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麻醉与椎管内麻醉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2023-05-22王莎乔孝武
王莎,乔孝武
(巩义市人民医院 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河南 郑州 451200)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骨质疏松、意外跌倒等导致老年髋关节骨折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已成为社会性公共安全卫生问题。髋关节置换术(hip arthroplasty,HA)是目前临床治疗髋关节骨折的常用手段,可有效促进患肢关节功能恢复,但由于老年患者常伴有较多基础疾病,存在一定手术风险,因此,术中麻醉方式及药物的选择至关重要[1-2]。全身麻醉是HA 最常用的麻醉方式,具有操作便捷、起效迅速等特点;而椎管内麻醉可一定程度上减少药物使用剂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基于此,本研究对比分析全身麻醉与椎管内麻醉在老年HA 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 年2 月至2021 年2 月在我院行HA治疗的88 例老年患者,根据其麻醉方案不同分为全身麻醉组和椎管内麻醉组各44 例。全身麻醉组男21 例,女23 例;年龄73~81 岁,平均(76.87 ± 1.53)岁;体质量50~65 kg,平均(58.72 ± 2.55)kg;ASA 分级:Ⅱ级24 例,Ⅲ级20 例。椎管内麻醉组男19 例,女25 例;年龄74~82 岁,平均(77.12 ± 1.46)岁;体质量52~66 kg,平均(59.16 ± 2.43)kg;ASA 分级:Ⅱ级26 例,Ⅲ级18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入选标准纳入标准:经X 光线等临床检查确诊为髋关节疾病;符合手术指征且行HA 治疗;临床资料完整;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本研究。排除标准:术前合并凝血功能障碍等血液系统疾病;合并脊柱及神经系统严重畸形;存在脑梗死、心肌梗死、进行性神经性疾病既往史;伴有穿刺部位感染或麻醉禁忌症;合并严重精神障碍,无法配合研究。
1.3 方法两组患者均做好术前准备,入室后开放静脉通道,密切监测其生命体征,采用乳酸林格液维持输液。①全身麻醉组。根据患者体质量静脉推注咪达唑仑注射液(宜昌人福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7041)0.02 mg/kg、依托咪酯(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0511)0.2 mg/kg、枸橼酸舒芬太尼(上海恒瑞医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0172)0.3 μg/kg、苯磺顺阿曲库铵注射液(杭州澳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83042)0.15 mg/kg 行全身麻醉诱导,成功后持续静脉泵注丙泊酚(西安力邦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0281)3~5 mg·kg-1·h-1、盐酸瑞芬太尼0.05~0.12 μg·kg-1·min-1,并给予适量苯磺顺阿曲库铵间断性静脉注射,同时持续吸入1%~2%七氟烷(河北一品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73156)维持麻醉。②椎管内麻醉组。协助患者取健侧卧位,对L2~L3或L3~L4间隙行消毒、铺巾后行穿刺,腰硬联合麻醉后蛛网膜下腔注射轻比重0.5%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广东嘉博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3381)2 mL,调控推药速度使其维持在T10~L5麻醉平面。
1.4 观察指标①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 [术前(T1)、麻醉后10 min(T2)、手术结束即刻(T3)] 的血流动力学指标 [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②比较两组的麻醉优良率。优:术中各项生命体征平稳,阻滞完善;良:术中各项生命体征基本稳定,需追加药物维持麻醉;差:术中各项生命体征起伏大,需多次追加药物维持麻醉。麻醉优良率=(优例数+良例数)/总例数× 100%。③比较两组的感染、低血压、血栓、心血管不良事件等并发症发生率。
1.5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流动力学指标T1时,两组的MAP、HR 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T2、T3时,椎管内麻醉组的MAP、HR 均低于全身麻醉组(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表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2.2 麻醉优良率椎管内麻醉组麻醉优良率为93.18%,高于全身麻醉组的77.27%(P <0.05)。见表2。
表2 两组的麻醉优良率比较 [n(%)]
2.3 并发症发生率椎管内麻醉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8.18%,低于全身麻醉组的38.64%(P <0.05)。见表3。
表3 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n(%)]
3 讨论
股骨头坏死、股骨颈骨折等髋关节疾病为骨科常见疾病,好发于老年人,HA 为其主要治疗方式,可有效提升关节活动度,即刻缓解关节疼痛,但由于老年患者身体机能下降,术后极易出现血栓、伤口感染等并发症,影响疾病转归,故积极探索更有效、更安全的麻醉方式具有重要临床意义[3]。全身麻醉为临床常用麻醉方式之一,主要通过静脉给药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可一定程度上保证手术顺利进行;但该方式麻醉剂量使用较大,易对患者各组织、器官造成影响,引发血栓等术后并发症[4-5]。椎管内麻醉主要通过在蛛网膜下间隙穿刺注入麻醉药物,阻滞、麻醉脊椎神经前后根,从而达到一定麻醉效果,且可根据患者麻醉平面变化调整麻醉用量,进而减少麻醉对机体循环系统等的影响[6-8]。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全身麻醉组相比,椎管内麻醉组T2、T3时的MAP、HR 较低,麻醉优良率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 <0.05),提示与全身麻醉相比,椎管内麻醉可更有效稳定老年HA 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指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与全身麻醉相比,椎管内麻醉可更有效维持老年HA 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稳定,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麻醉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