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训练系统联合常规弱视治疗对屈光异常弱视患儿的效果
2023-05-22林珍王杰锋
林珍,王杰锋
(福建省惠安县惠光爱尔眼科医院 眼科,福建 泉州 362100)
弱视通常由视觉发育期异常视觉经验造成,是指在眼部无器质性病变的前提下,其最佳矫正视力(BCVA)低于同龄正常视力[1]。研究[2]表明,弱视患者初级视觉通路发生病变,随着研究深入,发现患者的高级视觉通路同样存在病变。弱视患儿在视觉发育敏感期形成的异常视觉体验可对纹状皮层及纹外皮层神经元的形态及生理功能产生直接影响。基于上述病理变化,弱视患儿除视力受损外,其同步视觉感知、方位感知等同样存在不足。目前屈光矫正、遮盖治疗、精细目力训练等为治疗弱视的常用手段,然而上述方式仅为针对患儿初级视皮层通路的干预,未能作用于高级视觉通路及脑皮质网络。视觉训练系统(VTS)4 是一种通过训练患儿手、眼、脑等的配合达到促进脑皮层神经修复,改善患儿视力及重建视功能的训练方式[3]。本研究观察VTS4 联合常规弱视治疗对屈光异常弱视患儿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 年6 月至2021 年6 月我院收治的100 例屈光异常弱视患儿。纳入标准:①初诊为屈光异常;②远视性屈光度数高于5.0 DS;③年龄4~10 岁,可配合视觉训练12 个月以上。排除标准:①既往存在眼外伤史;②接受眼部手术;③合并先天性眼部疾病。按照抽签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 例。观察组年龄4~10 岁,平均(6.84 ± 1.36)岁;男性26 例,女性24 例;同时视异常36 例,融合视异常38例,立体视异常42 例。对照组年龄4~10 岁,平均(6.95 ±1.40)岁;男性23 例,女性27 例;同时视异常35 例,融合视异常36 例,立体视异常39 例。两组患儿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弱视治疗:①屈光矫正:验光检测记录患儿的球镜度、柱镜度、轴位数据,佩戴原始矫正框架镜进行矫治。每3 个月复验1 次,并调整眼镜度数。②交替遮盖:用眼贴对视力相差≤2 行者进行交替遮盖,轻中度弱视遮盖2~4 h/d,重度弱视遮盖4~6 h/d。③精细用目训练:患儿进行穿珠子训练,珠子直径2~4 mm,45 min/d;用光栅描图册描图,45 min/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VTS4(HTS公司)治疗,3 次/周。按照患儿弱视程度进行治疗:重度弱视行单眼增强训练,中度弱视行双眼分视训练,轻度弱视行视知觉训练。双眼BCVA 达0.9 后每周1 次。两组均干预12 个月。
1.3 观察指标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查BCVA,分析时仅纳入差眼数据。疗效评价:基本治愈:视力≥0.9,弱视屈光度明显改善,6 个月后无复发;进步:视力提高≥2 行,弱视屈光度改善,6 个月后无复发;无效:未达上述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3.0 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偏态数据以M(Q1,Q3)表示,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基本治愈率及视力比较观察组基本治愈率及BCVA 高于对照组(P <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基本治愈率及BCVA 比较[n(%),M(Q1,Q3)]
2.2 观察组与对照组视功能重建率比较观察组同时视、融合视、立体视重建率高于对照组(P <0.05)。见表2。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视功能重建率比较
2.3 不同年龄患儿基本治愈率及BCVA 比较4~5 岁组基本治愈率及BCVA 高于6~10 岁组(P <0.05)。见表3。
表3 不同年龄患儿基本治愈率及BCVA 比较 [n(%),M(Q1,Q3)]
2.4 不同年龄患儿视功能重建率比较4~5 岁组同时视、融合视、立体视异常分别为20 例、21 例、23 例。6~10 岁组同时视、融合视、立体视异常分别为16 例、17 例、19 例。两组的同时视、融合视重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4~5 岁组立体视重建率高于6~10 岁组(P <0.05)。见表4。
表4 不同年龄患儿视功能重建率比较
3 讨论
屈光矫正、遮盖治疗及精细目力训练为常用于弱视患儿的干预方法。研究[4]表明,屈光矫正联合遮盖疗法可增强对患儿视力改善作用,然而在治疗中部分患儿因长时间遮盖治疗,依从性较差,降低矫正效果,同时因贴布影响美观,诱发患儿出现自卑、焦虑等情绪。此外,遮盖治疗时需医师及时指导及调整,时间过长反而引起优势眼视力降低,而时间过短则不能有效刺激弱视眼,无法发挥矫正的效果。Tang 等[5]的研究表明,仅予以屈光矫正与遮盖疗法的复发率较高,约46%的重度弱视患者治疗后可复发。串珠子及绘画描图等训练可增强对黄斑中心凹注视的刺激,可改善弱视眼视力,但长期近距离工作可加重患儿近视。
VTS4 是一种视觉训练工具,其可结合精细目力训练及双眼分视、视知觉训练。双眼分视训练是通过给予优势眼低对比度图像,弱视眼高对比度图像,通过调整对比度至患者双眼的视物清晰情况及双眼刺激对比度一致。VTS4 的视知觉训练除视力融合训练外,亦同时进行运动、平衡、躯体协调训练等,保证视功能与其他功能协调,综合性提高患者的手、眼、脑功能。VTS4 作为检查方式可量化弱视眼的抑制情况[6]。另有研究[3]表明,给予屈光异常患儿VTS4 干预有助于改善患儿的视力,并帮助患儿重建立体视。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基本治愈率及BCVA 均高于对照组(P <0.05),表明VTS4 用于屈光异常弱视患儿可取得较好的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同时视、融合视、立体视重建率均高于对照组(P <0.05),表明VTS4 有助于屈光异常弱视患儿同时视、融合视、立体视功能的重建。分析其原因可能为,VTS4 在治疗开始时即进行双眼分视训练,可同时改善患儿同时视及融合视。弱视是在儿童视觉发育关键时期(0~7 岁)的异常视觉经验导致,弱视干预效果随着儿童年龄增加而减弱。本研究对接受VTS4 的患儿进行年龄分层,结果显示4~5 岁组的基本治愈率、BVCA 及立体视重建率均高于6~10 岁组(P <0.05),表明患儿年龄越小,屈光异常弱视的矫正效果越好,进一步为屈光异常弱视患儿的早期治疗提供依据。
综上所述,VTS4 联合常规治疗可提高屈光异常弱视患儿的视力,可促进患儿同时视、融合视、立体视功能的重建,且该治疗方式对于低龄患儿更为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