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孩子,让我拥抱你

2023-05-23马星星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23年5期

马星星

【摘 要】家庭结构对儿童心理成长具有重要作用。单亲家庭结构的不完整性不仅制约了“教”与“养”的职能发挥,而且有可能对儿童心理健康产生消极影响。本文以学生子岳为例,探讨了单亲家庭儿童的人际关系敏感问题,剖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关的心理疏导与教育转化策略。

【关键词】单亲家庭儿童 人际关系敏感 典例研究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小天使,他们天真无邪、活泼可爱。但是,还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似乎很冷淡,在与人沟通交流方面有着一套别人难以理解的思维模式,好像永远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就算是面对自己的父母也是一样。因为他们与常人交往时的格格不入,就像是来自其他遥远的星球,因此他们被称为“星星的孩子”。当然,他们还有一个学术上的名字——“孤独症儿童”。

子岳是三年级的时候通过转学的方式来到了我们的“星星班”。报名之前,第一次看到这个名字,笔者还以为她是一个小男生,走进办公室一看,原来是一个腼腆害羞的小女生。笔者通过学生基本信息填写表得知子岳家是单亲家庭,家里一共有四个小孩,父母离异后,她和姐姐同妈妈一起生活,在此之前,她一直跟着奶奶生活。就这样,子岳通过正常转学的方式来到了我们的“星星班”。

一、相识:初现端倪探究竟

开学不到一个月,笔者就发现子岳与其他学生有明显的差别。她性格内向,不爱与人讲话,即使是下课或者自由活动的时间,她也不与旁人交流。起初,笔者还以为是她初来乍到、胆子小。于是笔者特地找了班上几个外向的学生,无论是课间还是活动课都带着她一起玩。可是一天不到,那几只“小百灵”就回来抱怨了,笔者安抚好他们,又重新审视起子岳来。

子岳是单亲家庭的孩子,难道是因此导致性格内向甚至成为孤独症儿童吗?于是笔者赶紧找来子岳的妈妈,跟她聊起孩子在家里的事。她的妈妈说着说着眼泪就流下来了,女儿从小就不与自己亲近,从来没有像其他孩子那样伸手要爸爸妈妈抱过。尤其是自己离异后,孩子跟自己更加疏远。离婚以后,她一个人要担起养家的重担,每天忙于工作,没有更多的时间关注子岳。

在寻求学校心理教师的帮助、上网查阅相关资料以后,笔者了解到,像子岳这样的学生被称为“孤独症儿童”。孤独症儿童也被叫作“星星的孩子”,他们就像天上的星星,在遥远的夜空中独自闪烁着。作为一名班主任,笔者没有能力去治愈这一医学上的疾病,但是既然子岳这颗“小星星”来到了我们“星星班”,那么笔者一定不会让她再孤独下去。

二、陪伴:平淡是真暖人心

针对子岳的这种情况,笔者又在网上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也咨询了学校的专职心理教师。当明确她受到基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时,笔者决定联合家校的力量去帮助她,于是又一次跟子岳的妈妈见了面。

当和这位带着两个孩子的单身妈妈谈到孩子的情况时,子岳的母亲又一次潸然泪下。对于子岳,生活上她在能力范围内给予了她最好的,可是为什么孩子就是不跟她交心呢?面对子岳,最大的问题就是她不会也不愿意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绪。特殊的家庭环境,导致了子岳不愿意表达自己的不满、抵触或者害怕这一类的情绪。子岳的妈妈表示,宁愿看到她在家里吵闹的样子,也总比现在这样好。看到家长愿意配合,笔者就顺势提出了一个“拥抱星星的孩子”计划。

其实,家长才是孩子心灵真正的港湾。陪伴孩子克服障碍的过程,也是家长成长的过程。有了家长和教师的共同努力,孩子才会有力量去面对一切困难。笔者建议子岳的妈妈在家里的时候,多给予她一些陪伴。妈妈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当孩子跟妈妈之间不够亲近时,最原始也是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满怀爱意给孩子一个拥抱。子岳的妈妈听了之后,点头应允。

计划如期开始。据子岳妈妈反馈过来的信息,刚开始的时候,子岳对妈妈的拥抱是很抵触的,妈妈能感觉到她僵直着的身体和微微颤抖的小手。笔者建议子岳妈妈继续。坚持了一段时间后,子岳终于不再排斥妈妈的怀抱,渐渐地,妈妈也终于把缺失多年的感觉找了回来。显而易见,当子岳身体不再排斥妈妈的时候,她们心理上的距离也在逐步拉近。于是,笔者建议子岳妈妈给予孩子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当孩子遇到事情时,妈妈先稳住孩子的情绪,再静下心来观察孩子,帮助孩子一起分析原因,并鼓励孩子去表达,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有所改变。

子岳妈妈的工作是忙碌的,但是对孩子的爱和笔者的支持让她一直坚持耐心地陪孩子一同成长。在之后的時间里,笔者习惯了每周至少两次与子岳妈妈详细交流子岳的情况,子岳的脸上逐渐有了表情。

三年多的坚持,一点一滴的付出,默默地陪伴,却并没有出现奇迹。无论是子岳的妈妈还是笔者,都没有能力让这个患有孤独症的孩子脱胎换骨。但是,哪怕对她只有一点点的帮助,能给这颗冷漠的“小星星”一丝一毫的温暖,笔者都觉得很值得。家长和教师看似平淡的陪伴,正一步一步温暖着子岳的心。

三、成长:以心换“星”促成长

假期里,小子岳有了自己的QQ号,她第一时间添加了笔者。网络上,子岳完全是一个全新的自己,褪去了平日的羞涩,甚至在某些话题上她能跟笔者“侃侃而谈”,笔者自是喜不自胜。

可是有一天夜里,笔者手机突然发出了轻微的两声“滴滴”。笔者拿起手机一看,是子岳发来的信息。“老师,你以后不要管我了,我有病,学不好了,再学我就疯了。”就是那么一瞬间,笔者彻底清醒了。这么久以来,子岳的性格略有好转,笔者跟家长都松了一口气,但我们都忽略了她的成绩。尽管她从来没有请过一天病假,也没有少交一次作业,但是她的数学成绩每次都在二三十分徘徊,语文和英语也只能考到六七十分。

特殊时期,线上学习靠的是学生的自学能力。对于子岳来说,线上学习的方式她却完全接受不了。没有教师,没有同学,子岳越来越无助。于是有了上面那条半夜发来的信息。笔者立刻决定,跟子岳来一场特殊的“见面”——视频。在视频接通的一瞬间,子岳一边讲着自己的委屈,一边号啕大哭。那一刻,笔者的心里反而轻松了不少,小子岳终于愿意倾吐心声了。特殊时期,笔者无法陪伴在她的身边,给她一个结实的拥抱,但是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很幸运能用线上视频这种“面对面”的方式给她送去温暖。后来,我们约定,每天睡前聊天,解决当天的烦恼,每周视频交流一次。

终于迎来“春暖花开”,笔者迎着早晨明媚的阳光来到子岳家门口,看到的是子岳欣喜的笑容,并收获了一个大大的拥抱。

四、反思:“三位一体”成合力

单亲家庭儿童人际交往问题在当下已经是一个热点问题。相比较完整家庭的学生而言,这些学生更容易出现因缺少家庭关怀、缺少家庭温暖导致的没有安全感、性格孤僻等问题。

学校心理小组在日常心理摸排时发现有一部分学生相对于其他学生来说,性格较为内向。通过各班班主任对学生开展更深一步的了解后发现,这一群学生中有很大比例都是身处单亲家庭,这一现象引起了学校的高度关注。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学校1672名学生中,单亲儿童数量为83人,接着学校利用团辅等活动时机对这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这部分学生出现人际交往敏感问题的有9人。那么,作为班主任,我们可以采取怎样的措施去帮助这些学生呢?下面笔者就以上文提到的子岳为例,梳理了几点做法。

(一)嬉戏活动解放天性

子岳刚刚转来我们“星星班”的时候,为了让她尽快适应这个班集体,笔者想到了最贴合她的方式——游戏。上学期期末的时候,笔者答应学生们带一些礼物来给大家套圈。根据上学期的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堂表现积分,每10分可以兑换一个圈。各式憨态可掬的午休陪睡娃娃铺满一地,学生们兴致勃勃、摩拳擦掌。

子岳因为是刚刚转学来的,所以没有上学期的积分,于是征求大家同意后笔者给了她100分的原始积分,也就是意味着她获得了10个圈。子岳套到了一个趴着形状的兔子,学生们立刻为她鼓掌。她低着头走到笔者面前,从笔者手中接过奖品,飞也似的回到了座位上。午休的时候,笔者偷偷观察,看到子岳趴在小兔子身上,摆弄着它的小尾巴。看到这一幕,笔者心里一酸,到底还是个孩子。

作为一名教师,面对子岳的行为,笔者要做的就是助她一臂之力。既然活动能够激发她的兴趣,解放她压抑的内心,那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将会多采用这样的形式。

(二)家校合作形成合力

根据子岳家的实际情况,想要借助家庭的力量去帮助孩子,效果微乎其微。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

子岳妈妈把孩子作为自己的精神力量,对孩子的希望过高。加之子岳姐姐成绩优异,她的成绩却很差,子岳更加不自信。家庭的不完整让子岳变得内向甚至孤僻。于是,当她在学校的表现有了进步,笔者一定会在第一时间告诉子岳的妈妈,让其妈妈鼓励孩子,形成家校育人合力。再优越的生活条件也弥补不了父母离异对孩子造成的心理伤害。善意对于一个离异家庭的孩子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用善意去对待他们、照顾他们的情绪、信任他们作为独立个体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关键时刻加以指引,这些就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三)同伴互助带来温暖

在“星星班”三年多的时间里,不知不觉中,子岳的言行有了些许改变。一年一度的运动会如约而至,报名结束后,还剩一个女子400米项目没有学生报名,她们都担心跑不动。这时子岳的同桌突然喊了起来:“子岳腿长,跑400米一定能赢!”

子岳低着头不言语,默认参加了。运动场上,子岳一改往日形象,迈开她的大长腿在运动场上朝着终点飞奔而去。最后一圈,子岳有点体力不支,渐渐放缓了速度,学生们见状,一起大声给她加油,有几个学生还在跑道边陪跑。获胜后的子岳被众星捧月般地簇拥回班级队伍……这件事仿佛是一个轉折点,子岳从此开始逐渐融入班集体,真正成为这个温暖大家庭中的一员。

同伴之间的鼓励和爱有着巨大的温暖人心的力量。子岳是不幸的,原生家庭导致她缺乏安全感;子岳也是幸运的,在班集体中,同学们都愿意给予她爱与关怀。

“星星的孩子”依然在广阔的天空中闪烁着独一无二的光。面对单亲家庭儿童中存在人际关系敏感问题的学生,教师要正确地看待他们成长过程中的得与失,润物无声、教育无痕,用爱去拥抱“星星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