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雅乐兴邦:天坛神乐署中和韶乐

2023-05-24王晴

北京纪事 2023年5期
关键词:天坛雅乐乐舞

王晴

北京市非遗项目门类丰富,具有多民族、多地域文化交流交融的特色,又兼容并包南北方文化特质。希望通过这一栏目的开辟,使广大读者能够感受到流传在民众中口耳相传的民间传说、精彩绝伦的传统技艺、美轮美奂的传统舞蹈、精雕细琢的手工艺品中那一份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

中和韶乐作为中华民族礼乐文化的代表,是一种始于明初而又为清代沿用的宫廷礼乐,主要用于坛庙祭祀、殿陛朝会、宴会典礼等皇帝出入的仪式场合。演奏乐器包括镈钟、特磬、编钟、编磬、建鼓、篪、排箫、埙、箫、笛、琴、瑟、笙、搏拊、柷、敔、麾等,材料有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種,讲求“五色相宣,八音协畅,由乎玄黄律吕,各适物宜”,展现儒家“大乐与天地同和”的礼乐思想。另有“文舞生”“武舞生”“司章”(歌唱者)“协律郎掌麾”(乐队指挥)“执节”(舞队指挥)等,演绎一场中和韶乐需要的人数达190多人,可见其恢宏大气。

“韶乐”属古代的雅乐,源于远古先民的乐舞形式,商周以后成为宫廷音乐的主流,历史悠久,相关传说较为丰富,同时在历朝历代的延续中形成一套固定的演奏模式和乐舞礼仪,流传至今。“正声感人而顺气应之,顺气成象而治生焉”的中和韶乐,既是祭天之礼、王朝待客之道,又是巩固国家政权、培养乐舞人才的一项举措。

韶乐与舜帝传说

古代帝王的手下被认为是乐律的主要发明者,传说远古乐官有皇帝时的伶伦、颛顼时的飞龙、帝喾时的咸黑、尧时的质,这些传说中的人物被尊称为中国音乐的鼻祖。而韶乐被认为是上古舜帝之乐,又名“九韶”“九歌”。

清同治《湘乡县志》载,舜帝为将中原文化传入苗地,南巡来到位于汉、苗交界之地的韶山,率众登至最高峰。忽听鼓角齐鸣,手执弓矛的苗民土著将其团团围住,虎视眈眈,达三天三夜,形势危殆。舜帝于是命人奏起美轮美奂的“韶乐”,一时间凤凰来仪,百鸟和鸣,苗民在妙不可言的乐声中丢下武器,伴着节奏跳起舞来,一场干戈化为玉帛。舜帝演奏的乐曲就是“韶乐”,奏乐的山峰由此得名“韶山”。《湘潭县志》载:“韶山因虞舜南巡而得名。”舜帝南巡奏韶乐的传说在《山海经》《尚书》《史记》《竹书纪年》《徐霞客游记》中也有记载。《史记》讲“舜奏韶于山岳”;《尚书·益稷》讲“箫韶九成,凤凰来仪”,韶乐奉帝王之命演奏,一旦奏起,连凤凰都闻声而来,毕恭毕敬,翩翩起舞。这些文献记载赋予韶乐演奏更多的传奇色彩。

真正组织韶乐演奏的人物是舜的手下——夔。夔生活在荒僻边缘之地,因具有非凡的音乐才能而为舜帝赏识,负责掌管乐舞。据说舜在蒲坂郊游时,亲自采集竹管、雄阳、雌阴制成密排,取名为“箫”,命令夔用他亲手制作的箫演奏“韶乐”,音调美妙动人,被百官认可而流传下来。夔演奏“箫韶”的时候,需组织表演者扮成野兽的样子跟着起舞,“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夔的演奏代表着当时乐舞的最高水平。

周朝立国时,韶乐作为祭庙音乐被列为宫廷大乐。到姜太公封齐,韶乐传入齐国,乐舞的艺术表现力进一步增强,以至于36岁的孔子听到美轮美奂的韶乐后,竟三个月尝不出肉的味道。《论语》载: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清末民初,演绎、排练宫廷音乐的场所不断更迭,演奏班子也时断时续,但中和韶乐被尊奉为国乐的文化地位没有变。1931年,上海大同乐会为祀孔圣诞辰奏乐,视中和韶乐为最高级别曲目,称赞舜以来的历朝帝王在修订、完善韶乐方面做出的历史功绩。《新闻报》(1931年2月6日10版)载:

考韶乐为四千年前大舜所作,孔子称为尽善尽美,吴季札观乐叹为观止,秦始皇焚书坑儒,变更三代成法,各乐具废,仅对于韶乐,特别保存,已足见韶乐之价值,自汉以迄前清,国家郊天祀圣,一仍旧贯,未敢略有变更、实为我国文化之大原,音乐之大本始,系古乐中之最可征信者。

中和韶乐能获得这种国家文化地位,源自历代皇帝不断举行的国家祭祀仪式,以及对国家礼乐制度、从业人员和机构的一套规定,经过仪式的强化,中和韶乐作为宫廷雅乐的神圣性才不断积淀、成型。

宫廷雅乐,祭天之礼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历代王朝总是将祭祀活动放在首位,以“王者,父天母地,为天之子”为政治理念,以“敬天礼地”为己任,在“国之阳”建祭坛,用于举行祭天典礼。每届祭期,皇帝或亲祭,或遣官,皆沐浴斋戒,在祭坛设玉、帛、果、蔬、笾、豆、牲、牢等,备燎柴,焚香烛,礼祭皇天上帝,以禳灾祈福。所谓“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5000年王朝更迭,雅乐一直受到统治者的尊崇,历朝中央均设立专职官员和职能部门负责有关雅乐的一切事宜,即使在春秋战国朝代更替较快的时期,这种状况也从未中断。北魏、北齐、北周,宋代及辽、金,以及后来的元、明、清三朝都是如此,以礼乐治国,教化民众,是统治者国家治理的一项重要举措。

中和韶乐在明清两朝被用为宫廷大乐,如今所见“中和韶乐”基本形式可追溯至明代天坛祭天大典中所演奏的祭天音乐。明太祖朱元璋亲自敲击石磬试定音律,设太常司主持祭祀礼乐事宜,编制乐章声谱,置雅乐。据雅乐“中正平和”的乐理特点和思想理念,将雅乐更名为“中和韶乐”,集礼、乐、歌、舞为一体,创造出典雅严肃的宫廷音乐文化系统。明洪武年钦定的祭天献辞,歌词充满了对皇帝受命于天的颂扬:

圣灵兮皇皇,穆严兮金床。臣今乐舞兮景张,酒行初献兮捧觞。载斟兮再将,百辟陪祀兮具张。感圣情兮无己,拜手稽首兮愿享。三献兮乐舞扬,肴羞具纳兮气蔼而芳。祥光朗朗兮上下方,况日吉兮时良。粗陈菲荐兮神喜将,感圣心兮何以忘。民福留兮佳气昂,臣拜手兮谢恩光。

清顺治元年(1644)议定,祭天地、太庙、社稷都用中和韶乐,根据应用语境有祭祀乐、朝会乐、宴会乐等表现形式。皇帝祭天大典上的祭祀乐,需同时上演三献礼(初献、亚献、终献)的祭祀舞蹈,包括武功舞和文德舞。“武功舞”即平定天下之舞,象征以武功定祸乱;“文德舞”为车书会同之舞,象征以文德治太平。舞蹈不同,舞生所持道具也不同。行初献礼时,武舞生左手执干,右手持戚,舞武功舞;行亚献礼、终献礼时文舞生左手执籥,右手执羽,舞文德舞。康熙五十二年(1713)考定坛、庙、宫殿乐器。乾隆时期又加修改,凡大朝会、大祭祀皆在殿陛(月台)奏此乐。乾隆朝的宫廷音乐最为盛大而完备,在承袭明代宫廷礼乐的同时,又将秘行于内廷、为满洲宗室独有的萨满祭祀典礼整理刊行于世,既坚守儒家正统《御制律吕正义后编》,同时刊行满洲传统《钦定满洲祭神祭天典礼》。音乐方面采用五声音阶,舞蹈采用“八佾”,即古代天子用的一种最高级别的乐舞排列方式。纵横都是8人,共64人以队列形式起舞,配以八音合奏,颂歌清越,祭祀人员在歌舞的映衬中虔诚地进退贡献,表达对神明、祖先的敬仰。

宴会乐,或说“宴飨乐”,是皇帝为节日、庆功、贺喜而在宫中举行宴会时所表演的礼乐,多在元旦、万寿、冬至以及大婚典礼中使用。光绪大婚典礼演奏中和韶乐、丹陛清乐,并配以庆隆舞,席间饮馔、进酒、进茶使用清乐,这幅图是大婚典礼在太和殿赐后父及其族属宴的场景,太和殿前演奏着中和韶乐,八旗官兵随音乐表演庆隆舞,踩竹马高跷射杀虎豹诸兽,以表庆贺。

由于清代国家治理强调“疆域统一、华夷一体、施政一致”,统一多民族国家在清王朝得以巩固和发展,各民族民间文化也被吸收到宫廷音乐之中,使其更加充盈、丰满。乾隆朝的宫廷礼乐形式上沿用明代中和韶乐、清乐等,增加满洲萨满音乐、“庆隆舞”、瓦尔喀、蒙古、藏、维吾尔等民族乐舞和朝鲜、缅甸、越南、尼泊尔等外国乐舞,形成了真正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一统”宫廷音乐。

最高雅乐学府:神乐署

神乐署作为明清时期皇家最高乐舞学府,设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对祭天的乐舞生进行培养和训练,鼎盛时期署内有乐舞生3000多人。北京各坛庙的祭祀乐舞生均从神乐署生员中选拔充任,举行国家大典之时,所有参加典礼的人员都必须事先至神乐署进行培训和演练。

据《天坛志》载,清代乐舞制度沿袭明制,顺治初年设“教坊司”,承应宫廷朝会、宴飨所用音乐。祭祀之乐,皆有太常寺神乐观司之,设提点、左右知观、协律郎、司乐等官,由协律郎在宫中负责教习、排练。雍正七年,“教坊司”改称“和声署”,神乐观执掌祭祀之乐,其职官依然沿袭明制,设提点一人,左、右知观各一人,设定乐工编制为120人,人数不足时,临时在民间寻觅“出身清白,通晓音律者”充当乐工。乾隆七年(1742),庄亲王允禄和大学士尹泰、张昭主持成立国家音乐机构“乐部”,专门负责宫廷的一切音乐事务,礼部尚书和内务府大臣及各部院大臣谙晓音律者兼总理事务。清朝在承袭明制的清代宫廷礼乐管理体制基础上改革,逐渐形成一套体制完备、执掌精细的礼乐管理机构。

“乐部”掌管的音乐有三类,一是“太常寺”神乐观所司的祭祀乐,这种主要是以中原传统音乐为主的效庙、山川祭祀音乐;二是宫中满洲“堂子”家祭音乐;三是太庙祭祀音乐。“太常寺”乐舞生每月在神乐观演练;每年三月、九月还要赴掌仪司预演一次,由总理乐部大臣亲临“考验”。祭典举行前,所有参礼官员都必须到神乐署演练,天坛大祀的“演礼”更是从祀前40日开始,每旬逢三日、六日、九日,由太常寺堂官亲自率领乐舞生在神乐署凝禧殿进行演礼。

神乐署作为演练皇家祭祀乐舞的场所,是培养和选拔北京各坛庙祭祀乐舞生及官员接受祭祀礼仪训练的机构,虽然是国家性质的文化空间,也历经动荡。神乐署位于天坛西南外坛,历史上建筑群规模极大,院落众多,各种房舍数百间,鼎盛时期占地近10万平方米。最早称“神乐观”,乾隆十九年(1754)更名为神乐署,沿用至今。天坛属“郊坛重地”,严禁喧哗,但春暖时盛开鲜艳花木,吸引无数游人,有段时间神乐署周边茶馆酒肆应运而生,热闹繁华,成为京城人士云集之所。神乐署生长的益母草还被视为“仙药”,百姓争抢购买,风靡一时。

至清嘉庆十三年(1808),皇帝以“聚集闲杂多人,或至话古弹词,亵越尤甚”为由,下令取缔神乐署内店铺,“郊坛重地,理宜倍加严肃;乃神乐署廊房竟有开设茶馆及作坊等处,亵越殊甚,本应概行驱逐,勒限搬移”“内除乐舞生等自住之房,就近开铺卖药外,其余任开茶馆及各项作坊共三十三,俱不准其开设”。经过嘉庆帝的一番整饬,神乐署内只保留了几家药店,署内的游人渐渐减少。1914年袁世凯祭天时,神乐署中所有药铺被迫迁出,此后林艺试验场、燕乐研究院、传染病医院、中央防疫处、生物制作所等机构先后占用神乐署作为办公地点,神乐署逐渐没落。

21世纪,几经修缮后的神乐署被辟为古代皇家音乐展厅,继续作为中国古代皇家音乐展馆传播中国礼乐文化。2005年1月,神乐署完成收复后的修缮工程和展陈布置,正式对外开放。现存主体建筑包括凝禧殿、显佑殿、周围廊房和正署门。神乐署单独成院,自成一景,点缀在天坛西部宽敞清静的坛域范围内,幽然清净。

中和韶乐的当代传承

诗歌乐舞艺术由于具備凝结人类精神的恒久价值,及打破时空阈限的共享性特质,一些脱离帝制后的宫廷文化遗产在新的社会语境中被重新认可,其艺术正统地位再度被强调。民国时期,上海大同乐会为迎接外宾赶练中和韶乐,置办古今全套乐器,连乐器外观也要修饰打磨得雅致,目标是学习完整演奏中和韶乐六章的内容:

听之如登大雅之堂,仿佛在光天化日之下,和风甘雨之中,一篇鸟鸣凤哕堂王冠冕之气象,有足令人肃然起敬,悠然长忠,睪然高望,不知不觉之中,流露其固有之民族性,今当发生之始,不过罪少数一部分音乐之工作,成绩已极美满,将来加以旌麾歌舞,设置完备,其成绩富更不可思议云。

中和韶乐受到统治者和儒家学者的推崇,被誉为“华夏正声”;音乐家吕骥称赞其“百年绝响、覆震寰宇”,中和韶乐作为天坛仪式音乐在世界乐坛享有声誉。现在每年端午节假期,天坛公园雅乐中心在神乐署进行中和韶乐演出,传承已根据现存的古代音乐文献整理出若干古曲,包括《燔柴迎帝神》《海宇生平日》《合欢曲》《太平令》《千秋词》等,由专门的演奏家演奏,供海内外游客欣赏。 “玉振金声”的演奏萦绕于神乐署凝禧殿之上,与天坛公园内部的风声、鸟声、人声相互调和,形成一种混合式的声音图景,与园内的历史遗迹与景点形成一种依存与共生关系。

2006年,“天坛神乐署中和韶乐”被列入北京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1年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和韶乐”逐渐拂去历史的尘埃,恢复其作为“国家或民族文化符号”的重要地位,也进一步丰富和提升了天坛的整体文化价值。

编辑 韩旭

猜你喜欢

天坛雅乐乐舞
明嘉靖时期张鹗及其雅乐改制
龟兹乐舞
中古荆州雅乐中心地位的形成与贡献
朝鲜李朝时期宫廷雅乐的传承与发展
唐雅乐大曲存辞考略
邹城汉画像中的乐舞百戏
北京天坛的建筑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