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修辞学知识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3-05-21江苏省昆山市张浦镇第二小学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23年4期
关键词:比喻创作教师

江苏省昆山市张浦镇第二小学 朱 晔

修辞学是研究修辞的学问,修辞是加强言辞或文句效果的艺术手法,人们运用各种语文材料、表现手法,能更好地表达思想和情感。修辞手法可以分成修辞格的运用、语境语体等言语修辞活动、言语风格等各种不同的类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修辞学知识辅助教学,引导学生参与写作活动,提升他们的创作能力。

一、指向常见类型,谈修辞学的积极意义

1.产生联想,突出人物特点

在修辞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并了解各种常见的修辞手法,思考如何在实际创作中运用,让文本变得更形象生动。在描写人物的时候,可以使用比喻、拟人、夸张等描写类的修辞手法,这些修辞手法本身就是联想的结果,能让读者也发挥想象力。

如创作“形形色色的人”时,教师让学生先用思维导图整理归纳该人物在各方面的特点,如外貌特点、性格特点等,每一个大类还可以写上相关的小类。如对“外貌”可以标注“眼睛大、头发很长”等内容。除了外貌以外,还可以用象征的方式,根据人物的性格特点想象。如有的学生在担任班干部的时候公正无私,不偏袒自己的好朋友,就可以将他比喻成“大公无私的包拯”,如果该学生皮肤黝黑,则“包拯”的比喻就更形象了。

2.拓展空间,阐释心理状态

在描摹人物的内心世界时,很多学生喜欢用直接抒情的方式,教师可以引导他们使用修辞手法,用更含蓄的方式表达。这样就帮助学生拓展了表达空间,让心理描写更为细腻。学生可以用比喻形象化地展现内心活动,也可以用排比展现内心的复杂情绪,还可以用反衬的方式突出心理的变化。

学习了《匆匆》后,教师指导学生找出作品中的修辞手法,看看作者如何表达情感,抒发对时光流逝的依依不舍之情。学生发现作者用排比的方式,展现时光在各种情况下都匆匆离去,又用“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等比喻展现时光流逝无法捉摸,体现出了内心的困惑。在此基础上,教师让学生围绕“让真情自然流露”这个主题创作,思考如何能加入修辞手法,展现内心状态。

3.开阔视野,展示景物态势

在描写景物的时候,很多学生感觉自己找不到合适的切入点,无法写出景物的典型特点。对此,教师可以指导他们使用动静结合的修辞手法,并适当加入一些修辞格,这样能让他们的写作视角更开阔,展现出事物的态势。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鸟的天堂》等文章,找出其中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学生发现,作者先写了安静的状态,而后写了鸟类飞翔的动态状态,看似写的是同一个地方,但是视角切入点不同,所以给读者的感觉也不同。如“翠绿的颜色明亮地在我们的眼前闪耀,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展现的是静态的美,而“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展现的是动态的美。此后他们围绕“ 即景”这个题目自主创作,思考是否能运用动静结合的方法。如有学生将拟人、比喻和动静结合融合在一起:“夕阳西下,将一抹玫瑰色的红倾泻在地面上,满地都是红酒般醉人的光亮。一群乌鸦在天空掠过,好像身穿黑色西服、归心似箭的打工族们,它们也想趁着这迷人的落日,回到自己休憩的家园吗?”这段描写将夕阳的静和归鸟的动结合在一起,让读者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入手,审视景物。此外,文中还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让景物描写平添了一分新意。

二、基于认知心理,谈修辞学的渗透策略

1.淡化概念,指导整体感知

在教授修辞学知识的时候,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将修辞知识渗透到提升读写等各种教学情境中。因为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弱,所以教师如果直接讲述修辞学知识,他们不易理解,如果能淡化概念,强化整体感知和体会,则教学效果会更好。

如在指导学生创作“我想对您说”时,教师先让学生阅读《慈母情深》,说说整体感受,看看文章用哪些修辞手法展现出母亲的特点。学生发现作者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融合的方式,展现了亲情的温暖。正面描写通过外貌、语言等,写出了家中的贫困,在侧面描写中,通过其他人不让母亲给“我”买书,对比母亲的反应,表现家中虽然穷,但是母亲还是关心“我”的学习。在学生初步了解这种虚实相间的写作手法后,教师指导学生创作作文,将整体感受融入创作中。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语言积累中培养语感,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把握体味。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并将修辞手法融入其中,让他们获得整体感受,并自主总结写作知识。

2.鉴赏经典,迁移具体方式

读写结合也是一种学习修辞手法的好方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经典的文章,找出其中的修辞句,说说其运用了什么方法,然后融入创作中。这样能让学生在阅读中总结归纳,在写作中迁移提升。

《富饶的西沙群岛》中运用了不少修辞手法,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思考:“读者并不知道西沙群岛的海洋生物有什么特点,作者是如何运用修辞手法写出它们的特点的?”学生发现作者用比喻形象化地展示了事物的特点,如“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就用人们熟悉的事物展现了珊瑚的形貌特点,同时也突出展现了珊瑚的种类很多,有各种不同的形状,体现出“富饶”这个关键词。教师又引导学生围绕“这儿真美”自主创作,思考如何借鉴利用,通过比喻手法展现景物的特征,突出“美”这个关键词。如有学生重点想要写学校的花坛,他用了“花坛里有四时不谢之花,让人感觉如入仙境”,这样的文字比较笼统,无法给读者直观的感受,教师让学生用比喻具体展现几种花草,这样就能让文章变得更具体化。

小学生自主创作能力不强,教师要引导他们参与读写结合的活动,逐步掌握写作技巧。教师要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首先要通过鉴赏经典的方式,了解运用修辞手法的好处具体是什么。当学生的感受更深刻之后,再让他们自主探究,探索迁移运用的具体方法。

3.随文练笔,表达强烈情感

小学生常常容易激动,很难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当他们读到精彩的作品时,常常难以掩饰内心的强烈情感,想要一吐为快。教师要利用好这个机会,组织他们参与到随文练笔的活动中,试着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这样能让学生得到更多的创作机会。

学习了《忆读书》后,学生都很激动,想起自己看到过的各种书籍,迫不及待地想要给同学介绍自己喜欢的作品。教师组织学生参与到“推荐一本书”中,并思考用何种修辞手法有助于激发读者的阅读欲望。学生就修辞手法问题互动讨论,认为引用手法能突出展现书籍中的精彩话语,而反问句则有号召的意味,暗示他人一定要阅读这些书籍。教师让学生说说如何展现自己对书籍的情感。学生觉得可以用夸张的手法表达对作品的喜爱程度。如:“我一分钟也不能离开这本书,因为它是我的快乐来源,我就算不吃饭,也要读这本书。”还有学生认为可以用排比的方式,写一下自己阅读后的感受,突出浓烈的情感,如:“有了这本书,我孤独寂寞时有了伙伴,我徘徊犹豫时有人激励我前进,我想要进取时有了榜样。”

在随文读写的活动中,学生进入到特定的语境展开学习。这样就将阅读、写作、口语交流等融合在一起,有助于让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表达不同的观点,有助于构筑个性化的写作课堂。

三、聚焦核心素养,谈修辞学的学习途径

1.融入生活,搜集丰富语料

要让学生在写作中灵活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让文章内容更生动形象,提升语言文章的应用能力,则要组织他们积极融入生活,挖掘各种写作语料。学生首先可以用好词好句本记录下各种精美的词句,并标注上该句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此后,还要观察生活,及时记录下点滴灵感。

《刷子李》展现的是粉刷匠的形象,教师组织学生融入生活,观察生活中各种不同职业的人,挖掘他们的特点是什么,并围绕“形形色色的人”这个主题自主创作。学生可以先阅读课文,围绕“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等词句分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还可以分析一下作者为何使用反衬的写作手法。其次,学生要围绕生活中挖掘到的素材互动讨论,说说怎样介绍工作内容、展现人物性格。如有学生认为反衬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如描写清洁工的时候,可以用比喻描写肮脏的环境,然后对比展现清洁后的场景,这样就能体现出清洁工的工作性质。如:“这里到处都散发着死老鼠一般的气味,但是经过她扫帚一挥,竟然变成了鸟语花香的街心花园。”学生可以一边观察生活,一边记录,并和伙伴交流创作经验。

在生活化教学中,学生认识到写作素材都来自日常生活,只有融入生活、享受生活,才能获得更多的创作素材。这样他们就会养成勤积累、多创作的良好生活习惯,继而提升语言建构和应用的核心素养。

2.学科整合,发展审美素养

不少修辞手法的运用需要创作者有一定的想象力,教师可以采用学科整合的方法,给学生展示音乐或图片、视频等,创设唯美的赏析情境,然后激发他们审美创造力,鼓励其用各种修辞手法展现音乐、图片的内容。

阅读《月光曲》时,教师可以结合音乐、美术等学科,展现《月光曲》的音乐,并用图片展现朦胧的月色,让学生说说欣赏感受是什么。此后再让他们欣赏其他的音乐作品,试着用修辞手法描绘出来。如有学生提出“月光曲”主要展现的是月光照耀下的波光粼粼的大海,呈现的是自然的风光,而同样是展现月亮的作品,《彩云追月》则给人一种惬意、舒适的轻松感觉,让人仿佛看到普通小市民平凡而轻松的生活。于是学生就以《月光下的乘凉》为题目,展现了一家人在盛夏的夜晚乘凉,家人哼唱《彩云追月》的场景。该学生用排比的方式,展现了不同人的状态,体现出了闲适的场景。如:“有人斜靠在门前歇息,有人半蹲在阶梯上,有人躺在长凳上,手中还拿着茶碗……”

教师可以将美术、音乐等艺术学科和写作教学融合在一起,创设审美情境,让学生展开诗配画、音配文等创作比赛,看看谁的作品更富有特色,并给予一定的奖励。

3.综合实践,汲取文化营养

小学生活泼好动,所以组织他们参与实践活动,并记录下活动场景,试着融入各种修辞手法,这样的学习形式比较适合他们的年龄特点。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文化气息的活动,并将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诗词常见的修辞手法融入教学中,让学生汲取文化营养。

《马诗》《石灰吟》《竹石》都运用了象征的修辞手法,教师组织学生参与到“古诗词意象的象征意味”主题活动中,学生要搜索各种古诗词,说说意象的象征意味,了解古诗文的创作方法。在此基础上,他们还要参与到采风实践中,看看在新时代有哪些独特的意象,是古诗词中没有出现过的,并试着探索它们的象征意味,在创作中加以运用。如有学生选择的是“摩天大楼”这个现代都市独有的意象,他认为摩天大楼象征一种奋斗的精神,体现了现代人不屈服的意志力,他将自己比喻成一个攀登摩天大楼的人,哪怕知道有电梯可以使用,他也要徒步登上摩天大楼的顶部,这象征他不想依附于其他的力量,要靠自己的努力开辟出属于自己独有的进取之路。

在参与古诗文赏析的过程中,学生接受了文化熏陶,如果教师能让他们将赏析和实践结合在一起,则他们能进一步感受传统文化的韵味,提升文化自信,继承并发展优秀的中国文化。

教师要引导学生拓宽视野,在写作中充分利用各种修辞格和写作手法,通过读写结合的方式提升学习效率。教师还要将修辞学知识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等有机结合在一起,让他们能学以致用,在迁移运用中彻底掌握相关的知识。

猜你喜欢

比喻创作教师
最美教师
比喻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一墙之隔》创作谈
比喻最爱
什么是比喻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
再析比喻义的“像……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