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脾论治针灸治疗气阴亏虚型2 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3-05-19李丛曦周鸿飞
李丛曦 周鸿飞
糖尿病属中医学“消渴病”,也称为“消瘅”、“脾瘅”、“消中”等范畴,是内科常见病。近30 多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成年人患病率高达11.6%[1],其中以2 型糖尿病(T2DM)为主,占90%以上[2]。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糖尿病与城市化、老龄化、超重和肥胖患病率等呈正相关,而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出现多种慢性并发症,已经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及生活质量,需要高度重视。目前临床治疗2 型糖尿病的主要方式为口服降糖药物,如果患者属于胰岛素功能水平较低,需要给予患者注射胰岛素控制病情发展[3],但不同患者间具体情况存在较大差异,长时间服用药物和注射胰岛素容易产生耐药性,且我国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较差,许多患者可能担心服用药物的副作用而自行停药等因素[4],导致患者普遍控糖效果不佳。2021 年4 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正式发布了《中国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 年版)》将“针刺联合基础治疗控制血糖协同增效”纳入治疗推荐[5],针灸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简便易行等优点,可降低血糖,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减轻体重,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等。诸多2 型糖尿病患者久病呈气阴亏虚证型,以脾虚所致的五脏虚弱是2 型糖尿病的根源[6],通过益气健脾的针灸方式可调畅全身气机,推动气血运行,助脾气充盈,使脾的运化功能提高,改善患者血糖水平,提高治疗效果。鉴于此,本文针对2021 年2 月~2022 年2 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内分泌康复病房收治的气阴亏虚型2 型糖尿病患者40 例,给予益气健脾针灸治疗措施,分析其治疗效果,希望可以为气阴亏虚型2 型糖尿病治疗研究提供一点建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21 年2 月~2022 年2 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内分泌康复病房治疗的80 例气阴亏虚型2 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编号后利用计算机随机抽取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 例。对照组男22 例,女18 例;年龄62~86 岁,平均年龄(74.12±4.12)岁;吸烟史15 例,高血压13 例,高脂血症12 例。实验组男23 例,女17 例;年龄62~86 岁,平均年龄(74.15±4.16)岁;吸烟史16 例,高血压12 例,高脂血症12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n,)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n,)
注:两组比较,P>0.05
1.2 诊断标准
1.2.1 中医诊断 参考《中国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 版)》[7]中相关标准,辨证分型为气阴亏虚证,主证:口渴引饮,能食与便溏并见,或饮食减少,精神不振;次证:四肢乏力,神疲气短,体瘦;舌脉:舌质淡红,苔白而干,脉弱。凡具备主证2项及次证≥2项者,结合舌脉确诊。
1.2.2 西医诊断 参考《中国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 版)》[7]中相关标准,出现糖尿病症状明显,如多食、烦渴多饮、多尿等,且FPG≥7.0 mmol/L、2 h PG≥11.1 mmol/L,HbA1c≥6.5%。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以上中西医2 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年龄18~90 岁;告知患者、家属本次研究内容后均同意并在相关知情同意文件上签署姓名。排除标准:近1 个月内患有严重糖尿病并发症患者;合并恶性肿瘤或严重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对本实验药物过敏患者;处于妊娠期女性;其他中医分型患者。
1.4 方法 两组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检查及治疗,包括调整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水平,戒烟戒酒,严格并合理控制饮食,适当运动,调整作息时间。
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常规针灸和药物干预。给予药物为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国药准字H20060230,规格:0.5 g)口服治疗,1 次/d,1 片/次;常规针灸治疗选取足三里穴、三阴交穴、胰俞穴、胃俞穴、肺俞穴、肾俞穴、太溪穴。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益气健脾针刺治疗。选穴:中脘穴、天枢穴、气海穴、关元穴、内关穴、阴陵泉穴。指导患者保持仰卧位,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做好消毒工作后开展针灸操作,准备好华佗牌一次性无菌针灸针(规格:0.18 mm×40 mm)直刺中脘穴、天枢穴、气海穴、关元穴、内关穴、阴陵泉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太溪穴,得气后提插行针,采用体插捻转补法,持续行针1 min,留针30 min,期间行针1 次。指导俯卧位,常规消毒,使用华佗牌一次性无菌针灸针(规格:0.18 mm×30 mm)直刺胰俞穴、胃俞穴、肺俞穴、肾俞穴,得气后提插行针,采用提插捻转补法,持续行针1 min,留针30 min,期间行针1 次。1 次/d,连续治疗6 d 为1 个疗程,休息1 d,避免患者接受连续针刺后出现敏感度降低情况。针刺操作持续3 个疗程。
1.5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血糖指标水平。疗效判定标准:治疗后FBG<7 mmol/L、2 h PG<7.8 mmol/L、HbA1c<7% 为显效;治疗后FBG 7~10 mmol/L、2 h PG 7.8~11.1 mmol/L、HbA1c 7%~8% 为有效;治疗后FBG>10 mmol/L、2 h PG>11.1 mmol/L、HbA1c>8%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FBG、2 h PG 及HbA1c 水平比较治疗前,实验组FBG、2 h PG 及HbA1c 水平分别为(7.56±2.64)mmol/L、(12.89±2.10)mmol/L、(7.89±1.59)%;对照组分别为(7.60±2.69)mmol/L、(12.92±2.13)mmol/L、(7.87±1.62)%。治疗后,实验组FBG、2 h PG及HbA1c水平分别为(5.12±2.16)mmol/L、(8.17±1.62)mmol/L、(5.73±0.13)%;对照组分别为(6.53±2.67)mmol/L、(10.12±2.63)mmol/L、(5.99±0.31)%。治疗前,两组FBG、2 h PG 及HbA1c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FBG、2 h PG 及HbA1c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FBG、2 h PG 及HbA1c 水平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实验组显效22 例、有效17 例,无效1 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显效16 例、有效18 例,无效6 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5.0%。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3 讨论
本文对从脾论治针灸气阴亏虚型2 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展开研究。针灸治疗具有益气养阴、滋阴润燥、祛瘀通络的作用,对气阴亏虚型2 型糖尿病患者,针灸手法选择补法。对照组选取的腧穴为针灸治疗2 型糖尿病的常用腧穴。胰俞属经外奇穴,具有养胰健脾、调和肠胃之功,相关研究表明,针刺胰俞穴可有效改善胰岛功能,改善胰岛β 细胞功能,抑制胰岛β 细胞凋亡[7,8],增强胰岛素敏感度,降低患者血糖水平。糖尿病病变脏腑累及肺、胃、肾,针刺肺俞、胃俞、肾俞可培补肺阴、清胃泻火、滋阴补肾,通调上中下三焦,益气养阴;太溪为足少阴肾经之原穴,与肾俞相配具有调补肝肾、滋阴填精之功。2 型糖尿病患者因体型肥胖常兼痰湿,且脾虚日久累及肝、肾,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之交会穴,具有健脾化湿、疏肝补肾之功,同时其调补气血、益气养阴之功可助气血输布至全身,从而降低患者血糖水平;足三里可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培补元气。本研究中,实验组除糖尿病常规腧穴外,从益气健脾角度加以选取以下腧穴,中脘具有调中健脾、理气和血之功,可调畅气机,使气血运行通畅;中脘的双效调节作用不仅可消食化积,有效排除体内水谷积滞之邪,还可对患者的食欲产生影响,让患者提早感受到腹部饱胀,减少进食量,帮助患者有效控制体重,协助患者降低血糖及血脂水平;天枢属足阳明胃经,大肠募穴,具有健脾和胃、通调肠腑、活血调经之功,可治疗腹部胀痛或便秘,改善胃肠道功能,配合中脘可改善腹型肥胖[9];关元为任脉和足三阴经之交会穴,小肠募穴,其补肾益精、调理冲任之功显著,配合气海可有效调理全身气机,使脾气充盈;内关可和胃降逆、宽胸理气、宁心安神、通络止痛,针刺内关可调理患者情绪,减轻焦虑,减少高血糖对自主神经损伤[10];阴陵泉可健脾利水、通利水道,脾虚所致的气阴两虚糖尿病患者常伴有痰湿,阴陵泉可有效利水。针对气阴亏虚型2 型糖尿病的治疗可采取从脾论治的针灸治疗方法,该方法从益气健脾的角度出发,脾的功能可直接影响水谷精微在人体内的循环输布。脾主运,即气机的升降出入运动,脾将经胃腐熟的水谷精微转运至全身,给全身各脏腑器官输送人体所需的能量物质;脾主化,即代谢变化,是对其输送至全身的水谷精微有效使用和转化的过程[11]。脾气虚,则水谷精微不能输送至全身,导致其在体内过多堆积,化为膏脂,使血糖和血脂等失去原有的平衡而升高;脾气充,则水谷精微可正常运化至全身,滋养五脏六腑,荣养四肢百骸,协助患者有效控制血糖及HbA1c 水平,增强免疫力,改善胃肠道功能,加强代谢水平,增强胰岛素敏感度,使机体处于稳定平衡的状态[12]。本研究显示,治疗后,实验组FBG、2 h PG 及HbA1c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周玉婷等[13]研究结论一致,说明方法及结论可靠。
综上所述,对气阴亏虚型2 型糖尿病的治疗,采取从脾论治的针灸方法,从益气健脾的角度出发进行针刺治疗的效果更好,可有效降低患者血糖及HbA1c 水平,促进其康复治疗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