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变课后延时服务思路缓解小学低年级学生家长课后延时焦虑心理的策略

2023-05-21张晶

考试与评价 2023年4期
关键词:延时家长心理

张晶

在如今的小学教育当中,“课后延时服务”已经成为教学的“常态”,不仅能够进一步提高和完善小学的课后服务意识,促进学生自身学习能力的增强;还能够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但其在具体实施时,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也是低年级家长课后延时焦虑心理产生的重要原因。这就需要学校和教师积极改变“课后延时服务”的原有思路,加强对政策的正确理解和认识。

一、“课后延时服务”相关概念概述

要想充分了解“课后延时服务”的思想和具体落实的政策,就需要从概念上明确其定义,帮助后期策略的合理制定。

(一)“课后延时服务”相关概述

“课后延时服务”,顾名思义,就是用来解决小学生放学较早、父母工作太忙,不能够及时接送的现象。不少学校在实施“课后延时服务”政策时,都采取家长自愿、学生自愿、服务教师自愿的原则开展。“课后延时服务”的出现和发展,也有着它存在的历史必然性。

在许多学校的“课后延时服务”当中,一般内容为:小学一年级至六年级,每周一至周五下午下课放学之后,为了让家长能夠有效协调上下班学生接送问题,学校提供免费的延时服务。在此期间,学校安排的服务教师对放学后家长接送较麻烦、父母下班较迟、有延时需要的学生提供相应的作业辅导、多彩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活动。

(二)“课后延时焦虑心理”的相关概述

虽然“课后延时服务”能够让学生对课堂当中学习的知识点进行巩固,但依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课后辅导的教师是学校当中的任课老师,但其在一天的教学生活当中已经十分疲惫,没有办法面面俱到地照顾每一个孩子,只能对一些学习积极的孩子解答问题和疑惑。这就导致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的成绩难以有效提升,导致后期学生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其次,由于课后延时课程的安排、参与机制的设置、教师服务的质量、学生安全的保障等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的保障和解决,这就让家长产生了焦虑心理,最终导致一系列“家校矛盾”和“亲子矛盾”的产生。因此,家长“课后延时焦虑心理”的产生,是“课后延时服务”政策实施过程当中学校、教师、家长必须面对的问题,应该及时解决。

二、缓解小学低年级家长“课后延时焦虑心理”的具体对策

小学阶段“课后延时服务”政策的实施和落实,在为家长和学生提供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难题,亟待进一步优化和解决。为了缓解小学低年级家长“课后延时焦虑心理”,就需要学校及时转变“课后延时服务”的原有思路,通过各方面的优化,落实相关政策。

(一)转变“学校方面”的传统思路

学校作为“课后延时服务”的主力军,在整个政策实施和落实过程中都有着巨大的影响。但原有的“课后延时服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都是通过学校对教师的不断施压,让教师“超负荷”工作。教师在“增负增压”消极情绪的影响下,具体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也在不断降低。

这就需要学校及时转变传统的教学思路,合理引进校外人员,通过师资力量的补充,缓解学校教师“匮乏”的问题。学校当中的教学老师本身就存在授课任务重、教授学生数量多、授课准备时间长等一系列问题,若再将“课后延时服务”的重任强加在授课老师身上,必定会出现力不从心、精力不足等现象。

因此,一方面,学校可以聘请已经退休的教师重新返校,安排这些退休教师承担“课后延时服务”的部分工作,起到“分担授课教师压力”的重要作用。其次,学校还可以通过志愿者招募、课后服务小组建立等方式,组织社会志愿者和放假的大学生、社会公益组织等,进行相关工作的帮助。学生看到“课后延时服务”当中出现了许多新鲜的面孔,也会增强其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学校传统教学思路的转变,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日常的学习工作当中,还能够减轻教学授课老师的课后压力,让授课老师在日常的教学当中倾注更多的热情。

其次,许多家长“课后延时焦虑心理”的产生与学校开展的课外活动也有密不可分的关联。若学校能够开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有益活动,家长会更加放心让学生参与到“课后延时服务”当中;若学校开展的活动单调、无趣,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久而久之,家长也会失去信任。因此,学校可以创新课后服务的模式,根据自身教学的特色开展符合自身发展的活动课程。利用学校已有的设备设施,创设性开展舞蹈、乐器、书法等各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在结束一天的课程之后,能够放松自我,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同时,学校要定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课后延时服务”当中认识更多的精彩,最终提高自身的能力。

(二)转变“教师方面”的服务方式

教师是“课后延时服务”的重要参与者,在学生课后服务和教学当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而教师的教学素质与对“课后延时服务”的认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实际教学的效果。因此,为了缓解小学低年级家长的“课后延时焦虑心理”,教师应该积极提高自身教学素养和教学水平,让“课后延时服务”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在不断改进当中取得家长的信任。

“课后延时服务”当中的授课教师与学生课后习题和课后知识的巩固息息相关,若教师没有重视学生的“课后延时服务”,就会造成学生知识点学习难以体系化、学生学习难以深入化等问题;若教师能够重视学生在“课后延时服务”当中的学习,就能够很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的成绩能够得到较明显的提升。因此,学校应该重视起对教师的培养,转变“教师方面”的服务方式,让整个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和深入。例如,教师可以在日常的教学活动当中,参加有关“课后延时服务”知识的培训和解读,增强自身对政策实际实施的了解。学校师生队伍当中也可以开展“集体学习”“集体研究”“集体互动”等,各科教师相互交流经验,充分领会“课后延时服务”政策对学生的意义。

其次,小学低年级家长担心的另一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师教学精力不足,在学生教学当中存在‘偏心‘偏袒”的问题。而上述“学校方面”的改善措施当中包括的“引入校外人员和教师”,就能够很好地弥补校园授课老师精力不足的现象。授课老师事先将各项工作与志愿者、退休教师等人对接,再通过“课后延时服务”教学的现场引导,让这些志愿者、退休教师们可以进一步适应“课后延时服务”的工作教学方式。另外,各个教师和志愿者都必须抱着“一碗水端平”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心态,无论是学习成绩较好的孩子,还是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都必须一视同仁。只有教师的教学素养和教学能力不断提升,才能为低年级家长提供一份满意的答卷。

(三)转变“低年级家长”教学认知

家长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也离不开家长的大力支持与鼓励。但随着“课后延时服务”政策的落实,教学效率低下、学生成绩下降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让小学低年级家长出现了“课后延时焦虑心理”。想要缓解低年级家长的焦虑心理,除了学校方面的师资力量加强、教师课后辅导能力的提升等措施,还需要家长配合学校工作,转变自己在孩子学习当中的地位。

其一,家长是学生“课后延时服务”的重要参与者,若在实际工作的实施当中家长存在理解上的偏差,很有可能会给整个“课后延时服务”带来阻碍。因此,小学低年级家长应该放平心态,加强对相关政策的认识和了解,改变原有的“成绩为王”的错误观念,理解“课后延时服务”实施的真实目的和给孩子带去的重大影响。只有及时转变观念,才能够正视学校为学生带去的各种优质教学资源,更好地配合学校相关教学工作的开展。例如,若“课后延时服务”实施一段时间之后,家长并没有看到孩子成績上的明显提高,这时家长不应该产生焦虑心理,而是应仔细观察孩子日常生活的表现,很有可能会有更加新奇的发现: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得到提升,对事物的接受能力也逐渐增强等。

其二,家长还应该正视孩子的发展,减轻孩子学习的负担。随着国家“双减”政策的提出,学校和教师逐渐开始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目前,许多学生的学习压力大多不是来自学校和教师的教学作业,而是家长因为“焦虑心理”为孩子“准备”的各种辅导班、补习班、兴趣班等。这些额外的学习压力不仅不会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还会变相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最终产生不好的影响。因此,这就需要家长积极配合国家政策和学校的策略,减轻学生校外培训的压力,避免孩子参加完“课后延时服务”之后,又投入新的内容的学习。

小学低年级家长对“课后延时服务”的正确认识,和对自身在孩子学习当中的正确定位,都是有效缓解其“课后延时焦虑心理”的重要举措。因此,家长应该正视自己在孩子学习当中的地位,利用孩子的休闲娱乐时间,对孩子进行学习上的正确引导。

国家“双减”政策的提出与落实,不仅有利于减轻学生学习的负担和压力,还为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精力。“课后延时服务”政策就是基于上述要求而诞生的“产物”。“课后延时服务”的开展,不仅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点,还能够帮助家长解决“接送孩子”时间上的冲突。

但“课后延时服务”在具体落实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也给小学低年级的家长带去了“课后延时焦虑心理”。这就需要学校、教师、家长之间相互协作,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学校丰富师资力量、提供教学空间;教师提高教学素质、一视同仁;家长参与孩子学习生活、减轻孩子负担。在各方措施的相互协调下,帮助寻找到最适合孩子成长发展的道路。

*本文系2022年度兰州市教育规划个人课题《提高课后延时服务质量缓解小学低年级学生家长课后延时心理焦虑的策略研究》的成果,批准文号:LZ[2022]GR0615。

猜你喜欢

延时家长心理
看见具体的自己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基于级联步进延时的顺序等效采样方法及实现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心理感受
家长请吃药Ⅱ
Two-dimensional Eulerian-Lagrangian Modeling of Shocks on an Electronic Package Embedded in a Projectile with Ultra-high Acceleration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