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山是“北京的龙脉之源”吗?
2023-05-24左犀
左犀
在有关北京的书籍中,有人把“西山玉泉山定为元大都的龙脉”;有人则把昌平境内的天寿山定为“北京城的龙脉之源”,并说:“它延亘万里,与昆仑山相连,把元气从天上引下,经昆仑山、太行山和燕山山脉而贯注于北京城中。”并说:“元气在引入北京城之时,明人在城内紫禁城之北玄武门外垒筑了万岁山……成为北京城充满生气之源。”
古人心目中旳“昆仑山”
“昆仑”二字咱中国人的心目中,一直具有“崇高”和“敬畏”。无论是在神话中,抑或是在现实中,都把它看成是“万山之宗”“河山岳之根”。人们也常常用“巍巍昆仑”来形容中华民族的伟岸不屈的人文性格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人们常说:赫赫我祖,来自昆仑。这也足以表明昆仑山在咱中国人民心目中的地位。
现代地理学认为,昆仑山西起帕米尔高原,东抵青海省境内,绵亘2500千米,平均海拔5500~6000米。其最高峰布格达坂峰,在青海省西部与新疆的交界处,海拔6860米,是青海省的最高处。
现实中的黄河源头在青海省西南的三江源地区,与昆仑山主峰还有相当的距离。因之,地理学界也不会说,“黄河发源于昆仑山”。
但是,在中世纪以前,由于古人对疆域的认识还不甚辽阔,对西部广袤荒远的青藏高原不甚了解,只是觉得“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我们的祖先坚信,黄河的源头肯定来自最神圣的地方,且非昆仑莫属。
但是,这个在今天看来十分神圣的“昆仑”,在原始意义上首先是一种圆形的混沌迷茫状态的事物。一些古籍里就直接写作(或等同于)“混沌”“浑沌”“混沌”等等。所以,在我国最早的地理著作——《山海经》中这么说,“南望昆仑,其光熊熊,其气魄魄”。尽管上面有众多的神人、神树、神兽等等,但除了能射10日的后羿,一般人是上不去的。神话中的昆仑山不仅是浑圆的,连山上的“大铜柱”也足足有3000里的周长,而且还“周圆如削”;西王母送给中原帝王的玉璧、玉环也都是圆形的。那么,对于我们人类来讲如此“周圆”而广大的昆仑山,真是太混沌了!既然是人上不去,也没法看得清、说得明,那也就只好“高山仰止,伏地膜拜”了。
“天寿山”原名黄土山
北京位于华北大平原的北端,北面的燕山山脉和西南的太竹山脉,在南口附近的关沟相会合,形成了一个向东南开敞的山湾,人称“北京湾”。山湾中间便是由诸多源自西北地的河流共同筑就而成的洪积、冲积小平原。
之所以说上述两条山脉在关沟会合,是因为关沟两侧的山脉在地质构造上有着很大的不同。而北京地区的地貌形态大致形成于7000多万年前的“燕山造山运动”。在燕山山脉的山前一带,还分布有一些断陷盆地。如密云的燕洛盆地、平谷盆地,还有昌平的十三陵盆地等。
所谓“龙脉”,是中国古代风水学上的专用名词。
明嘉靖年间有两位叫徐善继、徐善述的风水大师在其《人子须知》一书中这样说:“地理家(即风水大师)以山名龙,何也?山之变态千形万状,或大或小、或起或伏、或逆或顺、或隐或显,支拢之体段不常,咫尺之转移顿异,验之于物,惟龙之为然,故以名之。”所谓“来龙去脉”正是说山脉的走势蜿蜒而曲折。
明洪武帝分封在今北京的“皇四子”——朱棣,以“靖难之役”推翻了建文帝,从其侄儿手中夺得政权之后,改帝号“永乐”,又欲迁都至其“龙兴之地”的北平。不想其间帝后徐氏病故。于是在修筑北京城的同时,又派人四处寻觅风水宝地修筑山陵。这期间以江西明地理者廖均卿寻得燕山南麓面积约40平方千米的山间小盆地。这里背山面水,四周还有10个小山口(东山口、可以作为护卫山陵之用)。在永乐帝亲自考察御批之后,便将原认定为山陵“靠山”的黄土山,改名“天寿山”。于是,也就出现了后来的风水大师们所说的“北京城龙脉起自昆仑山,经恒山、燕山,终于天寿山”之说,并认为“北京城就建在天寿山的俯视之下……此地山水大会,形胜甲于天下,连山带海,有金汤之固”。至于今日所见的“景山”,也确实是明永乐初年用拆毁元大都宫城的房渣土和挖掘筒子河时的渣土堆筑而城的风水镇山——万岁山。
遗憾的是,这座“风水镇山”并没有让大明王朝“万岁”,却成了明朝覆没的见证——明朝的末代皇帝崇祯,就是以长发拂面吊死在万岁山东麓的大槐树下。
清康熙帝的“泰山龍脉论”
与咱北京有着宻切关系的,还有清朝康熙帝时的一个“泰山龙脉论”。而且还因为这个“龙脉论”,北京天坛“七星石”的东北角还多出了一块“陨石”。“七星石”成了“八星石”。
众所周知,泰山位居华北大平原的东侧,山东省中部的泰安市。就海拔而言,泰山并不是“五岳(中岳嵩山、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之中最高的,但它却雄峙东方、拔地通天,被称“五岳之尊”,把它视为中华民族的“国山”。那么,它的文化渊源又在哪里呢?
“泰山”实际上就是大山。因为当时生活在中国东部的先民,由于其活动范围的局限,他们所看到的这座山不仅被认定是“天下最大的山”,而且还认为是位居中央、最美的山。它“上能通天,下连接地,气通帝座”。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在统一中国之后,从首都咸阳出发率领群臣不远千里、浩浩荡荡地来到泰山,举行了有史以来第一次封禅大典,并在泰山刻石,树立了无字碑。自此之后,又有汉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等五位皇帝踵迹来到泰山举行封禅大典。因之,泰山也就成了封禅的圣山。元世祖忽必烈封泰山为“天齐大生仁圣帝”,突出了一亇“大”字;明太祖朱元璋称其为“东岳泰之神”、明孝宗朱祐樘则将其视为“大明的宗山”。
清代的滿族一直视长白山为“忆万年发祥之宗山”,是清入主中原,“底定天下,成丕业,以垂休万祀者”。
已故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曾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先生曾这样说过:历代帝王封禅泰山,就是向泰山朝拜,向天下宣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清康熙帝曾先后来泰山三次,且都是行“两跪六叩”的大礼,亦是向世人标明自己是“中华多民族大一统”的“正宗皇帝”。不仅如此,他还刊布《泰山龙脉论》。其间说:古今论九州山脉,但言华山如虎,泰山为龙,地理学家亦仅云,泰山突起东方,张左右翼为峰,总未根究泰山之龙于何处发脉?朕细考形势,深究地络,遣人舵海测量,知泰山实发龙于长白山也。长门上绵亘乌喇之南,山之四周,百泉奔往,为松花、鸭绿、土(图)门三大江之源。其南麓分为二干:一干西南指者,东至鸭绿,西至通加,大抵高丽诸皆其支裔也;其一干自西而北,至纳录绿窝集,复分二支,北支至盛京(沈阳),为天柱、隆业山,折雨上为医巫闾山;西支入兴京门,为开运山,蜿蜒而南,磅礴起顿,峦岭重叠,至金州旅顺口之铁山,西龙脊时伏时现,海中皇成,鼍矶诸岛,皆其发露处也,接西为山东登州之福山、丹崖山,海中伏龙,于是乎陆起,西南行八百余里,结为泰山,穹崇盘屈,为五岳首……此论虽古所未及,而形理有确然可据者。
在这里,康熙帝玄烨推翻了《山海经》中流传了上千年的地理概念,认定泰山的山脉从长白山来,也就是说滿汉民族,从地缘上来说,是存在着共同的文化渊源的,并以此向世人宣示:滿族入主中原,亦是顺乎天理,顺乎地脉的。
清康熙帝在《泰山龙脉论》中的政治寓意之深,非同一般!
其孙乾隆帝弘历对泰山更是崇敬有加。他先后去泰山10次,且6次登顶。甚至在年届八旬之岁还去岱庙祭祀泰山神。他在岱庙题写的诗碑中这样写:“九叩申虔谢,八旬实罕逢”。其意是说,我以三跪九叩的大礼来祭拜泰山神,而且是年届八旬之岁还亲自前来,这是世所罕见的事。他宣称:“泰山位长群岳,称宗最古,表望最尊。”
正是他创下了历代帝王朝拜泰山神的最高纪录,对泰山神的崇祀达到了顶峰。
不仅如此,乾隆帝还特意在原天坛“七星石”的东北角新添一石。众所周知,天坛东门南侧的“七星石”,原是明嘉靖年間模仿泰山的七座山峰而建的。清乾隆帝秉承康熙帝《泰山龙脉论》之寓意,在原“七星石”东北添加一石,虽体积略小,却是向世人表明:源于“白水黑水”间的满族,同为华夏一族、中华大家庭中的一员!其用心之良苦,亦可见一斑。
编辑 宋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