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国有企业成本核算与控制策略

2023-05-20郭艳茹

管理学家 2023年9期
关键词:国有企业问题策略

郭艳茹

[摘 要]随着社会资本进入市场,市场竞争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迸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逐渐成为行业转型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与此同时,供应链受阻、各要素成本大幅上涨、市场需求紧缩等对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产生了巨大冲击。文章简单阐述了国有企业成本核算与控制的内涵及原则,重点讨论了当前国有企业成本核算与控制中的几个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应对策略,希望可以为国有企业提升成本管控能力、缓解成本压力提供借鉴。

[關键词]国有企业;成本核算与控制;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2(2023)09-0094-03

自“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以来,中央及地方国有企业效率效益指标得到明显改善,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知本咨询国企改革数据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8月31日,有1388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披露2022年半年报,其中有869家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15家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

但从宏观角度来看,供应链受阻增加了市场的不稳定性与不确定性。部分行业市场需求明显收缩,导致企业库存上升。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产品价格高开低走,成本依然保持高位运行状态。如何通过强化成本核算与控制达到降本增效目的,成为国有企业成本管理的关键。

成本控制是指国有企业以一定时期内预先设定的成本管理目标为参考,在成本费用发生前或发生过程中,对多种成本影响因素及条件所采取的系列预防、调节措施,通过减少非增值作业及无效成本消耗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国有企业实施成本核算与控制,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客户导向原则。国有企业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质量检测、销售等诸多价值活动均围绕客户进行,需要在满足客户质量、价格、技术等需求的基础上保持成本的最小投入,这样既有利于企业提高战略客户数量,也有利于企业拓展利润空间。

二是流程化原则。冗余流程是产生非增值作业及无效成本的主要原因之一,国有企业需要优化调整现有成本核算与控制流程,以实施事前、事中、事后的流程化管理,并构建流程闭环。

三是动态性原则。市场价格变化、行业政策更新、竞争对手多元化发展、内部管理变革等均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有企业的成本费用支出,国有企业需要对现行成本核算及控制方法、制度、措施、程序等持续更迭,以满足不断变化的管理需求。

四是全面性原则。新的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成本核算与控制不再局限于企业内部,而是向供应链、价值链两端延伸,不仅要关注人、机、材等显性成本,也要重视机会、沟通、交易等隐性成本,以及技术更新、人才培养、信息化建设、环境治理等价值创造成本。各管理层级与各部门人员也要树立现代成本管理理念,积极参与到成本核算与控制工作中,严格落实责任,不断提高工作质量[1]。

(一)现代成本管理意识薄弱,全员参与度较低

现代成本管理观念应从传统的产品制造成本管理转向产品总成本管理。因为传统的成本对象是产品制造成本。但按照战略管理的要求,产品能否实现盈利应该从产品总成本的角度判断,总成本不仅包括产品制造成本,还包括研发、设计、生产准备、营销和售后等环节的资源消耗,成本的核算与控制应包括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的多个方面,需要企业全员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

从目前国有企业的管理情况来看,不少企业现代成本管理意识薄弱,全员参与度较低。具体表现为:部分领导者不具备前瞻性和全局性眼光,过分依赖主观判断进行成本控制,缺乏对成本控制的系统性统筹规划,或将成本核算与控制片面地认定为归集产品成本,降低成本绝对数,更加看重短期经营效益;部分财务部门人员在领导思想的影响下,将节约成本作为成本控制工作的重心,或缩减部门活动经费,或降低员工待遇,这不仅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也容易引起人才流失,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成本损失;其他部门人员专注于本职工作,认为成本核算与控制和自身关联不大,导致日常工作中的少量、不必要的成本消耗越积越多,造成严重的成本浪费[2]。

(二)成本核算数据不完整,核算结果准确性不足

成本核算数据是否完整,直接影响其核算结果的准确性。国有企业分支业态多、生产流程长,其成本构成更为复杂,因此,如何有效集成整合成本信息成为其成本核算的难点。不同产品类型、生产工艺流程等产生的成本信息有明显差异,一些信息便于获取,一些信息需要经过估算或人员归集才能够获得,这就容易导致成本核算数据不完整,进而降低核算结果的准确性。

以制造类企业产品生产为例,企业采购一批原材料,材料领出时的用途为生产A产品,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并未将这一批原材料用完,剩余的材料未及时办理退库。原因是A产品有一部分直接销售了,另一部分继续深加工为产品B,B产品需要继续投入使用该材料。车间工人为了节省时间,直接将剩余材料投入使用。如果还有剩余的材料也未办理退库,生产工人就直接将其投入C产品的生产。由于未经过退库和重新领料的环节,领料单传到财务时,财务人员就将该批材料全部计入A产品的成本,导致A产品成本虚增,B产品和C产品的成本减少。

在生产过程中,因多环节、多产品均使用材料,增加了材料成本信息获取的难度,易造成部分信息缺失。在人员素质较低的情况下,无法准确辨别材料成本的信息来源,容易产生核算混乱的情况[3]。

(三)成本核算方法较为滞后,不能满足现代企业发展需要

目前,国有企业较为常用的成本核算方法有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且对所有产品只统一使用其中一种方法。尽管运用这些方法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相关工作量,并取得一定的核算成果,但随着国有企业的集约化、精细化发展,以及企业生产重心向客户需求方面的转移,这些方法的滞后性逐渐显现,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化背景下的企业发展需要[4]。

还有不少国有企业通常以单一成本要素判断产品成本,缺乏对影响成本变动因素的综合性分析,在核算中以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划分,更加关注人、机、材等显性成本的消耗,对隐性成本、价值创造成本的重视有所不足,从而导致实际核算结果难以真正反映企业的成本情况。

此外,一些国有企业在成本核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将其他产品间接费用计入某个产品中,不是根据成本分配关系分摊,从而对其他产品生产决策及盈利产生严重影响。

例如,关于房租的分摊,不是按实际生产该产品需占用车间的面积,而是按生产工时分攤,则有可能导致房租分配不合理。此外,将本可以盈利的产品错误地核算为亏本产品,给企业领导者提供了错误的信息,也会导致其做出错误的决策。

(四)成本控制方法科学性欠缺,尚未建立全过程管控机制

成本控制并不是一味地降低成本绝对数,而是采取预防、调节措施,通过减少非增值作业,以提高作业效率并减少作业消耗。然而,现阶段不少国有企业应用的成本控制方法科学性欠缺,将控制重心放在生产、销售等环节,忽略了其他管理环节的成本消耗对企业总成本的影响,导致企业尚未建立全过程管控机制[5]。

(一)树立现代成本管理意识,促进全员参与

新时代背景下,成本管理理论方法不断完善,供应链成本、产品全生命周期成本、战略成本等逐渐为人们所熟知,并被广泛地应用到国有企业成本管控中。企业决策者应充分认识到这些理论方法的价值意义,树立现代成本管理意识,形成战略性、系统性、全局性思维,从关注生产销售环节成本费用的节约到重视设计研发、生产制造、质量检测、销售等各环节非增值作业及无效作业消耗的减少,并以先进理论方法为指导,通过宣传、培训转变各管理层级与各部门人员以往的片面认知,提升其对成本管理的思想认知,使其认识到成本管理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影响,以推动各项政策、制度、措施的落实[6]。

为促进全员参与,国有企业可将成本管理纳入绩效考核,根据不同单位及部门的工作特点,设计有针对性的考核指标,并开展阶段性考核工作,适当增加考核频次,同时将考核结果运用到人员薪酬福利调整、岗位晋升及管理优化等方面,对企业降本增效做出重大贡献的员工给予精神、物质奖励,对引发重大资金损失的员工予以严肃惩戒。

(二)加强数据治理,提升核算结果的准确性

数据是成本核算与控制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国有企业信息化、数字化转型的前提条件。2020年4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发布《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充分强调了数据要素的重要性;同年8月,国资委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对集团企业构建数据治理体系提出了明确要求。在此背景下,国有企业有必要加强数据治理,一方面有效解决数据质量低、核算结果不准确等问题,另一方面推动自身信息化、数字化转型。

首先,设立专门的归口部门承担数据治理工作,站在企业级的高度,结合业务、IT视角,全面梳理、整合企业数据资产。

其次,充分落实数据标准化管理工作,统一数据标准,盘点、盘活企业数据资产,提高数据集成度。

再次,强调成本数据的动态采集、传输与汇集。在成本核算过程中,企业要深入了解各部门提供的核算资料是否准确,如材料消耗、固定资产处置、工时等原始记录是否准确,暂估价格与实际采购价格的差异是否进行了调整,待摊费用分配期限及内容是否合理等,运用大数据平台进行集中管理。

最后,加强数据分析与共享交换,为提升成本核算结果的准确性创造良好条件。

(三)与时俱进改善成本核算方法,提高核算质量

国有企业业务经营一般涉及多个领域,不同成员单位在经营活动、业务模式及产品生产制造方式等方面的不同,会导致其成本构成呈现较大差异。如果依然采用传统成本核算方法,就难以有效契合企业实际,也无法保障核算质量。国有企业应结合实际,分析不同核算方法与企业的适合性,与时俱进地改善现行成本核算方法,以提高核算质量。

外部环境、组织架构、技术水平等是影响国有企业应用作业成本法改善现行成本核算方法的主要因素。在外部环境方面,市场价格竞争倒逼企业强化成本核算与控制,保持并提升竞争力,在前期缺少经验的情况下,企业可利用外部专家力量减少应用作业成本法遇到的阻力。在组织架构方面,高层领导发起作业成本法的应用,上级管理层对其应用进行组织协调,基层各单位及各部门协同配合、积极参与,横向上由财务部门牵头、其他职能部门参与,纵向上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会议分析,解决阶段性的应用问题,推动作业成本法的落实。在技术方面,根据作业成本法的应用需要,建立相应的管理系统,并保证该系统与企业其他管理系统的兼容性,以更好地开展成本核算工作。

(四)优化成本控制方法,建立全过程管控机制

随着经营环境等因素的变化,企业成本控制观念需发生转变。国有企业成本控制应强化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全过程管控机制,从产品设计阶段开始,通过各部门、各环节及与供应商的通力合作共同实现降本增效的目标。

面对当前成本核算与控制中的问题,国有企业应在遵循客户导向、流程化、动态性、全面性等原则的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从上到下树立全员现代成本管理意识,促进全员参与,加强数据治理,提升核算结果的准确性,并与时俱进地应用作业成本法改进成本核算方法,提高核算质量,同时紧跟信息化、数字化发展趋势,优化成本控制方法,建立全过程成本管控机制,提升成本管控能力,从容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成本压力,促进国有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1]汤慧敏.探究现代企业制度下国有企业成本控制方法体系的构建[J].商业文化,2022(14):62-63.

[2]静璐.加强国有企业成本核算与控制策略研究[J].商场现代化,2022(09):67-69.

[3]刘剑男.国有企业成本核算强化与控制路径的研究[J].商讯,2022(17):124-127.

[4]徐云霞.浅谈国有企业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商讯,2020(18):112+114.

[5]李向伟.关于强化国有企业会计成本核算与管控问题的分析[J].现代商业,2022(19):157-159.

[6]寇秋霞.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成本控制现状及优化措施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1(24):196-197.

猜你喜欢

国有企业问题策略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