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智慧党建工作的路径研究

2023-05-22史继峰

互联网周刊 2023年9期
关键词:智慧党建互联网高校

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高校智慧党建工作已成为学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技术为高校智慧党建工作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使得党建工作更加数字化、精细化、智能化。同时,高校智慧党建工作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例如,如何保证信息安全、如何提升师资队伍、如何有效管理大量数据等。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智慧党建工作的路径,希望为高校智慧党建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智慧党建;路径

引言

在高校中,党建工作是推动学校整体发展的重要内容。“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智慧党建工作,既是新时代的要求,也是高校党建工作的必然选择。通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党建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是实现高校党建工作全面升级的重要途径。因此,如何借助“互联网+”的力量,推动高校智慧党建工作的开展,提升党建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智慧党建工作的理论基础

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智慧党建工作的理论基础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实现“互联网+”高校智慧党建的基础和关键。互联网技术、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极大地提升党建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使党建工作更加精准、快速、便捷。

第二,教育技术。教育技术是支撑高校智慧党建工作的基础。通过在线教育、远程教育、移动学习等教育技术的应用,可以满足党员学习的多样化需求,推动党员教育的创新与升级。

第三,管理学。管理学是高校智慧党建工作的管理基础。运用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党员管理、信息管理、过程管理等进行规范和优化,可以提高党建工作的组织管理水平和效果。

第四,心理学。心理学是高校智慧党建工作的心理基础。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党员心理健康进行关注和帮助,可以促进党员的全面发展,提高党员的满意度和忠诚度[1]。

2.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智慧党建工作的现状分析

2.1 党建平台建设标准不统一

第一,标准不一致。不同高校的党建平台建设标准不一致,存在差异和局限。一些高校在党建平台建设中注重技术手段的应用和功能的完备性,而忽视了党员参与度和体验感;另一些高校则更注重党员参与度和体验感,但在技术手段和安全保障方面存在短板。

第二,功能重复。由于缺乏统一的党建平台建设标准,一些高校在建设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功能重复的问题,导致资源浪费和管理混乱。

第三,安全风险。由于缺乏统一的党建平台建设标准,一些高校在建设过程中安全保障不足,存在安全风险,如个人信息泄露、网络攻击等问题[2]。

2.2 师资力量不足

第一,师资数量不足。由于高校智慧党建工作的开展较为迅速,党建工作师资的数量无法满足工作需求。一些高校党建工作队伍中缺乏专业化、高素质的党建工作者,导致党建工作的推进和实施受到一定的限制。

第二,师资结构不合理。由于高校智慧党建工作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需要具备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但是,目前一些高校党建工作师资结构不合理,缺乏信息技术、教育技术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导致党建工作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第三,师资培养不足。随着高校智慧党建工作的开展,需要不断培养新的党建工作者。但是,一些高校对党建工作者的培养和发展关注不够,缺乏针对性、系统性的培训计划和培训资源,导致党建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2.3 数据管理问题

第一,数据分散。由于各部门或单位在管理党建工作中使用不同的数据平台,数据可能会分散在不同的系统中,导致数据无法共享和整合。这会导致数据冗余、数据质量低下等问题,影响党建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第二,数据不规范。在数据采集和处理过程中,可能存在数据重复、数据错误、数据缺失等问题。这些问题会导致数据质量下降,进而影响数据的分析和使用。

第三,数据安全和隐私。在数据采集和处理过程中,可能会存在数据泄露、数据滥用等问题,这可能会对党员个人信息的保护带来风险,也会对党建工作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2.4 党员参与度不高

第一,兴趣和动力不足。由于部分党员对在线学习、在线考试等内容缺乏兴趣和动力,导致参与度不高。这可能与党员对“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智慧黨建工作的认知和理解程度有关。

第二,传统党课思维。部分党员存在传统党课思维,认为在线党课不能取代传统党课,缺乏对“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智慧党建工作的接受和认同。

3.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智慧党建工作的路径探索

3.1 建设统一规范的党建平台

建设统一规范的党建平台,可以实现党建工作的信息化、智能化、便捷化和高效化,提高党建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同时,也可以促进党员学习、参与和交流,提高党员的党性修养和思想政治素质[3]。

第一,建立全校统一的党建信息管理平台,整合各部门或单位的党建工作数据和信息,实现党建信息的共享和协同管理,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第二,建立党员管理信息系统,对党员的信息、学习、考核等进行统一管理,方便党组织对党员进行有效的跟踪、管理和评价。

第三,建立在线学习平台,实现党员在线学习的便捷和高效,丰富在线学习资源,提高在线学习的质量和效果。平台设计应当注重用户体验,确保党员能够快速找到所需的学习内容,并能够轻松使用平台提供的各项功能。

第四,建立在线考试系统,实现党员在线考试和测评,提高党员的学习成效和质量,同时也方便党组织对党员的考核和评价。

第五,建立在线交流平台,为党员提供在线交流、互动的平台,增强党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丰富党建工作的形式和内容。

第六,建立在线支部工作服务平台,为支部组织提供在线支部工作管理和服务平台,方便支部组织开展党建工作,提高支部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高校内部存在各种形式的党建服务资源,如党建课程、党组织活动、党员志愿服务等,在构建在线支部工作服务平台时,需要对这些资源进行整合和归纳,建立一个统一的服务平台,方便党员进行浏览和使用[4]。

此外,党建平台建成之后,需要通过各种渠道进行推广,让更多党员知道平台的存在。同时,还需要通过平台开展在线学习、交流、互动等活动,鼓励党员积极参与。

3.2 加强师资力量建设

通过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可以提高高校智慧党建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增强师生对党建工作和“互联网+”技术的认知和理解程度,促进高校智慧党建工作的全面发展。

第一,建立师资培训机制,加强对党建工作和“互联网+”技术的培训和学习,提高师资队伍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在建立师资培训机制时,需要制定师资培训计划,明确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培训时间等细节。计划应当考虑到不同党员的需求和特点,同时也要考虑到高校党建工作的实际需要。

第二,招聘具有党建工作经验和技术能力的人才,建立党建工作与技术相结合的专业团队,推进党建工作的智能化和信息化。具有党建工作经验和技术能力的人才,不仅可以为高校党建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还可以在智慧党建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提高党建工作的水平和效果。在招聘前,需要制定招聘标准和要求,明确招聘岗位的职责、岗位要求、工作经验和技能要求等。标准和要求应当充分考虑到高校党建工作的特点和需求。

第三,建立师资评价机制,评估师资队伍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鼓励和奖励教学成果突出的教师,提高师资队伍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在建立师资评价机制前,需要设立评价指标和标准,明确评价对象、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评价指标和标准应当充分考虑到高校党建工作的实际需求和特点,同时也应当体现教学水平和党建工作水平的要求。在进行师资评价时,需要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评价,如问卷调查、教学观察、课堂演示、学生评价等。评价形式应当与评价对象和评价内容相匹配,以充分了解评价对象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

第四,建立互动机制,加强党校教师与党员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反馈,为党建工作和“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提供有效的教学保障和支持[5]。

第五,建立党建工作和学科教育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加强党员教育和党建知识的普及,培养党员的党性修养和思想政治素质。

3.3 实现数据集成和管理

高校应该建立统一的数据管理机制,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数据的整合和共享。采用人工智能等技术,对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为高校党建工作提供决策依据和指导。

第一,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数据规范,统一各部门或单位的数据格式和采集标准,实现数据的标准化和一致性。

第二,建立统一的数据管理平台,实现各类数据的集成和管理,包括党员信息、党组织信息、在线学习、在线考试等数据。

第三,实现数据的实时同步和更新,确保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同时也避免数据冗余和数据不一致的问题。

第四,引入大数据技术,对党建工作的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深入了解党员的学习、参与等情况,提高数据的应用价值和作用。在引入大数据技术前,需要建立数据采集和存储系统,对党员的学习、参与等信息进行收集和存储。数据采集系统可以采用在线学习平台、党建APP等多种形式,确保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第五,建立数据共享和协作机制。在数据分析和挖掘后,需要加强数据共享和协作,促进党建工作的互联互通,让不同高校之间共享数据资源,推动党建工作的共同发展。

3.4 提高党员参与度

通过提高党员参与度,可以增强党员对“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智慧党建工作的认知和理解程度,激发党员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党员的党性修养和思想政治素质。

第一,加强宣传和推广,提高党员对“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智慧党建工作的认知和理解程度,激发党员的兴趣和热情。

第二,提供丰富的在线学习、在线考试等内容,建立在线互动交流平台,增加党员参与的乐趣和体验,提高党员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第三,建立激励机制,如设置在线学习、在线考试等的积分制度和奖惩制度,鼓励党员积极参与“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智慧党建工作。

第四,创新在线党课模式,如设置在线直播、在线互动等,增强在线党课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提高党员对在线党课的接受度和认同感。

第五,加强党员参与管理和评价机制,建立党员参与评价机制,对党员的参与度、贡献等进行评估和奖励,提高党员的参与积极性和质量[6]。

4.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智慧党建工作的评价与展望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智慧党建工作的探索与实践已经初见成效,但仍需要不断完善和提升。高校智慧党建工作的成效主要体现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党组织建设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党员参与度的提高等方面。可以通过教育教学质量、党员积极参与度、数字化党建管理效率等指标来评价高校智慧党建工作的成效。

未来,高校智慧党建工作应该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拓展数字化技术应用领域,建设更为完善的党建平台和数据管理体系,培养更多专业化的党建师资力量,提高党员数字素养和参与度,推动高校智慧党建工作的全面升级。高校智慧党建工作的不断创新和完善,将为党的建设和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也将影响着整个社会。

建设智慧党建平台,推进数字化党建管理,不仅可以促进高校党建工作的提升和创新,还可以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更为积极的贡献。

结语

隨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智慧党建工作已成为高校党建工作的必然选择。通过建设统一规范的党建平台、增强师资力量建设、实现数据集成和管理、提高党员参与度等措施,可以有效解决高校智慧党建工作现有问题和挑战,推进高校党建工作的现代化转型和升级。

随着智慧党建工作的不断创新和完善,高校党建工作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为高校的发展和国家的建设做出更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贾海陶,陈亮.“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智慧党建”的功能定位及举措[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21,19(5): 32-35.

[2]蒋南琪.“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智慧党建高质量发展路径探析[J].公关世界,2021,(23):78-79.

[3]卢庚宿.数字化背景下高校智慧党建一体化路径研究[J].新丝路(中旬),2022,(10): 226-228.

[4]张欣.“互联网+”时代高校“智慧党建”工作的创新思考[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32(8):320-322.

[5]潘曦.高校智慧党建的创建逻辑,功能定位与路径选择[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1(1):15-18.

[6]刘洋溪,李佳欣,袁梦迪.“互联网+”时代高校智慧党建的优化路径[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 18(4):14-17.

作者简介:史继峰,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网络应用、党建思政研究;通信作者:侯芳芳,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红色旅游、党建思政研究。

课题项目:2022年度南昌职业大学党建思政研究一般立项课题——“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智慧党建工作的路径研究(编号:NCZYDX 2022-009)。

猜你喜欢

智慧党建互联网高校
互联网+时代高校智慧党建的实践路径探析
“智慧党建”指尖舞 孙常杰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