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记原河北民族师范学院钱树信教授向承德市档案馆捐赠档案的事迹

2023-05-21高俊

档案天地 2023年4期
关键词:热河文史承德市

高俊

今年2月3日,惊闻我十分仰慕钦佩的钱树信老师不幸逝世了,享年86岁。顿时,我感到万分悲痛,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一位忘年师长就这样驾鹤西去了。可我脑海里还在回放钱老的一幕幕善举,仿佛就在眼前。因为去年夏天,他还与我通话,告诉我说:他有一篇撰写承德文史的文章在《承德日报》周末版发表了,让我注意浏览一下,找到后务必收集起来保存下来。于是,我交代市档案馆征集科的负责人及时收集后,并与钱老捐赠的档案一起保存。不久,他又给我打电话,告诉我说:还有几本书送给我收藏。同时,我也把承德市档案馆编辑出版的《热河省要事纪略》贈送给他惠存,告诉他我抽时间去石家庄办事去看看他。可是,仅半年多的时间,钱树信教授就不幸离我们而去了,让我难以接受。当我听闻此讯后,百感交集,思绪万千,没有什么可以表达的,斟酌良久,伏案起笔,写下此文,聊表寸心,致以哀思吧!

机缘巧合结缘

提起钱树信教授,我与他认识有二十多年了,因为他是我们原承德师专(现河北民族师范学院)的老师,应该是我们师专中文系比较有名的学者、教授。我是1981年9月原承德师范专科学校毕业的,钱教授应该是我们毕业后调去的。虽然他没有教过我,但毕业后也听说过钱树信的大名。我从教育系统调到档案馆后,钱教授因为编写《承德民族师范专科学校志》,来查一些历史档案资料和相关照片。原市档案局王克军局长介绍说:钱教授来查档案资料和照片,让我给予支持帮助。经过此事,我们才正式认识,当然也是我们母校的老师,所以互相都比较亲近,也很聊得来。

听他介绍,虽然他退休了,但学校依然留他搞一些学术研究,撰写校志,还编辑制作了承德民族师专建校九十周年校史展览。在校庆时,他邀请局领导和我前往参观展览,并将他主持编写的《承德民族师范专科学校志》赠送给我们档案馆保存。此后,我们接触更多了。通过与钱教授的多年交往,结下了忘年之交,经常联系,沟通情况,为日后我们有更多的合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2004年钱教授在编写校志的同时,还细心搜集了热河省的资料照片,打算编辑一本《热河旧影·外国人眼中的承德》画册,他来到承德市档案馆查找相关照片和历史资料,我们十分支持他的工作,为他查了相关资料和照片,令钱教授十分感激,也顺利完成编写出版工作。在他编辑完成后,为了感谢支持,也和我们交换了一些资料照片,并将出版的画册捐赠给承德市档案馆保存。此后,我们在撰写编辑相关档案史料时,也多次请钱教授给予文史编写方面的专业指导。不仅如此,他还为我们介绍一些承德文史专家学者,参加我们的研讨活动,日后便于开展档案史料编辑合作和交流,得到了文史专家的大力支持和帮助。由于多方面合作交流,钱教授与我们来往的愈加密切,他的档案情怀也就这样不断的升华。

捐赠档案吐芳华

2018年9 月,钱树信教授在多年进行承德文史学术研究中积累了大量学术成果。由于他年事已高,早该颐养天年了。于是正在他决意封笔之时,不再著书立说了,打电话与我商量捐赠档案资料的事宜。我马上与馆领导汇报,经研究,同意钱树信教授捐赠档案资料的义举。便选派两名业务科室科长前往他家帮助清理,指导编辑目录,登记造册,编号排列、归类打包。一切准备就绪后,我们派专车专人将全部捐赠档案资料接收进馆。

同年9月12 日,在承德市档案馆会议室里隆重举行钱树信档案捐赠仪式,还邀请了市内比较有影响力的文史、文化、教育界专家学者、新闻记者及《老羊铲史》《老家热河》等自媒体人前来参加档案捐赠仪式。在承德市文史、文化、教育界专家、学者的见证之下,已届80岁高龄的河北民族师范学院退休老教授钱树信将自己创作的作品手稿、编辑的书稿、作品及收藏的档案、资料、照片共151 卷册,无偿捐赠承德市档案馆保存。承德市档案馆有关领导分别为钱树信颁发了档案资料捐赠证书和录制口述史荣誉证书。

造福社会为大家

钱树信,曾担任承德少数民族文化研究会、承德满族文史研究会、承德纳兰性德研究会、承德清音研究会会长,避暑山庄研究所特约研究员、承德孔子文化传播促进会特约研究专家。从事教学和研究60余年,先后致力于教育科学和承德地方民族文献典籍、满族和避暑山庄皇家文化的挖掘、整理和研究,出版了10余部著作,发表了近百篇学术论文,引起了社会广泛反响,被誉为承德优秀的学者和杰出的文化传承者。

钱教授告诉我们说:“今天捐赠的资料是我大半辈子的心血,光整理就用了一个多月。纸寿千年,传承历史,弘扬传统,造福子孙后代,这是功德无量的事。今天我把这些资料都捐献给档案馆,首先是为了丰富资料库,还有就是为它们找一个家。”钱树信教授说:“这些东西不归到国家,在个人手里就有可能散落了,时间一长就不知怎么样了。因为我有档案的情缘,在1958 年上学时候就接触了档案之学,参与整理过档案。后来又接触到档案,先后去了中央档案馆、图书馆,查阅资料时长了不少见识,也知道怎么整了,我就搞了家庭档案,至今积累了不少的资料。现在我80岁了,也该给这些东西找个归宿,把这些东西归到国家的档案馆,这本身就是一笔遗产,一笔财富。”

此次捐赠档案资料分为4 部分:第一部分包括《清史诗画·清帝承德三百六十五天》《承德府志》《避暑山庄宫廷音乐》《承德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志》等书籍;第二部分包括6 部著述手稿书稿、历史大事修订稿等;第三部分为河北省首批“非遗”承德清音会材料,包括照片和影碟两部分;第四部分为热河历史照片,包括热河历史人物陈镜湖、白海风、汤玉麟、惠世如、郭俊卿、董存瑞等,以及热河抗战、热河沦陷等历史事件,图片资料十分珍贵。

本着“治史则自近身”的信念,钱树信几十年如一日,着力于山庄皇家文化、承德地域文化、满族文化等领域身边之学的研究,多次参加清史、满族史、民族文学与诗歌、满族颁金节、方志等学术研讨会议与文化遗产考察等活动。查阅文献档案资料,奔波于各大图书馆与档案馆,推出了用前半生时间收集典藏的老热河摄影作品《热河旧影·外国人眼中的承德》、承德历史文脉探寻和梳理的考证文集《离宫札记》、与多位老教授合著主编并由著名诗人刘章作序的《康乾盛世避暑山庄诗选》以及由其参与策划并编审的《承德满族历史文化研究》等多部历史文化研究著作。

2012 年,他与郑晓东、闫春生合著,由其执笔的一部承德文化史上重要清文化典籍《清史诗画·清帝承德三百六十五天》隆重推出,创作费时4年,用400多首诗词、对联,900多幅宫廷画作及档案图片,并用“一日一诗一图一解”的新颖方式,按365 天的时间顺序排列,以诗叙史,以事解史,展现了清帝在避暑山庄的所作所为,考察了清王朝的民族、宗教、外交、文化等方面的政策和治国方略,展示了承德历史风貌、风土人情、文化积淀及所具有的独特魅力,进而揭示出承德在清代历史上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此后又出版《中外文人笔下的热河风情》专集。前者是以诗论史、诗史互证、图文并茂的结构,以折射一个王朝的剪影,后者是包括英、法、俄、瑞士、朝鲜、日本以及清代和当代58位文人的124篇亲历承德共同描写承德文章精選的编选结构。“老先生编写的这部书是一部大书,是一部全方位描摹老承德风土人情、再现三百年旧日皇都的千年大观,一部可以薪火相传接续承德文脉的珍藏典籍,是一本分量极重的集古今中外文化名人撰写承德风情的典籍。”承德作家、诗人,《诗选刊》 下半月刊主编白德成说,“它的重要性可以和《清史诗画》这部巨著比肩,钱树信老先生是承德民俗文化的第一推手,他所做出的贡献可以说是皇家文化和市井文化相融合的第一布道者。”

在谈到钱树信捐赠档案义举时,承德市人大选举任免委员会原主任王舜深有感触地说:“我有幸在此见证钱老的捐赠书稿、文稿、档案的善举、义举,一是很感动,他将一生的创作积累看作是社会的赋予,今天又把这些赋予回馈给了社会,这种义举值得传承赞赏;二是对市档案馆的做法很钦佩,市档案馆如此重视档案管理,能让社会各界名人创作的大量作品和积累的资料归到档案馆,这是最安全的地方。钱老今天带了好头,我要在写不动了时候,也把自己珍贵的资料放在最安全的地方,交给档案馆保存。”

承德市政协文史委原主任高思也表示:钱树信教授为社会各界人士带了好头,包括我在内将来也要把所存资料交给档案馆保存。

“老教授钱树信将自己创作的作品手稿、编辑的书稿、作品及收藏的档案资料151 卷册无偿捐赠市档案馆,进一步丰富了市档案馆馆藏,也为市档案馆向社会各界征集档案资料开了先河。”承德市档案馆负责人表示,希望社会各界的朋友为档案馆的持续发展建设,丰富馆藏、改善结构、开发利用尽一份微薄之力。

此后,钱树信教授又将新出版的自传体散文集《霜叶集》,捐赠给承德市档案馆保存。然后,他还热心档案馆征集档案活动,多次介绍给我一些资源信息,其中有中共承德市委宣传部原副部长齐济南夫人姚俊,联系她去家里,看看已故的齐济南部长书法、绘画、著作等资料是否移交给市档案馆保存。经过鉴定筛选后,将可进馆的作品资料全部接收进馆登记造册保存,进一步充实丰富了承德市档案馆名人档案馆藏。由于承德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带了好头,为在全市开展征集档案资料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我们档案事业的发展是一代又一代档案人不辞辛苦,默默奉献的结果,也是与那些像钱树信先生无怨无悔,鼎力相助的老同志的全力支持分不开的,让历史永远记住他们吧!

作者单位:承德市档案馆

猜你喜欢

热河文史承德市
《文史春秋》征订启事
《文史春秋》征订启事
《文史春秋》征订启事
中国人民银行承德市中心支行
承德市
承德市
热河道库:清帝巡幸热河时期的备赏银库
清代热河驻防八旗的沿革与职掌(1702─1810)
轻轻松松聊汉语——夏季避暑胜地——承德市
乾隆帝在热河文庙的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