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微课在初中数学智慧课堂构建中的应用

2023-05-25康文作

数理天地(初中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智慧课堂初中数学微课

康文作

【摘  要】  微课作为初中数学教学辅助手段中的新宠儿,已经成为构建教学智慧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微课在数学教学的运用,可以帮助教师实现数学教学内容的丰富、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本文从课前预习、小组合作、总结归纳、课后反思、习题练习五个方面探究微课在初中数学智慧课堂构建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关键词】  初中数学;微课;智慧课堂

在当下持续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打造智慧课堂、如何让智慧课堂变得高效已经是每一位初中数学教师需要重点思考的内容.而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辅助教学技术,可以帮助教师有效减少课时长度、突出教学重点,并且可以做到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与学习负担,让学生实现高效率的学习,这对于智慧课堂的构建有着重要的意义.

1  微课在初中数学智慧课堂构建中的应用意义

1.1  丰富数学教学内容

对于学生而言,身处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中,如果教师依然依靠教材中仅有的知识内容开展教学活动很难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教师需要立足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丰富.而微课技术在数学课堂中的运用,可以有效帮助教师实现数学教学内容的丰富,让数学内容变得生动有趣[1].此外,微课的运用还可以让学生接触到新颖的教学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进行更好的学习.

1.2  提升课程学习质量

在以往的数学课堂中,由于教师可使用的教学手段较少,使得教师只能通过黑板与讲解帮助学生完成知识内容的学习,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课堂学习质量.而微课模式的运用,可以帮助教师节省大量的时间,让教师将教学时间集中在对重点知识内容的讲解上,这样学生既能抓住学习的重点内容,也能对重点内容作出充分地认识和理解,这对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有重要意义.

1.3  实现资源合理配置

从微课本身来看,其具有体量小、内容精、主题突出等优势特点,这就为教师合理安排教学时间、调整教学内容、实现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了契机与条件,不仅可以帮助教师节省许多人力物力的支出,同时也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让学生可以更好地将精力集中在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上.此外,由于微课形式的特殊性,使得学生可以对其进行反复观看,既有助于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也高效地实现了对数学资源的合理利用.

2  微课在初中数学智慧课堂构建中的应用策略

2.1  在课前预习阶段的运用

高效的课前预习是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重要法宝,因此,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应注重对课前预习这一教学环节.为了让学生实现对新知识内容的快速了解和掌握,教师应利用好微课,充分发挥出微课容量大、内容精的特点,实现对教学内容的有效设计.在设计时,应突出新知识中的重点与难点内容,从而让学生把握住学习的重点,并对其进行针对性的预习[2].同时,为了保证学生的预习效果,教师可以微课的最后设計几道习题供学生练习使用.

例如  以华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2 有理数”为例.在预习本节课的内容时,学生需要掌握以下重点知识内容:能够根据要求对有理数进行分类;了解数0在有理数分类中的应用.对此,为了让学生对有理数的知识内容做到全面的理解和掌握,教师为学生录制了微课视频,并让学生利用微课视频进行有理数知识的课前预习.在设计微课内容时,教师根据有理数的分类情况将视频内容分为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引导学生从整数与分数的分类角度带领学生认识有理数;一部分是从正有理数、零、负有理数的角度引导学生认识有理数.此外,教师还将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内容以填空的形式引导学生在教材中找到,并进行理解记忆.在微课的最后,教师学生预留了三道自学检测题,帮助学生强化预习成果.

在利用微课进行课前预习的过程中,学生要对微课中的内容进行充分的学习,这不仅仅是让学生对新知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更重要的是,通过微课预习,可以帮助学生知晓在新课程中教师要讲解的重点内容,从而对其做出重点预习,保证在课堂上可以紧跟教师的教学思路,进而实现高效学习.

2.2  在小组合作阶段的运用

小学合作学习模式作为数学课堂中教师常用的教学手段,对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有重要作用.但是,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由于教师更多地注重合作学习的形式,而忽略了合作学习的内核,导致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取得的成效不高.对此,在智慧课堂中,教师对小学合作学习模式进行了优化调整,将微课与小组合作进行了融合设计,以此来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率[3].在运用的过程中,微课的存在可以帮助教师实现传统授课形式的变化,更加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例如  以华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代数式的值”为例.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需要完成对代数式的值的实际意义的认识和掌握,了解代数式的值的概念,并且可以通过求解代数式的值,对问题进行探索猜想.对此,为了引导学生完成对上述知识内容的掌握,教师将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并利用微课设计学生讨论的问题和环节.在合作阶段,教师通过微课为学生设计了两个探究题目,分别是探究代数式的值、探究怎样求解代数式的值.比如说在引导学生探究代数式的值时,微课视频中教师设计了如下几个问题:第一,什么是代数式的值?请举例说明.第二,请说出含有两个字母的代数式的例子说明代数式的值的概念.第三,针对自己提出的代数式,分别取具体的数值进行结果的计算.第四,分析代数式与代数式的值的区别在哪里.根据微课中提出的问题,学生需要先进行小组讨论,在完成小组讨论后,教师可以继续播放微课中对该探究题目的分析介绍,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与自己的小组分析进行对照,做到“发现不足,及时改进;思路一致,继续保持.”

通过在小组合作阶段对微课视频的运用,一方面可以利用微课的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的精力都集中在对探究问题的思考上;另一方面,微课视频中对探究问题的介绍更简洁明了且条理清晰,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3  在总结归纳阶段的运用

从以往的数学教学经验来看,教师在该阶段对学生采用的总结归纳方式往往是提问题,即教师提出数学问题,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而后每个小组再派一名代表进行问题解答思路的回答,最后教师再针对各个小组的答案进行总结性的整理,从而帮助学生抓住学习重点,并形成正确的思维框架.虽然这种形式的总结归纳方法可以起到一定的效用,但是,其弊端也非常的明显,通过口头形式的总结不仅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不利于学生的记忆和掌握.对此,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的形式对知识进行总结归纳,通过微课的声音与图像的双重刺激,有利于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和掌握[4].

例如  以华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九节“有理数的乘法”为例.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教师需要运用两个课时的时间完成对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与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的讲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以下主要知识内容:在了解有理数乘法的意义的基础上,掌握有理数的乘法法则,认识到有理数乘法法则的合理性;掌握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并能够运用运算律简化乘法运算;可以熟练掌握多个有理数相乘的积地符合法则.这些知识内容是学生需要重点学习和掌握的,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注重在课堂上对上述知识内容的学习和运用,同时也要对学习的过程中进行及时的总结归纳,这样才能实现对知识内容的全面把握.基于此,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的形式,将上述学生需要重点重要的内容进行总结归纳.

在归纳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对知识进行结构化的处理,一方面可以利用微课的声像刺激学生的意识,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深刻记忆;另一方面可以发挥导图条理清晰的优势,让学生对知识做到系统化、结构化的掌握.

2.4  在课后反思阶段的运用

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笔者发现学生与学生之间之所以存在学习效果上的差异,主要是由于许多学生没有课后反思的过程.而且,许多学生将总结归纳作为自己的课后反思,这也是没有对课后反思做出正确认识的一种情况.对此,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重视课后反思环节,还要运用一定的手段推动学生进行课后反思.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微课的效用.

例如  以华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立体图形的表面展开图”为例.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需要完成以下学习目标: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可以判断出所给定平面图形能否折成立体图形;根据多面体的展开图,可以说出相对应的多面体名称;能够判断给出的平面图形是否是某个多面体的展开图.上述学习目标是学生在完成本节课的学习后,应必须掌握的内容,所以,学生应在课后反思中对自己的知识学习和掌握情况进行查缺补漏.但是,由于许多学生会存在遗忘课堂所学或者因上课走神而没有听到教师所讲内容的情况,就会降低学生的反思效果.对此,教师可以通过微课视频的形式给学生提供当天课程内容的总结性视频,让学生跟随视频进行简单的回顾与反思,从而对自己疏漏或不熟悉的知识点进行二次学习,以达到课后反思的目的.此外,在利用微课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使其自行完成对知识的学习,而非将知识内容直接告诉学生,进而实现提高学生反思效率的目的.

将微课运用在课后反思阶段,不仅可以帮助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实现对知识的巩固,也可以帮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实现对知识的查漏补缺,实现学习能力的再提升.

2.5  在习题练习阶段的运用

当学生完成课堂知识的学习后,要及时通过课后的习题练习,来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掌握.如果都是纸质版的作业,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纸质版的作业学生无法及时获得教师的反馈信息.对此,教师可以利用一些课程学习平台中的微课,让学生跟随其进行相应知识的学习,并完成学习平台中自带的课程作业.通过这样的形式,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内容进行回顾与学习,进而加强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通过学习平台中自带的课后作业,学生在完成后,可以第一时间获得评价结果,知晓自己哪一部分知识掌握程度较弱,从而使学生第一时间进行知识的巩固.此外,在选择学习平台中的微课内容时,教师要进行多方选择、多角度对比,以保证学生所应用微课视频的质量,确保学生在应用的过程中其学习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可以得到切实地提高与增强.

3  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构建教学智慧课堂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好微课,让微课的优势特点助力数学教学,实现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的双提升.同时,通过对微课技术的运用,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还能够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通过微课的自主学习实现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对此,教师应不断总结应用经验,持续创新微课应用手段,促进初中数学课堂朝向高效的智慧课堂迈进.

参考文献:

[1]陈云.基于微课的初中数学智慧课堂构建及案例探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11):91-92.

[2]贾多利.基于“微课”构建初中数学智慧课堂方法的探讨[J].中小学电教,2021(04):89-90.

[3]华云锋.基于微课教学的初中数学智慧课堂构建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07):51-52.

[4]黃刘洋.关于微课下的初中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1(11):81-82.

[5]嵇卫忠.基于微课下的初中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08):40+132.

猜你喜欢

智慧课堂初中数学微课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
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探究数学奥秘,创生智慧课堂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