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春期子宫异常出血止血治疗中性激素药物的应用及有效性研究

2023-05-19张峰刘洋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7期
关键词:月经出血量内膜

张峰 刘洋

青春期女性的中枢神经调节月经的体系尚未发育完全,极易出现子宫异常出血,青春期子宫异常出血的发生会对女性患者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学习。分析青春期子宫异常出血发生原因后发现,其产生机制主要是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发育不完全,导致卵泡难以正常排卵,以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缩短、贫血为主要表现[1]。研究指出[2],对青春期子宫异常出血患者实施性激素治疗可发挥显著作用,但目前相关研究仍然较少[3]。鉴于此,本研究于2021 年2 月~2022 年5 月采取随机对照法对本院收治的80 例青春期子宫异常出血患者进行研究,对性激素药物的治疗效果予以探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1 年2 月~2022 年5 月本院收治的80 例青春期子宫异常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0 例。对照组年龄13~18 岁,平均年龄(16.13±2.23)岁;初潮年龄11~15 岁,平均初潮年龄(12.51±1.13)岁;出血时间13~45 d,平均出血时间(23.27±8.14)d;出血量似月经18 例,出血淋漓不尽22 例。观察组年龄12~17 岁,平均年龄(16.09±2.11)岁;初潮年龄12~15 岁,平均初潮年龄(12.44±1.11)岁;出血时间12~44 d,平均出血时间(23.21±7.09)d;出血量似月经17 例,出血淋漓不尽23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n,)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n,)

注:两组比较,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晓具体研究方案,签署自愿参与研究同意书;年龄12~18 岁;近期未采用其他治疗方案实施治疗;初潮年龄11~15 岁。排除标准:心脑血管等其他重大疾病者;不能配合实施治疗措施者;中途退出研究者。

1.3 方法 对照组予以单纯雌激素治疗。给予戊酸雌二醇片口服治疗,间隔6~8 h 服用1 次,1 片/次,1 mg/片,此后逐渐减少用量,直至为1 片/d,于出血停止当天起持续治疗21 d。在第10 天增加黄体酮软胶囊口服治疗,200 mg/d,共12 d。或者在血红蛋白允许的情况下增加服用孕激素撤退治疗。

观察组采用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治疗。应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或屈螺酮炔雌醇片口服治疗,间隔8 h 服用1 次,1 片/次;出血症状消失后持续服用3 d,之后间隔12 h 服药1 次,1 片/次,共服药3 d;此后每天服药1 次/d,1 片/次,于出血停止当天起持续治疗21 d。或者在血红蛋白允许的情况下增加服用孕激素撤退治疗。周期治疗2 个月。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出血控制时间和完全止血时间、治疗前后相关临床指标改善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①疗效判定标准:治愈:经治疗后症状和体征彻底消失,病情恢复正常,且激素水平消失;好转:经治疗后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激素恢复正常,出血症状消失;无效:经治疗后症状和体征无改善,甚至病情加重。总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4]。②分别于治疗前后监测相关临床指标改善情况,包括血红蛋白、出血量、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5]。出血量应用称重法,将使用后的纱布、卫生巾等称重量,减去使用前重量,其差值除以1.05 即实际流血量;子宫内膜厚度于月经干净后3~7 d 检查。③不良反应包括面色潮红、贫血、头晕、呕吐[6]。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43<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出血控制时间和完全止血时间比较 观察组出血控制时间和完全止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出血控制时间和完全止血时间比较(,d)

表3 两组出血控制时间和完全止血时间比较(,d)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3 两组血红蛋白、出血量、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改善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红蛋白、出血量、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出血量、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均低于本组治疗前,血红蛋白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出血量、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均低于对照组,血红蛋白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血红蛋白、出血量、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改善情况比较()

表4 两组血红蛋白、出血量、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改善情况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与对照组的7.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7,P=0.692>0.05)。见表5。

表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临床中,青春期子宫异常出血十分常见,是一种在13~18 岁女性群体内多发的疾病类型,临床主要表现为阴道不规则出血,属于无排卵性功能性出血。青春期子宫异常出血的发生往往以卵巢功能及排卵机制尚未发育完全为主要原因,剧烈运动、营养不足、精神处于焦虑、紧张状态也是导致青春期子宫异常出血的重要原因,在上述因素的影响下导致性激素异常分泌和卵巢功能失调,最终出现出血症状[7-10]。

本研究结果提示,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出血控制时间和完全止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红蛋白、出血量、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出血量、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均低于本组治疗前,血红蛋白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出血量、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均低于对照组,血红蛋白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知将性激素药物应用于青春期子宫异常出血止血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可缩短出血控制时间和完全止血时间,促进血红蛋白、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恢复正常。分析原因:青春期子宫异常出血应用雌激素治疗时,其作用机制在于雌激素修复子宫内膜法;复方短效避孕药利用子宫内膜萎缩法的多个环节和机制,改善出血症状,其具体作用机制包括通过抑制下丘脑-垂体系统而抑制排卵,同时可直接作用于子宫内膜和卵巢[11-13]。雌激素治疗效果不太理想,主要原因是由于当前应用的雌激素主要为苯甲酸雌二醇针剂,患者稳定性较差,止血效果较差[14-16]。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属于高效雌孕激素,对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和卵巢分泌雌激素具备抑制作用,继而发挥子宫内膜萎缩、出血减少及止血的作用,通常情况下用药后24 h 发挥治疗效果,48 h 止血,若超过72 h出血仍没有止血则需检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器质性病变[17,18]。

综上所述,将性激素药物应用于青春期子宫异常出血止血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可缩短出血控制时间和完全止血时间,促进血红蛋白、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恢复正常,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月经出血量内膜
分析对生产巨大儿的剖宫产产妇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和缩宫素减少其出血量的效果
月经越来越少,是衰老了吗
来月经,没有痛感正常吗
月经量变少了,怎样可以多起来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来月经,没有痛感正常吗
子宫内膜癌组织URG4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
猪子宫内膜炎的防治
氨甲环酸不同给药方式对心脏手术患者凝血功能及出血量的影响