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提问技巧
2023-05-23李强
李强
【摘要】高效课堂不仅是学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保障,是教师教学的追求,也是新课程标准的主要目标。在目前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提问式教学”是实现高效教学的有效途径,它能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并让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学科素养。但是,在教学和听课过程中,我们常常发现:由于对课堂内容的深度、广度认识不够和对学生学情的分析欠缺,很多教学提问的设计很难引起學生的兴趣和反思,从而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因此,提问的科学设计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关键词】高中 思想政治 提问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3)04-0031-03
一、引言
当前的素质教育对高中政治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问题引领式教学不仅能有效满足当前素质教育的相关要求,而且能有效带动学生的长效发展。合理利用并切实发挥引领式教学的优势,能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以及综合分析能力的发展。教师应全面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主观能动意识的培养,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创造意识以及自主思维意识。高中是学生养成各项基础能力的重要阶段,教师在这一阶段的政治课程中培养学生的政治核心素养,既能够深化学生对不同课堂内容的理解,同时还能够发掘出政治课程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政治思维和政治意识,为学生今后的知识学习奠定基础。推动学生政治核心素养的发展,需要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学习特点入手,转变传统的唯分数论教学思想,重点提高学生在政治课堂上的个人参与度,使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从而实现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推动高中政治课程创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提问技巧的应用价值
在政治教学中广泛、合理运用提问技巧,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其教学价值显著,不容小觑。首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及自主性。独立、自主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必要技能和条件,高中学生也不例外。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必将面临更多、更大的挑战,这对其独立性和自主性有较高的要求。教师合理运用提问技巧设计有效的提问活动,能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及学习兴趣。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用眼神、语言等进行鼓励,使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独立思考的内容,有利于学生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发展。其次,可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运用提问技巧导入教学内容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积极互动,营造出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进而主动思考、分析问题、总结答案,实现高效的自主学习。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思考和回答情况分析其学习状态和效果,优化问题设计和教学方案,进一步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此外,合理的提问有助于学生形成问题意识。课堂上,教师不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理解所学知识的深意。经过长期训练,学生学会思考问题、形成问题意识,在接触新事物的过程中快速明确探究的方向。
三、高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状与痛点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关系到“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的关键问题,但调研发现,全国高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状并不乐观,超半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沦为学生的“睡觉课”“写其他作业课”“电子游戏课”。教师在讲台上唱独角戏,学生无动于衷,课堂的参与度几乎为零,这种情况被戏称为“互不干扰型”课堂。同时,在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中,教师充分准备教学内容,讲授精细到位,吸引了部分学生的注意力,偶尔还能听到学生的掌声。但这样的课堂只让部分学生“走心”,尚未“入脑”,对学生思想的指导意义仍显不足。近年来,不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开始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尝试从“以教师讲为中心”向“以学生学为中心”转变,高中也相继出台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倾斜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改革,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仍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付出更多的智慧和努力。笔者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是要促使学生在课堂上思考。而当前绝大多数思想政治理论课恰恰最缺乏学生的思考过程,以至于无法从根本上起到思想意识的引领和塑造作用。
四、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提问技巧的应用措施
(一)营造教学氛围,引领学生主动提问
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引领学生主动提问是问题引领式教学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得以有效运用的关键。问题引领式教学的开展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要通过实践问题的引入调动学生的探究意愿和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展开深入思考,切实发散思维,并结合当节课的教学内容提出学习问题,从而达到主动学习的效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通过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促使学生主动提问,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问题引领式教学的效果。例如,思想政治教材关于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讲解中,教师可在教学中切实落实翻转课堂,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自主把握课堂整体教学结构。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较大的自主学习空间以及探索空间,使学生能结合自身实际提出教学问题,并由教师加以引导的方式完成对本课教学内容的理解与分析,强化学生对本课教学知识点的理解。在教学展开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深入分析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合理设计教学方案,营造教学环境和氛围,让学生通过切身感受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明确经济主体。
(二)设计适合的问题情境
运用提问技巧时,要注意设计合适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引发学生的深入探索,将知识学习放入特定情境中,使学生掌握知识点应用,进而发展学科思维。提问本身就是教师设计的具有探究性的教学活动。设置问题时,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保证问题的典型性、针对性,确保问题的深度,避免问题过于简单导致学生失去探究动力。同时,也要避免提出的问题过于复杂,避免学生没有明确的探究方向而逃避学习。此外,还要保证问题的实际意义。教师要考虑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学习兴趣等因素,发挥出问题情境的作用,提升提问的实际应用价值。课堂上,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有效结合,使学生对思想政治知识的应用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有利于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
(三)提问设计要逐级深入,注意层次性
提问设计要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创设“新发展区”,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吸收新知识,发展自己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水平。一个人要理解一个概念或认识一个新事物,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设计提问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合理地提出问题。唯有如此,所涉及的问题才能用来引导学生打开思考的窗口。通過循序渐进的提问引导,学生逐步思考问题、讨论问题,一步一步地向前推进,产生新知。当思考从困难变成容易,复杂变得简单,知识就会被突破,学科思维能力也就得到了培养和锻炼,教学效果才会得到真正提高。教师要遵循“跳一跳,摘到桃”的原则,抓住提问设计的“牛鼻子”,一步一步向前走,逐步接近提问的实质,然后包围与消除难题,渐渐地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使课堂教学逐步进入更好的状态。
(四)结合信息技术手段,提高课程直观内容
在当前的高中政治课程中,教师单向的知识理论输出活动导致课程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学生对理论性政治课程内容的学习兴趣有限。那么培养学生的政治核心素养需要教师重视传统政治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在课程中引入新的教学理念,在引导学生掌握必要的政治课程内容的过程中,凸显政治课程的思政教学价值,推动学生知识学习能力和思想道德素养的全面提高。在政治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项目化的课堂学习内容,就不同的课堂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开展翻转课堂、小组合作和混合式学习活动,从根本上推动学生政治核心素养的有效发展。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时,为了深化学生理解,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下时间和空间因素的限制,笔者运用了混合教学模式。在思政教学开始前,笔者首先在数字化教学平台上为学生展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并根据学生的个人基础和具体条件,为学生划分学习小组,然后要求学生们到网络上搜索身边的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的故事。同时在课堂上要求每个学习小组为大家讲一讲这些故事内容。通过这样的课程教学方式,教师为学生布置一些具有针对性的课程学习项目,同时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对政治课程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课程学习成效。
(五)加强课堂建设,思政教育“进课堂”
首先,教师要坚持收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素材,除了对《读本》进行精读并提炼精华内容,教师还应对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大会议内容、重大事件报道、优秀教育者开发的教育素材以及其他新媒体形式的教学素材等进行整理,优选其中的社会主义思想最新研究成果等,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以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学理性、逻辑性,一方面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另一方面也能为“进头脑”教育实践奠定基础。其次,教师应当积极学习新媒体时代下的线上教育理念与技术,将各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素材整合到线上教育模块中,构建新型的“第二课堂”,教师根据学校线上教育条件、线上师生互动平台应用情况选择覆盖率更高的教学方式,在学生课后利用线上渠道学习、开展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的过程中,渗透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内容,提升思想渗透性;教师还可以围绕《读本》和教材融合内容设计课外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社会观察并了解新时代的变化和发展,尝试用例子,或在理论层面上对社会实践中发现的新型矛盾问题进行分析,以此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使其能够运用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六)放眼社会发展,强化法制精神意识
在高中政治学科的新课标当中明确提出,需要引领学生认知、适应和融入社会生活,这也是老师教学的主要任务,带领学生从社会经济发展、社会政治环境以及社会文化情况等角度感悟价值应用的意义和方式,并从中获得理性的思考结果;充分重视思政课程的实施实践性以及开放特征。在教学之后,老师鼓励学生将课堂上学习的知识融入到社会生活当中,促进知识迁移,放眼全社会的发展进程,有效强化法治精神和“依法治国”的意识。
(七)立足教材本身科学提出问题
教材本身具有一定的基础性和实用性,能充分满足当前阶段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教学中,教师可以立足于教材提出针对性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深入理解教材内容,实现问题引领在政治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当前阶段的学生虽然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认知以及理解能力,但是由于身心发展还未健全、成熟,缺少一定的社会生活经验,很难正确理解教材中的知识概念,更谈不上灵活运用。以往的学习中,学生往往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加以硬性记忆,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学习质量不高。针对学生的这一学习问题,教师可立足于教材本身,落实问题引领式教学方法的应用,科学提出教学问题,强化学生的学习思维,使教材中枯燥乏味的文字符号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示出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理解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实现有效的理解记忆。这样可以有效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学习效果。
五、结束语
简而言之,提高政治教育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长期的探索、实践过程,教师要让教学提问的设计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更加富有现实性、突出针对性、体现开放性、注意层次性、体现互动性、体现精准性,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一定会大幅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梦婷.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教学留白及其应用研究[D].广州:广州大学,2022.
[2]况婷.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课堂提问策略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22.
[3]贾拴柱.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提问方式探析[J].华夏教师,2019(34):60-61.
[4]赵良宇.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中师生互动模式的更新[J].安顺学院学报,2017,19(3):41-43.
[5]李雅茹,姚莉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实效性研究[J].教育探索,2016(11):117-119.
[6]闫新勇,汪建兵.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互动性教学探析[J].学理论,2013(8):244-245.
[7]杨章钦.论增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基本思路[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25):53-54.
[8]黄英菊.论中学思想政治课中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J].教育教学论坛,2012(4):16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