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任务的活页式教材开发与设计①
——以中医保健技术为例
2023-05-19黄冰洁
黄冰洁
(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0)
职业教育功能是培养满足当前职业岗位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在这种人才的培养中,有些课程内容在较长时期内具有稳定性,但相当部分内容需要根据全新的技术应用,质量标准的变化,新业态带来的新工作内容和工作任务变化等及时调整,因此职业教育教材在内容结构上必须具有能够灵活组合的特性。2019 年,教育部先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关于组织开展“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建设工作的通知》《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明确提出建设一大批校企“双元”合作开发的国家规划教材,倡导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并配套开发信息化资源。新型活页式教材是以国家职业标准或专业教学标准为依据,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以职业能力清单为基础,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设计的一系列模块化的学习任务的综合体。[1]
现有中医保健技术教材大多以知识体系进行内容编排,不能完全满足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需要。为适应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需求,实现学生为活动主体、以培养能力为本位的一整套能力训练程序,教材编写团队由教师及企业一线专家组成,深度开展市场调研,分析岗位职业能力要求,确定典型工作任务,为活页式教材的编写提供素材和依据,满足课堂教学需要。
一、岗位工作任务分析
中医保健技术涉及的工作岗位主要为保健调理、中医健康管理、康复保健等,每个岗位的工作任务不同,但工作流程大体一致,通常为接待咨询—健康评估—方案制定—方案实施—回访。以保健调理师岗位为例,保健调理师需要具备中医学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的思维能力,能提供中医药健康干预,在掌握必要的中医养生保健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中医养生保健技术的理论体系、运用机理、操作原则、方法等的同时,要熟悉对个人或群体进行中医养生保健指导与宣教的方法;既要熟练掌握中医常用保健技术的操作技能,又要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活页式教材的编写按照工作流程进行排序,抽象出共性的东西,根据认知层次和工作流程递进关系等对内容进行模块化分类,不同模块完成不同的典型工作任务,形成课程主框架结构。[2]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典型工作任务见表1。
表1 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典型工作任务
二、教材内容设计
当前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发展迅速,中医养生保健技术服务形式和内容也不断更新,大量的养生保健机构如养生馆、推拿馆、药膳馆等的涌现需要既掌握医学基本知识、又掌握中医理论,既熟悉中医养生知识又熟悉中医适宜技术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就需要传统的医学教学模式作出相应的改变,培养出既赋予中医药特质,又兼有职业属性的人才。当前高职院校对于中医养生保健相关专业的学生的知识能力培养参照中医或针灸推拿相关实训项目开展,以中医诊疗、针灸推拿临床技能实训为主,学生中医养生保健技术和职业能力一定程度上同职业岗位有所脱节,不能满足中医养生保健企业岗位需求。[3]《中医保健技术》课程是既具有基础理论性质,又具有实践技能特征的一门课程,是中医学主干课程体系的延伸课程,是有机结合中医基础理论、中医适宜技术、临床技能来促进人体健康的一门学科。[4]而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是通过养生咨询指导、按摩、熏洗、艾灸、贴敷、拔罐、刮痧等一些传统保健服务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体现中医“治未病”的核心理念。教材编写团队通过开展市场调研及实地走访企业,与一线企业专家一起深度分析岗位工作要求和工作任务,探讨课堂教学与岗位工作任务相结合的路径,按照“工作岗位分析—确定工作任务项目—知识、技能重构—确立教材编排内容”,使企业工作任务有机融入实训教学中,最终确定活页式教材内容。中医保健技术实施包含“辩证(思维)”和“施治(操作)”两个典型工作任务。[5]本教材按照“结构化”原理对两个典型工作任务进行“解构”,按照技法分类设置项目,将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融入技术操作过程中,保健技法的实施也在辩证思维的指导中开展,力求使学生在完成项目学习的同时能形成辩证思维。
中医保健技术课程活页式教材共包括8 个模块,通过岗位工作过程和任务引领的方式进行设计,每个任务从“学习内容”和“任务描述”着手对任务引领,明确知识目标。“任务分析”和“知识链接”紧紧围绕工作过程的需要展开,在潜移默化中进行思政目标的培养。以工作页式的工单为载体,强化项目导学、自主探学、合作研学、展示赏学、检测评学,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实现能力目标的培养。本书共分为“课程导入”“中医保健技术认知”“灸法”“砭术”“拔罐”“耳穴压豆法”“敷贴法”“中医保健技术综合应用”等8 大模块,详细阐述了在养生保健操作中所需的基础理论、技能操作和注意事项,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主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
以灸法模块的编排为例,结合前期企业调研中得知的工作任务分析,主要为针对不同亚健康状态实施灸法调理,在整个操作环节中需要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健康状态的辩证分析、灸法材料选用、不同灸法操作技巧等。模块的编写以技法操作的展示案例作为任务导入,引出本模块主要学习目标为掌握灸法所用材料、功效和适应范围,学会辨析灸法对应的体质类型要点,针对不同体质制定相应的灸法调理方案,根据方案完成技法操作。教学内容分为灸法认知、灸法操作和灸法应用三个项目,灸法认知关注灸法种类、材料选择,辅以当前大健康产业中灸法的应用为知识链接,目的在于让学生实施技法操作前能学会辩证分析,明确该类技法的适用范围以及选择依据,紧紧围绕工作岗位任务的需要展开,在潜移默化中进行岗位目标的培养。灸法操作和应用按“做中学,学中做”逻辑进行设置,以真实的企业养生保健项目案例为引导,以“物品准备—人员准备(操作者、受术者)—施灸操作—收拾整理”为主线,让学生在独立操作中总结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实现能力目标的培养(见表2)。
三、信息化资源的开发与思政元素的融入
互联网技术成为推动教学模式变革的重要力量,专业教材要随信息技术和产业升级情况及时动态更新,这就需要将纸质教材和互联网资源相结合。教材与在线开放共享课程紧密结合,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扩展教材的边界,同时也方便教材内容的更新。[6]因此在教材建设过程当中,邀请行业专家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发教学资源,建设与教学内容配套的技术操作示范视频、微课、企业案例情景再现、图片资料、音频等信息化资源,各资源之间相互配合、相互补充,以学生为中心,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构建多层次、立体式中医保健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库。
职业教育教材建设既要注重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发展的重要价值,还要注重党和国家对学生整体精神层面培育。因此,职业教育教材建设要贯彻党和国家的精神意志,将思政元素融入职业教育教材内容之中。[7]基于此,教材编写过程中充分挖掘学科人文精神,面向大健康行业,重点强化人文关怀、严谨的工作作风、社会责任意识和职业素养教育,增加学生的情感认同,提高专业自信,提升职业素养。每个教学模块借助中医基础理论及养生保健技法内容本身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以教学内容为载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有机地融入课程教学环节,使之与课程内容相结合,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培养守正创新精神,提升中医文化底蕴和爱国情怀,夯实文化自信教育,增强职业胜任能力。
中医保健技术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现行教材编排多沿用传统方式,即以各类适宜技术进行章节划分,强调技术操作而忽略辩证思维的养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推理和反思,再加上操作的机械复制,有限的学时内较难基于经验建立辩证思维。为了满足工作岗位要求,《中医保健技术》活页式教材以现行教材为基础,依旧以技术划分教学模块,但依托实际工作岗位中的工作流程设计教学内容,强调做中学、学中做,强化辩证思维训练,使理论能有效指导实践,在实践中能将理论知识融会贯通。但是,在教材编写中,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需融合岗位工作实际、结合教学不断优化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