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生器乐教学探讨

2023-05-21元凯

考试与评价 2023年4期
关键词:视奏器乐音色

元凯

世界各国非常重视中小学的器乐教学,将之视为培养少年儿童音乐素质的极好手段。在我国,随着音乐教育改革深入发展,音乐教育的普及率正不断地攀升,器乐教学也正逐渐普及,并被国家教委正式列入九年义务教育中《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成为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这一举措,结束了中国近百年来“音乐课就是唱歌课”的历史。当前,对器乐教学进行探讨,将有助于推动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那么器乐教学应该如何入手?需要加强对学生哪些方面能力的培养呢?在此,我根据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总结以下几点和大家共勉。

一、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不同的音色

音色是指声音的色彩待征。音色是不同于人声、不同于乐器以及它们的不同组合在音响上的特色。在音乐欣赏中对音色的辨识能力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欣赏时,听者要先对音响产生感知,其中就包括了对音乐的辨识能力。定音鼓是在音乐中较低而沉闷的,但碰铃的声音又清脆又明亮,这两种音色截然不同。小铃的声音与三角铁的声音虽然相似,但仔细听却还有一定的差别。孩子在探索听辨各种乐器的音乐过程中,听辨能力就会不断提高。可以引导学生运用身体动作操作环境中的物体、打击乐器和自制打击乐器,探索使操作材料发出声音的各种可能性,分辨各种声音的音色差异,积累有关音色的表象。还可以鼓励学生把听到的各种声音画下来,引导学生将听觉表象转换成视觉表象。如又粗又难听的声音——画一只大狗熊;又细又好听的声音——画一只小鸟等。教师还可将故事转换成声音,再将声音转换成图画,通过听听、讲讲、做做、看看的方法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力的注意。当学生体会到各种声音表现力之后,可让他们用嗓音模仿的方式来描述各种常见人声、乐器声及自然界常见的音色,如爷爷、阿姨、小朋友的歌声、说话声;钢琴、风琴、小提琴演奏的声音;蝉鸣、鸟唱、风歌、水吟、火车轰鸣等。再用对唱的形式模仿不同人声的唱法。通过多方面的练习,让学生渐渐体会到每首乐曲用什么音色表现出来,为乐曲的伴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能够识别音的高低

音的高低是音乐基本要素之一,所以,着重要求学生听辨音的高低,认识音的高低位置,初步了解大音条声音低,小音条声音高。首先要让学生知道声音是有高低区别的。例如实验:敲打灌了不同水量的水杯。用两个杯子装上一样多的水,敲一敲,让学生听一听有没有变化,把一个杯子的水倒一部分水至另一个杯子中,此时一个杯子有大半杯水,另一个杯子有小半杯水,再敲一敲,让学生辨别音是否有变化?变成怎样?得出什么结论?(水少音就高,水多音就低,再让学生来敲一敲,感受音的高低。)让他们听辨声音的高低,然后让他们到周围去寻找高低不同的声音,比如适当引导他们敲椅子、敲地板、敲门,从而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声音是高低有别的。

三、感受體验音乐节奏

节奏是音乐的脉搏,任何音乐都有节奏。要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注意对节奏感的训练。首先,要教会学生听的方法和探索节奏的能力。学生有了这种能力,就能积极地学习。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到处充满着不同的音乐和节奏。让学生去听家里闹钟的“滴答”,用听诊器听心脏的跳动声,教师也可以进一步引导自己的学生去寻找各种不同的节奏声。其次,可以让学生学着做听音乐、打节奏的游戏。一般来讲,较小的孩子都是先会摇动物体发出响声,以后才逐渐会敲打物体,在摇动物体的过程中,孩子最初的节奏感就已经产生。孩子练习了手的动作,进而发展了节奏感和听觉的敏锐性,也可以训练他们跺跺脚、拍拍手;进而发展到脚跺拍手,手打节奏。让孩子在听和运动中逐渐发展听觉,培养思维能力和手脚动作协调的能力。还可考虑用多种形式让学生感受节奏,学生在运用乐器击打节奏的过程中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愉快,通过打击乐器来表达自己的情绪,从而发挥其创造能力。

四、培养孩子对音乐的记忆能力

怎样培养孩子的音乐记忆能力呢?可以先让学生进行试唱,要求学生用眼看谱,用口唱曲,用耳听琴,用手击拍,使他们在同一时间内,在同一音乐的律动中让各个感官都活跃起来,从而使大脑获得较深的记忆印象。通过对知识的理解,找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然后牢记它,而不是死记硬背。比如,要求学生对所学的优秀歌曲、著名乐曲的片段等反复地背唱,可以借助乐器的伴奏或唱片的播放等,力争让孩子能多记住一些旋律的片段。这对提高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和艺术修养都是大有好处的。通过对两种音乐事物的比较和对照,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点,从而加深记忆。如进行单纯音符和附点音符的比较,倚音和波音的比较等等。对于应记住的内容,在熟记之后,还应尽可能地利用表象形式,按图解式回忆原来的内容,检查孩子的记忆能力。我认为,这是培养学生音乐记忆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也就是把所掌握的音乐知识都归纳起来,通过归纳找出这些知识的内在规律,而后再加深印象,使学生得到深刻持久的记忆。

五、提高视奏能力

提高视奏能力的关键是要正确地视谱。首先要让学生树立“三心”,即信心、决心和恒心。其次在演奏每首乐曲之前,要求学生能准确地说出音符的唱句及音符的实质。并能够准确地划拍视唱,增强对拍子的概念,提高识谱能力。为独立识谱打下基础,使学生初步具有“自主性“的能力。学会打拍子唱谱是提高视奏能力的一个有效方法,音乐是时间艺术,演奏乐曲时要精确地计算好每个音符的时值,并把它表达出来。多做视奏练习是提高视奏能力的重要保证。往往有这种情况,有些孩子,一首乐曲练习得非常熟练了,但看着谱子依然将部分和弦与音符弹错。经了解他们常常是背一句,练一句,这很有普遍性。为提高学生的视奏能力,可以让学生练习在规定的5分钟内,视奏一首乐曲的1-2乐句或乐段。速度不限,但节奏要平稳、准确。经过这样长时期正确的训练,学生一般能具有较强的视奏能力。

六、激发学生对于器乐的学习兴趣,提升音乐素养

对于传统的中小学教学活动来说,课堂趣味性的缺乏是学生学习兴趣低下的主要原因,中小学是接受新事物、新知识的黄金时期,教师要把握好这一时机,让学生在欢乐的氛围中学习知识,这样不仅学得更快,学习的效果也更好。对于中小学音乐教学活动来说,音乐课本上有些关于乐器或者乐理等知识较为深奥,学生的理解能力跟不上,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越来越低迷,长久以此就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音乐的动力。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应该以更好的方式融入器乐教学,在实际的器乐教学中,使得学生对于乐理等知识有着更为深刻的体会,再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就会容易很多,通过不同的方式学习音乐知识,使得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发挥器乐教学的功用。音乐素养的培养在音乐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小学作为大部分学生音乐教育的初始,音乐素养的初步形成是十分关键的。在器乐的学习过程中是由易到难的,需要学生逐步对演奏器乐的节奏、速度、力度、情感等进行提升,达到自身多种感官的协调,这样能够使得学生更加容易对音乐的学习产生一定的感觉,对于学习一种器乐后再学习另外一种器乐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这对于学生音乐素养的全面提升是十分有帮助的。

七、促进音乐创造力、想象力的培养

对于中小学生音乐创造力、想象力的培養需要有和谐的学习环境和教师的有效引导,但是创造力最终的体现还是需要依靠实践教学。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检验所想所思,否则一切都只是空想。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有效开展器乐教学就是一种实践教学,在中小学阶段,学习较为简单的器乐能够较好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的内涵。器乐教学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品味,为今后学生品味的提高有着很好的推动作用。在新课改的提出下,在中小学音乐课堂中融入器乐教学是大势所趋,能够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品格。教师在上课前要精心地备课,在教学方案上融入更多创新性的东西以吸引学生的眼球,在单调生硬的器乐教学中融入更多趣味性的内容以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乐理知识,使得学生有学习的 “成就感”,更多地投入到课堂中,从而达到中小学器乐教学对于学生的培养目标。

八、培养音乐底蕴,体会文化内涵

我国文化底蕴丰厚,有着许多传统的民族器乐,如古筝、琵琶、竖笛和二胡等。通过学习这些传统民族器乐,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我国的传统文化内涵。音乐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音乐的教学不仅仅包含音乐理论知识、音乐鉴赏能力、音乐创作能力等,在这些知识与能力的学习中需要学生有一定的音乐底蕴,才能够达到高效的学习效果。通过音乐的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的音乐底蕴,能够更大程度提高课堂效率,使得学习品格的提升速度加快。音乐底蕴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其相当于是音乐学习的支撑力量,想要使得小学生对于音乐知识有着更加深入的理解就需要有着更加良好的音乐底蕴。音乐底蕴的培养还能够使学生有自主学习音乐知识、自主探寻音乐奥秘的心理。因此,教师在设置课堂内容的过程中,要对传统文化与课程内容的结合点进行深入探究,将乐理知识、音乐发展史等有效地与传统文化内容相结合,向学生展现良好的艺术风范。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课程内容以及风趣幽默的言语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到音乐的发展历程以及相关歌曲、乐器的背景知识,让学生能够深入了解音乐的核心内涵,提升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在进行器乐的教学时教师要注重集体主义精神,提高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养成互相帮助的习惯,培养协同合作的能力,共同完成既定目标,注重团体成员之间的沟通。同时,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和承担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重任,引导学生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以上几点体会是笔者多年来器乐教学的一点体会,在实际器乐教学中,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多种器乐教学方法是服务于不同教学目的和任务的。教师要善于结合器乐教学的特点与学生年龄特征以及实际演奏水平来选用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教学。如果选用恰当、运用熟练,可以加速器乐教学的进程,促进教学目的的实现。采用各种有效的器乐教学形式与手段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学习器乐的兴趣以及对器乐的综合表现力和创作能力。近年来,在我国一些器乐教学工作开展较好的地区,许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不少好的教学方法,都可以加以推广使用。

*本文系福建三明教育学院2020立项课题《小学管乐团高效训练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成果。立项号:JYKT—20018。

猜你喜欢

视奏器乐音色
精雕细琢的外形与音色 Bowers & Wilkins(宝华韦健)805 D4
民族器乐的传统与当代演释
钢琴弹奏之钢琴视奏训练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谈器乐在初中音乐第二课堂教学中的有效途径
论长笛演奏的音色变化
浅谈钢琴视奏练习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从辉煌到柔美——七彩音色之西方管乐篇
视奏能力的培养在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性及提高方法
钢琴视奏训练方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