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31省份乡村振兴水平测度及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2023-05-23彭国泰

安徽农业科学 2023年8期
关键词:城乡融合熵值法乡村振兴

彭国泰

摘要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是马克思与恩格斯农村发展思想在我国的实践,是在此基础上将城乡融合发展思想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思想结合的适用于我国当下国情的战略思想。基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20字方针,全面科学地构建乡村振兴评价体系,采用熵值法对2011—2020年我国31省份乡村振兴的5个子系统及乡村振兴综合发展水平分别测算,同时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我国31省份乡村振兴各子系统的平均发展水平均有所提高,但有个别省市也存在小幅度的下降;另外,乡村振兴综合发展水平也有所提高,但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象。

关键词乡村振兴;“二十字方针”;城乡融合;熵值法

中图分类号S-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2023)08-0227-10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3.08.052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Measurement of the Level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31 Provinces in China and Analysis of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PENG Guo-tai(Rural Development Major,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Yangtze University,Jingzhou, Hubei 433200)

AbstractThe proposal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is the integration of Marx and Engels’s rural development ideas and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and it is also the specific practice of Xi Jinping’s socialist “three rural” thinking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In this paper,the 20-word policy of “industrial prosperity, ecological livability, rural civilization, effective governance, and affluent life” constructs a rural revitalization evaluation system, and uses the entropy method to measure the subsystem and comprehensive level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31 provinces and cities in China from 2011 to 2020, and analyzes its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It was found that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each subsystem has been greatly improved, but there are also small declines in some provinces and cities;In addition,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level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has also been improved.

Key wordsRural revitalization;“20-word policy”;Urban-rural integration;The entropy method

在世界各國城镇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乡村衰败现象是较为普遍的一种现象。很多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采用多种积极的举措来改善这一现象,例如韩国提出的“新村建设”运动及日本提出的“造村运动”等,因此在参照这些成功的国际案例的基础上,自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起,我国从2018年起开始启动实行乡村振兴战略。此外,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也再次强调了乡村振兴的重要性,这充分说明乡村振兴战略已然从以往的政策导向直接升级为国家战略。因此,测算我国31省份目前的乡村振兴发展水平,并根据结果找出其影响因素存在重大意义。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是马克思与恩格斯农村发展思想在我国的实践[1],是在此基础上将城乡融合发展思想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思想结合的适用于我国当下国情的战略思想[2]。另外,乡村振兴战略也有赖于地理学的乡村地域系统。“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20字方针系统概括了新时代乡村振兴的丰富内涵[3]。近几年,有较多学者关注乡村振兴发展水平的评价问题。首先是乡村振兴发展水平评价的指标体系方面,通过梳理文献发现我国绝大多数学者都将上述“二十字方针”作为评价的一级指标,但多数学者对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有所不同[4-8]。韦佳华等[9]将“二十字方针”作为一级指标后,选取28个二级指标并对广西壮族自治区荔浦市荔城镇D村进行案例剖析[9]。程明等[10]选取25个二级指标并采用双重差分法对深度贫困地区乡村振兴发展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得出深度贫困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难度较大,且各个维度之间的效度差异性较大,其中效度最高的为产业兴旺。贾晋等[3]基于“二十字方针”为基础,选取35个细化指标,利用熵权法对30个省市的乡村振兴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和比较分析,得出30个省的乡村振兴发展水平呈现显著的区域性差异,主要与国民经济发展的梯度差异一致[11]。

综上所述,该研究基于我国31省份2011—2020年的乡村发展数据,通过熵值法对乡村振兴5个子系统以及乡村振兴综合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研究,为我国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决策参考,加快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1数据来源和方法

基于陈国生等[11-15]的研究,结合各省份数据的可获得性,按照科学性和可行性等原则,该研究构建如下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该研究采用熵值法测度并评价我国31省份乡村振兴5个子系统发展水平及乡村振兴综合发展水平。为解决各项指标计量单位不统一所带来的比较不方便的问题,首先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同时为了避免后续过程中熵值法时对数无意义,对所有指标进行非负化处理,即统一加上0.01,具体方法如下所示。

(1)对于正向指标:

2我国31省份乡村振兴水平实证测度

2.1 我国31省份乡村振兴各子系统发展水平基于上文中构建的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首先测度2011—2020年31省份乡村振兴5个子系统水平,由于篇幅有限,仅展示2011、2014、2017和2020年产业兴旺水平的测算结果(表2)。

2.1.1产业兴旺水平。从整体上看,2011—2020年我国各省份的产业兴旺水平均呈现较大程度的提升,具体表现为均值从2011年的0.203 88提升到2020年的0.262 87,且最大值和最小值也从2011年的0.373 82和0.081 10上升到2020年的0.542 53和0.137 15。就2020年的结果来看,我国31省份中产业兴旺水平最高的为黑龙江,水平最低的省份为西藏自治区,二者之间差距足有0.405 38,说明各省份间产业兴旺水平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性。作上述年份的空间分布图(图1)可以更明显地发现,我国31省份中,产业兴旺发展水平较高地具体省份有黑龙江、内蒙古、山东、河南和河北省。此外可以较明显看到,我国中西部欠发达省份的产业兴旺发展水平偏低。

2.1.2生态宜居水平。由表3可知,从整体上看,2011—2020年我国各省份的生态宜居水平呈现较大程度的提升,具体表现为均值从2011年的0.196 58 提升到2020年的0.297 94 ,且最大值和最小值也从2011年的0.438 45 和0.083 23 上升到2020年的0.518 21 和0.137 69。就2020年的结果来看,我国31省份中生态宜居水平最高的为西藏自治区,水平最低的省份为广东省,二者之间差距足有0.380 52,说明各省份间产业兴旺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广东省由于人口较多,经济增长速度较快,而西藏地区地广人稀,且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畜牧业和种植业均采用较为原始的方式,因此生态宜居水平较高。作上述年份的空间分布图(图2)可以更明显地发现,我国31省份中,生态宜居水平较高的有西藏自治区、云南省、青海省、河南省等。此外,可以较为明显发现,我国中西部欠发达省份生态宜居水平相對较高,说明我国生态宜居水平也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性。

2.1.3乡风文明水平。由表4可知,从整体上看,2011—2020年我国大部分省份的乡风文明发展水平呈现较大幅度的提升,具体表现为均值从2011年的0.315 66 提升到2020年的0.339 10,但也有少部分省份存在较小幅度的下降,如北京市的乡风文明水平从2011年的0.414 19下降到2020年的0.294 72。就2020年的结果来看,我国31省份中生态宜居水平最高的为云南省,水平最低的为黑龙江省,二者之间差距为0.548 71,说明各省份间乡风文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云南省可能由于其旅游业发展较为发达及其少数民族聚居的特点,因此乡村娱乐活动发展较快。作上述年份的空间分布图(图3)可以更明显地发现,我国31省份中,除水平最高的云南省外,乡风文明水平较高的省份有广东省、浙江省、山东省、河北省等。此外,可以较为明显地发现,我国东南区域省份相较于中部和西部大部分省份的乡风文明水平发展相对较好。

2.1.4治理有效水平。由表5可知,从整体上看,2011—2020年我国大部分省份的治理有效发展水平呈现较大幅度的提升,具体表现为均值从2011年的0.237 24 提升到2020年的0.343 02,但也有少部分省份存在较小幅度的下降,如北京市的乡风文明水平从2011年的0.154 50下降到2020年的0.134 36。就2020年的结果来看,我国31省份中治理有效水平最高的为山东省,水平最低的为青海省,前者是后者的7.5倍,说明各省市间治理有效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作上述年份的空间分布图(图4)可以更明显地发现,我国31省份中,除水平最高的山东省外,治理有效水平较高的有江苏省、河南省、浙江省、安徽省等。此外,可以较为明显地发现,我国东南区域省份相较于中部和西部大部分省份的治理有效水平发展相对较好。

2.1.5共同富裕水平。由表6可知,从整体上看,2011—2020年我国各省份的治理有效发展水平均呈现较大幅度的提升,具体表现为均值从2011年的0.150 47 提升到2020年的0.328 91,且最大值和最小值也从2011年的0.398 72和0.023 72上升到2020年的0.726 17 和0.131 85。就2020年的结果来看,我国31省份中共同富裕水平最高的为山东省,水平最低的为青海省,前者是后者的5.5倍,说明各省份间治理有效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作上述年份的空间分布图(图5)可以更明显地发现,我国31省份中,除水平最高的山东省外,治理有效水平较高的有江苏省、四川省、浙江省和广东省等。此外,可以较为明显地发现,我国东南区域省份相较于中部和西部大部分省份的共同富裕发展相对较好。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根据该研究建立的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对2011—2020年全国31个省份的乡村振兴发展水平及其5个子系统发展水平进行了测算,并运用ArcGIS软件对其空间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1)从乡村振兴各个子系统来看,西藏自治区产业兴旺水平最低,广东省生态宜居水平最低,黑龙江省乡风文明水平最低,青海省治理有效和共同富裕水平均为最低,因此各省份应当找准自己的发展短板,迎难而上,破解发展难题,更好推进乡村振兴发展战略。

(2)从乡村振兴综合水平来看,我国31省份虽存在个别年份波动,但整体趋势为稳定的上升态势,但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具体表现为西部地区乡村振兴综合发展水平较低,且存在较强的空间差异性,如四川、云南發展水平显著高于西藏、青海等省份。另外,东南沿海省份相对发展水平较高。

3.2建议根据上述测度结果,各省份应继续推动城乡振兴5个子系统协调发展。“二十字方针”不仅是乡村振兴的5个子系统,而且是乡村振兴及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内在原因和内生力量。所以各省份都必须寻找好自身的经济发展短板,并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以促进5个子系统经济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与统筹发展。为推动我国各省份乡村振兴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和促进城乡区域融合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全国各省份必须全面综合区域优势、资源条件与发展资源,大力发展观光旅游、生态农业和地方特色产业,在推动乡镇工业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积极推动全国第一、二、三产业的一体化建设,在环境治理中充分提升乡村经济。

第二,更加注重村庄管理和干部人员引进。一方面可以采取招聘大学生村官的形式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教育水平,另一方面也可以采取招聘、培训和储备村干部人才的形式,不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

参考文献

[1] 陈国生,刘小凤,蒋淑玲,等.湖南省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发展测度与路径选择研究[J].经济地理,2019,39(5):191-197,206.

[2] 闫周府,吴方卫.从二元分割走向融合发展: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经济学家,2019(6):90-103.

[3] 贾晋,李雪峰,申云.乡村振兴战略的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分析[J].财经科学,2018(11):70-82.

[4] 马长发,朱晓旭.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互动关系研究[J].生态经济,2021,37(5):99-105.

[5] 涂丽,乐章.城镇化与中国乡村振兴:基于乡村建设理论视角的实证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8,39(11):78-91.

[6] 吴碧波,张协奎.乡村振兴背景下西部地区农村城镇化:作用机理、基本要求及模式比较[J].农村经济,2019(6):57-65.

[7] 陈龙.新时代中国特色乡村振兴战略探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8(3):55-62.

[8] 张海鹏,郜亮亮,闫坤.乡村振兴战略思想的理论渊源、主要创新和实现路径[J].中国农村经济,2018(11):2-16.

[9] 韦家华,连漪.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8(9):82-85.

[10] 程明,钱力,倪修凤,等.深度贫困地区乡村振兴效度评价与影响因素研究:以安徽省金寨县样本数据为例[J].华东经济管理,2020,34(4):16-26.

[11] 陈景帅,张东玲.城乡融合中的耦合协调: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2,43(10):209-219.

[12] 陈俊梁,林影,史欢欢.长三角地区乡村振兴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20,34(3):16-22.

[13] 陈国生,丁翠翠,郭庆然.基于熵值赋权法的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水平关系实证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18(6):114-124.

猜你喜欢

城乡融合熵值法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从衰落走向复兴的战略选择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从分工理论出发解读马克思主义城乡观及其现代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