5]刘鸿畅,杜雨薇.论高校青年志愿服务获得感的生成逻辑与提升路径[J].新生代,2021(02):24-28.

[6]刘帅鑫,胡云飘.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动力培育[J].河北农机,2020(06):72-73.

[7]尹徳蓉,杜薇.大学生志愿服务功利化问题探析[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8,35(10):58-64.

责任编辑  江  峰

*作者简介:李冠文,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财经学院政治辅导员、助理研究员;黄婉宜,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财经学院政治辅导员;杨英,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财经学院教师、副教授。*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2022年度广州青年与共青团工作研究立项课题“后疫情时代下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动力研究”(课题编号:2021TSW38)成果。

猜你喜欢

培育途径志愿服务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中职学校学生社团加强学生职业精神培育的途径
法治中国视域下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育
基于协同发展理论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可持续化社会支持系统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
基于自我意识唤醒下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途径研究
志愿服务与“互联网+”结合模式探究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