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安全管理与风险预警控制体系对老年患者不良事件的预防效果分析

2023-05-22陈美华李妍赵翠平潘岁月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3年9期
关键词:预警发生率评分

陈美华 李妍 赵翠平 潘岁月

老年患者生理功能处于减退状态,合并冠心病、脑出血等心脑血管疾病,且大多伴有复杂的感知功能障碍,控制环境能力和应对环境突发因素的能力下降,使其存在多种护理风险和老年护理安全问题,容易发生跌倒、坠床、压力性损伤、走失等不良事件[1]。统计显示,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是非住院老年患者的2 倍以上,发生率高达49.1%,其中30%的患者跌倒后直接遭受到骨折、颅脑损伤、意识改变等中重度损害,威胁其生命安全[2]。护理风险是指医院内患者在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护理风险管理主要包括护理风险评估预警与护理安全管理(患者与实施护理者)两部分[3]。本研究探讨护理安全管理与风险预警控制体系对老年患者不良事件的预防效果,旨在为防控老年患者不良事件提供参考依据,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0年1—12月老年科收治的100例老年患者作为对照组,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选取2021年1—12月收治的100例老年患者作为观察组。纳入条件:年龄 60~89岁;住院时间24 h以上;临床病史资料齐全;无明显沟通障碍。排除条件:意识不清、认知功能障碍;语言交流障碍;接受其他临床试验干预,或未能接受全部干预方案;伴有心、肝、肾、肺等重要脏器病变或肿瘤终末期。对照组中男59例,女41例;年龄74.8±2.7岁;合并高血压15例,冠心病11例,糖尿病29例;科室分布:骨科26例,心内科30例,呼吸科36例,其他8例。观察组中男55例,女45例;年龄75.1±2.8岁;合并高血压14例,冠心病9例,糖尿病32例;科室分布:骨科27例,心内科32例,呼吸科35例,其他6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合并症、科室分布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

1.2 护理管理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管理,具体包括:①采取基本的风险控制措施。以护士为主导、医师协作,负责患者治疗护理过程,培养患者按时、坚持服药的遵医行为,患者合理使用各种药物指导以及住院期间可能发生的不良事件及其预防措施指导。②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包括什么是风险事件、发生原因以及预防措施等相关知识。

1.2.2 观察组 给予护理安全管理与风险预警控制体系管理。具体方法如下。

(1)成立风险预警控制体系管理与安全管理小组:由责任医师、护士、心理咨询师等组成风险预警控制体系管理与安全管理小组。对既往不良事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包括患者因素与护理人员因素等。制订医院风险评估表、风险防控应急预案等,所有小组成员均进行培训考核。

(2)患者入院风险评估及预防:患者入院后,应用风险评估工具预测风险发生的概率、损失程度,结合临床经验用发生概率和严重程度评价风险等级。为高危患者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如存在高危跌倒/坠床患者,加强对其宣教,渗透相关因疾病而可能导致跌倒、坠床等预防措施的知识,对于高危管道滑脱患者重点班班交接,加强巡视病房,对压力性损伤的高危患者要悬挂警示标识牌,并做好患者的宣教工作。

(3)强化硬件设施安全管理:病区保持足够的照明、地面清洁干燥,医疗仪器的电线卷摆放有序,悬挂警示标识牌,根据患者情况及时使用气垫床等。

(4)心理干预:引导患者体会情绪变化、理解情绪管理、接纳管理情绪方法,减少因情绪变化对小组成员带来的负面影响,帮助患者改变不合理、片面的思维方式以缓解负性情绪,学习调整负性情绪及压力的心理学方法。

1.3 观察指标

(1)护理质量:研究人员采用自制护理质量评估表对两组护理质量进行评估,该量表包括病房环境安全评分(总分0~100分)、用药安全评分(总分0~100分)、护理人员风险管理能力评分(包括评估、识别、处理,每个项目为0~100分)、安全管理效果评分(总分0~100分)。评分越高则护理质量越好。

(2)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

(3)心理与生理功能评分:心理与生理功能评分包括安全感(总分10分)、焦虑心理(总分40分)及生活质量(总分100分)3个项目,其中安全感、生活质量评分越高则心理与生理功能越好,焦虑心理评分越低则心理与生理功能越好。

(4)不良事件发生率:不良事件包括管道滑脱、输液事故、跌倒、压力性损伤及坠床。

(5)护理满意度:护理人员采用自制护理满意度量表对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估。满分100分,90~100分为非常满意,80~89分为满意,60~79分为一般,60分以下为不满意。

1.4 数据分析方法

采用SPSS2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计算百分率,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安全管理与风险预警控制体系管理后,观察组患者对病房环境安全评分、用药安全评分、护理人员风险管理能力评分(评估、识别、处理)、安全管理效果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

护理安全管理与风险预警控制体系管理后,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

2.3 两组患者心理与生理功能评分比较

护理管理前,两组患者安全感、焦虑心理、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管理后,两组安全感、生活质量评分均提高,焦虑心理评分均降低,但观察组安全感、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焦虑心理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心理与生理功能评分比较(分)

2.4 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护理安全管理与风险预警控制体系管理后,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比较

2.5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护理安全管理与风险预警控制体系管理后,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护理服务是医疗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但是其具有风险情况复杂多变、风险发生率高、风险发生后造成后果较为严重等特点。护理风险是在实施护理活动时可能直接或间接导致患者死亡或伤残后果的不确定性,即使极为简单或看似微不足道的临床活动都具有风险,风险事件主要包括给药差错、管路滑脱、跌倒坠床、皮肤压力性损伤、意外伤害事件等[4-5]。护理不良事件指的是在护理过程中由于方法不恰当给患者带来非计划、非预期伤害,从而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严重者可威胁患者生命安全,从而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由于年龄、机体、疾病等因素,使其成为跌倒、坠床、压力性损伤、走失等不良事件的高危人群,但是老年患者住院期间常规护理主要为起居、洗漱、用药指导等日常护理,无法满足以患者为中心的风险预防要求,避免风险事件的发生。宋艳等[6]研究表明,给予日常护理的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跌倒发生率高达15%,卢婧[7]报道给予日常护理老年脑梗死患者跌倒坠床发生率高达17%。因此,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重(至 2016 年底,全国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 16.7%,高达 2.30 亿[8])以及患者对护理质量要求的提高,如何降低老年患者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

此次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对病房环境安全评分、用药安全评分、护理人员风险管理能力评分(评估、识别、处理)、安全管理效果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表明护理安全管理与风险预警控制体系应用于老年患者中可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分析原因为,护理风险管理是引用管理学的风险管理概念,对现存和潜在的护理风险进行识别、评价,并采取正确行动的过程[9]。其由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与控制、风险控制效果评价4个阶段组成,系统地采取风险防范措施消除或减少风险对患者的伤害和经济损失,其中护理风险评估预警系统的应用(风险识别)可以使护士及时发现潜在的护理安全风险[10-12]。本研究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安全管理与风险预警控制体系管理,结果显示,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提示护理安全管理与风险预警控制体系管理,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对于风险事件评估识别处理能力,进而采用改变病房环境、加强用药安全等措施,提高了护理质量。

研究表明[13-16],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因素,除了老年患者年龄、机体、疾病等因素外,护理人员也是主要因素之一,如护理人员不考虑患者的特殊性,被动地按照医嘱进行工作,或对新技术护理中的安全隐患不能主动预见并加以干预等。此次研究观察到,护理安全管理与风险预警控制体系管理前两组患者安全感、焦虑心理、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安全管理与风险预警控制体系管理后,观察组安全感、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焦虑心理评分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在王艳等[17]研究中通过对精神科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有效降低了患者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了护理满意度,其结果与本研究相似。表明护理安全管理与风险预警控制体系应用于老年患者中可有效提升护理质量,改善患者心理和生理状况,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分析原因为,观察组对既往不良事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包括患者因素与护理人员因素等,制订医院风险评估表、风险防控应急预案等,所有小组成员均进行培训考核,进而提高了护理质量,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与文献报道[18]基本一致。此外,常规护理给予健康教育及一般指导,遵医嘱用药,列出日常行为管理要求,并逐一进行示范、讲解,过于关注病情而忽略了患者个体差异及主观感受,缺乏针对性,护理安全管理与风险预警控制体系管理针对风险原因给予干预措施,进而避免了不良事件的发生[19-20]。

综上所述,将护理安全管理与风险预警控制体系管理应用于住院老年患者中,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风险评估识别处理能力,进而提高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但本研究总样本量相对较少,且病例样本来源地较单一,护理安全管理与风险预警控制体系管理在老年患者的应用尚未能形成一套标准的护理方案,研究中会相应地扩大样本量及样本来源,延长观察时间,以更准确地验证效果。

猜你喜欢

预警发生率评分
具有Logistic增长和Beddington-DeAngelis发生率的随机SIRS传染病模型定性分析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我给爸爸评分
法国发布高温预警 严阵以待备战“史上最热周”
Castleman disease in the hepatic-gastric space: A case report
An Optimal Resources Configuration Scheme for Caching-Based Content Distribution in Backhaul-Limited Small Cell Networks
园林有害生物预警与可持续控制
机载预警雷达对IFF 的干扰分析
足月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研究及早期干预
2013年各省贫困人口数量及贫困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