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劳动教育育人实践探思

2023-05-21陈晖

考试与评价 2023年4期
关键词:价值观念劳动思政

陈晖

长期以来,劳动教育作为学校教育中育人树德的重要基础教育,是教师们在进行授课时的基础。劳动教育不仅是以知识的状态被学生所了解,也存在于方法以及技能之中,在学生进行学习的过程之中,劳动教育也时时刻刻地影响着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念。因此,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劳动教育知识,从而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以及教育价值观念一直是学校教师进行劳动教育的关键。而劳动教育作为思政课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将思政课中的劳动教育进行贯通,以一体化的形式设计、呈现,也是本文的中心主旨、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劳动教育育人实践的探究与思考。

1. 对劳动以及劳动教育的理解

对于劳动教育的价值理解,我们一直以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来作为理论依据。劳动以知识的形态呈现,又以技能方法的形式呈现,并且在学习过程中也渗透着对于价值观的影响。这些独特的点成为学校在进行劳动教育的重要依靠。因此,如何理解劳动以及劳动教育,并且进行区分,是劳动教育内涵的重要体现。劳动对于创造人的价值有着重要的意义。纵观人类的发展历史,人们的劳动形式伴随着时间的发展而不断地改变,内容引入开始变得更加的丰富多样,对于劳动的理解也就更加的深化。其主要呈现在人们通过劳动创造或改变了客体,解决了人们在生活中所面临的问题,还因为劳动使得人们的生活得到了发展,为主体创造了更多的价值,提升了自己的生存条件。同时,人们在劳动中获得了知识,进行了学习,增加了智慧,既能够强健体魄,又能够丰富知识;不仅如此,由于人类的发展,对于劳动有了更丰富的理解以及更深层的研究,人们对于劳动的认识也有了更深层的意识。就比如,现如今的劳动,人们不单单停留在清扫卫生或者洗衣做饭上,而是具有着更加深层的意识以及认知,不单单代表体力的劳动还有脑力的劳动。所以对于劳动来说,它的内涵已经具有了更多的意识形态,也有了更多的活动方式,成为人类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影响因素以及特质。人们通过一次次的劳动获得劳动成果的改变,再进行一次次更迭式的改变,从而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以及自由的世界。虽然伴随着历史的发展,以往的人类劳动技术已经被新的现代技术所代替,但是每一次劳动的革新就意味着劳动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人们在这个进展的过程中通过改变劳动将思想、观念、价值的观念以及方法形成了独特的劳动思想体系,这也是劳动教育的由来。劳动教育作为学校教育中树德的根本内容,也是支撑人全面发展的重要的教育內容,它所涵盖的知识与技能和一般的授课不同,对于学校教育来说,学校的劳动教育有着具体的劳动目标以及具体体系。一般都是有根据性地设计与个体家庭劳动形式不同的内容。在学校的劳动教育中,不能够以孤立的、局部的、具体的劳动形式为教育内容,也不能只是掌握劳动中的几项劳动技能就可以,而是需要让学生理解劳动教育的意义,以及进行具体的劳动活动和形式,并进行多方面的教育理论结合,让学生能够在这种具体的劳动形式的载体上学习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以及品德规范,形成理论、规范的劳动意志。劳动教育又是一种科学性的教育,它没有具体的学科内容,但是也是探索真理的一个重要过程,尤其对于学生来说,每一次探索以及突破和进步都会给学生带来影响。就以中国古代的农业劳动来说,农业劳动是人类不断认识自然,提升自我的劳动方式,从一开始的靠古代的天象观测也就是我们俗话说的“靠老天爷赏饭吃”,到慢慢地不断地发展探索农业领域的技术,到现如今已经完成了多次的农业生产领域变革 ,拥有了更加优秀的农业劳动技术,这点我们从历史书上就能看出相关的例子,包括现在我们的二十四节气都是历史变更中农业劳动者在劳动学习中总结的智慧结晶。所以对于学校的劳动教育来说,要包含着多种情景、多样化的任务、丰富的内容以及多种载体的实践活动形式。一方面通过劳动技能以及知识,明确自己对于社会发展的意义与价值,二是学会劳动与个人成长的联系,给学生的人生观创造非凡的意义。

2. 初中思政一体化的定义

在初中的思政课堂上,思政一体化建设已经成为了现如今课堂上的改革标志,以及大部分的教师对于思政课的认知价值标准,但是,对于其标准的定义在学术界却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大部分学者对于初中思政课一体化的定义认为,应该从宏观以及微观两个角度来进行深入。首先在宏观方面,初中的思政课堂在初中生这个特殊的年纪,要对学生正确的认知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方面进行引导。初中的思政一体化是学校家庭方面以及社会方面共同进行的教育模式,互相辅助、互相补足。需要学校内教育的各个学科的配合,充分落实思政教育,并且要对学生的德、智、体、美、劳进行全面的培养以及发展。而从微观方面来讲,初中课堂的思政一体化需要在多个教学的要素方面出发。在初中的每个阶段进行教育链接,将各个学科的知识内容以及各种学习形式进行互相融合,通过层层递进的关系将思政教育落实在实处。而思政一体化便是将宏观与微观进行相互结合,既要在宏观上落实学生的思政教育,也要在微观上将各个要素进行连接,从而达到各个学科都能够落时思政德育教育,树立正确的观念的有机结合。

3. 初中思政课一体化的劳动教育实践探索

思政课作为覆盖整个初中学年的课程,其主要在这个年龄阶段所教授的需要与小学的思政教育课的劳动教育内容产生衔接也要有所不同。其中,在初中阶段的思政课的劳动教育上,要开始引导学生对于人的价值观念以及对待未来的人生态度,架构一个更加深层次的思政一体化的劳动教育。

3.1 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

在初中的思政课堂上,劳动教育的价值观念是培养学生未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各类以及各个级的学校以及学科之中,进行思政课的劳动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正确观念,包括家长也要为孩子更新自己的教育育人理念,进行科学正确的引导,而不是将成绩和分数视为孩子学习最重要的人生意义。各级政府也应该积极参与,树立正确的劳动教育价值,并且引导人民群众树立“劳动教育和智育同样重要”的良好教育观念,用劳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培养以及发展。家庭作为学生受教育的基础,但是在如今的时代,许多家长将成绩与排名视为孩子的全部,让孩子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补课,将孩子的日常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但是却是忽视了有时候劳动对于孩子也是一种锻炼,而父母的这种不是溺爱却胜似溺爱的方式,让许多孩子们只知道埋头读书而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所以家长们对于学生的思政劳动教育一体化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比如在进行初中的思政德育教育的时候,思政教师就可以出一个相应的劳动实践活动,让家长跟着一起参与。比如可以选择进行“垃圾分类”这一类的劳动教育,现如今已经有很多城市开始实行细致的垃圾分类,所以让学生和家长一起进行劳动分类,可以让家长以及学生一起互相学习,这样一方面能够让家长意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到劳动对孩子来说不一定是受苦受累,而是一种另类的受教育方式;另一方面也是对于初中生们的促进教育,在学生迈入初中的这个阶段,应该去思考更多的人生问题,比如人的不道德行为产生的垃圾,以及垃圾分类细致化的缘由,从而可以进一步联想有些垃圾都是浪费的食物,联想反思自己的人生观念和价值观念。

3.2 如何建立思政一體化的劳动教育课堂长远计划及有效途径

在现如今的新时代背景之下,伴随着教育的普及性,家长开始越来越注重孩子们的全面发展,想让孩子们能够进行德、体、美、劳的多方面锻炼。而智育又作为学生的学习基础,所以如何让劳动教育与智育之间进行平衡和并且能够产生长远影响成为了教师的重要问题。而要想平衡二者之间的关系,就必须将劳动教育以及思政课的观念时时刻刻渗透于各个学科课堂之中,在不同的科目进行授课时要以思政核心观念为基础进行授课,穿插各种劳动精神等方面的内容以保证思政一体化的劳动教育育人理念纳入到学生的平时学习之中。除此之外也要重视思政教育的体系,将思政教育和劳动教育的时间进行单独地分化,设立必修的课程以及考试,进行合理的、长远的课程规划。而劳动教育的课程除了进行一些必要的劳动形式课程,也要增加一些劳模精神、劳模代表人物等专题教育。不仅如此,为了平衡劳动教育和智育之间的关系,要对劳动教育的教学进行整体监督和评价。比如:在进行劳动教育课程后,可以组织学生对于自己此次课程的劳动成果进行展示以及心得分享,也可以举办一些相关类型的比赛,比如劳模大赛、班级劳动之星的选举等等,通过学生内部选举的评审团队,并且由教师在场公开、公正、公平地评价和选举。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对于劳动教育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这种评价方式以此来判断劳动教育以及智育之间的均衡关系。而为了让劳动教育能够与智育的比重相同,除了在课时以及学习上进行平衡,还可以将劳动教育所产生的平时成绩按照分数的比例添加到学生的综合素质成绩,并且将相应的比赛的获奖记录纳入到学生的档案之中,作为今后升学以及评奖评优的参考。

除了有效进行课堂教学与劳动教育融合外,学校通过班级活动、团队活动拓宽有效劳动教育途径,包括班级及包干区卫生值日和大扫除劳动、团队志愿者公益劳动、社会实践劳动、学校农场生产劳动、节假日家务劳动等,学校德育部门都进行认真组织,引导学生进行劳动实践,充分达到以劳树德、以劳健体、以劳增智、以劳育美育人的目标。

伴随着现如今时代的进步,网络时代的快步来临,各种新兴行业崛地而起,这也导致了社会的人才需求也开始逐渐地趋近多样化,而不再满足于单单只具备专业知识的人才,而是更加需要劳动型的创新创造人才,对于新的劳动人才来说,他们需要更加的与时俱进,在具备专业知识以及能力的同时也要具备劳动以及开拓创新的精神需求。因此,对于学校教育方面,在思政一体化的教育中劳动教育的育人思想应该同样受到更多学校以及政府的关注,重视思政一体化的劳动教育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对其贯穿一生的行为以及思想产生重要影响的重点教育。

*本文为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思政一体化背景下劳动教育融合途径实践的研究》(FZ2021ZX015)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价值观念劳动思政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新时代价值观念冲突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研究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浅谈高雅艺术对大学生的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